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學結報告

說起學英語,這真是個難度活,費時費力不說,結果還總是不盡人意。可是很少人覺得這是技巧活,都埋着頭苦學,大家一路以來都照着國中老師,高中老師的方法順理成章地學着,我也是經歷了這漫長的被教育過程,小時候背了很多課文,可現在沒半點有用,以前翻開課本後的單詞表開始逐一背誦單詞,可是也是效率低下。

國外學結報告

其實對於任何一個項目,如果你知道你將會投入超過半年的時間去完成,那就值得在開始的時候,仔細地思考一下“方法”,這樣做絕對值得,它會在今後爲你省很多功夫,並且在以後的過程中隨時依進展情況而修改。像我們的中國小英語教育養成的方法:背單詞,聽寫,背課文,這一階段一學下來就是10來年,稀裏糊塗有了這種習慣,又不去創新別的方法,於是到了大學4級,託福,gre也一直沿用這種方法,雖然自己也意識到效率不高,但也沒積極想辦法去改進。

我要說的這種方法,是我在國外呆了近十年載後發現我以前學英語時應該做的調整,前段時間看了“漏屋”老師寫的《告訴你外語學習的真實方法及誤區分析》,覺得我和他的觀點不謀而合,他爲我自成的方法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持,在這裏我很感謝“漏屋”老師所做的詳細研究。我們都同意"兩點"至關重要的因素:

1)首先靠聽力,別去依賴字形,別去訓練寫,一切一切從聽開始

2)爲自己提供“i+1”的學習環境(這裏借用漏屋老師的說法,簡單說“i+1”的意思是:i代表你現在的程度,+1代表永遠只去學之比你程度高那麼一點點的新東西)。

首先說第一點: 爲什麼只強調聽,而忽略“說”“讀”“寫”。

我們人類生下來,語言的教學本來就是靠口口相傳的,大家也都知道語言環境的重要,現在請你回想我們以前的學習方法,翻開單詞本,首先單詞的拼法映入眼簾,後面跟隨着漢語解釋,這樣我們接觸的順序是:

一,視覺辨識拼寫法,來識別單詞

二,頭腦中翻譯中文意思

三,思考語音(這第三步有人讀得出來的會默默反應其讀音,有人讀不出來的就跳過了)。

長期日積月累,你再聽到這個單詞,怎麼能快速反應其意思呢,這造成我們在做聽力的時候,即便豎着耳朵,高度集中精力也反應不過來,原因是你根本沒和語音“第一時間親密接觸”過,你的第一接觸在視覺。所以我認爲我們學英語,要刻意地屏蔽掉視覺,只靠聽覺。不要說這個詞我聽不懂,請你給我看,這是錯誤的。而是我聽不懂,就請你用我能懂的詞去解釋給我聽,這就涉及到第二個問題:去聽什麼,這又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下面我要講的是去聽“i+1"的東西。

第二點: 去創造"i+1"的語言環境。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怎樣去創造?大家語言程度有高低,比如有人程度很低,就像剛開始學英語一樣,只知道apple和pear,那他的+1可以去加一個cherry;如果某人程度很好,他的程度在arthritis,tendon,那他的+1可以去加一個acetabulum(關節窩)。我不希望大家去共學“新概念”,共學“4級課本”這種針對大衆的,不是針對你個人的,我希望你去添加你自己想學的詞彙。就剛纔的arthritis來說,關節炎這個意思對很多人來說很少用,但對一個有關節炎在國外看醫生的人來說,就很有用,他一定要描述給醫生聽他生什麼病。

那所以怎麼創造自己的+1,我們藉助錄音,這方面的軟件現在也很多。錄音時,錄你認爲最能刺激你聽力的東西,你可以唱歌,可以自己翻譯,或讓朋友親人上陣。試想如果朋友惡搞你,錄一個放屁聲,再告訴你fart,你以後能忘記這個詞嗎?當然也不是所有詞都那麼有意思,之後就是靠多聽來刺激,完全拋開扔掉書本,反正你有錄音存證了,書上寫的orange難道和你錄的orange不一樣嗎?當然是一樣的,所以書本那種死的東西不再去看也罷。別去想這個詞怎麼寫,也不用急着說,只是訓練聽到就馬上反應出來這個過程。

有朋友會有小問題:自己錄的音不標準怎麼辦?其實你聽標準課文那麼多年,你的英語又學好了嗎?標準英語給人一種距離感,我們會覺得我聽不懂是正常的,因爲是老外讀的,語速快,又有生詞,聽不懂也是應該的。而你自己錄的聲音,最後如果聽不懂,你認爲還應該嗎?自己可能都爲自己汗顏了,也轉換成一種壓力促使自己學好英語。

好了,總的來說就是這兩點,剩下的就是下功夫和用心。

國外學結報告 [篇2]

赴 美 學 習 總 結

團結湖三中 申克冉

美國的學習生活即將結束,帶着幾分不捨和眷戀,我們要離開這裏,在此我要感謝加州大學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感謝教委能給我們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特別是對於青年教師更是難得,我們才能來到這裏進行體驗式學習,並且有如此大的收穫,我把自己的感受總結如下:

一.生活中的感受-學會適應新生活

還記得初到美國剛下飛機 心裏存有幾分恐懼 因爲此次是來學習 不是旅遊,所以對以後的生活充滿了無限的未知,心中難免惶恐。但是當我進入美國,面對入境官檢查着我的護照時,發現我是中國人並且來自北京,他便用中文對我問侯,並歡迎我來到美國,他的中文講得不是很流利,但是他的話讓我驚喜萬分,在這個陌生的環境中能聽到親切的聲音,我感受到了溫暖, 我笑着對他致以祝福,這便是我對美國良好的第一印象。

初到這裏並不容易,從吃飯到生活真正的融入新的環境,還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想想自己,學習英語18年, 按說年限應該夠算上教授級別的了,可是到了這裏連點餐還需要適應。以前 我們所學的煎蛋 fried eggs 到這裏居然是煎半生的蛋 ,而真正的煎蛋不是中國學習的那樣,還有很多表達方式 都讓我覺得詫異。 比如帶走

並不是 TAKE AWAY 而是 TO GO ,所點的餐名很多是根據他的材料或做法才決定。來到這裏我才發現自己還是一張白紙 ,需要學習得還有很多。

我們這裏有個嚮導,是個大四的學生叫 FRIDAY ,他做事認真,對人熱情,第一天便帶我們遊覽校園 介紹各個教學樓及相關要求,他的講解很細緻,使我們對學校有了初步的瞭解,並且發給我們關於學校的地圖,更方便我們使用,同時 在五分鐘內幫我們辦好了學生證,他告訴我們,有了學生證,乘車是免費的,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方便,我從心裏由衷的感謝他熱情地接待,使我不會一個陌生的環境那麼茫然。

以後的生活,除了學習外我們進入圖書館翻閱書籍,漫步大學校園和那裏的學生交流,走出校園和當地人詢問溝通,這樣的經歷越來越多,使我們在這裏的生活越來越順暢。

二.學習中感受—學會新理念教學

作爲老師,一到這裏我們便開始了緊張的學習,各種課程接踵而來,聽課記筆記我們又重新做了學生,並且這裏的老師很有資歷。他們的教學理念和我們大不相同,我們的第一個老師,他在介紹英語教育發展過程中說道,很多事情 都是有兩面性的,不要只看到表面,人應該有自己的思考,學會用另外的角度考慮問題,不是人云亦云,即便是書本,也不一定全是對的,自己去驗證,要學會自助式學習。

我們都需要反思,作爲老師我們總想讓學生相信自己講的都是對的,但是卻無形中泯滅了學生的聯想和創造力,這是退步 不是進步。還有第二位老師 爲我們講解了美國教師現狀,她的介紹很是詳盡,數字,分析,使我們理解的很透徹,這堂課 讓我們對一些問題加深了理解。第三位老師 是個語言學老師,他講課很有特色,總是那麼有激情,而且他會注意到每個學生的狀態,及時的把我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身上,他很會調動氣氛,我們在他的課上很舒服。他在教學中強調,教書 是爲了更好和學生交流,不是一味的灌輸,互動在教學中很重要,學生要會質疑 甚至是對老師講的內容 和老師進行爭論,從而表達自己的'思想,要學會發問,善於思想,不要做一個被動者,他總是說 被動等於休息,所以我們都集中精力 積極的配合 把能想到的問題 和他進行研討,受益匪淺。

讓我印象深刻有四堂課,比如說“多文化教學” 這堂課教授很有氣場他能充分調動我們所有人 給我們介紹在他們大學 有各種各種國家的學生 他們在同一個教室 學校鼓勵這樣的安排 大家能夠相互學習 而且老師也充滿了挑戰 在整個加州,所有語言統計可以達到129種,這是一個很大空間讓人去發揮,作爲語言學者,文化的融合是首當其衝,老師就是要通過教學,是學生了解每個國家的文化,增進彼此的瞭解,實現世界的多元化發展,從而才能達到世界的平等和和平。第二個印象深刻的便是 “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課程,這是由三位老師輪流講授,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首先他讓我們用參與投票似的回答問題的方式,來吸引我們注意。並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學

生提問學生回答,全班參與的方式,讓我們獨立完成所有任務,課堂氣氛很是緊湊,也不乏樂趣,因爲我們都是參與者和發言者,我們有足夠的空間去展示自己,並得到肯定或激勵。最後他們用圖片的方式,讓我們去猜想,發揮我們的想象力去預測,然後揭示謎底。他告訴我們這是最好的教學方式,永遠留給學生留點神祕,讓他們充滿期待。這堂課下來我們都在歡快的氣氛中學到了很多。第三個有特色的課程便是 “教學中多媒體運用” 教授給我們展示了十種網絡教學資源,每一種都是高科技而且是方便實用,他可以在教學中點亮色彩,在課後更多和家長溝通,同時和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讓學生在網絡上寫讀書筆記,在網絡中檢查學生的單詞等等,我們都欽佩不已。第四堂課便是“課堂教學管理”,這是由一名30年教齡的教授給我們做的展示,她通過各種各樣的小遊戲,讓我們在活動中掌握了教學任務,同時她也教授了老師如何設計課時,如何小組活動,如何啓迪激發學生,教學的藝術,如何實現有效性教學,這些都是在她的指導和實踐中完成,我們也參與其中,這樣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使我們增加了許多實際操作,並且在感受中體會如何教好自己的學生,感受頗深。

三.參觀訪問-- 學會吸納精華

在這裏我們總共參觀六所學校,第一所學校是OA 全稱是OXFORD ACADEMY 它是一所完中校,據他們的主任介紹說 這附近還有一些學校,但是這裏是針對亞洲的學校 而且時所重點學校 很多學生從很遠地方過來 在此上學 對這個學校表示認可 我們進入了他們的

教室觀看他們上課。在數學課上,學生們都在動筆做題,老師時不時會讓學生到前面練習並點評, 上課氣氛很緊湊,感覺和中國課堂沒有多少區別。另外我們聽了物理課和生物課,生物課正在考試 這是階段性小測驗由老師自主命題,檢驗學生水平。我們問及是否有作弊現象他們說如果發現,他們會進行談話,並重新再考直至通過。 最令我難忘的便是中文課, 這是一個臺灣的女老師,聲音很甜美,她教學生寫繁體字,之後還會教學生簡體中文,同時她教學生剪紙,寫毛筆字,讀課文。學生對中國和中國文化很感興趣,我們聽說她還會唱京劇,學生很愛聽。我們在教室裏發現中國化的東西很多 熊貓圖片 福娃 窗花 剪紙 都讓我們倍感親切。 她自己介紹說,他來到這裏時學校都沒有中文課,是她自己把課承擔下來,自己編教材 設計課程 想新點子 準備考試教材 一點一滴地把中文課越做越好。 學生們喜歡中文, 喜歡中國。 歷史課 學生們分成小組 討論他們的課堂氣氛很活躍 老師教課很有激情 學生主動積極的回答問題 我們看了他們的作業 筆記 發現幾乎每本作業 都是學生精心完成 筆記工整 作業整潔 知道高中他們都在強調學習的習慣 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的形式 讓學生做好每個細節。中午我們和他們一起共進午餐 大家相互探討問題 他們這裏的老師壓力很大 他們每學期要有一次洲性質的考試 相當於 區裏考試 成績進行州內排名 會影響學校的聲譽 所以老師們對此都很重視 對教學都不敢放鬆 從這裏考入重點大學的學生佔了相當大的比重 所以重點中學的教學質量抓的很嚴格 我們從中也能感受一二。之後我們還參觀了一所有着79年建校歷史的高中,

他們的教學樓從外觀上有些舊,但是樓內設施很先進,他們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社團活動安排中他們詳細的設計。樂團、舞蹈、唱詩等活動,他們都科學合理地管理,讓學生能夠學有所長,對社會有更大的價值。在成績上也不放鬆,學生要全面發展,這是我們還要繼續努力的地方,除此之外,他們都設有營養餐,學生能夠及時補充營養,細微之處都做得很到位,家長肯定會信任這樣的學校,我們還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