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的作文(通用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借物喻人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借物喻人的作文(通用15篇)

借物喻人的作文1

牛很普通,但它也很偉大。

牛的頭上有一對犄角,四肢修長,身體健壯,尾巴細長。年輕力壯的牛可以拉犁,奶牛可以產奶,牛皮可以做鞋,牛肉還可以吃。在鄉間,隨處可見它的身影。牛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人們,卻在牛棚的一角默默地死去,而不求回報。沒有人會注意一頭牛的死去,更沒有人會在它死去後,想起它曾爲我們做過什麼。牛就是這樣,默默無聞地誕生在世上,又默默無聞地離去,卻給人們留下了許多東西。而它卻從不要求什麼,只要有一堆乾草和一個牛棚就足夠了。

這默默無聞的牛讓我想起了,生活中像它一樣的人。種地的農民、工廠的工人、學校的老師,他們就像牛一樣,默默無聞地工作,卻不求多大的回報。而社會缺少了他們,又怎麼可以繼能續存在呢?沒有了農民,人們就沒有糧食蔬菜吃;沒有了工人,就沒有了高樓大廈;沒有了老師,學生就學不到知識。

尊敬牛,它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默默無聞地爲人們無私地奉獻着。

借物喻人的作文2

像月亮、像彎刀,雖然沒有月亮亮,就連名字聽起來都讓人感到苦澀,苦瓜——人們這樣稱呼它。

我第一次吃苦瓜便想爲什麼歷代祖先不嫌它那麼苦,更有甚者將它傳到今天。

儘管我討厭苦瓜,但是媽媽依然在院裏種了幾棵苦瓜。一開始我想踩死它們但又怕媽媽發怒,只好罷了。

我的埋怨無濟於事,苦瓜依然發芽,芽兒嫩得彷彿是輕紗中裹着一團綠水。可誰又能想到那晶瑩的汁水是苦的呢?

苦瓜終於成熟的了。那天午飯時,媽媽夾給我一塊苦瓜,叫我認真品嚐,我不想讓媽媽失望,裝出很樂意的樣子,把苦瓜放到嘴裏。

“怎麼樣,味道還不錯吧?”媽媽問我。

“苦”我不撒謊。

“你再嚐嚐。”媽媽認真的說

“有什麼好嘗的……”,看着媽媽嚴肅的眼神,我極不情願的又夾了一塊放到嘴裏。

“不但香還有些甜是不是?”媽媽又問道

“這倒是”。我坦白

“這叫苦盡甜來”媽媽說。

人們不是常說苦中有樂嗎,學習不也一樣嗎?愛迪生、陳景潤等哪個不是歷盡千辛萬苦,才獲得成就的?

我愛苦瓜偉大的綠色生命,我愛它那奮勇向上的藤蔓,我更愛它的苦盡甜來。

借物喻人的作文3

有人說,梅花是一種孤獨的花,因爲它的花盛開在冬天。

聽到他們這麼說,我那一向喜歡梅花的心開始疑惑了。“爲什麼?他們說梅花是一種孤獨地花?”“爲什麼?梅花只盛開在冬天”我反覆思考也沒有解開那兩個謎團,直到冬天。

冬天是一年四季裏最寒冷、最能讓人忍受不住的季節。可是,在這個季節裏我們也必需去學校讀書。在一個週末,我偶然遇到一棵梅花樹,我連忙跑過去看,心裏忍不住讚歎道“:這些梅花是我見到過的最好看的梅花!”……突然我想到了問題的答案。

梅花之所以孤獨是因爲它想盡自己的力量來幫助人們。不是嗎?它想陪伴在環衛工人身邊使他們不孤獨,不是嗎?終於,這兩個謎團解開了。

梅花最讓人敬佩的地方是:它那堅定不移的志願、鋼鐵一般的信念,與其它花不同的事,它只盛開在冬天,因爲那裏沒有糾紛;沒有鬥爭。這是我最欣賞的地方,它最像的一個人就是那默默無聞、不圖虛名的——環衛工人。

借物喻人的作文4

有人讚頌生命力頑強的仙人球,有人讚頌高貴典雅的茉莉花,有人讚美熱情奔放的玫瑰,而我卻最愛那平凡普通的粉筆。

粉筆雖然只有兩寸長,但它卻把畢生的精力貢獻給人們。它每天的工作就是在那片黑色的土地上"耕耘",多麼枯燥乏味啊!但它卻從沒有半句怨言,每天依然勤勤懇懇的工作着,絲毫不覺得低下,它教會了我們生字新詞,教會了我們算術,教會了我們ABC。它引導我們在陡峭的山路上奮勇前進,帶着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然而,它自己卻成了粉末,最終卻消失在世界上。粉筆這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多麼可敬啊!

我們辛勤的老師不也是一支支"粉筆"嗎?他們爲了我們的未來,嘔心瀝血。夜深人靜,當我們沉沉入睡時,老師還在燈前備課或批改作業。有時生病了,他們也不耽誤一節課,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當他們的學生成爲世界棟樑、爲社會做出貢獻時,而老師的頭髮早已變白,皺紋也爬滿了前額,但他們卻毫無怨言。當你在事業上取得成功時還記得當初引導你的老師嗎?

我讚頌粉筆,我更歌頌老師!是他們,爲人類的進步做出奉獻出自己所有的光和熱!

借物喻人的作文5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句詩是描寫小草一生力頑強的詩句。大自然是一本無字的書,它教我讀懂了一生的寶貴,也教我讀懂了一生的頑強!

人的一生,就像小草一樣。人的一生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坎坷,正如小草,隨時可能被無情的大火所燒焦,但燒焦了卻不代表着一生的結束,恰恰相反,它意味着新的一生的重新開始!無情的大火好像人一生中的坎坷,它或許是疾病或許是痛心徹肺的教訓!但它並不意味着結束一切!更加不意味着一生的結束!在一生的長河中,往往會有許多事是你努力後仍舊不能改變的,但你曾經爲它而努力,最後,你依舊可以自豪的告訴人們“我是成功的”!

其實,生活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在你身邊有許許多多頑強的一生在掙扎。雖然這樣的事令我很痛苦,但它卻也激勵着我!讓我知道一生的寶貴!

我記得有這樣一件事:有一個人患了重病,這病還是當今醫學還不能醫治的。他每天所要承受的痛苦是無法形容的!但他頑強的與病魔鬥爭!還記得當他已不能下地行走時;還記得當他已半身癱瘓時;還記得那痛讓他無法呼吸時,他依舊在頑強的奮鬥着;他依舊笑着對我們說“等我回去”!可是,他始終沒有戰勝命運,雖然他還向往着美好的明天!當人們還沉浸在過年的快樂的炮竹聲中時,他閉上了雙眼,像平時睡着了一樣,但不一樣的是他已無法在醒過來,他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我們每個人心中的痛苦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可是,當我們含着淚看着他的照片時,他陽光般的笑容似乎告訴我們:“不要爲我而難過,雖然我永遠的離開了你們,但我曾經努力的與病魔鬥爭了,我沒有遺憾,我是成功的,因爲我曾努力!”他雖然已離我們而去,但在我們心中卻永遠有個他,他激勵着我!他像小草,他頑強,他勇敢!我想,我不應在爲他而流淚,因爲他現在大概在另一個美麗的世界重新開始!我應在這默默的爲他祝福!

在小草的枯萎中,我讀懂了頑強!在他和痛苦抗掙時,我讀懂了一生!大自然給了我們無限的知識,讓我們在成長的歲月中體會其中的奧祕!在大自然這本無字的書中,我們將會讀懂它其中的意蘊;讀懂它其中的哲理;更將讀懂人世間的溫馨與親情,作爲新世紀的青年,讓我們唱起一生的讚歌,去托起祖國明天的太陽!

借物喻人的作文6

仙人長渾身是硬刺,什麼野獸見到它都馬上止步。害蟲想齧食它,身子總被扎得千瘡百孔。仙人掌也是一味好藥,人們有病,它可以幫忙,比如患了腮腺炎,只要用石頭把它搗成醬,再用來敷在腮邊,很快就可以痊癒。

在炎熱久旱的夏天裏,在高溫下就是幾天不喝水也能堅強地活下去,當其它盆栽都已經垂下了頭,而仙人掌像勇士一樣擡着頭,眺望那藍藍的天空。在寒風刺骨的冬天裏,別的盆栽早已被主人捧回室內,可是仙人掌壞頂着風霜,不懼周圍的環境

它對生活的土質從來不講究,一紮下根就能成活。既使其枝折斷到地面,它也會生出根,又培養出一棵青春煥發的小仙人掌。它的頑強生命力誰可比得上呢?

仙人掌沒有使人一見就生羨慕之心的花朵,也沒有多姿多彩的身軀。它那勇敢頑強、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多麼令人欽佩!人也要有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不論順境還是逆境,都要以堅強的意志生活着、工作着、無私的奉獻着。

借物喻人的作文7

竹子生長在偏遠的山區,通常需要2到3年的時間才能長大。這在人們眼裏很常見。但是看似普通的竹子有一種值得學習的精神。

竹子,一種生於春天的竹筍,經歷了雨、露、風和霜。慢慢地,從竹筍開始到纖細但堅韌的竹子。成長的艱辛經歷使他不怕風雨。即使面對狂風暴雨,他也不能讓它在這裏退卻,也不能讓它生根發芽。竹子不同於其他植物,一生只結一次種子。也就是說,竹子只會讓下一代在垂死時完成他偉大的事業。

我偶然認識竹子。一天,我看到一個介紹竹子的項目,用竹子和大樹來比較它們的承載力。起初,樹一動不動,但是竹子開始彎曲,所以我決定樹會贏。然而,隨着壓力的增加,大樹逐漸出現裂縫,而竹子仍然完好無損。最後所有的大樹都被折斷了,儘管竹子彎下了腰,但它仍然完好無損。我從沒想到看似弱小的竹子會如此頑強!我非常欽佩竹子的精神。雖然我們不能擁有像竹子一樣強壯的身體,但我們可以從它強壯的精神中學習。但是竹子在我眼裏總是綠色的。比起竹子的精神,我更喜歡竹子。

借物喻人的作文8

我外公家有一頭大黃牛。它全身長滿了金黃色的毛。頭頂上的一對角像彎弓似的。每隻角的旁邊各有一隻大耳朵。臉上嵌着一對明亮的大眼睛,彷彿兩顆黑寶石一樣。建壯的身體像堵牆。全身毛茸茸的,下面是粗粗的四條腿。那大大的屁股上甩着一條又粗又長的尾巴。我們稱它爲老黃牛

老黃牛不但身體健美,而且進食也特別有趣。它吃東西的時候,先伸出長長的舌頭,接着把食物捲進自己的嘴裏,再慢慢地咀嚼。它不停地咀嚼,一連要吃上幾個小時。

吃飽了就去耕田。要耕田的時候,我外公要在它的嘴上戴上“口罩”,又在它的肩膀上架上“牛壓”,下了田。它就開始拉犁耕作了。它走得很慢,但是能翻鬆很多又厚又硬的土塊。

它年青力壯的時候,不斷地給人們幹活。老了,幹不動活的時候就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人類。它真是要求人的很少,給人的卻很多很多。它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人類。

其實許多勞動人民也是如此,默默地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像牛的奉獻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借物喻人的作文9

窗外寒風凜冽,呼嘯間發出“嗚嗚”的聲音。是冬天來了。

我走出家門,深吸了一口涼氣,忽然一片綠意映入眼簾。這是什麼?心想:冬天本該就是白雪皚皚,枯枝零落,還有什麼植物呈現出青翠之美呢?哦,原來是松樹。

遠望着那棵青綠的松樹,猶如一個堅守崗位的士兵屹立在大地上,守候着冬日裏的潔白,美不勝收。

松樹,不由地讓人浮出一陣敬仰。冬日的寒風吹過,我們早早穿起了厚重的衣服,以便抵禦寒冷。而松樹竟然不曾搖晃,不曾畏懼寒風,我盯着它不禁感嘆。我拾起幾個松針,聞一聞,那仍保留着一股淡淡的香氣。那身披整身的碧綠使我不由自主地將它捧在手心,想用我的體溫去溫暖它。

松樹啊松樹,你屹立在狂風之中,絲毫不對寒風畏懼。狂風起舞,你卻越來越勇,永不放棄。

想到,從前的我遇到困難,有時就直接放棄。我不像松樹,那樣遇事勇往直前;我不像松樹,那樣依舊堅挺屹立。我要向你學習,向你學習這種不畏艱險的品質。“倚空高檻冷無塵,往事閒徵夢欲分。翠色本宜霜後見,寒聲偏向月中聞。”

這,就是松樹,這就是松樹之志。

借物喻人的作文10

我奶奶家在鄉下,她家有一大片竹林,休息的時候,我最喜歡去那邊玩耍,聽起風時竹林的陣陣濤聲。

竹,雖然是一種普通的植物,但它的`用處卻很廣泛。竹根可以當柴燒,竹身可以做各種竹製品,如席子、凳子等等。奶奶還告訴我,竹葉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呢!

我愛竹子,不但因爲它體形挺拔用處多,更愛它堅韌不拔的精神和頑強的生命力。“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麿萬擊還堅挺,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千古流傳的佳句把竹子的品質寫得淋漓盡致。它能在荒山野嶺中默默生長,只要有土就行。我問奶奶:“你們家那麼多竹子,誰來照顧它們啊?”奶奶說:“竹子不用澆水、施肥,就連在石頭縫裏,它也要鑽出來。”我聽了恍然大悟:還好這樣,不然爺爺奶奶還怎麼忙得過來?

竹子面對風霜雨雪毫不畏懼。無論身處怎樣惡劣的環境,它都能頑強地生存下來。當春風還沒有溶盡殘冬的餘雪,新竹就悄悄地從地下冒了出來,它裹着層層黃色的衣服,努力往上拔。有一句話說得好:清明一尺,穀雨一丈。便是對它最好的寫照。就像奶奶對我說的一樣,希望我長得像竹子一樣快。

我愛竹子的一切。

借物喻人的作文11

“沒有樹高,沒有花香,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這首熟悉的歌,歌唱的就是我們生活中處處都可以見到的植物——草。

的確,小草不需要特別的養料,十分普通,不論是肥沃的土地,還是貧瘠的荒野,它總是默默地爲人類做貢獻。它淨化空氣,涵養水土,裝扮大地,就是枯萎死去,也變成養料。而我還喜歡它的兩大特點,那就是頑強和樸實。

先說它的頑強。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寫過一首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專門謳歌小草的詩,讓我看到了草的生命力多麼頑強啊。在生活中,有許多人像小草一樣。不屈不撓,遇到困難沒有退縮,而是堅持奮鬥,最終取得了成功。

再說它的樸實。小草不像花那樣爭奇鬥豔,像大樹一樣高聳入雲,它只是默默地生長,然後靜靜的枯萎,悄悄地死去。也根本沒有人在乎它的生死。而在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像小草一樣,每個人都默默的爲大家服務,比如把一生心血獻給孩子們的老師,比如默默耕耘自己田地的農民,還有每天起早貪黑不辭辛苦的環衛工人。這樣的人太多太多了,它們在平凡普通中創造了美好生活。

啊!我愛小草,愛你的堅強堅韌,愛你的樸實無華,我愛你的一切!

借物喻人的作文12

梅花是四君子之一,也是歲寒三友中的一位朋友,還是武漢市的市花。由此可見,梅花一定是一束別樣的風景,不然,人們對它的讚賞怎麼那麼高呢?

有一年冬天,我們一家去東湖梅園賞梅花,我真恨不得長雙翅膀飛去。

好不容易到了,我三步並作兩步地跨進大門。一面很大的牆上寫了一個大大的“梅”字,頓時,一股清單的幽香飄入我的鼻中,令我渾身上下的每一個毛孔都舒張開來。

清淡的幽香彷彿一隻無形的手,將我引進裏一片臘梅林,一棵棵小樹在地上倔強的站着,它們的枝頭,是一朵朵可愛的梅紅色的小梅花,在刺骨的寒風中綻開笑臉。那淡淡的香氣就是從這裏散發的。梅花的香氣並不濃郁,淡雅的,清香的,令人神清氣爽。我就喜歡這種香味,濃郁的芳香反而會讓我感到厭煩。

在這片小梅林後,有一處小溪流,溪水旁是大石頭,溪水中是小小的鵝卵石。那水清澈見底,很是好看。坐在大石頭上,觀賞着梅花,聽着匆匆的流水聲,還一同聞到清雅的梅花香氣,真是美不勝收。傳說中的世外桃源不就是說的這兒嗎?

踏着泥土的清香,我們又上了路了。觀賞着梅林,我發現梅花的色彩真多呀!大紅色、梅紅色、粉紅色、黃色……我想:大概大紅色的梅花象徵着朝氣;梅紅色的梅花象徵着團結;粉紅色的梅花象徵着美麗;黃色的梅花象徵着希望。梅花是美好的呀!

許多人在梅花樹上掛紅福,許願望。這又給梅花增添了一份童話和神祕的色彩,即美麗又古老。梅花也是可以祈福的啊!這真是一出美麗的風景。

我真佩服梅花。那麼細小的梅樹上居然會開滿那麼多不畏嚴寒的梅花,那麼多招人喜愛的梅花。“如果在飄點雪,給梅花鍍上一條銀邊,那不是更美了嗎?那不是讓梅花更嬌羞了嗎?”我在心裏說,因爲我相信梅花一定挺得住!

梅花讓我感覺到,它骨子裏面透着剛強,它用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去對待嚴寒,也許,它希望用自己的幽香去向嚴寒挑戰吧。那堅貞與勇氣真令我學習!

一束溫暖的陽光找在梅花軟軟的,嫩嫩的花瓣上了。又是一處美麗的風景,這風景真令我感到溫暖。

從古至今,梅花總是人們讚美的對象。通過這次賞梅讓我知道了,關於梅花的風景非常多,不是一下說得完的,我所看到的這些,會使我終身受益。我愛梅花,更愛它堅貞不屈的精神!

借物喻人的作文13

蠟燭人人都明白,就是爲人們照明唄!可是深處的含義是這樣的:蠟燭點燃以後它的蠟會慢慢減少,而爲人們照亮和帶來溫暖。蠟燭就像生命一樣,把自我的生命奉獻給他人。

我看過這樣一個故事,關於行軍的事:“在戰爭時期,有一隻軍隊正在經過雪地的路上,大雪使勁地吹着戰士們的連,連眼睛幾乎都睜不開。那裏還有重傷員,將軍讓重傷員上馬,戰士們各個都又冷又累,並且穿着襖也感到很冷,在這時候隨時能遭到敵人的攻擊。將軍想這樣的隊伍能不能過這一雪地。

過了一會兒,將軍看見前面有一堆人圍在了一塊兒,將軍說:‘不要停,繼續走!’過了一會,炊事員說:‘將軍,前面有人被凍死了。’將軍趕緊下馬,看見了一位老隊員,靠在一棵樹的旁邊,右手拿着煙,左手好像是在像隊友們接火。

將軍大聲喊,說:‘軍需處長爲什麼不給他棉襖!’他連說了好幾句,炊事員說:‘他就是軍需處長。’……”

讀到那裏,我的喉嚨好像是被堵住似的,我的心也軟了。然後我就在心裏想:“這位老人真是好偉大啊!竟然犧牲自我,爲別人帶來溫暖和陽光。”我以後要向這位老人學習,不貪於名利,爲別人做出有意義的事情。

借物喻人的作文14

  人們喜愛蜜蜂,因爲蜜蜂勤勞。畫家畫了許多蜜蜂的採蜜圖,詩人寫了不少關於蜜蜂的詩,就連剛剛會說話的孩子也常常唱着“我們的生活比蜜甜”。

螞蟻特別嫉妒蜜蜂。螞蟻心裏一直想、連睡覺都想,我們明天一早要和蜜蜂一起出去工作,晚上回來要和蜜蜂一起回來。第二天,螞蟻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蜜蜂早上出去,螞蟻也跟着出去;蜜蜂晚上回來,螞蟻也跟着回來。蜜蜂和螞蟻就這樣持續了好幾天。

可是,人們還是喜愛蜜蜂,不喜愛螞蟻。

有一天,螞蟻爬到樹枝上和蜜蜂談了一次話:

“蜜蜂,你說我們螞蟻勤勞不?”

“勤勞,當然勤勞!”

“那爲什麼人們只喜愛你們蜜蜂,不喜愛我們螞蟻呢?”

“因爲我們勤勞爲的是人類,你們勤勞爲的是自己。”

經過這一次談話,螞蟻終於明白了人們爲什麼喜愛蜜蜂,不喜愛螞蟻了。並且再也不嫉妒蜜蜂了。

借物喻人的作文15

在縉雲山上,有大批大批翠綠的竹子,像一片綠海。上次去縉雲山,我就(親眼)看到(了)見那翠色的竹海。那時,整個竹林被霧包圍,在竹林中(行)走(的時候),四周白茫茫的一片,(耳畔)不時傳來清脆的鳥啼,彷彿(置身)仙境一般。從那起,我便喜歡上了那幽靜的竹林與那翠綠的竹子。

竹子生長速度極快。樹木要長几十年的高度,竹子一年多就能長到。

竹筍很好吃。一場春雨過後,竹林裏便隨處可見毛茸茸的竹筍。竹筍煮湯當然鮮美不過啦,用來燉肉、清炒也很好吃。我最喜歡吃春天的嫩竹筍煮的湯了。

竹子的作用可多啦,竹蓆、竹籃、竹筷都是竹子做的。竹子的用處還有很多很多。

竹子的品種也很多,有龜背竹、紫竹、斑竹、楠竹……有的生長在土裏;有的還可以在清水中生長。我家有一盤開運竹,就“栽”在清水中。

竹子的生命力很強。山岩上、亂石旁,都有它的身影。即使在凜冽的寒冬,竹子都生機勃勃、翠色。所以,它與松樹、臘梅被人們稱爲“歲寒三友”。

竹子的只講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與那頑強的毅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