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現代的作文

1.過去與現代

傳統與現代的作文

時代隨着科技不斷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從過去的茅草屋到現在的高樓大廈,從過去兩輪車自行車到現現代的四輪的小橋車或者是大型貨車,從過去的火車到現代的飛機,但是我們人類的素質有沒有提高呢?這些都是所謂的變化隨着變化而變化着.

這時有個問題出現了:隨着工業化的發展,我們的母親-地球,也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那就是生活環境真遭受着我們無知的人類日復一日的破壞着,空氣,水,都遭受着破壞.但是,有關部門有沒有出來解決過這個問題呢?我們人類有沒有自覺性的保護我們的母親呢?有些環保大使啊,有些環保局的領導啊,等等...都出來做過活動和廣告,說到廣告,我見得倒挺多的,但是這些又起到什麼作用呢?

我們來說說過去到現代的變化:我是一個生在農村的人,從前我總是在家鄉上的田野上玩耍,吸着新鮮的空氣,在湖中自由的游泳着.每天都過得很快樂,那是我美好的童年.但是,我前年回去的時候,呈現在我眼前的,不是童年時的景物,而是,工人在破壞田野來建築工廠,農民在樹林中無情的砍伐大樹,連清澈見地的小湖也變得渾濁,到這點,我的心莫名其妙的痛.爲什麼人類沒有想到的一點那就是:沒有過去哪來的現代,爲什麼不好好珍惜過去,非而去破壞過去來成就未來呢?

其實,我也希望生活有所提高,祖國變得繁榮富強.但是,在這的同時,我不想看到人類的無知讓我們的母親承受着痛苦,讓我們的家被破壞.同時,我希望每一個人獻出自己的愛,來維護我們的家.來愛護我們的母親.

這就是過去與時代的變化.

2.

傳統與現代

在一些人看來,傳統則意味着“落後”、“保守”、“抱殘守缺”,如同一位生命垂危的老者;而現代則給人以“時尚”、“希望”、“與時俱進”,它像一個富有朝氣的青年,煥發青春的活力,吹響着時代的號角。從某一角度來說,我並不反對這種說法,有時,兩者確有水火不融之勢,但兩者卻又相輔相成,互相作用,它們共同統一於人類社會的進程中。

魯迅先生在他的《拿來主義》一文中,在談到如何對待外來的東西時,他採取的態度是“吸其精華,棄其糟粕”。這八個字也同樣可以用來對待我們傳統的東西。隨着社會的發展,有些經不起時間檢驗的所謂的“傳統的事物”也早已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如中國女人的裹足、男女性別的歧視以及不合理的等級制度等,而有些傳統則在我們的頭腦中揮之不去。還記得小時候,姥姥、姥爺牽着你的手一起逛廟會的情形嗎?手中拿着一串冰糖葫蘆,看着街邊的老藝人賣弄着技藝,捏泥人、剪紙、雜耍等令人流連忘返;還記得在煙雨迷濛的江南中,那位撐着油紙傘,走在青石巷中,結着愁怨的.丁香姑娘嗎?還記得端午時節,糉香四溢時,那些漢子們勇立潮頭,齊心協力、奮勇前進的情形嗎?這些傳統,即使步入現代社會,依然會在我們的記憶中,不會因爲社會的發展而隨之風化。

人類文明的車輪一路向前,身處現代社會,我們歡欣雀躍,我們欣喜於現代化的科技給我們帶來的便利,當手機短信代替了傳統的書信,鴻雁傳情的無盡思念也只能在唐詩宋詞裏去追尋。當電子閱讀代替了紙質閱讀,那一抹淡淡的書香還有誰能夠體會得到?我們似乎可以隨心所欲,好像天下沒有我們不知道的事情,但到頭來我們卻忘記了自己是誰,腳步太快了,靈魂被遠遠的落在後面。這是現代化給人類帶來的一個致命的災難,當一個人在現代化的節奏中迷失了自己時,他已經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和價值,當信息風暴轟炸他的頭腦時,他還有思考的空間嗎?現代化其實就如一把雙刃劍,它可以讓你成爲至尊,也可以讓你死在自 己的劍下。

因此,只有將傳統的東西與現代化有機融合,傳統借現代而大放異彩,現代因傳統而富有底蘊。這正如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青年,既有底氣,又有朝氣。青春版的《牡丹亭》在這方面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一個優秀的傳統崑曲劇目經過現代科技的“包裝”,更容易爲新新人類所接受,從而使這種藝術的生命力得以持久。

現代與詩意、傳統並不矛盾,你可以想象一下,日暮時分,與家人或三五知己圍坐在一起,談論古往今來的事情,聽着遠處傳來的民間小調,在燈影搖曳中,請停下你匆匆的腳步,讓靈魂附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