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描寫的作文彙總十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描寫的作文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描寫的作文彙總十篇

描寫的作文 篇1

我常常想,這個世界沒有了愛會是怎樣的呢?也許沒了愛,我們會陌生,我們會遠離,我們會沉默。沒了愛,人會活在盲目裏,生活的沒有目的,活着只是爲了活着。那將是可怕的,孤獨的,無助的,可憐而又可悲的。人與人之間永遠隔着一層薄薄的東西,即使貼得再近,靠得再緊,心與心之間那長長的距離也不會因爲擁抱和親吻靠的近一些。愛是必需品,沒有愛的空氣是令人窒息的,沒有愛的問候是冷漠的,沒有愛的風是刺骨的,沒有愛的關切是虛僞的。

我們每一個人從呱呱墜地開始就不曾缺少過愛。即便是他離開了她或她放棄了他,那撕心裂肺的疼痛也只是短暫的,是表面的,不會長久下去,更不會埋入你的記憶。其實,這短暫的痛何嘗有不是一種愛呢?它讓你懂得了愛,認清了愛,不會再盲目地去愛,更不會輕易地愛。它讓你在將來擁有一份更充實的愛,一份你更值得珍惜的愛,一份更豐盛的愛。我想,這痛應該是生活對你的愛。

愛常常被人們誤解。有人把愛當成了羅嗦,有人把愛當成了憐憫,還有人竟然把愛當成了對方想利用自己的工具的。這是對愛的誣衊。這些人是可恨的。愛是天下最神聖的感情,沒有人能離開,它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基礎,是我們之所以活着的精神支柱。誣衊愛的人是可恥的,因爲他們在斥責着愛,懷疑着愛的同時,正在接受着愛賜予他們的一切。然而他們卻又是可悲的,從小就接受着愛,擁抱着愛,享受着愛所帶來的一切,卻不瞭解愛,不相信愛。當某一天他們即將死去,所有的愛都從他們的身邊跨過,離開時,他們纔會懂得珍惜。可惜一切都晚了,他們再有不能留住那些愛們。可恨的人流下了眼淚,變成最可憐的人。週記大全

也許某一天有人會對你說“我愛你”,你便認爲那就是愛了。但那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愛是需要付出的東西。如果愛是一粒種子,那麼你便要澆灌它,愛撫它,注視它,保護它,它纔會發芽,纔會開花。真的,我不相信我們現在我們之間所謂的愛情,那種東西過於縹緲,過於虛幻,像天邊的彩虹,雖是美好的,但卻永遠不能觸碰,不能緊握在手心,心裏永遠不會踏實。也許某天我也會在心中悄悄愛上或是喜歡上一個他,但我不會把它當成一份愛,而是成爲我日記的一個男主角,換了一本日記,他便不在了,可是他曾經給過我無數的幻想,給過我最美好的憧憬,給過我最珍貴的回憶。

“愛和愛的人的關係也許就像是鞭子和被抽起來的陀螺它令它動了,它令它疼了。”

我想,愛這東西就是如此吧。

描寫的作文 篇2

今天上午,爸爸帶我去參觀天封塔。在路上,爸爸對我說:“天封塔在海曙區大泥沙街,它與城隍廟遙遙相望,是古代寧波的最高建築,也是名城的標誌性建築。它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也是寧波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剛一進門,我一眼就看見了一座古樸巍峨、雄偉壯觀的`古塔,這就是天封塔。天封塔有明暗十三層,外面有欄杆圍護,赭色的塔身,黑色的外檐,有50多米高。塔內有十四個羅漢的雕刻,圖像都栩栩如生。當我一層層往上爬時,發現裏面的樓梯都是用木頭做的,而且越往上爬越狹窄。地面都是用石頭鋪成的,凹凸不平。雖然經過了一千多年,但是我還能感覺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智慧。不知不覺中,我就爬到了塔頂。

啊!天封塔真是寧波一顆璀璨的明珠!

描寫的作文 篇3

秋晨,太陽暖得很了,也亮得很了。柔和的打在門檐的玻璃上,斜斜地灑在同桌身上,一個灑着金粉的人兒,格外燦爛。她眯眯眼,抖下眸子裏的金粉。細小的絨毛,清晰可見,整個人通透起來,溫暖起來。

於是,我再沒有像現在這樣感觸到太陽的足跡。慢慢地,慢慢地,悄悄地,悄悄地,跳到我的身上來。從門外躍進一道金色的小路,剎時成形。

雙眸裏,只剩那燦爛的曲折,只剩滿眶的溫暖。輕點桌面,折映出那細長的影子,黑糊黑糊,明暗交替。陽光落在面上,暖洋洋的。微長的指甲,輕點桌面,“嘟嘟嘟”沉重又凝實。零星細碎的,鋪在書面上,白紙越發顯得明亮。

這道陽光,漫着,瀰漫在輕風細雨中,悄然無聲,充斥着教室的一方“天地”。

一瞥,奇了,那門外是遍地陽光。遠處煙霧迷濛,看不透,猜不透。古瓦若隱若現,朦朦朧朧。時不時藏實了白霧中,迷迷茫茫;時不時現出一角於濃霧中,欲說還休;時不時投射出影子映在薄霧中,虛實相生。僅剩碎霧陽光,細條,小巧,金閃閃。牛奶般醇厚的霧,罩着這方水土。再望去,恍如隔世。

太陽笑得奪魂,蝕人,耀眼,一瞬間,慌了神。再未敢朝那明日望去。

同桌眯眯眼,泛出星點淚花,惺忪慵懶。抖下一片睡意。眼鏡習慣性往下掉,頂了頂,入目皆是光,擋了擋,躲了躲。等着太陽,慢走。

偶爾有幾隻小蟲飛過,落在扉頁上,一揮手,剎驚起。真膽小。不一會兒,又飛回來,纏繞在一起,悠悠地飛着。時而高飛,時而低落,時而橫衝直撞,時而小心翼翼,時而相鬥,時而相護,蟲生百態,不亦樂乎?

又是一個早晨,又是一個新的早晨。一樣的人,又不一樣的人。一樣的陽光,又不一樣的陽光。一樣的老師,又不一樣的老師,一樣的笑容,又不一樣的容顏。我們在不斷變化,日新月異。

描寫的作文 篇4

在茂盛的叢林中,有一頂白色的太陽帽。燦爛的陽光從樹葉的縫隙間穿透過來,慈愛地照射着大地,包括那頂帽子。

樹梢上,草叢邊,許多動物圍着那頂潔白無暇的帽子,紛紛議論着。野兔捧着它垂下的大耳朵:“看,一頂帽子,多漂亮!”麻雀忍不住插一句嘴:“可是那是人類的東西。”“人類的東西十分危險的,象伯伯不是警告過了嗎?”“上次小狐狸就是被人類的鐵夾子夾住了的。”……

“嘎!嘎!”樹上望風的烏鴉大叫道:“狼來了!”“不好了!”小動物們四散逃開,白帽子仍舊靜靜地躺着。一個黑灰色的影子漸漸走出來。是一隻小狼,孤獨的小狼。“唔……人類的帽子?”小狼瞧了又瞧。用爪子撞了撞,發現竟沒有機關。“好漂亮……”小狼情不自禁地把帽子叨走了。叢林深處,那個小動物們不肯靠近的地方,一隻小狼,一塊石頭,一頂帽子。

小狼只有在這一塊地方纔不孤單。

他坐在石頭前,將帽子輕輕地放在石頭上面,細細地說:“……媽媽,我得到了一頂人類的帽子呢,好漂亮!”說着說着,小狼開心地笑起來。“咯咯咯……”這笑聲多麼響亮,彷彿在那遠方,媽媽也在笑。

小狼不孤單,因爲他有那頂帽子,因爲他堅信媽媽一直在守護他。

即使,在別人眼中,我是一個實在很壞很壞的角色,但也無所謂了,只要我心中有愛,那我們就不是反角。小狼想。

描寫的作文 篇5

鄭州市第96中學副校長何丹龍:我的教育夢想——辦一所屬於自己的學校。這個學校不大,三五百學生即可,我能叫出每個學生的名字,每週能和每一個學生都說上幾句話。

我不用天天開會,不用聆聽各級行政官員的指手畫腳,可以上幾節課或每天都能去聽聽課,可以坐下來讀讀書、寫寫字,可以按自己對教育的理解來規劃學校和學生的發展。

這個學校不僅僅是老師教書、學生聽講的地方,除了教科書,更多的是童話故事、科技、軍事、藝術、遊戲等方面的各色書籍。孩子們更多地能在書的海洋裏找到屬於他們的自我。

學校裏孩子們的身影不僅在教室裏,更多地活動在操場上、圖書室甚至是校外的草坪上,學生不再面有菜色,更多的是陽光燦爛。不單純以考試分數排隊,讓每個學生都活得自信、陽光。

這個學校裏的學生與眼鏡、胖子說再見,與厭學、自私說拜拜,與不會洗衣服、做飯、沒有一項運動專長徹底決裂,每個男生都紳士,每個女生都淑女。這個學校有讀書聲,也有歌聲、笑聲,孩子們琴書畫都能露上一手。校園無論再小,我也要開出幾片地,種上各種植物,教孩子們區分五穀雜糧、各種蔬菜,我還要帶上孩子們勞動,不讓學生四體不勤。

這個學校的所有老師都愛教書、喜歡孩子。所有人都相互尊重,沒有高低尊卑之分,大家平等地、友好地相處,整個學校就是一個大家庭。

描寫的作文 篇6

我的家鄉有一個南湖,它非常的美麗,美麗的不得了。

進了南湖,就可以看見一個大大的魚池,一到旁邊魚就遊了過來,有的是金魚,有的是鯉魚,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魚。

再向裏走就可以看見鳳凰臺。登上鳳凰臺,站在上面向下望,南湖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南湖的水面平得就像是一面鏡子,綠得像是一塊翡翠。一陣風從湖面吹過,湖面就盪漾起層層波紋,在陽光的照耀下水面就像是鑽石般閃耀。

湖中還有小船在遊玩,有腳踏着的小遊艇在湖中慢慢的遊賞。遊船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湖中心有個小島。這個島非常小,島上還有兩棵柳樹,風一吹就像是兩位仙女在翩翩起舞。

如果你冬天下過雪再來的話,南湖會更加美麗,鳳凰臺也披上了銀裝,而且還能在冰面上玩滑冰玩陀螺呢!

南湖到處都是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去南湖的時候細細遊賞喲!

描寫的作文 篇7

聽爸爸說7月22日南通將出現罕見的日全食。我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聽說日全食呢!於是我就好奇地問爸爸什麼是日全食。爸爸說:“日全食是指當月亮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的時候,月球遮擋了地球上人們看太陽的視線。這可是500年一遇的天文奇觀。”聽了爸爸的講解,我一直都期待着這一天的到來。

終於到了7月22日,早晨一起牀,我看到天空陰沉沉的,不見了太陽公公的笑臉。烏雲把太陽都給遮住了。爸爸遺憾地告訴我很可能看不到我期待已久的日全食了。我覺得很可惜,好失望啊!上午9點多時,天變得越來越暗,就像傍晚一樣。我想,這時候的月亮一定正在漸漸地把太陽給遮擋住了。

到了晚上,媽媽在電腦裏找到很多世界各地的人們拍攝的日全食視頻和圖片給我看。從圖片上我可以看到太陽的變化過程,隨着太陽被月亮遮住的部分越來越大,太陽從最初的圓盤變成了被咬過一口的大餅,再變成彎彎的小船、小小的月牙、細細的眉毛。隨着太陽越來越小,天空也越來越暗。最神奇的是那張像光環一樣的圖片,奇妙極了!什麼時候能親眼看到日全食,一定非常有意思,我盼望着下一次的日全食快快到來。

描寫的作文 篇8

我們的班長,可以用形容宋江的一句話來形容:“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衆,手無縛雞之力,身無寸箭之功”。可是,他卻有着一股非同一般的凝聚力。因爲他團結同學,關心同學,處處能爲集體着想,所以,深受同學們的尊敬,是同學們公認的好班長。

今年秋天,我們班組織了一次爲期三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去魯匯青少年實踐基地。這是我們第一次居住在外面的活動。同學們可高興了,八個人一間房間熱鬧非凡,晚上熄了燈還意猶未盡,打着手電繼續聊天,這時,睡在班長上鋪的小明一不小心,把一大瓶礦泉水打翻了,由於黑燈瞎火搞得墊被、被子全溼了,急得小明哭了起來。這時,只聽見我們班長說:“小明下來,到我牀上來,我倆一起睡,被子溼了明天曬一曬就幹了,以後要小心”。第二天,同學們似乎把這件事忘記了,當大家都前呼後擁的去吃早餐時,我們的班長卻一個人抱着溼被子和墊被出現在了操場上,他正在單槓上爲小明曬被子呢。在學校也一樣,當他得知哪位同學身體不適,二話不說帶着這位同學就上衛生室┉

從這一系列的小事中,反映出我們的班長和我們全班同學之間的深厚友情,和他那無私奉獻的精神。

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看到他爲了班級辛勤地工作,全班同學都主動地支持他,這也就是他有着非同一般的凝聚力之所在。對於班級所取得的成績同學們感激他。

描寫的作文 篇9

20xx中國難忘的一年。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人們期盼的奧運年終於來臨類,可誰也想不到在這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奧運年了,中國人民卻遭受了百年難遇的大地震。

看着在地震中一個個生命遠離我們而去,我感到無比的悲傷。我看着一個個在廢墟下的人的痛苦心裏很不是滋味,我在想爲什麼要人們承受這樣的痛苦,看着他們的痛苦而我卻不能爲他們減少一點點的痛苦,我覺得自己好無能,好沒有用,看着自己的同胞在飽受煎熬卻沒有一點辦法,我只有在一邊默默的爲他們祝福,爲他們祈禱,希望他們早一點脫離苦海,重新建起自己美麗的家園。在此我想問受難的兄弟姐妹們你們還好嗎?你們現在一定要堅持住,一定要相信華夏兒女永遠是最堅強,最勇敢,最不服輸的,中國人永遠是打不倒的,堅持就是勝利,中國是一個大家,家人有難難道我們就袖手旁觀嗎?一方有難八方幫助。

一份薄弱的力量乘以十三億就會是一股力大無比的力量,再大的困難除以十三億就會變的微不足到,獻出一份力量吧!爲受難的人點燃希望的明燈,我們共同祝福共同祈禱!

描寫的作文 篇10

中國的旅遊標誌就是武威的馬踏飛燕,這是我未去武威之前就知道的,除此之外,便再沒有什麼特殊的記憶了。

從天祝縣出發,沿着公路向西北而去,左邊是馬牙雪山,右邊是祁連山脈,公路就夾在兩座大山之間。遠遠望去,高高的雪山山頂的積雪與藍天上的白雲交融,彷彿很遠,又似乎很近,讓人一時分辨不清那裏是雪山,那裏是雲朵。祁連山脈連綿不斷的延伸着,把黃土高原硬生生的分割成兩個世界,遙望那些山脈,讓人感覺彷彿坐在電腦屏幕前,欣賞着谷歌地圖,一簇簇綠樹點綴在連綿的羣山之間。

出了烏鞘嶺,便進入古浪縣境內,路就貼着山根,旁邊高低起伏的山峯就像電腦遊戲裏的畫面,青青的綠草緊貼着地面,一會兒高,一會兒低,輸電線路的鐵塔巍然屹立在山坡上,藍天白雲,青草鐵塔,一幅讓人浮想聯翩、心潮澎湃的畫面。

古浪縣城緊貼着公路一晃而過,一塊碩大的石頭立在公路旁邊,好像是一個縣城的標誌。

車在昔日的絲綢之路上奔馳,我彷彿看到了一行駱駝映在夕陽的餘輝中,彷彿聽到了聲聲駝鈴,還回蕩在蒼茫的黃土高原上。看着連綿的山峯和漫長而寬闊的峽谷,我彷彿看到了古代的勇士們在這片土地上催馬奔騰,征戰疆場。

“到黃羊鎮了!”順着同行者的指尖,我看到了較遠處的那一簇並不十分龐大的建築,周圍被翠綠的麥田包圍着。因爲這裏有幾所高校,所以在我的印象中應該是一個繁華的地方,沒想到她竟是這樣的樸素,彷彿一個普通的村子。

一條條幹涸的、撒滿了大大小小石子的河牀從眼前掠過,讓人感到淒涼而有嘆息,那曾經的涓涓清溪不知道從什麼時間就消失了,像光滑皮膚上的一道硬疤。

美麗的武威終於到了!半圓形的金屬大門上,紅色的“武威“兩個大字神采奕奕,有一種現代化的風韻。武威街道里的行人和車輛並不是十分的擁擠,顯得井井有條。到時已近黃昏,我們就住在武威賓館。

第二天早上起來吃過早飯,便迫不及待的向雷臺趕去,終於親眼見到了書籍上的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只見它被置於幾十米高的石碑上,擡頭仰望,奔騰的駿馬在湛藍的天穹里昂首嘶鳴,舉足騰躍,一隻蹄踏在飛翔着的燕子身上,彷彿是騰飛的天馬,形體是那樣的矯健俊美。看着它凌空飛舞的奇特造型,在爲古代的能工巧匠的奇妙構思驚歎不已的同時,彷彿也從它的身體上一下子獲得了自信和奔騰的力量。根據導遊介紹,雷臺佔地面積十二點四萬平方米,是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我們爭先恐後地在馬踏飛燕的標誌下留影紀念。

沿着青磚和白磚鋪就的路往後走,只見一個土紅色的大坑裏,分列着似乎正在行進中的青銅車馬隊,向世人展示着武威曾經的輝煌和歷史。再往後走,便是雷臺了。進了“雷臺觀”大門,只見三棵樹立在牆邊,仔細一看,卻原來只有一棵樹,其它兩棵樹是用水泥做的模型,是用來扶助中間那棵大樹的,樹下面開着五顏六色的花兒。雷臺彷彿一段紅磚砌成的城牆,從一個並不大的上面寫着“一號漢墓”的圓拱形門洞裏進去,經過一段通道,通道兩邊做成窯洞式樣的格子裏擺着龜趺、銅獨角獸等雷臺出土文物的簡介,旁邊還有一口深井,裏面投了不少的紙幣。再往前走,眼前呈現出一個用磚砌成的古墓,因爲年代久遠,爲了防止坍塌,裏面用鐵管支撐得十分堅固。據說這是“守張掖長張君”之墓,從這個墓裏,出土了大量的件文物和古錢幣,被稱爲豐富的地下博物館,馬踏飛燕就出土在這裏。墓的上方是臺,寬敞的石階兩旁綠樹成蔭,彩繪的大門上書“步雲”兩個蒼勁的大字,裏面建有雄偉的廟宇,還有參天的松柏鬱鬱蔥蔥。距離雷臺不遠建有“雷臺漢文化博物館”,裏面陳列着許多出土的文物。

出了雷臺,我們又去了文廟。據導遊介紹,文廟始建於明朝,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武威的又一處風景名勝,它佔地面積三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一千五百多平方米,是歷代文人墨客祭祀孔子之地,被稱爲“隴右學宮之冠”,是目前西北地區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是全國三大孔廟之一。進入院內,只見參天古柏古樸靜雅,狀元橋上纏滿了紅色的絲帶,再往前是翹檐飛角、氣勢如虹的一座木質牌橋--櫺星門,這座橋在武威的宣傳海報上見過。大成殿建在石築臺階上,明清的建築風格讓它顯得十分的莊嚴而雄偉。我記憶最深的,便是那些懸掛着的牌匾,像“書城不夜”、“聚精楊紀”等,有的不僅書法寫的蒼勁有力,而且還很有立體感,從不同的角度看去,一會是陽文,一會兒又變成陰文了。孔子行教像巍然的屹立在綠樹叢中,以聖賢的目光注視着每一個前來敬仰的人。在院中漫步,看着那文昌宮、桂籍殿等古建築,時空彷彿瞬間穿越去了古代,我彷彿看到了手拿四書五經、搖頭晃腦地之乎者也背書的文人們。

吃過晚飯,步行於華燈璀璨的街道,看悠然漫步的人們以及那霓虹閃爍的高樓,真不愧爲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我忽然想起了唐朝的兩位詩人王之渙和王翰所做的《涼州詞》,也不知道與如今的武威有沒有關係,但無論詩也罷,歌也好,黃河、孤城、羌笛、楊柳、美酒、琵琶、沙場等這一連串的詞語與如今的武威似乎都很陌生,只有溫順的楊柳依舊婆娑,紅紅的葡萄酒依舊甘醇甜美。

因爲時間緊張,武威還有很多的風景名勝像白塔寺、沙漠公園、天梯山石窟等沒有看到,但是我並不遺憾,因爲,武威,我還會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