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學習會考話題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爲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談學習會考話題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談學習會考話題作文

談學習會考話題作文1

古人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是我們學生的責任和主要任務,它極具技巧性。

有人說學習很累,有人說學習很輕鬆。然而,學習本身並沒有累和輕鬆之分,有感覺都是學習的人的自我體驗。正如有人所說的:人的情緒皆在主觀的本身,不在客觀的外界。

但人爲什麼有不同的體驗呢?關鍵是態度,愛學習的人不覺得累,不愛學習的人不覺得輕鬆。古今中外,好學習者莫不成功。成語中的匡衡“鑿壁偷光”,蘇秦“懸樑刺股”,近代童第周借廁所的光聚精會神看書。這些人長大後不是在學術上頗有建樹,就是位列公卿。而即使你天資聰穎卻不願學習,不好學習,長大後只會像仲永一般“泯爲衆人矣”不會有吸引人的地方。所以孔子有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

由此說,學習心態很重要,我們學習時不要認爲自己太苦太累,要想想其他職業的苦楚,像那建築工人不苦?不累?還要擔着生命危險呢。那環衛工人,不髒?不累?整天與垃圾蒼蠅打交道。所以,你要認爲自己能讀書是太幸運了。有的同學想:這國中三年“糊’完就結束了。如果真這麼想你的學習就完蛋了。一個抱着”糊“的心態的人怎能學好習呢?我們要學好,就必須改變觀念。知識到處都是,但要看你會不會學。我們要增加自主學習意識,不能光依靠老師教,要相信自己。學習的人不是老師,而是我們自己。課前,我們要做好預習,這便於課上的學習聽講;課上,則要認真聽老師講課,筆記不要太多,只要課後複習能回顧到就好,否則會影響聽課的效果;課下,必須要加強複習鞏固,否則知識就像流水一樣消失了。

所謂自主學習,就是自己有想學,要學的'意識。當老師不在時,我們依然能照常完成功課。如果我們想成功就必須走這條路,我看到歷年大學聯考狀元的自述中,自主學習必在其中。

然而,只有自主學習不勤奮也不可以。勤奮是所有成功的必然因素之一。不勤奮幹什麼也不能成功。不怕苦,不怕累才能讓人獲得榮耀。有的同學本來成績不太好,但他勤奮,努力,認真。一學期幹下來,成績就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

面對未來知識經濟的挑戰,獲得知識已成爲一個人終生受益的根本緣由。獲得知識的根本途徑就是學習!再學習!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創美好未來。

談學習會考話題作文2

韓愈有詩云: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短短十幾個字,將學習兩個字的方法和途徑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的確,學習除了勤奮和刻苦,沒有其他捷徑可走。

我們熟知的書聖王羲之,他能練就一手絕世好書法,讓世人仰慕,他的成功離不開“勤”字和“苦”字。

王羲之從小練習書法,後來拜衛夫人爲師。衛夫人是最早將書法與劍法巧妙結合在一起的人。劍術,天天躺着睡大覺可不成,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更不成。王羲之拜衛夫人爲師之後,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將劍器舞動時的凌厲與書法的飄逸完美結合,並且將師父的技法發揚光大,加以創新,以其精妙的.筆法,瀟灑飄逸的運筆,委婉含蓄的筆式,行雲流水般的文風傲然挺立於書法界之顛。

一家父子同爲書法家,古今中外都少見。王羲之和他的兒子王獻之打破歷史先例,父子二人並列書法界,被尊稱爲“二王”。有人會說,王獻之作爲王羲之的兒子,父親是大書法家,作爲兒子的王獻之應該是先天遺傳吧。天賦一說,可能存在,但再有天賦的人,沒有後天的努力,天才也會成爲庸才。

王獻之是不是有天賦,我們無法測知,但他勤奮和刻苦,是有出處的。

我們都知道十八缸水的故事。王獻之小時候被父親逼着練字,可他覺得天天寫字實在太辛苦啦,於是問父親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很快練成書法。王羲之指着後院的十八個大水缸告訴兒子,啥時候你把這十八缸水磨成墨寫完了,方法就出來啦。

王獻之聽了父親的話,挽起袖子開練。不管寒冬酷暑,天天舀水磨墨寫字。終於他將十八個大水缸裏的水研成墨寫完了,他也練成了具有自己風格的書法,成了與父親齊名的書法家。

我們都知道,研墨用的水,一點點就可以寫幾大幅字。整整十八缸水,那得用多長時間,寫多少字才能用得完呀。想想就覺得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沒有一點毅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是根本無法做到的。但王獻之他做到了,因此我認爲,王獻之的成功不是出於什麼天賦,而是用苦字堆出來的。

歷史上用勤奮和刻苦將自己推向成功的名人還有很多,懷素爲了練習書法,在木板上寫字,將一塊又一塊的厚木塊寫穿,最終創造出狂草,被人稱爲“草聖”;祖沖之爲了推演數字,在毛竹箋上寫數字,經常將自己的手指磨破,他計算出了圓周率……類似的事例不勝枚舉。

學習並非易事,只要你吃得苦,耐得勞,就會有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