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端午記事作文4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記事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端午記事作文4篇

端午記事作文 篇1

端午節到了,端午節都要吃糉子。下面,我給大家講講關於端午節糉子的知識吧。

首先介紹一下端午節吃糉子的來歷吧。端午節是人們爲了紀念屈原所留下的節日。屈原是我國古代一個千古 流芳的人物。他滿腹才華,卻遭奸人所害,被迫跳江自盡。人們爲了不讓他的身體被魚糟蹋,就回家拿米團往水裏扔 ,時間長了,就形成了端午節,也就有了糉子。端午節還有好多別稱呢,如: 端陽節、重午節、天中節、浴蘭節、端 禮節、解糉節等。

我想,大家都很喜歡吃糉子吧。現在市場上的糉子有好多種呢,如:桂圓糉、肉糉、水晶糉、蓮蓉糉、蜜餞 糉、板栗糉、辣糉、酸菜糉、火腿糉、鹹蛋糉、叉燒糉等。聽得都流口水了吧。

關於糉子的做法,也有很多種,不同的糉子做法不一樣。我就說說紅豆沙味糉子的做法吧。做糉子之前首先 要準備好材料,主要有:一包紅豆沙,一大碗江米,一把糉葉糉繩,糉葉多數是竹葉,也有蘆葦葉做糉葉的。準備好 材料之後就開始進入做的程序:先把糉葉糉繩洗乾淨用水浸泡;接着把江米用清水淘淨,然後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 水開火煮熟或者蒸熟;接着用同樣的方法把紅豆煮熟,並將煮熟的豆子攪拌成糊狀,就成了豆沙;下面就進入了包糉 子的程序:先取出兩片糉葉背對背重疊,再對摺成三角杓狀,然後放入1勺米,攤平後加入1勺豆沙,再在上面酌情加 上1勺米,包成三角錐狀,然後用棕繩綁好即可。包糉子很有技巧,不會包的用糉葉包不住,還有的包出的糉子大小 不一不好看。糉子包好之後,放入蒸鍋中蒸20分鐘或者放入清水中煮20分鐘即可食用。

對了,關於端午節吃糉子的諺語也有好多呢,如:未食五月糉,被褥不甘鬆。未食五月糉,寒衣未入櫳。食 過五月糉,寒衣收入槓。食過五月糉,不夠百日又翻風。等等。

還有,現在流行端午節發手機短信,我爸就收到好多條,我給大家說兩條吧。第一條:我是糉葉你是米,一 層一層裹住你;你是牙齒我是米,香香甜甜黏住你;糉子裏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記得給我發信息,不然糉子 噎死你!端午節快樂!第二條:我用一份健康的綠豆,一份開心的花生,一份美麗的紅豆,一份快樂的調料,包成一個 開心的糉子送給你,提前祝你端午節快樂!

端午記事作文 篇2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期盼的日子。

這一天,我想學包糉子,可媽媽始終不答應,生怕我包的不像樣,沒法送人,但我並不氣餒,非要包給她看才行!

下午媽媽開始包糉子了。我目不轉睛地看着,把媽媽包糉子的每一步方法牢記在心。接着,我偷偷拿了兩張糉葉,包了一些糯米,躲在自己的小房間練習。練了一遍又一遍,我覺得差不多了,就跑到媽媽面前說:“媽媽,我會包糉子了。”媽媽用似信非信的眼光看着我說:“你包一個試試。”我說:“試試就試試。”我拿了兩張糉葉,先把他們疊在一起,然後折成一個上圓下尖的錐形,接着把泡好的糯米和大紅棗捏成一個三角形,再拿一根細長的糉繩,把糉子纏得結結實實。

媽媽看了連忙誇讚:“真不簡單,這麼快就學會了包糉子,第一個就包得這麼成功。”我聽了,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經過我再三懇求,媽媽終於同意我幫她包糉子了。我非常高興,包了一個又一個,越包越好。

端午記事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臨了,我又可以吃到美味的糉子了,我真高興。今天媽媽買了好多東西,有糯米、花生、棗、雞蛋等,媽媽開始包糉子了,我讓媽媽教我包糉子,首先要把糉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上一個晚上,第二天就開始開工了,先把糉葉摺疊,圍成一個窩,再往裏面放上糯米、花生、棗、攪拌一下,最後把糉葉包着的糉子做成三角形的樣子,這樣糉子就包好了。

再把包好的糉子放入鍋中,蒸上幾個小時,糉子就做好了。我按照媽媽的方法包糉子,結果成功了,我特別高興,因爲我也會包糉子了,吃着自己包的糉子感覺像吃了蜜一樣。說到這,同學們肯定會覺得,端午節爲什麼要包糉子呢?端午節吃糉子,現在人們只知道這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但據專家考證,糉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糉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吃糉子是爲了祭屈原。

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裏,我們品嚐糉子的味道,品嚐人生的味道,我們該有多享受啊!

端午記事作文 篇4

不到農曆五月初五這裏已顯得別樣的熱鬧,端午的氣息瀰漫着,窗外有鏗鏘有力的鼓聲,聞聲而探出頭來,只見那滿河的五彩的龍舟。小時候,在家不遠處就有一條小河,但是卻不曾遊玩,因爲奶奶總是說河裏有種想貓的動物,它會將那在河邊貪玩的孩子託下水去,那時人小聽了也害怕,也就這樣被哄騙了。但是每年端午,只要聽到那激昂的鼓聲,我總會偷偷的.去河邊,擠着人流,探頭張望些什麼,也總是能瞧見那兩隻龍舟相互間比賽的樣子,或也跟着人們一同歡呼,那時又並不知道爲什麼也就跟着他們歡呼了,而這種場面,聽着那鼓聲已成爲我的童年最快樂的時間。

可以說我們一家人都是龍舟迷了,老到爺爺的爺爺,小到我只有7歲的小弟弟,只要哪有龍舟聲起,必有一人會跑到窗前,啓窗而觀賽的。我的爺爺也曾是村裏龍舟隊的一名鼓者,五六十歲時他仍下龍舟打鼓,每次一和別的龍舟比賽,他總是打得很起勁,那鼓槌掄得很高,已錘使那鼓面震動,發出別樣的激情,每逢比賽,舟員們都聽鼓令,鼓聲一響,船槳一齊插入水中,那一舟一躥一躥,就像一隻正在水中游動的蜈蚣,爺爺打鼓也特別投入,連他自己都同龍舟在躥動在跳……

我記得那時,爺爺總會從村裏拿來幾隻船槳,因爲我喜歡龍舟,而那時龍舟只有男孩子纔可以接觸到,而女孩子是不可以接觸的,在家鄉的風俗裏女孩子是不可以在橋上看龍舟的說是當龍舟過橋時要晦氣的。所以每天夕陽在山,龍舟都歸家時,家中的我早已準備好在陸地上的龍舟賽了。我那時4、5歲家中用得卻是高凳,我就和表哥、表姐就把高凳翻轉過來,凳腳朝上,就像那板凳摔了個大跤四腳朝天的樣子。我們都坐在兩凳腳間,把兩隻凳腳作爲龍舟高高翹起的兩頭,手握船槳,嘴裏念着那龍舟特有的鼓聲的節奏,臉上顯出那賣力的樣子,也前撲後仰的樣子,顯得滑稽可笑。卻滿含有童真和童趣,而這就是我小時候關於龍舟的快樂的端午。現在,仰面回想也別有一番甜蜜與快樂!

而今的端午,鼓聲齊響,每天下午,年近八十的爺爺都要到河邊,帶着攝像機親自拍下每一隻龍舟,每一段賽龍舟的故事。有時他要架着自己的單車和龍舟一同都,有時,一天他都要騎車去好幾個村。

家鄉的端午每年都有賽龍舟比賽,在端午節來臨前一個月,就都開始了訓練。今年也顯得特別熱鬧,小時候聽着這一聲聲的鼓聲,每一年我都在長大,十四年後的今天,我終於掄筆寫下了我的感受,我愛我的家鄉,家鄉的山山水水,屬於家鄉的風土人情,故鄉——總是有一種散不開的濃濃的母親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