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蒙頂山導遊詞

導語:蒙山風景區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邊緣,與成都相距123公里名山縣境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四川蒙頂山導遊詞,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四川蒙頂山導遊詞
  四川蒙頂山導遊詞(1)

世界茶文化聖山蒙頂山,位於成都平原西部雅安市名山縣境內,緊傍成雅高速公路和318線國道,東距成都120公里,西距雅安15公里。是四川省首批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200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爲國家AAA級旅遊區。2004年被國家旅遊局晉升爲AAAA旅遊區。

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發源地,世界茶文明發祥地,世界茶文化聖山,歷史上與峨眉山、青城山並稱蜀中三大名山。蒙頂山因女媧在此補天,夏禹治水在此祭天,茶神吳理真在此種茶而成爲一座“神山”。在“蜀中三大歷史名山”中,蒙頂山的歷史文化最爲悠久,我國第一部地理志《尚書.禹貢》有載。“蔡蒙旅平,和夷底績”。這裏蔡蒙之“蒙”,即指蒙頂山。

蒙頂山前山倍感幽靜,後山秀氣靈人,又以享譽千年的名茶之鄉展示了中華茶文化的高雅。遊者登臨蒙頂觀景、品茶,徜佯在千年茶文化故道遊址,所到之處感受到的是蒙頂山的清新祥和,爽心悅目。古人說:“蒙頂天下雅”,這個雅字也就成爲蒙頂山歷史文化及自然風光最具精練的總結。

蒙頂山之雅,首先在於秀。前山倍感幽靜,後山秀氣靈人。蒙頂山是成都平原的植物寶庫,其中珍稀樹種有珙桐,千年銀杏,五星樹,八人會抱的紅豆樹,千年的野生古茶樹等。每逢春天一到,萬物復甦,爭相吐蕊,花香回溢。曾有詩云“漏天難見蔚藍明,十日曾無一日晴。剛得曦陽末借照,陰雲又已漫空生”。

蒙頂山前山絕飛泉,寺藏翠海,茶園片片,綠浪連連;後山則怪石嶙峋,藤縈繞,林廕庇日,曲徑通幽。探迷峯,覽勝景,聽泉鳴,聞鳥聲,虛步蒼字,幾疑置身世外。

春天山花爛漫,茶畦擁翠,滿山淑香;夏天雲煙飄渺,蓊鬱清景,秋天層林盡染,奼紫嫣紅;冬天火樹銀花,瑤峯絕壑。面對如此人間仙境詩人讚歎道:“人誇峨眉天下秀,蒙頂堪比更添幽”。

蒙頂山之雅,還在於高。蒙頂山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成就了蒙頂山高雅獨特的蒙頂山茶文化。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發源地,世界茶文化聖山。早年西漢甘露三年(公元前53年),蒙頂山腰藥農吳理真就開始在蒙頂山載培訓化野生茶樹,在五峯之中手植七株,後人稱爲“仙茶”。蒙頂仙茶不斷,由於品質特佳,製作精細,自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被引爲皇帝祭天祀祖的專用品,一直沿襲至清末(1911)歷經1146年從不間斷。

現在“揚子江中水,蒙頂山上茶”成爲流傳甚廣的詩句。而登臨蒙頂山,品味蒙頂茶自然也就成爲無數人的人生一大快事,就連深諳音樂和茶道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也不例外。他在品嚐了蒙頂茶後,欣然留下了“琴裏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的讚譽。從唐至宋,蒙頂山貢茶譽滿朝野。現在作爲皇家貢品的蒙頂茶的歷史,除了蒙頂山上保存完好的“皇茶園”等衆多歷史遺蹟,更有衆多文章詩詞傳誦至今。當年黎陽王入川檢貢茶,在品飲了蒙頂山貢茶後留有“若叫陸羽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的讚譽。宋代詩文畫家文同的詩曰:“蜀土茶稱聖,蒙山味獨珍”,一個“稱聖”,一個“獨珍”,把蒙頂茶作最恰當的評價茶以文傳,文隨茶播,博大精深,淵源流長的茶文化給蒙頂山風景名勝區賦予了深刻的文化內涵,擴大了蒙頂山景區的深度,顯示了高雅的格調和意境。

蒙頂山環境獨特,歷史悠久、人文內涵豐富、文物古蹟衆多,其主要景點就有茶壇、世界茶博館、天梯、天蓋寺、碑廊、陰陽石麒麟、古蒙泉、蓬萊閣、皇茶園、蒙茶仙姑、甘露石室、紅軍紀念館、禪惠之廬等知名景點。

世界第一大茶壺位於蒙頂山停車場旁,世界第一大茶壺,直徑10米,茶壺嘴長3米,茶壺柄13米,壺身加壺嘴直徑近16米,壺高9.8米,茶水從直徑4米的大茶碗裏漫出,形成落差50米的茶瀑布。茶壺、茶碗、茶瀑布,茶樹環繞,依山傍水,氣勢恢弘。依然一幅天然的茶畫,讓來到此處的`蒙頂山遊客,形象地感受到與世界茶文化聖山以脈相承德博大精深的蒙頂山茶文化。據考證,該茶壺爲目前世界上直徑最大的茶壺。

茶壇位於蒙頂山景區中軸線上,是由一座宏大的石刻三足寶鼎和九根盤龍雕刻石柱組成。三隻鼎足分別刻有蒙頂山、青城山、峨嵋山,以此預示蜀中三大名山的鼎足地位。

世界茶文化博物館坐落在茶壇中軸線以下,是一座規模宏大的聯體仿古建築羣。整個博物館建築具有較高的外觀美感和獨特的藝術內涵。博物館內彙集了茶葉發展史上各個重要歷史階段和重要地域的詳實資料,將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通過珍貴的歷史文物、藝術的形象加工、詳實的史料展示,爲世人呈現出一個“千秋蒙頂,茶香天下”的博大歷史畫卷。

從禹王宮至天蓋寺正殿前有石梯1436階,落差240米,被稱爲天梯。故自古有“上山高不極,雲梯可到天”之說。相傳昔日大禹治水成功,率衆登蒙頂祭天,曾歷經此道。

  四川蒙頂山導遊詞(2)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遊覽雅安的蒙頂山。

蒙頂山,又叫蒙山,因“雨霧蒙沫”而得名,這裏因常年雨量達2000毫米以上,古稱“西蜀漏天”。由於天氣潮溼,路上多青苔,所以請大家行走時留心腳下,注意安全。今天我們將依次參觀天蓋寺、黃茶園、蒙井泉、永興寺、茶文化博物館。

蒙頂山,橫亙於名山縣城西北側,最高峯上清峯,海拔1456米。山勢北高南低,呈東北一西南帶狀分佈,延伸至雅安境內。山體長約10公里,寬約4公里。蒙頂五峯環列,狀若蓮花。從蒙頂西眺可見峨眉、瓦屋、周公諸山。向東俯視,原野平疇,山巒起伏,溪澗縱橫,風景如畫。

說到蒙頂山,我們都知道一幅對聯:“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這幅對聯說的是蒙頂山的“仙茶”,蒙頂山也因爲是茶的發源地而成爲“世界茶文化聖山”。 蒙頂山“世界茶文化博物館”,佔地2000平方米。共分接待區、中心區、銷售區、場景展示區等七大功能區。博物館對蒙頂茶的起源、發展、演變、種植和製作工藝進行陳列展示,全面展現蒙頂山世界茶文化發源地、世界茶文化聖山的風貌。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場景展示區裏,兩位背茶工的雕像,他們身穿布衣,身形瘦弱,容顏黝黑,腳踩草鞋,揹着高出人頭的“茶包子”。

從茶傳入藏區算起,有一千多年的歲月,背夫們背上幾百斤重的“茶包子” 舊復一日,一步一挪,用血肉之軀踏出一條茶馬古道。

北宋期間,由於宋與西夏發生了戰爭。西夏少數民族不斷對中原用兵,宋王朝爲打仗需要大量戰馬,而當時西南藏區的馬是最好的。一開始朝廷用銀子和銅錢交換,可錢幣有去無回,統統變成了藏胞的銀飾和銅器。後來發現,藏胞愛茶,尤愛雅州名山茶,於是宋王朝幾代皇帝,一次比一次加緊對川茶,尤其是對蜀中雅州名山茶的專賣權。皇帝詔日:用名山茶易蕃馬,嚴禁私自販賣到中原賺大錢。在名山茶最剝削勺年代,“ 一百斤名山茶,可換四尺二寸大馬一匹”。名山每年產茶葉200萬斤,全部“走”上茶馬古道,爲朝廷換回戰馬場2萬匹。

對背夫而言,他們十來人一夥。到雅安和永昌領茶包。茶包用竹蔑條包裝,一包20 斤。一般人背10 包到12 包,力氣大者背15包以上,重達300多斤。從雅安到康定,每包茶的運價是一斗米,單邊路程半個多月。

出發時,他們隨身帶一點玉米麪模漠加一點鹽巴:走到“ 麼店子”,烤熱一個玉米摸摸,弄一碗鹽水,就是路上的伙食。他們人手一根丁字形柺杖, 用來撐着茶包歇氣。古道石板上紮下的鐵杵痕跡成了這段悲涼歷史的見證。

茶馬古道是背夫用腳踏出的歷史通道,是用鮮血汗水鋪就的一條中外經濟文化交融的通道。

接下來我們將去參觀博物館展覽區內的茶文化作品。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