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生活走向開放的作文

語文閱讀怎麼考?這是考改中的熱點也是難點問題。

走向生活走向開放的作文

1996年,宜昌市以語文教研員、特級教師餘蕾提出“三個淡化”爲標誌,拉開了考試改革的序幕。

“三個淡化”即:“淡化語法,淡化課文,淡化文體”。

“淡化語法”是針對教學中糾纏於繁複的語法概念而忽視語言的生動運用提出來的。考試中不考語法概念的辨析、不考靜態的語法分析,而是在讀寫中滲透語法的真實運用。例如:2002年會考試題《優點零》第4題仿寫句子,不談句子的因果關係,而是考查學生語言的實際運用和真實表達。“淡化語法”的提出,將語文教學從機械繁複地肢解語言的訓練中解放出來,引導我們關注生活、關注運用。餘老師《語法啊,語法……》一文正是陳述了這一觀點。

“淡化課文”更是一個大膽的思路,意在讓考試與課文脫鉤。它的提出則引起了我市語文界的強烈反響。有人認爲,課文不考了,那還上什麼課。也有人說淡化課文就是忽視教材。對此,餘蕾老師撰寫了《重提與〈課文脫鉤〉》《誰說課文可以不教了》等文章闡述了考試不考課文的實質正是爲了激活教學,爲了有效地用好課文、用活課文、用足課文。“課文無非是例子”(葉聖陶),考試淡化課文就是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促使語文課堂教學注重運用課文這個“例子”聯繫生活來“反三”,促使學生學好“例子”,運用“例子”。以2001年會考《說到音樂》第1題爲例:文中加橫線的“江南絲竹”中“絲竹”作“音樂”解,在你讀過的文言課文中出現過兩次,請任舉一例。試想,如果學生在學習《陋室銘》《醉翁亭記》時對文中出現的“絲竹”一詞的意思含混不清,即使是開卷,他又能到哪裏去查找原文,又能怎樣完成答題?考試“淡化課文”改變了“抱着課文打滾”的封閉的教學格局,使語文教學得以由課內延伸至課外,也使課文得以發揮出最本質的作用。

“淡化文體”所倡導的是學生能自由地、無拘束地、盡情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真情實感,發揮寫作優勢,寫出得意之作。而這一觀點的正確性,已在2000年教育部就會考問題提出的改進意見中得以證實。

從“三個淡化”開始的宜昌市會考語文改革經過幾年的實踐總結,最終形成了“突出能力、注重運用、聯繫生活、取材課外”16字命題方針。隨後,又邁出了實質性的幾步:2000年試題以減少標準化,增加主觀性試題爲基本特色,奏響開卷的序曲。2001年提出廢止標準化試題,語文實行開卷考試!2002年繼續實行開卷考試,突出開放性評價特色,大步走向新課程標準。

閱讀考試的走向正是如此。

從近三年的會考試卷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閱讀考試的幾大特點:

1. 取材課外,文質兼美。

多年來的“課內外銜接”實驗極大地改變了宜昌市語文教學的格局。師生已形成關注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的教學理念。熱烈蓬勃的課外閱讀是我市銜接實驗的“四大支柱”之一,也是實驗帶來的最大變化之一。“課外閱讀有效地開闢了語文學習的暢通渠道,有力地促進了語文教學改革的良性發展,爲四個‘四大限度’(即最大限度地開闢語文學習的空間,最大限度地爭取語文學習的時間,最大限度地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最大限度地提高語文學習的興趣)的落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餘蕾語)新課標提出國中“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如果加上國小應讀的145萬字,國中畢業生應有400萬字以上的課外閱讀總量。我市取材課外的命題思想正是以此爲基礎產生的,所以在會考的閱讀考試中,我們可以大膽地與課文脫鉤,以大綱和教材所提出的知識和能力訓練項目爲命題依據,取材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向課外延伸。

首先,取材課外有學生課外閱讀質量的支持。餘蕾老師撰寫的《八小時以內學不好語文》《400萬,你擁有嗎?》《談談課外閱讀》等文對課外閱讀的質量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命題中對閱讀質量的考查主要表現在:A.考查閱讀習慣。書寫習慣、積累習慣、歸納習慣等等都是最基本的。如2000年第1題考糾正常用語中的錯別字,第8題給長篇名著做一張閱讀卡片,2002年《三層結構》第1題做讀書卡片等。B.考查閱讀積累。沒有積累,便沒有質量。如2000年第9題的第4小題,2001年《螢火蟲的“小燈”》第3題,2002年《熟讀精思》第5題、《優點零》第5題等都是考查學生的積累量。C.考查閱讀策略。2001年、2002年在閱讀題目中出現的“速讀、略讀、精讀、品讀”的字眼,並非簡單的標籤,它所倡導的是運用正確的閱讀策略:速讀,重在抓住中心,貫通文意,2001年《螢火蟲的“小燈”》第1題即爲實例;略讀,要求抓住要點,理清脈絡,2002年,《三層結構》第1題填表便最能體現;精讀,要求熟讀精思、深入理解,2001年《說到音樂》第6題、2002年《優點零》第2題就作者的說法談自己的觀點正是代表;品讀,要求反覆揣摩、用心玩味,2001年《雨的隨想》第1、2題,2002年《世間最美的墳墓》一題反覆引導學生品味文章的感情與意境。D.考查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是良好的閱讀習慣、豐富的閱讀積累、正確的閱讀策略和紮實的基礎訓練的綜合體現。重在整體感知,理解運用。對此,餘老師的《閱讀貴在整體感知》一文作了深入淺出的論述。在會考試題中,如2000年第11題《雪白》的第4小題,2002年《世間最美的墳墓》第3、5題等,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其次,閱讀選文的標準是文質兼美。內容廣泛,近三年的選文、選段可以說涉及了自然科學、思想政治、藝術文化、文學修養、現狀反思、文化繼承等等,豐富多彩;在形式上,注意典型性和代表性,涵蓋了說明、議論、散文、寓言、科學小品等多種文體;在語言風格上,有的科學嚴謹,有的生動簡明,有的含蓄雋永,有的富有哲理;在可讀性上,生動靈活、耳熟能詳。以2000年的會考試題爲例,學生耳熟能詳的生活材料俯拾即是:“圓你一個出國夢”“享譽神州”“減輕中國小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鮮活的材料,既體現了“降低難度,不設審題障礙”的命題原則,更主要的是體現了走向生活的語文觀。

我們的選文以美文、時文爲主,意在發揮考試的教育功能,注重在內容上給學生以真善美的薰陶與滋養。以2002年會考試題爲例,愛讀書者可以在此獲取更好的讀書方法;愛科學者可以更全面認識科學知識體系的構成;愛思辯者還可以更深入反思教育現狀;而在托爾斯泰墓前,每個人都將受到一次精神上的洗禮。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意在引導學生置身於作品之中,吸收文學精華,領悟作品內涵,從中獲得情感體驗,“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領會作品中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提高自己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語文課程標準》),從而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增加學生人文底蘊。

2. 讀寫結合,注重運用。

試題不追求知識復現式考查,不以單純的字詞名篇知識概念列項,堆砌名詞術語,而是突出讀寫,考查遷移運用語言的實踐能力。

讀寫結合是我市閱讀考查的又一鮮明特色。語文學習既重吸收,又重表達。而取材於生活的時文、美文則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爲學生提供了“感”“悟”的空間,也激發了學生真實表達的熱切願望。所以,我市會考命題從1999年減少標準化試題,到2001年廢止標準化試題,到2002年不提供“標準答案”這一系列的變化,都是注重讀寫結合,注重能力運用的結果。客觀題越來越少,主觀性越來越強。使學生不再滿足於記住老師給予的結論,而是用心揣摩,獨立思考,如實陳述,表現出對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實際運用水平。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闡述:“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其教學目標不是要追求語言知識的系統的完整,而是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不僅如此,培養這種能力的途徑也只能是大量的語文實踐。”餘老師撰寫的《基礎知識怎能忽視》《基礎知識重在運用》等文中對着重考查學生的讀寫能力和知識的運用能力也作了明確的表述,並在會考命題中得以具體體現。

比如,近三年會考試題中都有仿寫題。(2000年第7題、第9題的第4小題,2001年《河水與大堤》第1題、《雨的隨想》第5題,2002年《優點零》第4題、《世間最美的墳幕》第3題等)這類題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開放性,它以讀懂原文爲基礎,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和情感態度來完成,要求讀得深入;寫好一個句子,必然涉及句法、句式、修辭、連貫等問題,但若只記住這些概念、規律是遠遠不夠的,會用是關鍵,要求寫得貼切。讀寫結合,極富創造。

再如,近三年會考試題中都有概述題。(2000年第8題,2001年《河水與大堤》第3、4題,2001年《說到音樂》第4題,2002年《世間最美的墳墓》第3題等)這類題型是以閱讀理解爲核心。把握主要內容,體會具體情感,獲得獨特感受,然後調動語言積累將自己的體驗和感悟準確、精當地表達出來。讀與寫融會貫通,全面展現語文素養。

此外,近三年會考試題中還有語言揣摩題。(2000年第9題的第1小題,第10題的第2小題,第11題的第1、2小題;2001年《河水與大堤》第2題、《雨的隨想》第5題,2002年《優點零》第3題等)這類題型重在考查語感。語言的運用,詞語也好,句子也好,都離不開具體的語言環境。根據文章的上下文,結合自己對詞語或語句的深入理解,準確、得體、連貫地運用,必然是熟讀精思的結果,是讀寫能力的綜合體現。

2002年《世間最美的墳墓》第6題完成“閱讀提示”應該是最典型的讀寫結合、注重運用的題目。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命題者在每則閱讀材料之前都添加了“閱讀提示”,特別又在此段閱讀中明確鼓勵學生藉助註釋以及相關的“參考資料”來完成。這種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最基本的閱讀能力,學生必須在閱讀感知內容、參閱提示、研讀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創造才能寫出精彩的“閱讀提示”來。

3. 尊重個性,鼓勵創新,開放評價。

新課標大力提倡的學生“獨立閱讀,自由閱讀”的品質,“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這一思想在我市近年來的'會考試題中得以充分體現。我們將“注重創造性思維能力考查,部分試題力求做到開放,以便於學生的創新精神得以充分表現”寫進了《會考說明》。

首先,還學生獨立思維的權利。學生是擁有獨立人格與思想的精神個體,如果考試變成了對他們的約束與禁錮,考試就只能是命題者操縱的遊戲。所以我市的會考在命題上十分注重提倡學生的獨立思維,致力於挖掘學生的個性思維和主觀感受。比如,2000年第10題的第4小題的自我評價引導學生關注自我;還有2001年《說到音樂》第5題簡評歌詞鼓勵學生自主表達;而《說到音樂》第6題、2002年《優點零》第2題,針對文中的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認同也罷,反對也罷,個人的生活體驗、真實的主觀感受,都將給他們以心靈的觸動,激發出各具個性的表達。

其次,給學生創設自由想像的空間。想像是創新的基礎,閱讀離不開想像,只能驅遣着想像來讀,才能真正品味出語言之美,思想之美。我市會考命題對學生想像力的關注力度很大。2001年《螢火蟲的“小燈”》第2題的設想、2002年《三層結構》第4題的創造性比喻、《雨的隨想》第5題和《世間最美的墳墓》第2題的想像描寫,都是在集會考查學生在理解基礎上的合理想像。好的想像並不是天馬行空不着邊際,以《世間最美墳墓》的第5題爲例,其想像的基礎來源於文中夏天、冬天的描述內容引發的情感體驗,而學生對春天、秋天的實際認識以及對墓地氛圍的體察則成爲想像的合理要素。

另外,還爲學生提供開放的評價環境。我市於2001年開始實行開卷考試,在探索開放式評價體系的改革之路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開卷只是一種形式,但它所倡導的是一種開放的觀念。它所要突破的是封閉的教學格局和封閉的評價方式。這種思想反映在試卷中,最明顯的標誌就是“答案惟一”的題目大大減少,(2001年2002年都只有11分,佔全卷總分的9.2%)而“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明顯增多。最典型的要數2002年,試卷開宗明義,在《給考生的話》中,明明白白告訴學生:“許多題沒有設計‘標準答案’,你不必有顧慮。……答案就在你的筆下”;在《評分說明》中,同樣寫給閱卷老師一段話,希望老師們“不要以自己的思維習慣和個人好惡評價學生,要飽含愛生之情,細心琢磨學生的答題思路,認真揣摩學生的答題結論,善於發現學生答題思維過程中的亮點”,力求爲學生的個性思維提供寬容、認同的氛圍。對此餘老師撰寫了《爲不給“正確答案”叫好》《語文不是1+1》等文加以闡述。

4. 古爲

今用,重視積累。

古典文化的薰陶,文學常識的積累都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不可或缺的方面。在實施開卷考試的今天,文言文怎麼考?識記怎麼考?都是很多人關注的問題。對此餘老師撰寫了《文言文的讀和考》等文進行了解說:“文言文是我國古代優秀文學和文化的載體,不少文言詞彙和句式在現代漢語中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浩如煙海的文言詩文,我們還讀得太少太少……一句話,要增強文言文的積累和修養。”“把文言文教學定格在考試上,尤其是定格在古漢語知識的考查上,恐怕難入佳境。”

因此,在會考試題中,文言文的考查表現爲三種形式:一是分散在各閱讀篇目中,重在考查學習文言文古爲今用的能力(如2001年《說到音樂》第3題根據閱讀理解,解釋“使貪夫廉,懦夫立”一句,還有《雨的隨想》第3題解釋帶文言色彩的“獨”字的意思,並列舉兩個同例、第4題讀文聯想詩句等題);一是集中選讀淺顯的文言篇章,重在考查學生憑藉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的能力(如2002年《熟讀精思》一文的閱讀理解);一是在閱讀聯想會考查學生記誦積累的能力(每年均有)。

多年來,我市的語文教學以科學務實的態度,探索改革的成功之路,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績。2001年教育部門頒佈了《語文課程標準》,準確地說新課標的思想並沒有讓宜昌人有“恍然大悟”的感受,而是更堅定了改革的信心。因爲我們明白了:我們多年來的改革之路是正確的,我們就是這麼做的!

對我市的教改和考改,劉國正先生作了高度評價:“搞這項銜接實驗,要有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就是考試改革,否則就會……絆手絆腳。宜昌的同志看準了這一點,大膽地改革考試……由於指揮棒指得對頭,考試促進了實驗,他們的經驗值得推廣。”2001年6月14日,《中國青年報》以《語文的正途》爲題對我市實行會考開卷考試進行了相關報道。

當然,我們更知道,改革之路並不平坦,考試改革中還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討。但我們將會堅決貫徹《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將我市語文的課改、教改和考改繼續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