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飄香的國中作文

端午飄香國中作文

端午飄香的國中作文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每年過端午節的情形記憶猶新吧!

奶奶常跟我說起她童年的往事,在故事裏,端午節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充滿期待的節日:在初夏那個節日的晚上,剝開一個糉子,滿屋飄香,大家圍在一起,小孩纏着大人講那個熟悉卻百聽不厭的故事:兩千多年前,古老的中國戰火紛飛,農曆五月初五的那天,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國家面臨着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他悲痛欲絕懷抱着石頭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划着船,四處尋找他們愛戴的屈原,他們爲了讓水中的魚兒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着清香的竹葉裏,投到了江裏……每當故事講到這裏,大人們就會指着天空說:“你看,天空中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小孩子們便會擡起頭遙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尋找那顆最明亮的星星。

端午節吃糉子已經成爲了我國的民族風俗,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糉子可是個美味,香噴噴的糉子在口中,黏黏的糉子不時地在嘴裏散發出一連串的鹹味,鮮美的湯汁從中溢出,猶如波濤一般在口中翻滾,又好像鞦韆一樣在其中搖盪。臘肉更是爽口,臘肉看起來膩膩的。可一放到嘴裏味道卻截然不同,軟嫩的臘肉在嘴中滑而不膩。鹹鹹的糉子配上軟嫩的臘肉令人一個勁叫好。

吃糉子當然要包糉子,這包糉子可不想吃糉子那麼簡單,這糉子好不好吃,全看包的好不好。我跟着奶奶學了起來。奶奶先把洗乾淨的糉葉疊成一個“蛋筒”形狀,上面露出一片“大葉子”,再把糯米倒入“蛋筒”中,塞肉,然後再倒糯米,用筷子剁實,最後,把糉子折成一個狗頭形狀,用繩子把它捆起來。就這樣,一個糉子完成了,看起來挺簡單的。我開始動手,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她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有奶奶她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到了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看我大顯身手。我想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把糉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大功告成,我拿起糉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糉葉散開了,糯米們飛快的飛出糉葉……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糉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和讚頌!

端午飄香國中作文二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對過端午節沒有特別的影象,只知道到了端午節可以吃上糉子。

離端午節還有十幾天,我就聞到了從大街小巷飄出的糉子清香。饞得我直流口水,嚷嚷着要吃。奶奶說:“別急,外面買的沒有自己家包的好吃,想吃過幾天就包。”於是,我就天天盼着端午節快點到。離端午節還有兩天了,奶奶準備包糉子了。奶奶把買來的糉葉用清水洗乾淨泡好,淘好糯米。我端來一張小凳,坐在一邊看。奶奶先拿起兩張碧綠的糉葉對齊併攏,把它彎成一個小勺。然後抓起一把雪白的糯米放入“勺內”,一邊放一邊還用手壓一壓。奶奶說:“這樣包出的糉子才結實好吃有咬勁。”等到糯米裝好壓結實了,奶奶就把剩下的糉葉七裹八裹裹成了一個小巧的糉子。

看奶奶包得有趣,我也想試一試。學着奶奶的樣兒,拿起兩張糉葉彎成小勺,可我的糉葉勺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別彆扭扭的。放糯米也不是太多就是太少,還總要往外漏,我只得從盆裏再抽出一張糉葉,把它們纏在一起,用繩子扎得橫一道豎一道,像給糉子來了個五花大綁,還真有些慘不忍睹。我把自己包的糉子往奶奶包的一大堆糉子裏一丟,怪有些不好意思的。奶奶看出我的心思,笑着說:“沒關係,多包包就會了,熟能生巧嗎!”

奶奶把包好的糉子放在爐子上煮,隔了好久,從鍋裏飄出了糉子的`清香,那香氣清新怡人,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彷彿看到了一隻只泛者淺綠色光澤的油亮亮的糉子……

端午飄香國中作文三

肉糉飄香,端午節隨風而至。媽媽卻抱怨現在的節日越來越沒有“節味”了。

外婆說:“今年的端午節,我們自己包糉子吧!”週末,我們在禮嘉的嘉陵江邊採了一些毛竹的葉子和一些艾葉。媽媽說:“毛竹葉子是用來包糉子的。”回家後把毛竹葉洗乾淨放入鍋裏煮了一會,外婆把泡好的糯米有的和上了臘肉粒有的和上紅棗。接下來,包糉子的重頭戲就開始了,媽媽拿起一片竹葉,把它裹成漏斗的形狀,然後把和好的糯米裝在漏斗中,合上竹葉,繫上棉線,一個圓錐形的糉子呈現在我的眼前。看上去很簡單嘛,我也學着包了起來,可是竹葉都在我的手裏壞了好幾張了,糉子呢?卻一個都沒有包好。我失望極了。媽媽說:“要耐心,左手把竹葉固定好,右手把糯米放入竹葉中,然後包好繫上棉線,系線上力度要恰到好處,太緊,葉子會壞掉;太鬆,糉子要散掉。”用上媽媽說的方法,一個醜不拉幾的糉子在我的手裏誕生了。

把包好的糉子放入鍋中煮熟。還沒有放涼,我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吃了起來。也許是自己包的,感覺特香特好吃。在門掛上了艾葉,心裏雖高興,但正如媽媽所說:“少了一點過節的味道。”突然想到了“傳承”這個詞,真希望中國節能過的比“聖誕節”、“萬聖節”等洋節有味道,過得有濃濃的中國味。中國的傳統文化需要得到傳承。

端午糉飄香,龍舟響噹噹。端午節流露的是地道的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欽佩,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傳承。

端午飄香國中作文四

今天是 五月初五 ,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也是我國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據說這個節日,是爲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設立的。

我們家要包糉子,我包了一個又一個,速度倒是挺快的,但是樣子怪異,結果媽媽說:“這樣不合格,讓媽媽來教你吧。”說着媽媽就做起了示範,先把竹葉拿在手上,捲成圓錐形,再往裏面放糯米、大棗,然後摺疊竹葉,包成四角形的,再用線捆綁起來。我終於學會了包糉子的方法,我就做了一個又一個。我看到自己包的糉子有模有樣的就按耐不住心頭的喜悅,媽媽也讚不絕口。我和媽媽把糉子包完了,媽媽把糉子放到鍋裏煮,半個鐘頭後,熱騰騰的糉子出來了。 散發着陣陣香氣的糉子太誘人了,我迫不及待的伸手就抓起一個,滾燙滾燙的,我的手可受不了了,一下把糉子甩出老遠,再看看我自己的手,已經被燙得紅紅的。沒辦法,我只好守在糉子旁邊等了一會,媽媽說:“饞貓,可以吃了。”

我拿起一個胖胖的糉子,一聞陣陣香氣沁人心脾,我禁不住誘惑,迅速打開竹葉,狠狠的咬了一口。啊!潤潤的、滑滑的、香香的、甜甜的,我不禁讚歎道:“美味呀!”一邊吃我一邊想:從小到大,我沒有吃過這麼香甜可口的食物,可能因爲這是我自己動手勞動的緣故吧!我吃了一個又一個,爸爸、媽媽也一邊吃,一邊讚歎!

飄香的糉子,讓我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