杜郎口中學的考察報告

5月16日,本人隨局組織的赴杜郎口中學學習考察團對杜郎口中學進行了爲期一天的學習考察,通過聽、看、訪、思,對杜郎口中學的管理和課堂教學改革的經驗有了初步的感受,觸動很大,現就學習考察情況和個人的思考彙報如下:

杜郎口中學的考察報告

一、基本情況。

茌平縣杜郎口中學始建於19xx年11月1日,19xx年1月遷入新校,坐落在離茌平縣城11.5公里田野之中。學校佔地面積46669平方米,建築面積10863平方米,現有24個教學班,在校生1256人。在職教職工116人,專任教師85人。

學校自1998年實行課改以來,茌平縣教育局、聊城市教育局、聊城大學、省教育廳、中央教科所先後多次派員進行調研,均給予高度評價。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田慧生說:我覺得杜郎口中學的改革確實抓住了我們教育教學的核心問題,在教育教學的核心環節上,他們真正地把學習的時間、學習的權利、學習的快樂、學習的自由還給了學生,這是杜郎口中學最大的貢獻。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藤純說:杜郎口中學改革解決了若干重大問題,是原生性、開創性、紮根本土的農村教育改革的先進典型,這個觀點我贊成。

聊城大學的宋寶和博士:杜郎口的經驗具有普遍意義,絕對不囿於城市和農村。他們課堂的特點就是“人人自主,全員合作,反思提高”,課堂上的生生合作,師生合作,是基本的活動形式,學生反哺教師也是常有的事。

山東省教科所研究員陳增瑞:杜郎口中學改革觸及了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的若干課堂問題,杜郎口中學的經驗是原生型的,土生土長的經驗,其做法和經驗與新課改的要求如出一轍,其精神實質,可用20個字概括爲“以人爲本,關注生命,開放課堂,羣體參與,個性發展”。

20**年3月22日,《中國教師報》以頭版頭條刊登了《杜郎口中學的非典型教改》一文,並在同期A3 版刊登了對該校校長崔其升的訪談《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兩文發表後激起巨大反響。自此,來杜郎口中學學習者絡繹不絕。杜郎口中學最多一天接待參觀學習者近千人。似乎一切都表明這樣一個事實: 杜郎口中學是中國素質教育二十年結出的一枚巨大的碩果。

二、改革背景。

1997年,崔其升調到這所學校任校長。在此之前,他是杜郎口鎮聯合學校的業務副校長。當時杜郎口中學連續十年全縣考覈倒數,學校內部管理混亂,甚至無法開展正常的教學,班子亂,不思進取;教師亂,人心渙散。教師能調走的則調走,兩年換一茬,三年換一半,不能調走的則是老和尚撞鐘——過一天算一天。上課時,老師不去教室,卻聚集在辦公室打牌,6個人玩,每個人身後還站一個“候補”的。教師人心渙散,無心戀教,教學程序混亂。

學生無心向學,能轉學則轉學,不能轉學的混天了日,有的乾脆輟學。七年級招生六個班,到九年級只有兩個班,在校學生退學、打架鬥毆是常有的事。家長怨聲載道,每年升學人數都是個位數,其中有三年應屆畢業生升學人數竟是零。縣裏發出警告:如果不盡快改變學校面貌,就應考慮這所學校撒並。

杜郎口中學有幸在岌岌可危、不堪回首的1997年迎來了一位新校長——崔其升。他大膽改革,銳意創新,帶領全校師生,經過“八年抗戰”終於使學校由亂而治,由治而優,走上了一條良性發展之路。

三、改革成果。

20**年11月28日,全市國中教育教學現場會在杜郎口中學召開。20**年11月12日,全省農村國中教學改革現場會在杜郎口中學召開。20**年2月22日全省教研室主任會議在杜郎口中學召開。學校先後被評爲“聊城市教學示範學校”、“市規範化學校”、“市中國小教育科研研究示範學校”、“省重點課題研究示範基地”、“中國創新教育雜誌社重點調研基地”等等。20**年,學校教育質量全縣第三;20**年,268名學生報考茌平縣一中,錄取了267名,全縣第一;20**年,整個聊城高中統考,茌平縣共有4名同學進入全市前10名,全是杜郎口中學畢業的。跟蹤調查,以高三爲例,20**年1月全市統考,理科年級組高分率爲52.58%,從杜郎口中學畢業的學生高分率爲58.33%。高三文科:年級組高分率爲14.9%,杜郎口中學畢業的學生的高分率爲25.6%。

四、主要經驗

1、杜郎口精神。

學習杜郎口,我們缺的不是理念,因爲“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學習方式,是現行課程標準倡導的,不是他們的獨創。我們缺的是杜郎口精神。首先要學習杜郎口中學領導的不達目標不罷休的執着追求精神,勇於改革的膽識謀略。要學習杜郎口中學教師敬業、勤業的奉獻精神。要學習杜郎口中學學生自主、自信的求學精神。總的說,杜郎口精神可概括爲五個方面:一是不甘落後,“窮則思變”的精神;二是敢於破舊立新的改革勇氣;三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探索態度;四是始終如一,一以貫之的恆久意志;五是吃苦耐勞,以苦爲樂的心理品質。因爲有這樣的精神在,才形成了杜郎口的“風景這邊獨好”。

2、有效管理。

杜郎口中學校長崔其升,在接任之初,就抱定了一個基本想法——置之死地而後生,他的“執着”決定了他在工作上的大魄力,硬手腕。他面對告狀人羅列子虛烏有的“十大罪狀”,面對恐嚇信和扔進自家院內的磚頭,面對個別教師的無理取鬧,他沒有退卻、畏難,而是勵精圖治,背水一戰,破釜沉舟,不達目的不罷休。

①改革了學校管理體制。爲了適應改革需要,杜郎口中學大膽創新,建立了校委會(校長)、學科主任、年級主任、班主任四級立體交叉管理體制。校長對全校工作負總責;學科主任負責全校各個年級的本學科教師工作、教學工作;年級主任分別負責各個年級所有教師的管理工作,每個班主任對自己負責的班級負責,班主任有權聘任本班教師。這樣的管理體制既分工負責,又互相合作,互相制約,是一種高效的立體交叉管理體制。每一個崗位上的人都有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

②督查關口前置。學校堅持從嚴治校。細化管理,注重過程,採取行爲跟進的措施。堅持早8:00,午後2:00每天兩次的教育教學情況點評會。主要是對教師的備課、上課、學生的管理等情況進行小結。指名道姓的說××教師的優、缺點,點評切中要害,並在黑板上公佈。教師的備課要過四道關,層層簽字批閱,最後才能上課堂。

③層層聽課制。從領導到教師都有明確聽課規定,每個人必須按照規定完成。

④課堂教學達標制。對課堂教學不達標的教師實行“一談、二警、三停”。既第一次聽課檢查課堂教學不達標的由學科主任談話,第二次聽課檢查仍不達標的,在學科組會議上警告,第三次聽課檢查仍不達標,讓教師停課一週,安排聽優秀教師的課,學習提高。

3、開放的課堂

在具體的改革中,杜郎口抓住了改革的核心,一步到位。崔校長雖然沒有高深的理論,但他卻懂得教育的基本規律和方法,懂得學生怎樣才能學好,老師怎樣才能教好。他選擇了改革的突破口——課堂教學。長期以來,相當多的學校在實施新課程,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在學校教育的核心區域——課堂教學中,謹小慎微,唯恐影響教學質量。有的學校強調以學生爲主體,但仍舊擺脫不了教師的控制和制約,學生的自主活動空間相對狹小。而杜郎口的改革不繞彎子,不緩步子,直指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把教師的活動約束在“必要”的程度上,給學生騰出較大的學習空間,促使課堂發生了質的變化。

杜郎口中學對課堂教學的“巔覆”性改革,也是他經驗的一大亮點。

①相信學生。我們習慣了“秩序化”的教育生活,課堂上不準交頭接耳,發言先舉手是寫在校規或班規裏的,若要違反,就要批評或處罰。爲什麼?答案很簡單,課堂紀律是學習質量的保障。然而在杜郎口的課堂,學生交頭接耳,粗聲大嗓,隨便插話、“信口開河”成了“課堂紀律”,不這樣做反倒受批評。因爲老師認爲這種“課堂紀律”,才真正能保證學習質量。實踐證明,學生在看起來無秩序的氛圍中,沒有打鬧,沒有起鬨,沒有偷懶,學習積極性高,主動性強了,視野開闊了,思維活躍了。在課堂中,老師點評的話還未停,學生們就操起就近書桌上的粉筆頭,衝上去呼呼啦啦的搶着爬黑板,先在黑板的最上方寫出自己的名子然後再根據自己的理解板書課堂上學過的知識點。雖然教室三面都是黑板,但還是有沒有搶到黑板的同學,不過他們也不閒着,拿着粉筆頭蹲在地上寫。有的甚至跑出教室在走廊的地面上寫,老師既不制止,也不呵斥。

②轉換角色。杜郎口的教師不是把“我”知道的告訴學生,學生被動聽,被動接受。而是讓學生主動的發現知識,構建知識,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有了親歷,有了體驗,形成了“生成”的能力。杜郎口中學的教師,作爲管理者,主導確立學習目標,客觀調控學習內容,學習進度和學習方式,作爲合作者,主動彌補,豐富學生知識,爲學生提供諮詢。從教師作用的領域和顯隱程度來說,教師從微觀退到了宏觀,從過去的凸顯退到了時隱時現。杜郎口中學教師沒有消失,而是成功進行了角色轉換。

③“放”而不亂。這裏的“放”不是放任自流,漫無目的。他們的課堂真正解決了一放就亂、一統就死的問題。這就要把握一個準確的 “度”。衡量這個“度”的標準就是學生活動時空的必要性和必需性。與此相對的,還有老師干預時空的必要性和必需性,兩相結合。找到了一個最佳的結合點,“10+35”這個師生課堂活動的時間比,是對這種“度”的把握的經典表述。還有研究“放”的同時,要研究“收”,不該放的堅決不能放,只有給放規定一個邊界線,才能保證放的效果。

4、自主學習

傳統的課堂,教師是權威是真理的化身,學生的思維要圍繞教師轉。杜郎口中學的學生實現了“我的.課堂我主宰”、“我的霸氣誰能敵,快樂課堂我稱帝”。在學習面前充滿自信,展示自主,笑對人生。

①“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是杜郎口中學構建的具有“革命性”的“劃時代”的課堂教學改革模式。“預習課,展示課和反饋課”的三種課型是這個模式中的三大模塊。預習、展示和反饋,可以是一堂課的三個環節,也可以是三個獨立的課時。這三大模塊中任務明確,展示了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

預習課,主要任務是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生成本課的重點、難點,老師聯繫與課文相關的背景、場景、情感、過程的方法,先進行備課,然後指導學生自學,學生在學習中統一用雙色筆做筆記,通過自主學習與組內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各學習小組根據所學內容,討論本課學習目標,找出學習的難點、重點,然後由教師進行補充完善。經過長時期這種訓練,學生對學習目標的確定,對學習重、難點的把握已相當熟練。課堂教學目標達成後,教師將重難點的學習任務分配到各個學習小組,一個小組完成一項學習任務,然後在班上進行綜合。學生在對文本思想內涵與情感體驗中感悟形成自己的觀點,然後以詩詞、朗誦、歌曲、相聲、小品、舞蹈、等形式,個性化的展現自己學習收穫。對於一題多解,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分析問題,找到各種簡單易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大大開拓瞭解題思路。

展示課,既是學習成果的展示、交流,又是學習內容的進一步提升。在展示課上,學生是真正的主體,是主角。展示課主要進行“展示提升”與“穿插鞏固”。通過生生、師生、組織互動的過程,主要由學生展示、交流學習成果,進行知識的遷移和應用,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昇華的感悟,從而達到一個新的學習境界。在展示過程中,其它各組的同學積極參與進來,在提問、質疑、討論的快樂情境中,在所謂“生教生”、“生練生”、“生強生”的合作學習中,達到對學習任務的整體把握。在展示課中,教師更是體現出一名“導演”的素質,要把握優、中、差學生的展示機會,及時根據展示與互動出現的情況,進行靈活地調控,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

反饋課,通過對預習、展示課上的認知體驗,感受進行總結與反思,對預設的學習目標進行迴歸性檢測,檢查三維目標的落實情況。反饋課教師特別注重突出:“弱勢羣體”,讓他們說、談、演、寫,檢查他們三維學習目標落實情況,不讓一個學生掉隊。課堂上同學們可以自願結合,互助互學,可以在黑板上演示,也可蹲在地上演算。腦、眼、耳、口、手並用。通過反饋課檢測練習,全面提升全體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②突出表現。杜郎口中學的學生特別熱衷於“表現”:他們的發言可是長篇大論,可是隻言片語,可寫在預習本上,可寫在黑板上、地板上;也可是演、唱、跳。他們把學習收穫傳遞出來,外顯出來,在“傳遞”、“外顯”的過程中,使“收穫”得到梳理、整合、豐富、矯正、彌補和提升,與此同時,“表現力”在課堂教學的真實場景中得到了訓練。

五、幾點思考。

走出杜郎口,我們對杜郎口的學校管理和課堂教學改革進行了認真思考,細細想來,我認爲杜郎口的管理和課堂教學改革是把人們可能想到東西,他們做實了,做出成果了;把人們不在意的東西做得讓人在意,他們做得卓有成效了;把人們感覺枯燥無味的東西,他們做得有滋有味了。概括的說就是抓牢了常規,抓住了細節,抓實了過程,就等於創造了杜郎口奇蹟。

1、學習本質。學習杜郎口中學經驗,我認爲更多的是學習他們治校、管理和做事的精神和態度。如果去照搬杜郎口中學的經驗,認爲他們的經驗就是“擺課桌”、“砸講臺”、“多黑板”那就是太片面了,也是對杜郎口中學經驗的曲解。因此,我們認爲,學習杜郎口不能停留在他的形式,而要注重他的本質,要注重學習探求他們在厚重的學校文化背景下的爲師之道,爲生之道,治學之道。否則,一切皆是空耗徒勞的。

2、因校而異。杜郎口的經驗經過了有關部門專家的認可,被認爲是中國素質教育二十年結出的又一巨大碩果。應該說他解決了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特別是課堂改革一些方向性問題。但是,我們不能用杜郎口的改革模式去規劃每所學校的改革。而應該借鑑杜郎口的成功經驗,解放思想,因校而異,瞄準自己的特色項目,挖掘各校潛能,彰顯出師生的智慧,走出自己的路。

3.專業引領。杜郎口中學的教師的工作精神和做事態度是我們爲之敬佩的,但由於長時間的工作大容量,我們感覺杜郎口中學的老師比較累。從課堂上反應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預案的“內存”明顯不足,這就是教師讀書少,讀書時間和深層反思無法保證所致。目前的教育質量還有靠硬“打拼”出來之嫌,使杜郎口中學的課堂再提升,使教師在課堂上能更適時更有力的點評和引領,去發掘和把握文本的生成點,竭盡所能的預約精彩的生成。進一步加強教師的專業引領和發展至關重要。

4、個性思考。在杜郎口中學的課堂上,學生顯示出了充分的自主、自信。但在與文本的“有效對話”,實現對文本的個性理解方面,還略顯不夠。如數學的展示環節,一些學生更多的是對解題過程的描述和講解。在對題目間內在聯繫的對比、概括、提升等自主生成性的東西就顯得不足。再如:一位語文教師教學“范進中舉”一課,在展示環節,學生的學習反饋展示內容,用的多數是直接搬來的資料上的答案,沒有進行有效思考和個性化解讀。雖然教師作了必要的點評,指出其問題,但起色不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加大對學生思維的引領深度和強化學生個性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