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迪的四年級作文

  篇一、張海迪的四年級作文

在暑假期間,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名字叫《海迪姐姐的故事》。讀完之後,我感慨萬分,張海迪是一個多麼堅強,不屈從命運的人啊!

張海迪的四年級作文

本書講述了:張海迪五歲是患有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少年時她隨父母下放到了一個貧窮的村子裏,但她沒有懼怕艱苦的生活,而是以樂觀的精神面對生活。她沒有上過學,卻憑着頑強的毅力自學完國小到大學的功課,並且自學英語,成爲最著名的翻譯家。她讀過很多書,記住了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在讀書中找到了樂趣,不再把個人的痛苦看得太重,而是懂得了堅強,並以一顆感恩的心對待每一個。她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她的事蹟和作品,鼓舞了千千萬萬的青少年。

我真難以想象海迪姐姐在已經高位截癱的狀態下還會如此堅強樂觀!我被她震驚了!再看看我,每天都生活在蜜罐裏,要什麼有什麼,有時候學習上已有困難,就找媽媽,自己不願多動腦筋······應該向海迪姐姐學習,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以堅強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我要學會感恩,並回報關心和愛我的人,讓所有的人都幸福的生活着。

  篇二、張海迪的四年級作文

張海迪是我心中身殘志堅的的典範,她雖然身已殘疾,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但她依然堅強,永不放棄。

張海迪出生在1955年,5歲時,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很多人都認爲她肯定活不過27歲。但她從來沒讓別人失望,她在日記裏寫道:我縱然是顆流星,也要把光留給人間。她用自己的錢買了許多醫學的東西,努力研究各種醫學類書籍。爲了研究內臟,她甚至把一些小動物的內臟拿出來研究有一次,一位老人拿了一瓶藥,想讓她幫助翻譯上面的英文,可她不會。看着這位老人失望地走了,她心裏很難受,便開始學英文,她每天不背出10個單詞就不休息,她家每個角落甚至在自己身上都貼這英語單詞的詞條。經過7年的努力,她終於成功了,她不僅能閱讀文學作品,還能翻譯英語文章,曾經她翻譯過《海邊診所》。

認準了目標,不管前面有多少艱難險阻,都要跨過去,直到成功的彼岸,這就是張海迪的性格。祝願張海迪阿姨能爲人民做出更多的貢獻!

  篇三、張海迪的四年級作文

這篇散文記述了的是一個小女孩在5歲那年摔傷了,被確診爲脊骨血管瘤,從第二胸椎往下全沒知覺了,但她還是有着自己的夢,不願放棄一個治療自己病的機會,當細長的針頭刺進她的脊椎時,她都不忘安慰難過的媽媽,她越長越大也越來越好學,從不向自己的生活低頭,而是努力的奮鬥着,她努力的拼搏、孜孜追求的她終於獲得了吉林大學的碩士學位,完成了自己的願望。

這是一個多麼堅強的人啊!她不向困難低頭,而是勇敢的面對、堅強的面對,在自己痛苦的時期還不忘身邊爲她難過的媽媽,反而忍着痛去安慰媽媽,這是一個多麼孝順的女兒呀!

再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難,有人能夠跨越這條困難之河,有人卻不行,那是因爲他們的意志不同。

我的困難與張海迪的困難相比我的困難又是何等的渺小,但爲什麼我卻不能向她一樣天天開心,每天都抱着美好的心態去面對每一天,爲什麼我卻總爲一些芝麻大小的事去煩惱。

其實,上天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如果有一個人受到了重大的傷害,那麼,上天一定會給他一些別的幸福生活,但沒有堅強的意志,怎麼過都是乏味的,都是失敗的,正如馬克思說的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

  篇四、張海迪的四年級作文

我看過張海迪阿姨寫的《輪椅上的夢》和《生命的追問》,深深爲她不屈的意志所感動。今天再讀勵志故事《身殘志堅的張海迪》,又是一次震撼,他不愧爲當代保爾。

張海迪阿姨出生於1955年,5歲是因爲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癱瘓。她無法上學,從此走上了一條頑強不屈的自學成材之路。她在家中自學中學全部課程,後來又自學大學英語、日語、德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活着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即使跌到一百次,也要一百次的站起來。張海迪阿姨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一共創作了100多萬字的作品,《生命的追問》還獲得過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據說這個獎項頒發給一部散文書還是第一次。張阿姨爲了對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先後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同時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鍼灸等醫術,經常爲周圍的羣衆無償治療,贏得大家的尊敬和愛戴。

我常常在想,我們這些身體健康的人能像他一樣嗎?我們有她一樣面對挫折的.勇氣嗎?我們又頑強的一值嗎?就說我自己,常常覺得學習是這樣的辛苦,總有偷懶的想法。雖然自己也有遠大的理想,但沒有實際的行動也是枉然。

讀了《身殘志堅的張海迪》這個故事,我決心也要像張阿姨一樣,面對困難和挫折,勇敢地去戰勝它,戰勝了,我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強者。

  篇五、張海迪的四年級作文

在這個有愛心的世界上,通常有許許多多令我感動的事情。我們都能像正常孩子一樣幸福快樂的生活,可是往往有很多換了重病的人們,他們不能過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

可是,他們是那麼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比如張海迪,她五歲時候就患上高位截癱,醫生說她活不了多少年。可是,她依然熱愛生命。十五歲那年,張海迪的爸爸媽媽帶他去了一個小山村,張海迪爲村裏的父老鄉親門扎針治病,還把自己所知道的文化全部都交給了孩子們。張海迪因爲無法上學,所以自己把國小和中學的課都自學讀完了,還把大學的英語、日語、德語自學讀完了,攻讀了大學的碩士和研究生的全部課程。在殘酷的命運下,她沒有低頭,而是用自己頑強的毅力和病魔作鬥爭。不久,她走上了文學道路,先後創作了很多本小說。張海迪還請教了醫生,學會了鍼灸,爲了體驗一下感覺,就在自己身上反覆練習扎針。短短的幾年,就有一位年邁的耿大爺來向張海迪求醫。耿大爺已經6年沒有說話,三年沒有走路了。張海迪一邊鼓勵耿大爺讓他樹立起戰勝病魔的信心,一邊翻閱着醫學方面的書籍。不久,耿大爺會說話了,也會走路了。

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