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

導語:作爲一個忠誠的吃貨,不可能在《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如此火爆時無動於衷。以下是小編爲大家分享的談《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歡迎借鑑!

談《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

解說詞在紀錄片表達上佔據重要地位。在社會人文類紀錄片中,解說詞承擔着敘事功能、補充和強化功能、連接結構功能以及抒情答意和提煉昇華作用。而作爲美食類紀錄片的《舌尖上的中國》,其文案創作很細膩,其解說詞既言簡意賅,又不失文化涵養,既體現主題又體現了文化的魅力,飽含人文情懷。

一、《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創作理念分析

進入21世紀以後,隨着時代的改變,紀錄片呈現市場化和多元化的趨勢。同樣作爲電視紀錄片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解說詞,也在發生着變化,呈現多元化發展。

(一) 從傳播者視角來看

解說詞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通過細膩的文字來感染大衆,大衆會作出相應的反應,即通過解說詞的感染,來影響大衆的行爲。而《舌尖上的中國》對現代生活及歷史文化的挖掘,思考,紀錄,對社會典型人物、事件的紀錄,則是其社會輿論引導作用的體現。這部紀錄片的解說詞,不論其教育意義還是輿論導向都做得很好。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二集《心傳》中這樣寫到日照時間逐漸變短,又到了採挖蕨根的時候了。歐洲考古發現,最古老的麪包,是用蕨類植物根中提取的澱粉,烘焙而成。莽山瑤族的先輩,也發現了這個祕密,從蕨根中獲得澱粉,製成一種原始的中式糕點,餈粑。鄧開風的祖輩過着遊耕遊居的生活,被稱爲過山瑤。過去糧食產量有限,蕨根餈粑成爲了過冬主食。如今製作蕨粑,不僅有對美味的留戀,也是祖輩提醒後代,不忘艱難時日。

這段解說既寫出了傳統的美食餈粑的用材,又寫出了中國古人的居安思危的生存智慧。

(二) 從傳播內容視角分析

《舌尖上的中國》每集節目都有自己的主題,如腳步,心傳,時節,家常等,其解說詞的創作,都會從不同的角度,對不同地域的美食進行介紹,同時更加註重體現其所包含的文化和人文情懷。

《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創作注重深入探究從美食表面來發覺其所包含的文化精髓,同時也注重美食的發展變化,以此來探討中國美食的歷史背景和審美追求。

《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也注重對普通而又平凡的美食的描寫,其內容的主角多半是尋常百姓,沒有采用華麗的道具,通過普通的雙手製作出神奇的美味,這正是《舌尖上的中國》所體現出的人文情懷。

(三) 從受傳者視角分析

《舌尖上的中國》的解說詞不僅僅是在記錄美食,更是在講人,及人與美食的故事,解說詞貼近人及其生活以及其內心,更能接近大衆,從而吸引大衆的注意力。

二、《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寫作特色分析

《舌尖上的中國》在解說詞創作方面細膩溫潤,通過分析其解說詞的寫作特色,來進一步探究電視紀錄片解說詞的創作策略,提升解說詞的寫作水平。

(一) 聲畫結合,和諧交融

聲音和畫面的和諧交融,與出色的解說詞是分不開的。《舌尖上的中國》恰恰是將解說詞和畫面很和諧地和在了一起,相互補充,從而使故事有着完整的思路,情感表達也自然流暢。

(二) 通俗易懂,言簡意賅

《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簡明卻不簡單,直白卻又包含哲理。如《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一集中,講到小麥時畫面轉向三個麥客。解說詞是這樣的秦嶺北面,麥子熟了,機械收割的普及,也有競爭者的存在。麥客,中國古老的職業割麥人,他們踏着麥子成熟的節拍,用雙手挑戰機械。這一句首先是簡單的介紹了中國最後的職業割麥人的存在,隨後向觀衆傳達人文關懷。

(三) 多用短句,朗朗上口

《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多采用短句形式,有利於觀衆記憶,朗朗上口。如《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中有這樣一段話春江水暖,刀魚最鮮,夏天滋補,筍乾燉雞,秋季肥美,魚頭不容錯過,冬日最愛,必是熱騰騰的火鍋。簡單的三字,四字即緊緊地扣住了主題《時節》,又交代了本集中的主要食材,簡單押韻,又不失水平,這是其不容忽視的特色之一。

(四) 有理有據,飽含知識

《舌尖上的中國》的解說詞,不僅僅把美食製作的複雜程序,通過文字展現出來,也把鏡頭沒有辦法表現出來的食材悄悄變化的化學反應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讓人們既能掌握烹飪方法,又能知道發展原理,增長知識。

三、《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的細節分析

(一) 從情感細節的主觀來看

從情感細節的主觀來看,《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特別注重體現人文關懷。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一集中有這樣一段解說詞半個月是製作魚醬的時間,乳酸菌和酵母菌促成香氣的生成,揮發性有機酸,產生出魚醬獨特的酸味,苗族人最驕傲的調味品就是這樣形成的。一勺魚醬,足以讓最平常的食材變得酸楚可口,這是一年中最美味的團聚,也是一頓百感交集的晚餐。在中國農村,6100萬孩子的成長,沒有爸媽陪伴,這個數字等同於英國人口的總和,他們就是留守兒童。李建英和哥哥爲爸媽準備了一小壇魚醬,清晨五點,是分別的時刻,一罈鄉味,被帶往1000公里外的家鄉,也許有一天,他會以新的形式在他鄉重現。這一段中飽含感人至深的情感細節,一方面說半個月是魚醬的製作週期,另一方面半個月也是爸媽與孩子相處的時間,留守兒童與爸媽分離的不捨和辛酸,雖然是在描寫魚醬,但其實折射更多的是親情。

(二) 從環境細節的描寫來看

從環境細節的描寫來看,《舌尖上的中國》對環境的描寫極其細膩,讓觀衆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加強對內容的理解。如《腳步》中介紹藏族小夥採蜂蜜時對環境的描寫讓觀衆彷彿自己也來到了林芝來感受印度洋的海風,看到了險峻的地勢,讓人更能理解採蜂蜜的難度是怎樣的大,加強了觀衆對內容的理解。

(三) 從動作細節的描寫來看

從動作細節的表現來看,解說詞對於表現動作主題的內心活動,傳達感情色彩,傳達意味有很大作用,而不單單是爲了強調動作本身。如在描寫白馬採蜜時,有大量動作的細節描寫解說詞,白馬選了一根藤條,將自己和大樹相連,從現在起,這根藤條關係性命,看起來進展不錯,一個小時後,白馬爬了很高,但仍需要爬很高的距離。父親因爲不放心,匆匆忙忙趕來,白馬不敢用雙手砍樹,速度明顯慢了許多。現在,他準備將藤條卸下,40米高,並且沒有任何保護措施,這是一次極其危險的行走,野蜂不怕人,白馬從長輩那裏學會了點燃煙霧,迫使蜜蜂放棄抵抗,砍開蜜蜂藏身的樹洞,就可以得到最甜美的蜂蜜。這些動作細節的描寫,突出了採蜜的困難,從而進一步突出了這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十分不易。

《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的運用,爲整個紀錄片增添了魅力,從而使得紀錄片收穫了很多忠實的觀衆,使得其影響不斷擴大。解說詞的成功運用讓《舌尖上的中國》呈現給大家的不僅僅是美味的食物,更多的是文化的傳承,以及人文情懷的盡情體現,讓人一提到《舌尖上的中國》就有滿滿的正能量,也爲中國紀錄片解說詞創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