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第一學期班級工作小結

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新的一年來臨了。本學期的工作也結束了。回想起這一學期與孩子一起共學、共長的日子,真令人難忘。本學期,班級的各項工作開展的井然有序。現將本學期幾個方面的工作進行總結。

小班第一學期班級工作小結

一、 營造寬鬆、愉快的氛圍,使孩子們高高興興來園。

孩子們剛入園時,哭鬧、纏着家人不放是常見的現象。從家庭生活環境進入幼兒園生活是幼兒生活上的一個重大轉折,要使他們情緒穩定、心情愉快,願意上幼兒園,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幼兒入園前,我們進行了家訪,瞭解幼兒脾氣、性格、愛好等。我們覺得首先要幫助幼兒適應沒有父母呵護的生活環境,在大多數家庭中,家長對孩子是精心呵護,百依百順,孩子一旦離開這個環境,自然會感到孤獨無助,不安全,因此,我們對孩子象母親一樣,細心、耐心地關心每一個孩子,使孩子們在幼兒園裏也能得到母親般地關愛,恰當地向每個孩子表示親熱:抱抱、摸摸、蹲下來同他們輕輕地交談、熱情地回答孩子的問題,讓孩子逐漸將依戀家人的感情轉移到對教師的依戀。王婧瑜對午睡的反應很強烈,有哭鬧現象,爲了穩定其情緒,不影響其他孩子,就帶她出去走走或者看看書,並耐心開導,等她答應了再讓她午睡。曹思怡小朋友在幾次生病休息後,天天有哭的現象,有時甚至整天哭泣。我們兩位老師利用每一個可以利用的時間:自由

活動時、個別護理時、來園接待時、離園送別時……等,只要是與她個別相處的時候,我們都會與她聊幾句,甚至來個擁抱;個別表揚隨機教育,這時常會進行。隨着時間的推移,曹思怡的哭鬧情緒也逐漸趨於穩定。如今每天清晨,孩子都會高高興興地來園,主動與家長道別。孩子們在寬鬆、愉快的氛圍中,漸漸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建立家園溝通橋樑,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兒發展受到家庭、教育機構及社會三大環境的影響尤其重要。家庭教育的獨特作用,如關係的密切性、教育的滲透性和影響的深刻性,是幼兒園所無法替代的。因此,我們在開學前的家訪時就對家長提出了家園溝通的希望,同時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不定期地開展家長講座和個別交流談心,以求得家長的協助。特別是在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方面,在本學期中,通過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並介紹培養的方法和途徑,同時在家園園地中按時將近期目標公佈出。而我們也採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兒歌、故事、情景表演的形式,引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在生活中注意加大鼓勵表揚的力度。針對幼兒的情況,我們採取了比較靈活的家園配合方法,如在培養孩子有自己穿、脫衣服的習慣時,劉通、李佳怡等孩子總等着老師的代勞,因此,我們加強了與家長的聯繫,請求家庭教育的一致,給孩子在家也有練習的機會,漸漸地孩子願意自己動手了,穿脫衣服不在等待了;在培養孩子們主動進餐、會使用小勺的教育活動中,我們開展了一次家長講座,特別是對爺爺、奶奶輩的'家長,講清了培養的意義,讓他們放手給孩子們自己吃飯的機會,讓孩子們學會使用小勺,同時在家園園地中的“XX表揚我”的欄目中,家長與老師一起及時表揚有進步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們生活自理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家園同步教育得到了實現。

三、創設富有新意的遊戲環境,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

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特別是小班幼兒更離不開遊戲,創設一個良好的遊戲環境對幼兒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學家皮亞傑強調:“兒童是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下,通過主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而獲得心理上的發展。”幼兒受到好奇心的驅使,喜歡通過遊戲認識環境、瞭解環境、熟悉環境。而所謂富有新意的遊戲環境,就是符合幼兒心理需要,並具有內容新鮮、構思獨特、富有情趣的遊戲環境,它對幼兒產生吸引力。因此,我們利用班內的一切資源,儘可能的創設有情趣的環境,吸引孩子們主動參與。如:在“我喂娃娃吃東西”的環境創設中,我們給了孩子充足的材料,並提供了寬敞的場地和不同的娃娃,讓孩子在遊戲中扮演爸爸媽媽,給娃娃餵食,打扮;在孩子們玩橡皮泥的遊戲中,我們及時增添了“小刺蝟背果果”的內容,調動了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在迎新年的遊戲主題中,我們又與孩子們共同用多彩的紙和漂亮的聖誕樹佈置了環境。這一切的遊戲環境,大大增強了幼兒參與的主動性。使幼兒與材料較爲充分地相互作用和對材料的創造性運用。在爲幼兒提供新材料時,我們常與幼兒討論:“這個東西可以怎樣使用?”“可以用這個東西做什麼?”“我們可以用什麼來代替什麼?”其實討論的過程也是一個讓幼兒充分思維、想象的過程。幼兒在對遊戲材料進行操作時,及時地添加新材料,因爲添加的新材料往往會對幼兒所熟悉的遊戲情節形成挑戰,促使幼兒嘗試新的玩法,發展新的情節。

開展主題教育以來,我們教室的牆面顯得豐富多彩,每一面牆飾某一主題下的不同欄目成爲教育活動和兒童學習活動中重要的階段性經驗的概括和總結:“開心寶寶”“小小的我”、“認識我嗎”、“小手樹”、“落葉飄飄”等欄目出現在班級的環境中。伴隨着主題學習活動的開展,這些欄目成了家長們關注、孩子們積極參與的活動。

四、加強個別教育,引導每個孩子充分發展。

由於遺傳、環境影響和生活經驗等各不相同,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潛能和個性特徵,即使是同一個年齡班的孩子,他們之間也存在着個體差異。因人施教,才能促進每個孩子在其自身基礎上的充分發展,但要真正實現因人施教,我們就必須全面、客觀、深入地瞭解教育對象,針對不同的對象,採取不同的措施,進行教育。班中有不願開口和老師講話的孩子,崔嘯便是其中的一個,爲了他,我們花費了很多的心血,主動與其說話、遊戲,並通過家長了解孩子對我們的反饋,正如家長所說的,孩子心中像明鏡似的,只是沒開口罷了。我們堅持如一的工作在11月中得到了回報,崔嘯來園主動回答了每天由誰送的問題,雖說只是短短的一句話,但讓我們看到了教育成功的希望。班中有幾名說話又急又口吃的孩子,家長爲此深感煩惱,我們就在日常的上中鼓勵他們說話放慢速度,想好了再說,並注重隨機提醒和表揚孩子,如今李佳圓、殷曉峯的口吃現象好多了,看到每個孩子的進步,我們感到由衷地高興。

不同的家庭教育使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都不同。班中部分男孩子都十分好動,一些未入托的孩子在常規方面更顯不足,如劉霆霄、顧一帆等等。作爲老師的我們,堅持不用同一標準去衡量、要求他們,而是採取更細心的觀察、更多的接觸、更多的交流與他們建立起良好的師生情,從他們的優點着手,堅持鼓勵、引導。每次活動都特別注意對他們的帶領,教會他們如何與同伴友好地玩,如何自覺遵守集體規則……對於他們的點滴進步我們更是及時表揚,並讓全班幼兒爲他們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