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糉子作文300字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味的糉子作文300字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美味的糉子作文300字5篇

美味的糉子作文300字 篇1

端午節期間,是糉子飄香的時候,糉子也是我最愛吃的美食。

每年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在這天人們會吃糉子,這都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幾千年前,屈原投入汨羅江自殺,爲了不讓江中的魚吃屈原的屍體,所以幾千年來就有了吃糉子這個習俗,這個習俗一直保持到現在。

端午節那天,媽媽和奶奶要包糉子。她們把糉子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還準備了些紅棗、花生肉等做餡。開始包糉子了,我看奶奶和奶奶都是先把糉子葉摺疊,圍繞起來,做成一個窩,然後在中間放進糯米,再在糯米中間塞進花生、肉等,包成四角形的糉子。我也學着她們的樣子,包的卻東倒西歪,很難看。等到糉子都包好以後,媽媽把它們放到鍋裏,加水,然後先用猛火煮一個小時,再改用文火煮三十分鐘,鮮甜美味的糉子就煮熟了。

媽媽打開鍋蓋,一陣香味就撲鼻而來,糉子葉也顯得更加翠綠。我剝開糉子葉,之間糯米雪白粘稠,我的口水都要淌出來了。我急忙嚐了一口,真是甜而爽口!豆沙味的'糉子又香又軟,紅棗味的糉子棗香撲鼻,肉味的糉子更是別有一番滋味,讓人回味無窮……

糉子是我最愛吃的美味,你們也來嚐嚐吧!

美味的糉子作文300字 篇2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到了,我們早早地起了牀。

重陽節嘛,肯定是要包糉子的。

包糉子這種技術活當然是心靈手巧的媽媽做了,我只負責吃糉子。

只見媽媽先拿起一片糉葉皮折起來,再放上糯米、肉,還有豆腐或板栗,然後拿兩片糉葉片包起來,最後拿一條繩子紮緊,一個糉子就完成了。

大約過了一個半小時,所有的糉子就包完了。

接下來就是人生中最難熬的時候了,煮糉子。

爲什麼難熬?因爲,你聞見糉子的香味卻不能去吃。你說難熬不難熬?

我等呀等……兩眼直瞪着鍋子,嗓子不斷地咽口水。

如今,真是度秒如年,好不容易等到一句,“糉子好了”這四個字,我就興奮地衝進廚房,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我最愛吃的豆腐糉,剝去外殼。

啊!我尖叫一聲。

因爲糉子剛出鍋,所以燙得我一蹦三尺高。

等糉子不燙了,我一口氣吃了三個,當我去拿第四個的時候,媽媽阻止了我,說:“你不能再吃了,不然要肚子痛了”。

我只好聽媽媽的話,打消了吃第四個的念頭。

現在,我只得閉上眼睛沉浸在糉子的美味中……

美味的糉子作文300字 篇3

梔子花的葉子像塗了蠟一樣發亮,純白的花苞藏在綠色的荷包裏悶不吭聲。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而我印象最深的端午節,就是我自己親手包糉子的那個端午節。

那是家裏第一次自己包糉子,我聽了媽媽的介紹,躍躍欲試,準備大顯身手。在媽媽的指導下,我穿上了小圍兜,擼起袖子管,有模有樣地拿起了糉葉。可是第一次還是第一次,由於我沒有包緊,糯米從糉葉裏漏得到處都是。我急忙補救,把糉葉折成了正方形,糯米漏得更厲害了,媽媽看了哈哈大笑。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把它折成個漏斗形,輕輕地倒入糯米和瘦肉。糉葉像一件衣服一樣的,一層層地裹上去,最後再用繩子紮緊,打好結,我自己包的糉子就完成了。

媽媽幫我在這個糉子上做了記號,然後和大家的糉子一起放進鍋裏煮了起來。兩個小時後,糉子的香味就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我自己包的糉子,拆開糉葉,一口咬了下去,又香又粘,好吃得我差點咬到自己的舌頭。

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糉子了。因爲它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吃的不光是一個糉子,還是對端午節的愛,這可謂“可口非因香味美,一份真情一寸心。”

美味的糉子作文300字 篇4

“啊!終於盼到了我期待已久的端午節了!”我興奮地喊道。

沒等雲雀開口歌唱黎明,我的媽媽就從溫暖的被窩裏爬出來了。幹過大街小巷,來到菜市場,看見許許多多的人來來往往,相互擁擠,爭着買糉子葉和糯米。這麼多人,肯定都是來做糉子的。買完材料,我和媽媽匆匆忙忙地回家,真像老鼠見了貓似的。還沒開始包糉子,我的心裏就有了一陣激動的感覺。開始包了,一向在家是“小公主”的我從不做這種事情。今天,我就來個大顯身手,一展才華。雖然我根本不會,但我也不笨。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做。“嗬,太簡單了!”我一下子做了七個。開始下鍋了,看着糉子下鍋,我連口水都流出來了。

糉子出鍋了,望着一個個美味的糉子,我情不自禁的去撈了一個來吃,“香,真香!”我吃着糉子,心裏美滋滋的。一股暖氣流進了我的心田!

好想天天過端午,時時吃糉子,每分每秒都這麼開心!

美味的糉子作文300字 篇5

我最希望端午節的到來,因爲我特別喜歡吃媽媽做的豆沙餡糉子,外表像三角一樣,外面像穿上了碧綠的衣服,裏面金黃金黃的,它的樣子可以讓人口水流的垂涎三尺,吃起來回味無窮。

做糉子時有點複雜,製作過程要準備的食材:有糯米、豆沙、棕葉、棉線,糯米要浸泡一晚上。將棕葉清洗乾淨煮十分鐘消毒,準備包時放入鹼拌勻,再將水瀝乾,媽媽說:放入鹼水就會變成金黃色,因爲這樣能讓粘度增大,吃起來粘粘的,而且更軟滑,顏色更金黃。接下來我和媽媽一起包棕子,首先拿兩片糉葉對摺,再加入糯米、豆沙包成三角形,再用棉線綁上,最後再放進鍋裏蒸煮半個小時。棕子吃起粘粘的,味道香甜香甜,還散發出豆沙和糯米混合的味道。

以前我不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呢?老師說過,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五月五日屈原面臨亡國的痛苦,悲憤的跳汨羅江自殺爲了不讓魚蝦損傷他的軀體,這樣來祭祀屈原。

這美味無比糉子裏面包含了媽媽對我的愛,這豆沙糉子給我帶來了許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