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少林寺導遊詞

沿途講解

最新的少林寺導遊詞

當您踏上我們河南的這塊土地時,心裏一定對它充滿好奇,那麼現在由我爲您介紹一下河南:

河南省位於祖國中東部的中原腹地,因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名"河南",簡稱"豫",又有"中原"、"中州"之稱。有着得天獨厚的地理和自然條件的河南,以其特殊的戰略地位、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品種繁多的礦藏物產、四通八達的陸路交通、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快速發展的經濟成爲中國重要的省份之一。

河南是一個旅遊資源大省,以擁有豐富的古文化旅遊資源而著稱。對於廣大海內外旅遊者,特別是對那些醉心探尋東方文化和華夏文明源流的旅遊者來說,河南就如同一座浩瀚的天然歷史博物館,一本看得見、摸得着、進得去的中國歷史文化教科書。蘊藏在這裏的東方文化內涵豐富精深,風貌珍貴獨特。中國七大古都中的洛陽、開封、安陽三大古都都在河南,還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鄭州、南陽、商丘、浚縣等。

河南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源地,在中國《百家姓》的姓氏中,至少有一百多個姓氏源於河南。其中,包括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 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於河南。近些年來,隨着尋根旅遊的興起,到河南尋根謁祖的海外友人絡繹不絕。河南還堪稱是中國功夫的故鄉,嵩山少林寺是博大精深的少林武術的發源地,溫縣陳家溝是中華太極拳之根--陳氏太極拳的故鄉。

河南不僅擁有豐富的人文旅遊資源,還有着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近年來開闢的"大黃河遊"和"黃河漂流",被遊客譽爲"充滿野趣和史詩般的輝煌。"鄭州嵩

山、洛陽龍門、信陽雞公山、焦作雲臺山等都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加之近幾年陸續開闢、推出的新鄉八里溝、焦作青龍峽等名山秀水,更吸引着大批國內外遊客。

以上就是我們河南的基本情況。而今天我們的目的地是少林寺。我們走鄭少洛高速公路,到登封下高速。途徑新密,大約一個小時就到達少林寺。現在我們就在新密市境內。新密市的煤炭產量和儲量都相當豐富,因此有“烏金之鄉”的美稱,另外,新密的密玉也相當有名。

現在我們的車已經到達登封市,那麼我就把我們今天所要參觀的少林寺大致情況介紹一下:

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由孝文帝元宏爲安頓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闢基創建,因其座落於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釋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達摩歷時三年到達少林寺,首傳禪宗,影響極大。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統稱爲“禪宗祖庭”,並在此基礎上迅速發展,特別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駕李世民後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視,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剎”的美譽。現在的少林寺不僅因其古老神密的佛教文化名揚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馳名中外,“中國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這裏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少林武術也是舉世公認的中國武術正宗流派。

我們的車已經進入少林寺景區之內,請大家關好車窗,帶好隨身物品,隨我下車一同進入景區參觀。

景區講解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執事僧進行佛事活動的地方,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爲七進建築。現在我們首先看到的是:

山門 山門就是少林寺的大門,這是清代建築,門額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親書,上有“康熙御筆之寶”方印一枚。

山門殿臺階下兩側的石獅是明代刻立的,即顯示了佛門的氣派,又象徵着鎮邪與吉祥,山門外兩側還有明代嘉靖年間建造的東西石坊各一座。

山門殿佛龕中供奉的是大肚彌勒佛又稱迎賓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們的到來。山門殿佛龕後面供奉的是韋馱菩薩,人稱護法金剛,它手持金剛寶杵,保護寺院佛、法、僧三寶的安全。

我們現在進入的是第二進建築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築於1928年被石友三燒燬。這是1982年重修的,殿門外的兩大金剛,傳爲“哼”、“哈”二將,職責是守護佛法。大殿內側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它們的職責是視察衆生的善惡行爲,扶危濟困、降福人間。人們根據四大天王的組合特點,寓意“風調雨順”。

參觀完天王殿我們就來到了大雄寶殿。大雄寶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築,是僧人進行佛事活動的重要場所,該殿和天王殿一樣在1928年被軍閥石友三燒燬。這是1985年重建的。殿內正中供奉的.爲現世佛----釋迦牟尼如來佛,左爲過去佛----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爲未來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殿內東西山牆懸塑的是十八羅漢,屏牆後壁懸塑的是觀世音。少林寺大雄寶殿與其它寺院大雄寶殿的不同之處在於這裏的三世佛左右各塑有站像達摩祖師和被稱爲少林寺棍術創始人的緊那羅王。另外,在該殿中間有兩根大柱下還有麒麟雕像,預示了禪宗佛教是完全漢化的中國式的佛教。

現在經過的是藏經閣。藏經閣又名法堂,它是寺僧藏經說法的場所。

接下就是方丈室。方丈室是少林寺住持僧起居、生活、理事的地方。乾隆十五年九月二十九日,乾隆遊歷嵩山時曾在此住宿。方丈室門口東側的鐘爲元代鑄造,此鍾只能在遇到緊急情況下方可擊之,起報警作用。

現在到達的地方是達摩亭。達摩亭又稱立雪亭。殿內神龕中供奉的是銅質達摩坐像,兩側分別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殿內懸掛的“雪印心珠”四字乃乾隆皇帝御題。說起達摩亭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據佛教經典記載:達摩來到少林寺後,有一中國高僧神光也追隨而來,虛心向達摩求教,被達摩拒絕,神光並不灰心。達摩到石洞面壁坐禪,神光侍立其後,達摩回寺院料理佛事,神光也跟回寺院,神光對達摩精心照料,形影不離。對禪師的一舉一動,心悅口服,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日天降大雪,大雪,淹沒了神光的雙膝,神光仍雙手合十,一動也不動,第二天早上達摩開定後,見神光站在雪地裏,就問他:“你站在雪地裏幹什麼?”神光回答說:“求師傅傳授真法。”達摩說:“要我傳法給你,除非天隆紅雪。”神光解意,抽出戒刀,砍去了自已的左臂,鮮血頓時柒紅了白雪,達摩心動,遂把衣鉢法器傳給了神光,作爲傳法的憑證,併爲其取名爲“慧可”。我們現在所說的“衣鉢真傳”的成語故事即源於此。“斷臂求法”的故事也一直爲禪家所傳誦。同時,爲紀念二祖慧可立雪斷臂求得佛法,人們又稱“達摩亭”爲“立雪亭”。由此可知,禪就是心中有佛。

西方聖人殿的四周壁畫爲五百羅漢朝田比盧。

朋友們,我們今天的講解到此結束。給大家兩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四點半我們在山門口與彌勒佛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