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高職校園文化與航運企業文化融合論文

摘要:

航海高職校園文化與航運企業文化融合論文

航海高職院校是專門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的航運人才爲主的院校,如何培養學生既具有過硬的航海專業知識技能,又具有適應社會與航運企業崗位的要求,進入企業能立足、生存、發展的能力,這就要求高職航海教育必須引進優秀企業的文化理念,不斷擴大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推動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對接和融合。以航海高職校園文化與航運企業文化的聯繫與區別作爲切入點,對兩者的對接與融合進行研究。

關鍵詞:

航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航運企業文化;融合

航海高職院校3年教育是培養海員精準就業定位的預備期教育,這就要求高職航海教育要貼近航運企業,培養出來的航海類畢業生能夠迅速適應航運企業的管理要求,真正實現“零距離”就業。這與航運企業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用人要求是完全符合的。而事實上,剛畢業的航海類高職生從學校進入遠洋輪船上工作,全新的工作模式心理上沒有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無法“下得去”迅速勝任本職工作;進入遠洋公司工作以後,他們越來越覺得自己在校期間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幾乎無法“用得上”;在工作過程中,航運企業對待員工嚴格的管理制度讓他們無法適應,導致企業無法“留得住”他們,最終被企業淘汰。進而航海類畢業生從“校園人”向“職業人”角色的轉變非常困難[1]。所以,航海高職院校要加強與航運企業的校企合作,讓企業文化一定程度的滲透在校園文化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軟實力”,縮短學生的就業適應期,讓學生真正實現“零距離”就業。

1航海高職校園文化與航運企業文化的區別

航海高職校園文化是航海高職院校全體師生員工在教學、管理、科研、學習中培育形成並共同遵守的價值取向、工作理念、處事原則的文化現象,它是學校辦學理念、個性風格、人文精神的綜合體現,是學校辦學歷史的積澱。航運企業文化則是在航運業環境影響下,經過航運企業領導者的長期倡導和企業員工的積極認同、實踐和創新形成的價值觀念、道德規範、管理風格的總和,它是一個企業的靈魂,企業獨特的文化氛圍和企業的價值觀強烈影響着企業員工的思維和行爲方式,決定企業的發展路徑。航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航運企業文化同屬於社會文化的一種,但兩者的不同之處很明顯,航海高職校園文化是一種使命文化,它有着強烈的使命感,注重過程,通過“培養什麼樣的航運優秀人才、怎樣培養航運人才”這樣的主題來幫助青年學生滿足自身發展的需求,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成長成才,健康發展。而航運企業文化則是一種責任文化,它強調責任感,側重於結果,通過“要取得什麼樣的效益,怎樣取得目標經濟效益”這樣的主題來要求企業員工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強烈的工作責任心以及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2]。然而,航海高職院校的一些畢業生初到就業崗位不久,對航運企業的管理環境不適應而無所適從,進而被企業所淘汰。筆者認爲一方面是畢業生在校學習期間專業知識匱乏以及就職崗位職業技能掌握不夠等“硬件”不足,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畢業生進入航運企業後,面對一個陌生的企業環境,自身的正確定位,與他人溝通交流方式等“軟件”欠缺。因此,只有加強兩種文化的深層次的融合,才能讓畢業生快速適應並融入企業,縮短從學生向社會人轉變的時間,提高企業對畢業生的.滿意度。

2航海高職校園文化與航運企業文化融合的可能

航海高職校園文化與航運企業文化之間存在着許多差異,但這種差異性可以使兩種文化相互取長補短,共同促進。這兩種文化都是社會文化中的亞文化,具有文化的共同屬性,他們都是面對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機器,相同的主體使得兩種文化都是以人爲中心的“人本”文化,兩種文化在建設的過程中都要重視人的價值,重視人的發展和素質的提高[3]。航海高職院校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航海技術專業知識、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能力與航運企業對人才素養的要求相吻合,學生在校期間建立的人際關係與員工對企業的情感相接近,畢業生的擇業與企業對畢業生的需求相融,這使兩種文化的融合成爲可能。

3航海高職校園文化與航運企業文化融合的意義

航海高職院校是一所專門培養面向航運業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學校圍繞着“以就業爲導向”的辦學宗旨,這就要求畢業生面向企業時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因此,把現代優秀的航運企業文化理念吸收到航海高職校園文化中來,對於學校、學生、企業發展都有着極大的好處[4]。首先,可以創建出具有航海職業特色的校園文化,讓航海企業文化元素在校園內就可以對學生進行耳濡目染的感化,學生在校園就可以逐步培養“企業人”所具備的素質,提升社會對航海類院校的認可度,提高航海高職院校在日益激烈的招生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其次,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高職校園引進航運企業的文化可以進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與廣度,搭建校企合作的平臺,更好的推動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深入發展。第三,可以讓學生在學校就可以感受航運企業的工作環境,模擬企業的工作模式,接受優秀航運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潛移默化地認同航運企業文化,有利於畢業生早日適應將來的職業和崗位,縮短崗位適應期。

4航海高職校園文化與航運企業文化融合的途徑與方式

4.1注入元素,營造航海校園的職業人文氛圍

航海高職院校在校園環境的打造過程中,從樓宇、主幹道、雕塑等建築到整個校園,都有意識地滲透航運企業文化元素,將行政樓、教學樓、圖書館、學生公寓、餐廳等主要樓宇的外觀建成船舶的模樣,給人一種獨特的、耳目一新的感覺,充分展現海事、航海特徵,讓整個校園猶如一艘整裝待發的巨輪,渲染海洋和船舶的氛圍,營造濃厚的航海文化氣息。學校除了可以用院系名稱、沁園、澄園等給教學樓、宿舍樓命名,還可以用優秀遠洋船長、輪機長、知名航運企業的名字來命名廣場、道路、實訓基地等。校園主幹道兩側豎立全國知名航海學家的雕塑,田徑場上、宿舍樓前懸掛世界各國的國旗以及繪有世界各國著名港口、城市的世界地圖。學生置身於校園之中,就能感受到航運事業日新月異的發展。校內宣傳部門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在學生工作、學習、生活的場所展示優秀校友的宣傳圖片、優秀航運企業的管理理念,定期介紹一些知名的航運企業和企業文化,讓學生了解企業,進而加強自身的學習動力,增進學生的榮譽感和使命感。

4.2加強實訓,創建仿真的航海職業文化氛圍

實踐證明,實習實訓是培養學生技能和拉近學校和企業距離的最有效途徑,航海高職教育應符合航運企業的生產和經營的相關要求,突出職業技能的培養,加大教學實習實訓設施和基地的建設,建設符合生產需要、理實一體化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其結構和功能上是“仿真”的船上工作環境,比如航海、輪機模擬器、海上實訓中心等。將這些實習實訓基地按照航運企業的軟硬件設施進行佈置,學生身臨其境,可以真實地模擬輪機員、水手、電子電氣員等職業角色,在實習實訓過程中感受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逐漸對航運企業產生認同感、歸屬感,樹立正確的職業奮鬥目標。

4.3強化學生半軍事化管理,建立校企兼容的航海校園制度文化

航運企業行業特色鮮明,海員生活孤寂孤苦,它不僅要求員工要有崇高的航海職業道德、嚴格的勞動紀律、精湛的職業技術、規範的操作和管理,還需要員工具備團隊意識、集體觀念以及吃苦耐勞、奮力拼搏的精神。目前,衆多航海高職院校在校實施準軍事化(或半軍事化)管理,對學生的一日生活秩序從出操、課前集隊、課堂秩序、宿舍衛生、晚點名到制服穿戴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並貫穿於日常教育管理中。學校還高度重視學生的入學軍訓、每週的升旗儀式等集體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以及吃苦耐勞、不畏艱難的精神,而且可以增強他們服從意識、團隊協作意識。

4.4開展航海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彰顯航海文化魅力

航海院校開展具有航海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還能提升學生對航運事業的認同。如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等途徑與企業形成良好的互動,開展“潤物無聲”的航海職業素養養成教育;邀請知名的航海企業家、船長、輪機長來學校給學生開展講座,用他們的真實事蹟、切身感受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組織優秀校友回校將自己在船上工作的親身經歷與同學們分享,幫助在校航海大學生樹立職業目標,激勵他們朝着目標奮發圖強;爲學生開設航運企業文化課程及相關航海人文等課程,開展船員職業素質訓練。校企雙方共同舉辦航海文化技能節、水上操艇比賽、鐵人三項賽、航海知識沙龍等主題活動,將企業文化融合在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中,提高航海專業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培養其對航運企業的歸宿感。

參考文獻;

[1]申高峯.高職航海類專業校園文化與航運企業文化的融合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8):124-125.

[2]馬雲芹,滕雪松.航運企業文化與航海高職校園文化的融合[J].航海教育研究,2013(1):100-102.

[3]趙倉龍,高職航海類專業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模式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0):6-7.

[4]馬桂軍.將航海企業文化融入航海高職校園文化淺析[J].科技視界,2015(2):255.

作者:陳佳 單位: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