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感悟作文(11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長感悟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成長感悟作文(11篇)
成長感悟作文1

冷颼颼的風呼呼地颳着。光禿禿的樹木,像一個個禿頂老頭兒,受不住西北風的襲擊,在寒風中搖曳。

升入國中已經快一年多了,剛入學時的軍訓還彷彿是昨天,記憶清新。時間過得真快啊,一眨眼,已流逝了多長時間。

回頭看看,看看剛入學時自己的樣子,和現在有着多大的差別?

剛入學時自己不免有些驕傲自滿,因爲自己進十七中是推薦生,總感覺不會差到哪去。國慶節結束後的第一次還算大型的考試,考了第九名。此刻印證了我入學的想法,只要依然像國小那樣,應該和國小的成績差不多哪去。使我鬆了心,讓我輕敵了。而那次國慶回來的考試只考了語數英三科的內容,沒考史地生政,更不能驗證實力了。第一學期的期會考試可讓我大吃一驚,成績太不理想了,在班裏排名也比較靠後,細細的想想,還是自己輕敵了,而且對於歷史、生物都沒有背,可想而知成績。這次考試一下子磨滅了我的驕傲勁兒,我討厭被別人落下,也害怕爲班級拖後腿,便開始暗中努力。

努力終究是有效果的,現在也沒了剛開始驕傲,原來一直沉浸在國小生活的我,也漸漸的融入了國中的這個大集體,因爲國小生活只屬於我人生片段之一,不可能一輩子都在國小生活,必須可以很快速的融入新的環境,現在的國中生活使我感到了愉快,教學方式、多種多樣的社會活動、各種比賽等等,讓我不禁全身心的投入到現在的班級。原來也不愛承擔事務,不願意爲班級做貢獻,而現在不同了,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積極的幫助老師,就連值周的時候也是,還沒等班長安排,就自己積極承擔事務。說實話,國小時我的脾氣真心不好,很容易就發火,而且原來是班長,管的較嚴,一點不好就嚷一頓,導致脾氣也成了那樣子的,改也很難改了,便下定決心,借馬上升入國中這個機會,把自己這臭脾氣改一改。到了這所名校,這麼好的學校,當然要注意形象,每到脾氣上來時就自己硬壓住,下定好的決心不能輕易放棄,果然,每次硬壓住脾氣,使自己脾氣減小了不少,說句實話,跟國小有很大的差別。

國中是我們學習上的一個新起點,是人生的一個新篇章,讓我們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共同努力!

成長感悟作文2

這段時間,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利用課外時間閱讀了不少經典詩文,我眼前忽然覺得開闊了很多,從美文中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其中《三字經》真是個寶,我每天都手不釋卷。今天,我又捧着《三字經》在閱讀了,裏面有一句話很有教育意義:“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這句話講的是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它讓我想起了一件事。

上個星期天,奶奶做了一道菜——燒鵝,吃飯時放在爺爺面前,這可是我最喜歡吃的啊!我二話沒說,馬上把燒鵝移到我的面前。媽媽瞥了我一眼,輕聲對我說:“揚揚,你知道什麼叫禮貌嗎?”我看着香噴噴的燒鵝,口水幾乎要流出來了,哪裏還聽得入耳呢?我夾完一塊又一塊,拼命往嘴裏塞,連飯也顧不上吃。奶奶慈祥地對我說:“揚揚,不要急,慢慢吃,喜歡吃就吃多一點吧。”我邊吃邊點頭。這時,爺爺夾起一塊鵝腿肉,正要往嘴裏送,說時遲,那時快,我拿起筷子,對準鵝腿肉,一把夾住,放到自己嘴裏,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連連說:“鵝腿的味道纔是最好的呢!”媽媽看見這樣,忍不住大聲喝道:“你太沒禮貌了,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就不讓別人吃嗎?不許這樣!”我不高興地說:“我喜歡吃鵝,是我先看中那塊鵝肉的,所以是我吃。”媽媽語重深長地說:“好的東西應該大家分享,更何況小孩子要尊重長輩。你這段時間不是經常讀《三字經》,講小黃香的故事嗎?”我聽了,頓時慚愧萬分,一聲不吭。

是啊,和《三字經》裏面的小黃香對比,我真感到無地自容,黃香九歲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而我十歲也不懂得禮貌,不懂得孝敬長輩,我怎配得上新時代的少年呢?我放下筷子,低下了頭。媽媽溫和地說:“孩子,知錯能改就行。以後多學習,多吸取古文化的精華啊!”我點點頭,接着誠懇地向爺爺道歉,挑了一塊最好的鵝肉夾到爺爺的碗裏,接着又各夾了一塊放到奶奶、媽媽、爸爸的碗裏,一家人樂也融融。飯後,爺爺還送我一套《中華文化五千年》,我如獲珠寶。

“讀經典詩文,誦千古美文”這個活動真好,使我認識了很多詩人、作品,使我吸收古代文化的精華,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真是受益匪淺。

成長感悟作文3

海如人生,人生如海,在潮起潮落間演繹着成長之路上的每一次欣喜與落漠。——題記

潮起的期待

依然記得這樣一張照片:小小的我交握雙手,兩眼微閉,表情很虔誠,也很堅定。照片的背面用很稚嫩的字歪歪曲曲地寫着:我多麼希望,閉上眼睛,下一秒就已經長大!那個時候,總以爲長大就可以很自由,可以去幹自己想幹的事,或者可以賺很多很多錢,然後和父母一起周遊世界……我期待成長,長大意味着一切!

潮落的無奈

日子在不斷的期待中悄然飛逝,漸漸地,我覺得自己長大了。回首一路磕磕碰碰的腳步,我終於讀懂了長大的艱辛。面對書桌上不斷增高的“書山”,揹着越來越重的書包,看着漫天飛舞的試卷……我迷茫了。難道這就是成長?我已經忘了有多久沒聽音樂,有多時間沒去照料陽臺上的花草,又有多長時間沒去海邊吹海風,聽濤聲了……看着陽臺上奄奄一息的花草,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像一條缺氧的魚,在這個充滿了課本的城市裏,忘了該怎樣去呼吸,去生活,去面對成功時的欣喜和失落時的眼淚,去面對那一雙雙關愛的眼睛。如果長大了就是這樣壓抑,那爲何還要長大?

深呼吸

終於,我又來到了久違的海邊,盡情享受着這藍藍的天,藍藍的海,藍藍的世界。深呼吸,看着海浪一次又一次堅持不懈地拍打着海邊的礁石。深呼吸,看海鷗迎着大風大浪盡情地飛翔。深呼吸,看着輪船不停地向前開進,消失在白茫茫的海平線上。深呼吸,我終於明白了,這個城市並沒缺氧,只是我沒有好好地去呼吸!

寧靜的深海

我繼續成長,笑着看書桌上的“珠穆朗瑪峯”,伴着輕鬆舒緩的音樂,努力地“移山”。累了便修剪花草,放假了,便幫忙做家務,或者一家人一起去遊山玩水。我不再逃避困難,而是學着去面對成長的每一次考驗。終於,我不再像以前一樣輕率軟弱,而變得沉穩堅強。我開始學着去愛這個城市,去愛那些關愛我的人:學着去寬容,去理解,去拼搏,去奮鬥;學着微笑,也給別人帶來笑臉……

感悟成長,面對成長,不斷成長。在潮起潮落中譜寫人生華麗的樂章,讓成長之路變得充實。

感悟成長,學會成長!

成長感悟作文4

小時候,每天放學時,一出校門,望見的便是奶奶和藹的笑容,以及那烏黑烏黑的發,風雨無阻,即使豔陽高照,奶奶也會提前半個小時來接我,如果下起了雨,飄起了雪,稍微冷一點,奶奶都會不辭辛勞的給我送衣服,生怕我凍着。

上了國小,我曾多次勸奶奶在家裏等我回來,奶奶總是帶着那抹欣慰的笑容說:“咱家寶寶長大了,會心疼奶奶了,好的,我從家裏等你回來。”但是第二天,我依然看見奶奶來接我,那時,奶奶的發白了幾根。

等我二年級的一個學期,我便不再叫奶奶接送了,因爲奶奶病了,我也長大了,自己上學校,自己回家,一回到家,我就大叫:“奶奶,奶奶,我回來了!”一進門,總能見到那個身影,等奶奶回過頭,我看到了,她的發更白了。

三年級時,媽媽生了一個小妹妹,我很開心,因爲我多了一個玩伴,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奶奶的愛逐漸轉移到了妹妹身上,我很不解,覺得不公平,但望着奶奶那越來越駝的背,以及那越來越白的發,我似是明白了什麼……

我明白了,奶奶已經老了,她已經不是昨日那堅定的依靠,她累了,她也需要依靠,而我,就是她明日的依靠啊,我明白了,所以我發憤圖強,更加努力的學習。

我明白了,妹妹也是奶奶的孫女,她所得的愛,是她應得的,我在小時候,不也是在奶奶的愛中長大的?並且啊,我是妹妹的姐姐,我也要疼她,愛她,關心她,給她美好的愛,讓她在愛中成長,不是嗎?

我明白了,以前的我,只是不斷地獲取愛,並沒有奉獻愛,而現在不奉獻,等待何時?我長大了,明日我就是一名光榮的國中學生,我成長了,成長的標誌,不就是學會愛別人嗎?願人人都能成長,願人人都會愛。

點評:全文語言樸實,結構自然。語言詼諧有趣,情節安排曲折生動,開頭與結尾的呼應巧妙。本文篇幅雖短,但內容生動具體,段落明確,語言樸實,通俗易懂。

通過小作者的文章能夠讀出小作者想要表達的是自我的進步與成長,所以在奶奶的這個例子上要敘述的適當,不然會使文章顯得主次不分明,老師建議論證小作者的成長可以用多個例子證明,不要單一的舉奶奶的例子會更好,加油。

成長感悟作文5

童年之中,很多精神,是無可比擬的,是以後再無法輕易擁有的。例如,年少時的決心,勇氣與自信,還有,一些小小的感悟。

有一種境界叫做與自己爲敵,有一種精神叫做雖敗猶榮。

到了這裏,或許我應該舉例一件事,它,代表着決心,勇氣和自信。

沉寂,或者說是籌備了幾個星期的跳長繩比賽在一個週四的下午展開,整整一個下午的拼搏。但是,令人有些惋惜的是,我們班輸了,而且是慘敗,全年組倒數第一。我們都心有不甘。這次失敗,或許是因爲實力的差距,或者是因爲運氣,總之,我們輸了。當聽到比賽成績時,我頓覺淒涼。練習時的努力,比賽前的自信,比賽時的奮進,一一劃過眼前,支離破碎。真的不甘心吶,可是,事實擺在眼前,我們已無法反駁,也無力改變。

接下來,便是那小小的感悟。

於是我選擇擡起頭來,面對現實。既然無法彌補,就要坦然面對。這就是我最真實的想法。

仔細想想,在比賽中,我們所能跳的數量早已超過了練習時所跳的。沒錯,我們超越了自己。比賽的目的是,頑強拼搏,通過比賽完善自己,培養團結的力量。我認爲,我們做到了。比賽前,我們努力練習,互相鼓勵;比賽中,認真地跳躍,用心地奔跑。那麼,我們是不是該在比賽之後,挺胸擡頭,不留遺憾到說我不後悔呢?我們沒有錯過什麼,亦沒有失去什麼,沒有什麼好遺憾的,不是麼?

把自己當作自己的敵人,自己與自己比賽,自己與自己競爭,所以,只要超越了自己,就已足夠。所以說,最重要的是過程,所以說,雖敗猶榮。

也許,有人會說,我這只是一種無謂的自我安慰罷了。但是,我覺得,我只是在想前看。人應該向前看,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保持一種陽光般的心態,這樣,纔不會讓失敗重演。與自己爲敵,是爲了讓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雖敗猶榮,是爲了下次的勝利。

雖然年少,雖然青澀,但是年少的我們擁有這些精神,這些成年人已經失去的精神,我們得到了人生的經驗,我們在快樂中成長,在坎坷中成長。將來我們要繼續學習,但是,一些東西我們是不該拋棄的。

成長感悟作文6

有人說過:“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是的,學習,只要你肯下決心去做,任何困難都能克服。當你在學習的時候,是否感悟出某個道理呢?當我聽到這樣一個故事時,就讓我想起了這個道理:

早晨,從一個學舍中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在這個學舍附近的一棵榕樹下,一位老人正聆聽着學生的讀書聲,榕樹旁還綁着一頭牛。牛發出“哞哞”的叫聲,使林老師不時停下來。林老師看在這是一位六十多旬的老人,便沒有上前說。

第二天,這位老人又來了,牛的“哞哞”聲越來越大,有些學生分心了,林老師再也忍不下去了,氣沖沖地走到老人面前,說:“老人家,麻煩你到遠一點的地方,你的牛發出的叫聲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老人仍慈祥的說:“我把牛牽遠一點。”林老師見老人仍沒有一點想走的意識,便怒了:“老人,你再這個樣子,我可要抓你去官府了,要不你交錢了讀書,就可以進來了!”於是,老人不得以下走了……

原來,這個老人是爲了兒子纔來“偷”聽的。二十年前,他和一個患有精神病的女人結婚,有一天老人的老婆在河邊洗衣服的時候,病發,一頭撞進水中的石頭上死去了。留下了他和有先天性癱瘓的兒子,兒子一心想學習,卻因爲癱瘓的原因而不能來,但老人又是一個文盲,字都不識一個。老人就想到這個方法,替兒子學習,回家後再教兒子。林老師聽到後,不禁震了一下,他從心底上流出一種佩服之情,佩服老人的毅力,佩服老人對兒子的愛,佩服老人的勇敢。

另日,老人沒來,林老師擔心他出了什麼事。下午,一位學生跟林老師說,老人想請林老師給一張測驗卷他的兒子做,林老師便託這位學生拿給老人。不久,學生把老人兒子寫的測驗卷拿了過來。林老師流下了一滴滴的眼淚,卷子上的字體寫得工工整整,根本不像是一個有癱瘓病人寫的,林老師爲這對父子感到震撼。之後,林老師每天去老人家,給老人兒子補習。

當我聽到這個故事時,我也同林老師那樣,感到很震撼。讓我感悟出: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成長感悟作文7

我們老師交給我們一個任務:學習《弟子規》,這是學校爲了讓我們瞭解我國古代的優良禮儀文化而開展的活動。這次,從蘊含韻味的文字中,我們體會到了古老文化的精髓;從膾炙人口的詩句中,我們瞭解到了古老文明的智慧;從句子的深意中,我們理解到了尊老愛幼的真諦。

我們在班會課上看視頻學《弟子規》,跟着視頻朗讀《弟子規》,在這文字的薰陶中,在這字裏行間中,在這一個個標點符號間,我們體會到的不只是其蘊含的道理,更是古代文人思想的偉大……

我們朗讀着,允吸着民族的精華;我們歌頌着,暢想着內心的“孝”;我們嘗試着,努力着爲父母付出自己的努力!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教會我們對待父母要認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教會我們要用心對待朋友;“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教會我們做人要有愛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用到了《弟子規》之中的知識:在爲爺爺奶奶捶背的時候,我心裏想到的就是《弟子規》中的“入則孝”之中的句子;在幫助媽媽做家務的時候,我心裏想到的也是《弟子規》中的“入則孝”的句子;在與朋友相處的時候,我先想到《弟子規》中的“出則弟”中的句子;在生活中的行爲習慣上,我也用《弟子規》中的“瑾”中的句子知識來要求自己;在與朋友相處約定出去遊玩時,想到《弟子規》中的“信”的句子;在做人的時候,我也會想到“泛愛衆”中的句子;在與人相處時,我也想到《弟子規》中的“親仁”中的句子;在學習時,也想到《弟子規》中的“餘力學文”中的句子;在爲自己鼓起信心時我想到的就是《弟子規》裏“命自我作福自我求”中的`句子……

學校組織這項活動,讓我感受很深,我知道了對人尊敬的重要。現在,我學習了《弟子規》之後,我懂得了許多,比如:要尊敬師長,孝敬長輩,尊重同學……《弟子規》讓我懂得做人的根本,讓我懂得基本的禮儀,讓我懂得“孝”的真諦。

在今後的生活學習中,我會努力做一個用《弟子規》嚴格要求自己的人,讓父母老師放心的學生,讓同學們信任的朋友,讓社會尊重的人!

成長感悟作文8

成長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刻,也是最精彩的一刻。在那一刻,我感到我自己真正長大了。

還記得上次去參加同學生日聚會回到家之後,媽媽發現我的衣服上的飾品的線鬆開了。媽媽決定再幫我把飾品重新縫在衣服上。她從抽裏拿出針線盒。取出針線,抽出一條白色的線。有小心翼翼地將白色線穿入針孔。可線並沒有乖乖地走進針孔,媽媽生氣極了:“奇怪了,我明明把線穿進了。難道是我看錯了?我的視力怎麼下降得這麼厲害!”我悄悄地站在門外,再也看不下去這一幕。便跑回了房間。

在房間裏,我覺得十分慚愧:我已經是大孩子了,許多事情應該自己做,也應該去幫助媽媽。我不但沒有去幫助媽媽,還讓她幫我縫衣服飾品,爲我操心。想到這兒,不由自主地,淚水溼潤了我的眼眶。

不一會兒,我又悄悄地走到房間門口,呆呆地望着媽媽那疲憊的身影。我也發現,媽媽爲了操心和打理我的生活,眼角冒出了許多皺紋。媽媽已經試了好幾次了,依然沒有把線穿過針孔。她時不時地用唾沫舔一下線頭,我不忍心眼睜睜地看着媽媽爲了幫我縫飾品弄得這麼辛苦勞累。

我走進房間,來到媽媽身旁。媽媽十分驚訝:“哎,寶貝女兒,你什麼時候進來的?”“媽媽,您別穿了,讓我來吧!”說完,我便從媽媽手裏把針線拿過。一下子,我把線穿過了針孔。“媽媽,我不想您再爲我的小事操心了。您每天要照顧我,做家務,還得來幫我做這些小事。媽媽,我已經長大了,應該什麼事都要自己做,也要來幫助您……”我深深地自責着。

我把飾品重新縫在衣服上,那一刻,我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媽媽也笑了。而我覺得自己縫上去的飾品,比以前更顯眼了,更漂亮了。

那一件事,我深深地印在腦海裏,那一件事,我感到自己長大了。成長是人生中開出最美的一朵花。儘管這朵花有時會受到挫折,但我堅信,我一定會微笑着向絢麗的彩虹招手!

成長感悟作文9

成長,是一個美麗的詞語,它改變着我們每個人,讓我們不斷蛻變,從輕狂到成熟,從成熟到懂事,從一棵棵小樹長成枝繁葉茂的大樹,足夠遮擋一片陽光。

成長路上,有困難,有挫折,或面對,或退縮,每一種選擇都決定了自己的成敗。

黑暗籠罩大地,深秋微涼的風從半掩的窗口“呼呼”地衝進了屋子裏,吹起了桌子上空白的試卷和翻開的練習冊,發出“呼啦啦”的聲音,在寂靜的房間裏顯得格外刺耳。

我坐在牀上,“聚精會神”地玩着手機,風吹起了我的頭髮,吹涼了我不斷急擊手機的手,而我卻像木偶一般,機械地重複着滑動手機的動作。

我漫無目的地翻看着視頻,一條條訊息從我眼前“乍”過,或許會引起我的注意,但都如過眼雲煙一般,很快地消散在我的腦海中,不留有一絲痕跡。我在這信息的海洋中,迷失了自我,荒廢了時間,無法自拔。

一連幾個視頻,都記錄着幾個年輕人美好的生活,這引起了我潮水般的羨慕“我想要像他們一樣,有那樣美好的人生”。心中的聲音不斷清晰起來,不斷重複這句話,一字一字地敲擊在我的心上,讓我的心顫動着,思想動搖着。放下手機,我陷入自我反思中。

我討厭學習,無理由地討厭,當我還在七年級的時候,根本沒學習過,仗着自己還小,還有大把時間可以揮霍,渾渾噩噩過了一日又一日,養出了一身壞習慣。而我現在已經九年級了,前兩個月的時間如流水一般讓我急切地想要抓住,卻無能爲力。我已經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我有理想,有追求,有那麼多愛我,支持我的親人,朋友,又憑什麼不去奮鬥,有什麼資格在這虛度光陰,只是羨慕那些有美好生活的人們,卻什麼都不做,有什麼用,怎麼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像馬雲說過的:“當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險,不去拼一份獎學金,不去過沒試過的生活,整天掛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寶,玩着網遊,幹着我18歲都能幹的事,你要青春幹嘛?”

起身,我走向書桌,執筆,爲理想奮鬥,繪出未來的藍圖,書寫人生錦翊篇章,不斷成長着,做最好的自己!

成長感悟作文10

每個人一生中都必須要走的一條路是什麼?不是社會的路,也不是金錢的路,而是成長的路。在這條既有鮮花也有荊棘的路上,我們都會滋生各種各樣的感悟。

一直以來,我都慶幸,我的成長之路是美麗的,是陽光燦爛的。因爲我有父母爲我保駕護航,還有一個樂天派的哥哥一如既往的支持和鼓勵。

記得還在我四歲的時候,媽媽開始教我自己穿衣服。那一天早上,她把所有事情都拋開,就坐在牀延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可是,又笨又胖的我完全沒把心思放在這上面,所以,無論媽媽不厭其煩地教了我多少遍,我都始終沒開竅,不是套不進袖子,就是分不清褲子正反面。

“你自己在屋子裏摸索,穿不好就不用起牀了!”媽媽走出門,我也沒有掉淚。哼,穿就穿。下定決心,我一個人在屋子裏搗鼓着,哪怕失敗了很多次也不放棄,取下衣服又重新嘗試……最後,我終於成功套上了衣服。由此,我就明白了:有時候,手把手地教不一定有效果,一個人的摸索有時候也能成功。

長大了,我進入了國小。剛開始的學習,我還能勉勉強強應付過來,每科考試也都在九十幾分左右。可隨着學習壓力的增加和作業的增多,我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尤其是數學,簡直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最差的時候才考七十多分。

就在我絕望至極的時候,樂天派哥哥來到我身邊開導我。他的笑聲依舊是我熟悉的爽朗和灑脫。我瞪他一眼:“你笑什麼?”“我是要告訴你:笑對試題。”說着,哥哥坐下來,翻開試卷,拿起筆,一道題一道題地演算給我看。這個過程中,他沒有多餘的話,就是在用他的行動告訴我解題的每一個步驟。

經過了哥哥的幾周魔鬼訓練,我逐漸有了些心得,也恢復了學數學的興趣。這,也是我成長路上的一大步!

回顧這條路,其實還有很多我未曾提及的感動與小美好。但,我都無法一一列舉了,那就讓它們永遠沉澱在我的心上,永遠激勵我前行吧!

成長感悟作文11

伴隨着記者節的到來,也讓我想起了一件件作爲一名天中晚報的小記者的我,所經歷的一次次活動。這些活動不僅使我增長了見識,而且還使我品嚐到了其中蘊含的酸甜苦辣。

讓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個週末……

爸爸在百忙之中抽出身,帶着我和姐姐去參加由天中晚報主辦的親子活動。

這個活動分爲四個區域。一區:在有限的氣球中,家長吹氣球,孩子負責把氣球踩破,看誰的用時最短;二區:孩子和家長站在規定距離中,家長在一頭扔毽子(共十個),孩子則在另一頭用塑料桶接,看誰接的多;三區:家長和孩子用繩子把腿幫到一起,齊步走,看誰最先達到終點;四區:孩子用球拍把皮球推着走,達到終點時,看誰用時最短。

我和爸爸、姐姐參加了齊步走,又參加了推皮球,還參加了踩氣球……我們最後又參加了接毽子比賽,可真是先苦後甜啊,我們歷經了百磨苦難後,終於取得了令人值得可喜的成績。比賽的過程我到現在還不能忘記。

我和爸爸配合的非常默契。萬事開頭自然難,第一個毽子我沒能接住,很失望,經過爸爸的鼓勵,我重拾了信心。第二個毽子接住了,第三個,第四個……直到第九個,都接住了,一旁的人也都誇讚我和爸爸非常有默契。雖然我們發揮的很好,但結果還是與第一名無緣,不過,第二名倒也不錯。

最後是頒獎儀式,我有幸得到了一個書包和一盒彩筆,還有一盒彩鉛。雖然第一名的獎品更爲豐富,但做人要學會知足,這樣纔會有更大的進步!

這次活動是我懂得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雖然只是這麼簡單的道理,但足以讓我一生使用。

我很慶幸我能成爲一名小記者,“小記者”這個稱號也陪伴我走過多年,我的成長,我的感悟,都離不開它。我一定也會努力成爲一名合格的小記者,向“優秀小記者”這個榮譽稱號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