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鳳凰古城的導遊解說詞(精選6篇)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解說詞,解說詞可以使觀衆更好地理解所講述的內容以及所要傳達的思想感情。那麼,怎麼去寫解說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鳳凰古城的導遊解說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鳳凰古城的導遊解說詞(精選6篇)

鳳凰古城的導遊解說詞 篇1

——遠去的家園,夢裏的故鄉,古老而神祕的地方。

鳳凰古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讚爲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這裏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淨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 209國道和湘黔省道從縣境穿叉過,銅仁大興機場距縣城僅27公里, 交通實爲便利。

鳳凰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甚多。城內,古代城樓、明清古院風采依然,古老樸實的沱江靜靜地流淌,城外有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城下藝術宮殿奇樑洞,建於唐代的黃絲橋古城,舉世矚目的南方長城……

這裏不僅風景優美,且人傑地靈,名賢輩出。爲了維護民族尊嚴怒斬外國不法傳教士,一品欽差大臣貴州提督田興恕;定海浴血抗英,萬古流芳的民族英雄鄭國鴻;民國第一任民選內閣總理“湖南神童”熊希齡;文學巨匠沈從文;國畫大師黃永玉。

[沈從文故居]

沈從文原名沈嶽煥,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文物專家。他的文學作品被英、美、日、法、瑞士等幾十個國家所翻譯,如《邊城》、《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被譽爲世界鄉土文學之父。

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更是鳳凰人民的驕傲。他的一生所創作的500多萬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學瑰寶,也給後人研究中國和湘西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獻。

1866年),系木結構四合院建築,佔地600平方米,分爲前後兩棟共有房屋10間,沈先生902年12月28日誕生在這裏,並在此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1988年沈老病逝於北京,骨灰葬於鳳凰縣聽濤山下,同年故居大修並向遊人開放,現被列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沱江泛舟]

育着古城兒女。坐上烏蓬船,聽着艄公的號子,看着兩岸已有百年曆史的土家吊腳樓,別有一番韻味。順水而下,穿過虹橋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便展現於眼前:萬壽宮、萬名塔、奪翠樓……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悠然而生。

沱江的南岸是古城牆,用紫紅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偉。城牆有東、北兩座城樓,久經滄桑,依然壯觀。

沱江河水清澈,城牆邊的河道很淺,水流悠遊緩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搖的水草,可以撐一支長篙漫溯。沿沱江邊而建的吊腳樓羣在東門虹橋和北門跳巖附近,細腳伶仃的立在沱江裏,象一幅永不回來的風景。

[熊希齡故居]

200米便是秀麗的沱江。故居爲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結構,比較矮小但很精緻,故居現存房屋4間基本是保持原貌,很富於苗族情調,故居屬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69年6月25日(農曆)熊希齡先生誕生在這裏並在此度過了他的童年。他天生聰慧被喻爲“湖南神童”,十五歲中秀才,二十二歲中舉人,二十五歲中進士,後點翰林。1913年當選民國第一任民選總理,由於他反對袁世凱復闢帝制,不久就被迫辭職。

熊先生晚年致力於慈善和教育事業,1920年創辦著名的香山慈幼院。1937年12月25日這位風雲人物在香港逝世,享年68歲。當時政府爲他舉行了國葬儀式。

[南方長城]

中國南方長城絕大部分位於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內,據相關歷史記載。南長城始修建於明朝嘉靖三十三年,歷時六十多年,於明朝天啓三年才竣工(公元1554年——公元1622年)。長城南起貴州省銅仁市交界的亭子關,北到湘西吉首市的喜鵲營,被稱爲“苗疆萬里牆”,全長三百八十二里,是中國歷史上工程最爲浩大的古建築之一。 修建南長城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苗民起義,所以城牆每三五里便設有營盤、邊關和哨卡。如比較有名的有:“阿拉關、靖邊關、亭子關、烏巢關等”。雖然這些哨卡如今很多都已早毀壞,但仍然還依稀可見碉堡、炮臺和邊牆。

鳳凰古城的導遊解說詞 篇2

大家好!歡迎來鳳凰古城做客。鳳凰是個風景秀麗的好地方,名勝古蹟很多,歷來是人們遊覽的勝地。城內的古代名樓和明清古建築和石板小街現在仍是風采依然。城外還有南華山國家公園,還有唐代修建的黃絲橋古城,至今都保存得非常的完好。鳳凰不但風景秀麗,而且還人傑地靈。中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熊希齡、著名作家沈從文和著名畫家黃永玉都是鳳凰人。《邊城》、《湘女瀟瀟》《湘西剿匪記》等十多部影視劇也都曾在這裏拍攝。

好了,我們現在到的這個地方是我國著名的作家和考古學家沈從文先生的故居。沈從文的故居是他的祖父沈紅富於清朝同治年間所建。1902年12月28日,沈從文先生就誕生在這一座具有明清建築風格的四合院裏,並且在這裏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期。1919年,沈先生隻身來到了北京,開始了他從文的艱苦生涯。創造了《邊城》、《湘西》等一系列文學作品,不久就蜚聲中國文壇,幾乎與年長他20多歲的魯迅先生齊名。

20世紀50年代之後,沈先生潛心於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寫出了驚世之作《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沈先生的作品與人品表現出了強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謙遜、勤奮、博大而凝重。沈先生一生所創作的500多萬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學瑰寶,給後人研究舊中國與舊湘西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這裏是中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熊希齡先生的故居,1870年7月23日熊希齡先生就出生在這間小平房裏,熊先生少年時期就具有憂國憂民之心,9歲的時候他的私塾教師出了一副上聯“栽數盆花,探春秋消息”,熊先生立即對出了下聯“鑿一池水,窺天地盈虛”,一時被傳爲佳話。

熊先生成名以後積極主張維新變法,曾創辦《湘報》,時務學堂和常德西路師範學校,是湖南與譚嗣同齊名的維新派中堅。後來,熊先生又出任東三省財政監理官、熱河都統、財政總長等職務。1913年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政府總理,當時的這一任政府被輿論界稱爲“才子內閣”。後來,因爲熊先生反對袁世凱獨裁,被袁世凱逼迫解散內閣,辭去了總理職務。1937年12月5日熊先生病故於香港,享年67歲。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虹橋,這座橋始建於明洪武七年,清康熙九年又經過加修。橋面上原有的吊腳樓亭,1956年因修公路,原來的樓亭和兩側的牌坊均被拆除,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橋下,大家可以看到一排有百年曆史的舊吊腳樓,吊腳樓下是鳳凰傳統體育節目賽龍舟的地方。

大家沿着當年的官道,到達的就是沈從文的墓地。這裏看到的是黃永玉先生爲紀念表叔沈從文而題寫的銘文:“一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大家看到沈先生的墓地沒有隆起的土堆,只有一塊原始狀態的五色石矗立其間。這裏沒有雕欄玉砌的裝飾物,只有一條放牧、打柴的石板小路橫貫其間,這象徵着沈先生永遠與普通民衆在一起。

沈先生的骨灰一半撒在面前的這條沱江裏,一般就葬在這塊五色石下,他就像面前的這一條沱江,發源於大地又迴歸大地;他就像陪伴着他的這塊五色石,來源於大地又迴歸大地!

作爲墓碑的五色石,正面刻着沈先生的手跡:“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是的,正是這樣一種信念,使沈先生捨棄升官發財的.從軍道路,選擇了清苦的從文生涯:正是這樣一種信念,使沈先生揮動他那如椽巨筆,把

他認識的湘西人介紹給全世界。在墓碑的背面,刻着沈先生妻妹張允和女士的銘文:“不折不從,星斗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這四句話,簡明扼要的總結了沈先生的一生。

好了,我的講解就到這兒了。希望鳳凰能給大家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有機會我們再相聚鳳凰,謝謝大家!!

鳳凰古城的導遊解說詞 篇3

大家好!歡迎來鳳凰古城做客。現在大家所在的地方,是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先生稱讚爲中國兩座最美麗的小城之一的湖南鳳凰古城。這裏與風景名勝區湘西猛洞河、貴州梵淨山毗鄰,是湖南懷化、吉首和貴州銅仨三地間的必經之地,是著名作家沈從文的故鄉。鳳凰風景秀麗,名勝古蹟很多,歷來是人們遊覽的勝地,自古就有東嶺迎輝、南華疊翠、龍潭魚火、山寺晨鐘、奇峯挺秀、溪橋夜月、蘭徑樵歌和梵閣回濤等八大景。城內,古代城樓、明清古院和石板小街現在仍是風采依然;城外,南華山圄家森林公園、唐代修建的至今仍保存完好的黃絲橋古城,地下藝術宮殿奇樑洞和神奇的風動巖、壯觀的尖多朵瀑布、神祕的高達不峽、三門洞將軍巖以及如畫的電糧山、鳳凰山、象鼻山、天星山、臘樂山都在向您招手,《邊城》、 《湘女蕭蕭》、 《湘西剿匪記》、 《烏龍山剿匪記》、 《血鼓》、 《粟裕大將》等十多部影視劇也曾在這裏拍攝。

風凰不但風景秀美,而且人傑地靈。浙江處州鎮總兵鄭國鴻、貴州提督田興恕等民族英雄和中華民圄第一任內閣崽理熊希齡、著名作家沈從文和著名畫家黃永玉都是鳳凰人。

沈從文故居

現在沿着石板小路,來到中營街10號,這裏就是我圄著名作家和考古學家沈從文先生的故居。

沈先生的作品與人品表現出了強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謙遜、勤奮、博大而凝重。沈先生一生所創作的500多萬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學瑰寶,給後人研究舊中國和舊湘西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欣賞和研究沈先生的作品,在欣賞他故事清新的同時,不要忽略那背後蘊藏的熱情;在欣賞他文字樸實的同時,不要忽略那背後隱伏的悲痛。現在大家一起去尋覓沈先生作品中的溫馨甜美,去體會喧譁後面的那片寧靜,去遊覽人們嚮往的世外桃源一邊城。

陳氏宗祠

陳家祠堂分爲正殿、戲臺、左右包廂等,組成具有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的四合院,尤其是進門處的古戲臺,更是別具特色。一副數尺地方可家可國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賢有惠有神仙的舊對聯和戲臺上的八幅戲曲壁畫,是不是令大家生出一絲的懷古之情呢?

熊希齡故居

順着小巷的砂石板小道,從大成殿即孔子廟的挑檐下經過,然後來到文星街10號,這裏是中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熊希齡先生的故居。

熊先生少年時期就具有憂國憂民之心,9歲時,他的私塾教師出了一副上聯:栽數盆花,探春秋消息;熊先生立即對出了下聯:鑿一池水,窺天地盈虛。一時傳爲佳話。中舉後,新科舉人熊先生作畫以言志,他畫了一幅不起眼的棉花,並題詞此君一出天下暖令四座皆驚。

城樓及古城牆

現在各位看到的是北門,門外的一道小木橋和碼頭上有搗衣女的身影等景象,想必大家在電影《湘西崇!座記》、《邊城》、 《湘女蕭蕭》、 《血鼓》以及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裏已經見到過好多次了,不知大家是否還有印象?

沿着半壁舊城牆,出東門,是旅遊商品一條街。這裏的六色坊有很多苗族的民間工藝品供大家選購和參觀,獲得聯合國頒證的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吳景蓮(吳花花)女士的扎染工藝品和東門內熊氏的蠟染國畫更是別具一格,曾受到著名畫家張仃先生的好評。

虹橋及沙灣風景區

橋下,可以看到一排有百年曆史的舊吊腳樓。吊腳樓下是鳳凰傳統體育節目賽龍舟的地方。每到端午節,人們就將兩隻運貨的木船捆紮起來,在這個小河灣裏一爭高下,在沈先生的作品裏,翠翠不就是在這樣的吊腳樓下看龍舟嗎?

下了橋,步入沙灣,可以看到鳳凰縣舊時八大景中的溪橋夜月、龍潭漁火、奇峯挺秀三大景。

現在看到的是萬壽宮,又叫水府廟,因爲是江西商人所建,大家習慣叫江西會館。萬壽宮佔地4000多平方米,是鳳凰最大的民間建築物。宮內的遐昌閣仍然保留完整。

三王廟

現在到達的地方是三王廟,又叫天王廟、三侯祠。

相傳北宋時有三個叫楊應龍、楊應虎、楊應豹的同胞兄弟,武藝超羣,在湘鄂西一帶保邊衛民,立下赫赫戰功,所以被皇上一起封侯並立廟祭祀。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鳳凰廳同知傅鼐爲實行其對少數民族的剿、撫兼施的政策,修建三王廟,三王廟建成後,人們常常在此地祭祀,求子乞福,一些墨客騷人也常在此地吟詩作畫。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十一月,鳳凰紳士田應全、唐力臣等人在此地召開大會,響應辛亥革命,誓師起義,並在此地慶祝辛亥革命的勝利。

三王廟正殿供奉的就是三王。後殿供奉的是苗家的始祖儺娘。相傳在原始洪荒時期,這裏發生過一場特大洪水,只有一對兄姝逃脫性命。爲了繁衍苗家人羣,兄長提出與妹妹成親,妹妹認爲兄妹不可成,於是二人從高山上各甩出一葉磨盤,求天地作公斷。兩葉磨盤滾下山後,鬼使神差地合成了一副,於是兄妹兩人拜堂成了親,將苗家繁衍了下來。因此,在千里苗山,流傳着一句歇後語:兄妹拜堂,地久天長。當然,那只是過去特殊時代發生的故事。這裏現在還廣爲流傳着儺棠戲和儺舞,也是從祭祀儺公儺孃的儀式中發展起來的。

沈從支墓地

再 ̄土幾步,看到的是黃永玉先生爲紀念表叔瀧從文而題寫的銘文:一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就是回到故鄉。

沈先生的墓地沒有隆起的土堆,只有一塊原始狀態的五色石矗立其間;這裏沒有雕欄玉砌的裝飾物,只有一條放牧、打柴的石板小路橫貫其間,象徵着沈先生永遠與普通民衆在土起。

沈先生的骨灰一半撤在面前這條沱江裏,一半就葬在這塊五色石下,他就像面前這條沱江,發源於大地又迴歸大地;他像陪伴他的這塊五色石,來源於大地叉迴歸大地!

作爲墓碑的五色石正面,刻寫着沈先生的手跡:

照我思索,能理解拭;照載思索,可認識人。

是的,正是這樣上種信念,使沈先生捨棄升官發財的從軍道路9選擇了清苦的從文生涯;正是這樣一種信念,使沈先生揮動了他那如櫞巨筆,將他認識的湘西人介紹給世界。

墓碑的背面,刻寫着沈先生妻妹張允和女士的銘文:

不折不從,星斗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

這四句話,簡明扼要地總結了沈先生的土生。這四句話每句的最後一個字,聯起來是沈先生一生的寫照:從文讓人!

是的,沈先生是十分謙讓的,他不爭利,在文壇上默默耕耘着。但是,沈先生在做文學時又是從來不肯讓人的,他用一切只是一個起始鼓勵自己,上下求索,永不滿足,終於成爲世界著名的鄉土文學大師。

沈先生屬於中國,屬於世界,但首先屬於莽莽大湘西。

鳳凰古城的導遊解說詞 篇4

大家好!

今天我要帶大家參觀的是江西省級風景名勝--鳳凰古城。

這座曾被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作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之一的“鳳凰古城”建於清康熙時,這顆“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實的“小”,小到城內僅有一條像樣的東西大街,可它卻是一條綠色長廊。

鳳凰古城分爲新舊兩個城區,老城依山傍水,清淺的沱江穿城而過紅色砂岩砌成的城牆佇立在岸邊,南華山襯着古老的城樓,城樓還是清

朝年間的,鏽跡斑斑的鐵門,還看得出當年威武的模樣。北城門下寬寬的河面上橫着一條窄窄的木橋,以石爲墩,兩人對面都要側身而過,這裏曾是當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斜陽西下,橋邊岸畔不少婦人正在用木槌洗衣,啪啪聲隨着水波盪漾開來。頑童脫個精光,在水中嬉戲,也有姑娘家把身子浸在淺水處享受流水輕柔的撫摸。岸邊更有不少寫生的學生,也爲小城增添了一道風景。

鳳凰古城最有名的是那一幢幢古色古香、富有濃郁土家族風韻的吊腳樓,但河畔的吊腳樓大多已不在了,只有在回龍潭那裏尚留有十多間老屋,細腳伶仃的木柱立在河中,托起一段沉沉的歷史。

沈從文的故居位於古城內中營街的石板小巷深處,共兩進兩廂,頗像北京的小四合院,整個故居都是磚木結構,青瓦白牆,木格花窗。經風雨橋,過東城門,路上是行色匆匆挑擔的鄉民、老屋、挑擔的鄉民與紅傘,形成了一幅對比鮮明的圖畫。

就像沈從文早已仙去,鳳凰古城並不是一幅完整的水墨丹青畫卷,但你還是能從一個個的局部來感受到她靈光一現的魅力。鳳凰古城也適合一兩個人在一個小雨的天氣在老城中的老街、小巷、河畔慢慢地走,用心去品味那曾有的過去。

經過一天的愉快行程,我們的旅遊活動馬上就要結束了。希望通過這次旅遊,能給大家帶來一個好的心情。我們真誠地期望大家再次光臨。謝謝大家!

鳳凰古城的導遊解說詞 篇5

大家晚上好!

請問你們有沒有一個令自己魂牽夢繞不能自己的地方,如果有,請保留。如果沒有,請看這裏,鳳凰古城,將是你夢迴故里,魂牽夢繞的天堂。我是你們的導遊某某某。

鳳凰古城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古城,曾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讚爲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之一。那麼它是從何得名的呢?

他的傳說有二:

1傳天方國(古印度)神鳥菲尼克司滿五百歲後,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復生,特別鮮美,不再死。此鳥即中國百鳥之王鳳凰也。鳳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飛的鳳凰,鳳凰古城故以此而得名。

2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古時此處栽有五顆巨大的梧桐樹,分別代表東南西北中五向,這些梧桐樹曾經迎來過鳳凰棲息,所以此處命名爲“鳳凰鎮”

親愛的遊客們你們贊同哪種說法呢?不管怎樣,鳳凰是個美麗的名字。

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西南部,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位於沱江之畔,羣山環繞,關隘雄奇。總面積有1759平方公里。這裏冬暖夏涼,光照豐富,四季分明,爲旅遊佳境當然鳳凰的美不僅是因爲他的氣候原因。

下面我要從三個方面介紹夢迴故里,鳳凰古城。

1、鳳凰之景色美

2、鳳凰之人美

3、鳳凰之風俗美

首先說的是景色美之一—沱江

碧綠的江水從古老的城牆下蜿蜒而過,他就是沱江。沱江河水清澈,水流悠遊緩和,可以看到柔波里的水草,柔柔地,撐一支長篙漫溯。

疊翠的南華山麓倒映江心,江中漁船數點,山間暮鼓晨鐘兼鳴。順水而下,穿過虹橋,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便展現於眼前。細腳伶仃的吊腳樓羣,萬壽宮,萬名塔,奪翠樓,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悠然而生,像一幅永不回來的風景。

水是輕柔的,那麼城就是剛硬如斯的,景色美之二—南方長城。南方長城絕大部分位於湖南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內,始建於明朝嘉靖三十三年。全長三百八十二里,是中國歷史上工程最爲浩大的古建築之一,被稱爲:苗疆萬里牆。他的目的是防苗民起義。南長城的殘垣斷壁無聲的訴說着幾百年的風雨滄桑,初墓的荒涼堅守這裏時的承諾,彷彿帶我們走進一個古老的夢境,那夢中有狼煙,有牛角號,有羅鳴,還有哀怨的思鄉長笛......

說過了南,那自然想到了北。景色美之三—坐落於縣城北四方里的奇樑洞。用理科的話來說該洞是標準的碳酸鹽巖洞,該洞以奇、秀、闊、幽四大特色著稱。“莫言神州絕景,七星蘆荻遜色”,可謂洞景明珠。洞長6000餘米,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洞相連。在洞裏有個廳,立着一塊帶一個小孔的石頭,對着小孔嗚嗚的吹,整個大廳都回蕩着號角聲,當年苗民就是用這種方式傳令的。

看了這麼多的美景,可有夢迴故里的感覺?鳳凰的美景是說不完道不盡的。鳳凰不僅景色優美,更是個人傑地靈,名賢輩出的地方。鳳凰之人美,抗英名將鄭國鴻,文學巨匠沈從文,民國總理熊希齡,國畫大師黃永玉,著名歌唱家宋祖英,開國元帥賀龍等,鳳凰的人們也是善良淳樸的。

當然,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陳家祠堂也是值得一去的。

走了那麼多路,你一定累了。到酒吧坐會吧,即使你從不泡吧,也一定會被他們的名字吸引,每個酒吧都有一個浪漫的名稱,守望者、根據地、等,酒吧外是成排的酒瓶。只喝酒一定沒意思,鳳凰的小吃也是赫赫有名的,鳳凰虹橋下的老宅的紅燒肉粉,芙蓉鎮米豆腐,葉子粑等一定讓你口水直流。酒足飯飽之後,看着美麗的夜景,逛着夜市,或者篝火狂歡,體會苗族風情。亦或是放2棧河燈,帶着你的願望漸漂漸遠,也就能心想事成了。

鳳凰古城的導遊解說詞 篇6

大家好!歡迎來鳳凰古城做客。現在大家所在的地方,是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先生稱讚爲中國兩座最美麗的小城之一的湖南鳳凰古城。這裏與風景名勝區湘西猛洞河、貴州梵淨山毗鄰,是湖南懷化、吉首和貴州銅仨三地間的必經之地,是著名作家沈從文的故鄉。鳳凰風景秀麗,名勝古蹟很多,歷來是人們遊覽的勝地,自古就有東嶺迎輝、南華疊翠、龍潭魚火、山寺晨鐘、奇峯挺秀、溪橋夜月、蘭徑樵歌和梵閣回濤等八大景。城內,古代城樓、明清古院和石板小街現在仍是風采依然;城外,南華山圄家森林公園、唐代修建的至今仍保存完好的黃絲橋古城,地下藝術宮殿奇樑洞和神奇的風動巖、壯觀的尖多朵瀑布、神祕的高達不峽、三門洞將軍巖以及如畫的電糧山、鳳凰山、象鼻山、天星山、臘樂山都在向您招手,《邊城》、 《湘女蕭蕭》、 《湘西剿匪記》、 《烏龍山剿匪記》、 《血鼓》、 《粟裕大將》等十多部影視劇也曾在這裏拍攝。

在外人看來,湘西貧窮、落後、出土匪。湘西人野蠻、粗魯。那是因爲您不瞭解湘西,不了湘西人。湘西的女人熱情奔放、敢愛敢恨。湘西的男人豪放粗狂、淳樸善良。在這裏孕育了著名的鄉土文學之父沈從文、鬼才畫家黃永玉、內閣總理熊希齡。沈從文的《邊城》、《長河》可謂是家喻戶曉。尤其是邊城:一條清冽的小河,一個美麗的姑娘,幾首動人的山歌,兩個癡心的小夥,一隻老黃狗,一個老爺爺。勾畫了一副幾乎完美的圖畫。讀着他的書,字裏行間幾乎都能聞到泥土的芬芳。沈從文和張兆和的愛情故事也成爲一段佳話廣爲流傳。爲了得到張兆和的歡心,沈從文寫了上百封情書。只是當時的張兆和十分不領情的把情書扔到了胡適校長的桌上。胡適校長微笑着說:我看沈老師是頑固的愛着你喲。張兆和說:可是我頑固的不愛他啊。沈從文並不氣餒。並且更加積極熱烈的追求。終於抱得美人歸。鳳凰人就是這樣:純粹,執着,堅持到底。

風凰不但風景秀美,而且人傑地靈。浙江處州鎮'總兵鄭國鴻、貴州提督田興恕等民族英雄和中華民圄第一任內閣'崽理熊希齡、著名作家沈從文和著名畫家黃永玉都是鳳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