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醫生個人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能使我們及時找出錯誤並改正,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你想知道總結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康復醫生個人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康復醫生個人工作總結

康復醫生個人工作總結1

按照今年工作目標和要求,康復科一年共制定出臺了《關於對我市7-14歲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實施救助辦法》、《市政府辦公室轉發市殘聯等部門關於推進殘疾預防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關於印發《城鄉居民醫保住院醫療康復實施辦法(暫行)》的通知》等一系列的惠民政策,真正把爲殘服務落實到了實處。現將康復科一年工作作如下彙報:

一、積極推進殘疾人雙基工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站建設

1、抓好基礎建設

按照市殘聯工作重點要求積極積極推進雙基工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站建設,對今年的6個試點鎮(街道)分別上門實地查看推進情況。目前6個試點鎮(街道)硬件建設已經到位。

2、深入基層開展社區康復知識業務培訓

目前已經爲、、3個鎮開展了社區康復知識業務培訓,積極和殘疾人面對面溝通,瞭解他們的需求,把康復知識送到殘疾人家庭,這些都受到殘疾人及家屬的歡迎,也爲推動雙基工程的正常運行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3、定點督促指導,狠抓運行管理

下階段將抓好2個示範點官林、屺亭康復站的建設,以點帶面,以先進帶後進,確保雙基工程6個康復站正常有序運行。進一步安排人員定點到各個鎮(街道)督促指導、業務培訓、普及康復訓練知識等,康復指導中心還將安排治療師走進社區及殘疾人家庭,進行一對一的康復訓練指導並制定康復訓練計劃。

二、農療中心積極拓展服務範圍,開設新課程

1、成功申報民政局公益創投項目

農療中心借市民政局的力量,成功申報了“打開心靈之窗”精神病康復者培訓公益創投項目,並爭取到了9萬元的活動經費,爲農療中心活動的開展推波助瀾。在6月10日舉辦了“博愛家園”農療中心“打開心靈之窗”精神康復者培訓公益創投項目啓動儀式,市殘聯、民政局相關領導、來自試點鎮、街道殘聯理事長和殘疾代表共50名參加了啓動儀式。當天開展了三組活動:絲網花製作、田間勞作、餅乾烘焙,受到學員的積極響應。

2、農療中心服務範圍向周邊鄉鎮輻射

中心除了與周鐵醫院精神科常規性開展每週2次的農療活動外,還與周鐵醫院精神科醫生組成篩查小組,到、、三個鎮(街道),進行農療學員免費篩查,最終確定和橋8人、屺亭5人、7人符合條件,開展“日託式”農療試點。目前已經組織參加農療中心農療活動186人次。

3、農療中心活動內容豐富多彩

中心已經開設了絲網花製作、田間勞作、運動保健操等項目。田間勞作還聘請了一位有經驗的肢體殘疾人來擔任“田間管理”,大棚的蔬菜已然初見成效,使農療項目的開展更具專業性。今年還與安特魯烘焙坊合作,新開設了烘焙課程,得到學員們的一致好評。下階段農療中心還將繼續開設一些新的課程,如借用市心理協會和老年大學的'有利資源開展一些心理講座等活動,不斷豐富課程,深化內涵。

三、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取得新成效,康復救助出臺新政策

1、免費篩查,建立數據庫

4月份,在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市殘聯邀請了全國知名腦癱康復專家高晶博士及無錫市的康復專家爲全市有康復需求的150多名0--6歲、7--14歲殘疾兒童進行免費篩查,爲他們進行康復評定,建立數據庫。數據庫的建立爲殘疾兒童今後康復訓練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依據。

2、康復訓練救助有新實惠

今年市殘聯除繼續對符合康復訓練條件的0-6週歲殘疾兒童進行免費康復訓練,還與財政局聯合出臺了針對7-14歲的貧困殘疾兒童進行康復訓練救助的新政策,受到患兒家長的歡迎和好評,切實減輕了殘疾兒童家庭的負擔,使他們能繼續參加康復訓練,提高康復訓練效果。到目前爲止已經審批通過的符合康復訓練條件的殘疾兒童共79名,其中腦癱兒童38名,孤獨者兒童30名,外出康復殘疾兒童9名,2名兒童接受了人工耳蝸手術救助。

3、建立健全殘疾兒童家長培訓工作制度

康復中心定期召開腦癱兒童家屬座談會,及時瞭解家長和機構的需求,解決康復訓練中存在的問題,使爲殘服務落到實處。

4、心理協會加入助殘隊伍

心理協會公益項目“心手相連—腦癱兒童及家長心理援助”每月一次爲殘疾兒童家長進行免費心理諮詢,爲他們疏導情緒,緩解壓力,幫助他們放下精神上的包袱。同時建立了一個家長自助羣,把殘疾兒童家長們集合在一起,解決一些困擾,同時給予支持和關懷。

5、加強康復專家指導力度

市殘疾人康復中心根據需求制定每月腦癱兒童康復專家高晶博士來宜的康復計劃:爲新增患兒確診、在訓兒童下一步康復計劃和康復效果評估等等。同時還幫助中心進行治療師業務培訓,定期召開案例分析,對於治療師來說,整體技術水平得到了提高。

四、各項常規性康復服務工作有序推進

1、今年4月1日-18日全面推開全市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個性化服務工作,康復科會同市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中心技術人員走村入戶,深入殘疾人家庭,通過走訪和與家人的交談,瞭解每個殘疾人的身體狀況、功能障礙情況、生活狀況等存在的個體差異,現場講解有關康復方面的問題和專業知識,針對每個人殘疾程度的不同配發合適的輔助器具。本次適配共爲500戶貧困殘疾人配置康復輔助器具和家庭無障礙環境改造970多件。這一活動切實解決了殘疾人和家庭的部分實際困難,受到了廣大殘疾人和家屬的歡迎。

2、認真組織各鎮(街道)在助殘日期間爲310名貧困殘疾人進行了免費體檢,我們及早將通知和免費體檢單下發到各鎮(街道)殘聯,並積極與衛生部門協調,做好相關配合工作。

3、各類殘疾人康復服務檔案按照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全部進行電子化管理。建立康復服務檔案32696份,建檔率爲100%,維護及更新22705份。

4、3月份與衛生局相關領導、三家定點醫院各眼科主任,在衛生局召開關於白內障復明手術定點醫院簽訂協議的相關事宜,並簽訂協議。同時還商討關於白內障免費下鄉義診篩查工作,經過商量,確定於3月份,分三組共6天下鄉篩查。本次篩查共有1144例參與,其中符合手術要求的是714例,不符合手術要求的是430例。

由於白內障復明手術低保報銷政策有所變動,5月份在市衛生局召開聯席會議,並就在白內障復明救助手術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商討解決。經過商討後,重新調整白內障救助審批表格式,把三個定點醫院的人工晶體類別及金額加進去,使患者可以更詳細地瞭解到所需支付的費用,重新調整改進了白內障救助手術通知單,更好地滿足患者的知情權。

到目前爲止共下發手術通知單500例,實施手術256例。

5、精神病人門診服藥已經於5月份開始改爲實時結報,精神病人只需持農保卡進行門診配藥,就可立即享受50%的優惠,更加方便了殘疾人。每月及時同農保中心覈實住院精神病人的醫保結報情況,及時審覈、報批精神病人住院醫療救助金額,確保他們出院申報後能及時得到精神病人住院醫療救助。一年已救助住院精神病人5名,金額1.5萬元。

五、盲人定向行走特色工作取得新進展

盲人定向行走是殘聯的特色重點工作,利用所積累的盲人定向行走經驗,向周邊地區輻射和推廣。今年已受邀爲區殘聯、區殘聯、區殘聯30多名新專職委員進行盲人定向行走師資培訓,即將還要爲新區殘聯50多名新專職委員進行盲人定向行走師資培訓。今後將通過外出交流、培訓學習等機會,增加更多的專業知識,積累經驗,建立規範的培訓課程和培訓制度,使盲人定向行走不但成爲殘聯的特色重點工作,還要成爲全省、全國有名的品牌工作。

康復醫生個人工作總結2

在康復科實習一個月裏,大大小小手術經歷了二十多個,值過三個夜班,一個週末白班。可以說,通過這些手術以及術後處理,使我學到了很多。不僅有技術上,還有人文關懷上。在這短短30天裏,痛苦與快樂並存。而最大痛苦,莫過於身體上勞累——在創傷骨科手術中,有很多是四肢骨折,而在四肢骨折中,下肢骨折尤其多見。骨折按照不同角度有不同分類,按照骨折部位是不是有骨折斷端暴露於外界而將骨折分爲閉合骨折和開放骨折,其中開放骨折必須進行手術復位,而閉合骨折可依據手法復位情況及病情嚴重程度決定是不是需應切開復位。當一個下肢骨折確定應進行手術切開復位,那麼在手術之前都應將整個創肢消毒。消毒過程是這樣,先用2%碘酒消毒,再用75%酒精脫碘。病人平是躺在手術檯上,當我們消過腿正面及側面之後,你就會發現問題,腿與手術檯接觸部分如何消毒?對,你想法完全正確——把腿擡高,消毒後面就可以了,但事情遠沒有你想象那麼簡單和輕鬆。很多人以爲只需應擡一下腿嘛,沒什麼大不了。可是,當腿骨斷開之後,斷端會變成一把極其鋒利刀,如果我們單純擡高患肢,在重力作用下,骨折錯開角度越大,周圍血管神經損傷機率就越大,所以,我們不能只擡高患肢,還應沿力線方向牽引患肢。有句話說好,胳膊擰不過大腿,當你一邊擡高患肢一邊向外牽引它,並且應保證你身體不碰到手術檯情況下保持5分鐘,你會發現你胳膊在顫抖,呼吸在加快,看到好多金色小星星,你會後悔早上沒多吃一點早餐。呵呵,是不是有點痛苦啊?

手術室裏無菌觀念應求是很嚴格,而且手術室裏護士又是極其嚴格,稍有不遵守無菌規範動作就會立刻招致她們不滿,很多實習醫生因此捱過不少罵,而我則因爲在模擬手術室和見習時受過嚴格訓練,所以在手術室裏極少看過她們臉色,並且基於我表現很專業,她們不知不覺中已經不再把我當成一個學生,而是當成一個標準手術醫生來對待。

我優秀表現自然也讓我們手術小組李教授看在眼裏,所以他對我也特別放心,有些活也放心讓我去做。最讓我興奮是一次股骨幹手術,他主刀,一共上臺了5個人,他,他手下住院醫生,進修醫生,還有一個他研究生,還有我,論資排輩我最小,但就在這臺手術上,我完成了自己首次表演。當時情況是,骨折部位已切開,骨折對位良好,李教授將鋼板架好,當他打完第一個骨釘之後,對我說,小楊,來,你來打。我當時很興奮。在那三個大夫羨慕目光注視下,我手持電鑽,穩穩將鑽頭打進股骨內,隨後用鋼釘固定,手法很好,教授很滿意點了點頭。這對我是極大鼓勵。手術後在更衣室裏,李教授表示,希望我做一名骨科醫生。得到這位全國知名骨科專家期望與鼓勵,我感覺自己目標更加明確了,動力更足了。我相信,我不會辜負他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