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風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風作文

家風作文1

“校有校規,家規家規”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那麼你想不想知道我的家風呢?

我的家風是大海上的燈塔,照亮着我這個漂泊的人找到停靠的海岸;也是那回家路上的一盞盞路燈,指引着我前進。我的家風就是勤儉節約。

奶奶從我記事開始就教導我,一定要勤儉節約,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能忘記。一開始我只是陪着奶奶點頭,並不知道什麼是勤儉節約。有一次,奶奶罰了我,我才知道勤儉節約的意思。剛開始吃飯的時候,我總是隻吃一點點,碗中還留着一半的米飯放在那裏。奶奶看見了,用責備的眼神看着我,罰我抄了十遍的《憫農》,並教導我,以後不能有剩飯,要學會勤儉節約。這時,我才明白奶奶口中所說的勤儉節約是什麼意思。以後,我就再也沒剩過飯了。我開始學着奶奶一樣,用洗菜的水拿來拖地板,用洗衣服的水拿來沖廁所,出門隨手關燈、拔插頭,儘量少用空調,多開窗戶.......直到現在,我已經養成了好多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了!這都要感謝奶奶,我也是一名環保小衛士了。

請各位朋友們跟我一樣,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人民素質全面提高!這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對不對?

家風作文2

校有校規,家有家規,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但一問到,你家的家風是什麼?家教是什麼?這些問題,同學們就會傻眼了。在我們家媽媽經常也對我說:“現在的生活多美好呀!我們一定要珍惜它。平常生活中,要節約用電節約用水珍惜糧食,還要尊老愛幼,在公交車上見到老人要讓座,見到需要幫助的幼兒要幫忙。”

她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她正在用行動來教育我。我們家有一個好習慣就是最後一個吃完飯的人刷碗。但是以前我總是吃完飯就把碗放在桌子上裏,這時爸爸走過來說:“你天天吃飯都磨磨蹭蹭,從今天開始,以後誰最後吃完飯,誰刷碗。”從那天開始,我不在是最後一個吃完的了,而且我還養成了吃完飯自覺把飯碗放到水池裏的好習慣。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

家風作文3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並非鮮見,爲後人稱頌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規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爲日常生活行爲規範的有機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爲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爲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曆史上衆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爲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着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爲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衆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文4

有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在永和吃飯。我點了自己最喜歡的雞絲飯。我們邊聊天,邊吃飯,很快吃好了。我放下筷子,就要去玩。

媽媽把我叫住,告訴我說:“吃完飯,應該將碗、勺子、筷子、飲料杯子都整理好放進盤子,並將垃圾收拾好。”

我不懂,問媽媽:“爲什麼啊?打掃衛生的阿姨不是會收拾嗎?”

媽媽耐心地解釋說:“因爲這樣整理好了,就大大方便打掃衛生的阿姨。她可以把盤子一次性端走。”

我恍然大悟,說:“這樣阿姨就不用那麼累了,還可以節省時間。”

媽媽誇獎我說:“鄧於零真棒!”

於是我把餐桌上的東西整整齊齊地收拾好。

打掃衛生的阿姨過來了。她看着我們桌子上的三個整齊的盤子,很開心的朝我們笑了笑,還說了聲謝謝。然後輕鬆地把盤子收走了。

我站起來,準備離開,扭頭看見旁邊桌子上,一個小男孩正在認真地整理自己的盤子。

我們三個人開心地笑了。

爸爸對我說:“飯後收拾好盤子,對我們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但對阿姨來說,就大大節省了勞動。方便別人,就是方便自己。”

從此以後,我在外面吃飯,都會把自己的盤子收拾的整整齊齊,這個細節和行爲,得到很多人的表揚。

家風作文5

與別人家的家風不同,我家的家風就是兩個字——謙讓。今天,我就和大家談一談我家是怎樣謙讓的。

我家吃飯有秩序,長輩們先坐下,小孩才能坐下。因爲這樣能顯得家裏和諧。晚輩給長輩敬酒乾杯時,晚輩的杯一定要低於長輩的酒杯,如果不低下,就表示晚輩比長輩高上一等,就是對家裏的長輩的大不敬。在要吃飯時,要讓比自己大的人先吃,這樣能充分體現出對家裏的長輩的謙讓與孝順。

在坐車時也同樣,上車時如果座位不夠,一定要讓長輩先坐下。如果座位夠的話,先讓長輩坐下,自己再坐。如果從車下來一位老人,那麼晚輩要站起來,把座位讓給老人,如果此時又來一位老人,那麼帶着自己去坐車的長輩也要把座位讓出來給別人。

在倒水方面也一樣,先給長輩倒,小孩如果自己能倒就自己倒,如果自己不能到,那要等先給長輩倒完,再給自己倒。

這就是我的一個謙讓的家風。

家風作文6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糧食一般,是一個家不可缺少的東西。而我們家的家風是勤儉節約和守信。我從小就受到爸爸媽媽的影響,要勤儉節約的過着每一天,爸爸媽媽從小就叫我要節約每一滴水和每一粒米,洗過米和菜的水,還有養魚的水都可以澆花澆菜,都可以二次利用。吃飯時,不要剩飯,不要留下一滴米。不要亂花一分沒有用的錢。 媽媽教育我要守信。記得有一個週末,媽媽答應我讓我玩兩個小時的電腦遊戲。但是,我玩遊戲超過了時間,而且撒了謊,媽媽很嚴肅地收起了電腦。因爲我不守信用,媽媽下一次只讓我玩半個小時的電腦。之後,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做人要守信用,不然長大後你到社會上是會很麻煩的!”

媽媽教會了我誠實守信,爸爸教我勤儉節約,這就是我家的家風。

家風作文7

在學校,在路上等等一些地方,都能夠看到一些同齡人,或者比自己大的,比自己小的一些人。在學校,有的人溫文爾雅的,有的人卻總是在校內校外打架的,有的甚至打殘了,這種人都是家風不好的,爸媽管不住。

在路上,你正在走路的時候突然從你身邊飛過一輛車,速度快極了,還會發出嘟嘟的聲音他們通常覺得他們這樣很帥,但是他們想沒想過路人會怎麼想,一些年齡大的爺爺奶奶會受不了,中等年紀的會覺得他們很傻,我記得一個阿姨曾說過他的兒子。

阿姨說,他兒子買了一輛酷車,7000多,然後又改裝了,花了3000 多,這一輛車加起來就10000多了,誰知道還沒騎多長時間就被人偷了,阿姨說,那你騎我的吧,他兒子說,你車不好看,我坐公交車,這種人都是爸媽很寵他,就是這種寵他,讓他變成愛打架,花錢如流水的孩子。再看看那些乖巧的孩子,她們家肯定家風很好,不讓他們的孩子亂混,以後有個好工作,有個好家庭,那些愛打架的,他們一般都沒有好下場。

家風在每個家庭了起着重要的作用,這會讓孩子們有規則意識,那些家風不好的,他們可能就這麼亂下去,有些人覺得這樣做可能不好,就改邪歸正了。

家風作文8

有一句話是這麼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意思是做任何事都要有規矩,規則,做法,否則便無法成功或常常出錯。這裏的規矩便是家風,家訓了。

在她們的祖國,每一個家庭,都有獨特的家風,家訓。當然她們家也不例外,她們家也有家風,家訓。說到底,家風家訓是什麼呢?哦!家風是指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家訓是指家長教誨子孫持家治學,立身處世的話。尊老愛幼,友好鄉鄰,是自己的家風,敬老是尊敬老人,愛幼是愛護比她們幼小的兒童。友好鄉鄰是對待鄰居要友好,鄰居之間要互相幫助,友好相處。好的家風,培育出國之棟樑,可以讓她們少走彎路,家風是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個滴做起,慢慢培養,會成爲習慣,到那時,家風就完全溶在你的生活中了。那麼不好的家風,就只會讓她們在生活中跌跌撞撞。

誠實守信,勤勞節儉,是自己家的家訓,誠實守信是說出的話一定要做到,勤勞節儉是熱愛勞動,節約,不浪費。從孔子對兒子的家訓,到諸葛亮的家訓幾乎每個古代家庭都有家訓。準確的說是,沒有好的家風家訓就沒有那些歷史名人,人們會沒有規矩地做事。

家風作文9

前段時間電視上一直在放着家風這個話題,說每個人的'家裏都要有家風和家規。我是根據新聞上的專題,來寫這篇作文的。現在大家都很注重家裏的風氣,風氣的範圍有大有小,有國風、也有班風,今天就來講一下這個家風吧。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裏的風氣,家裏的風氣好不好就會影響到子孫後代,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家風要正,首先是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家風也分爲好幾種,在家裏做的事、在家裏做家務等等,在家裏做的事情的是好家風,家風也叫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

家規很嚴格的,所以家裏的規則必須要嚴格遵守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爲規範,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範後代子孫的準則。家規也叫家法,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指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法律,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規矩,這個規矩就相當於國家的法律。指家庭的規矩,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講規矩。

最後,我覺得好的家風和家規每個人都要嚴格的遵守,我們學生也要自己遵守好的行爲規範,講規矩,要正義。

家風作文10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也有什麼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得那句話:百孝順爲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得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裏傳爲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得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得樣子。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得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孃,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爲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裏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後大多是聽外公外婆得,用爸爸得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爲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爲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得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得大問題,儘可以由着他們來。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家風作文11

雖說是21世紀了,但由於封建意識的影響,父親的教育方法總是有些封建,他愛用封建的教育方法管制我們。

但正是這些教育方法,使天生賤皮子的我和哥哥在學習上總是名列前茅。每當夜晚;家裏從未出現過嘩啦啦的搓麻將聲,也不曾有過地動山搖的音響聲,只有我和哥哥寫作業的沙沙聲,以及父母翻書報的聲音。有時,全家人也會爲了一道數學題而爭得面紅耳赤。但畢竟是封建的教育,於是出現了一切的封閉政策!收音機不讓聽,假日不許出去遊玩,似乎想讓我和哥哥成爲書呆子。不,連課外書也只能在廁所或被窩裏偷看。

我真想對父親說:“都21世紀了,老掉牙的教育方法也該改改了。”但怯於父親的威嚴,話到嘴邊總是又咽了回去。

這就是我的家風,有利有弊。但我堅信,隨着時代的進步,新時代的家風會落腳於我家。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完美!

家風作文12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不錯,我的家鄉確實是以孝當先,個個人家的子女長大後首當其衝的一件事是:就是孝敬老人、父母。

幸運的我有個哥哥,哥哥是怎樣孝敬爸爸爸爸的舉動,我都一點一點的記在腦海裏。

還記得我九歲的時候,哥哥已經畢業了,並且掙到了錢。果不其然,哥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孝敬爸媽。那天,哥哥從上海回來,興沖沖的告訴我們一家,說掙到錢了。我們都爲哥哥高興。

當天,哥哥開着新車帶着爸媽去了南通的老天寶黃金店,說是爲爸爸買黃金,就當是孝敬爸爸。因爲:以前沒那麼富裕,現如今社會條件改變了,當然要“炫耀”一番啦。哥哥給爸爸精挑細選的耳環和戒指,爸爸整天跟別人炫耀說“唉呀,我兒子有出息了,都懂得孝敬我們啦!”這些一點一滴我都記在腦海裏,等到我長大的那一天,像哥哥那樣孝敬父母。也許,那一天,我將做的比哥哥還要好。

也許,“孝”這個字說簡單也不爲簡單,說不容易,也並不是那麼的苛刻。孝,不過就是陪陪老人,孝敬父母;孝,不過就是爲父母端上一杯溫暖的茶;孝,不過就是爲了父母而送上一句噓寒問暖的話語。我想,再也沒有什麼事比孝敬父母更爲重要的了。

我的家風不過如此,“孝”這個字永遠刻在我的心頭。

家風作文13

新的時代,我們周圍的許多都改變了,有的比以前更好,有些卻不如從前的了。過年,去別人家做客,一年一年的,變了不少,但有一些一直都沒變。

桌上的菜越來越豐盛了這一改變是每家每戶的變化。桌上的菜放的都疊起來了,油炸響鈴、大龍蝦、梅乾菜扣肉、泥鰍、黃鱔、清蒸魚……看得我眼花繚亂,都不知道該吃哪一個了!飲料也有好幾種,什麼旺仔啊,冬瓜茶啦,儘可以挑自己喜歡的來喝。大人們有的喝啤酒,有的喝紅酒,還有的喝白酒。大家一邊吃菜,一邊聊天,顯現出一副其樂融融、熱鬧的景象。

隨着時代的進步,電腦、手機進入了家家戶戶。在親戚家做客時,我發現了一個不好的現象。在吃飯前,菜還沒有上來的時候,有很多人拿着手機,雙眼緊緊地盯着屏幕,玩遊戲的玩遊戲,看電視的看電視,整個房間裏寂靜一片,連針掉到地上都聽得見。相比之下,我們家就好得多。在菜還沒有上來的時候,大家聊聊天,互相分享一些有趣的事,開心的經歷,這樣,讓大家的關係更近一些。

讓我們將美好的家風傳承下去,留下那些好的,捨去那些不好的。

家風作文14

在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都要牢記感恩我們的父母親人,他們曾經給予我們人世間最無私的愛,這種愛使我們的心時刻充滿溫暖,我們應該對這種愛有所回饋,這就是我的家風之一:“孝”。

記得我剛上學的時候,爺爺生病了,奶奶去醫院照顧爺爺,全家人忙的不可開交。放學後,我知道奶奶沒有時間來接我,我並沒有哭鬧,而是安靜的自己在教室裏寫作業,等待爸爸下班後來接我。回到家後,我幫媽媽收拾屋子、洗衣、做飯。奶奶從醫院回來後非常感動,誇我長大了,是個懂事的孩子。我想,懂事應該就是我“孝敬”的最好方式吧。

後來,我轉學到了第二實驗國小,新的環境讓我剛開始並不適應。一次,因爲和新同學語言不和,他打了我,開始我想還手,突然想起爸爸曾經告訴過我的一句話:“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這就是我的家風之二:“寬容”。我放下了擡起的拳頭,微笑向那位同學和解了。現在,我們是班裏最要好的朋友了。通過這個事情,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這就是我的家風,簡單而不平凡,我相信它會一直幫助我的成長,我也會努力做一個健康、品行端正的好孩子。

家風作文15

與別人家的家風不同,我家的家風就是兩個字——謙讓。今天,我就和大家談一談我家是怎樣謙讓的。

我家吃飯很有秩序,長輩們先坐下,小孩才能坐下。由於這樣能顯得家裏很和諧。晚輩給長輩敬酒乾杯時,晚輩的杯一定要低於長輩的酒杯,假如不低下,就表示晚輩比長輩高上一等,就是對家裏的長輩的大不敬。在要吃飯時,要讓比自己大的人先吃,這樣能充分體現出對家裏的長輩的謙讓與孝順。

在坐車時也同樣,上車時假如座位不夠,一定要讓長輩先坐下。假如座位夠的話,先讓長輩坐下,自己再坐。假如從車下來了一位老人,那麼晚輩要站起來,把座位讓給老人,假如此時又來了一位老人,那麼帶着自己去坐車的長輩也要把座位讓出來給別人。

在倒水方面也一樣,先給長輩倒,小孩假如自己能倒就自己倒,假如自己不能到,那要等先給長輩倒完,再給自己倒。

這就是我的一個謙讓的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