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糖畫作文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爲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糖畫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糖畫作文15篇

關於糖畫作文1

糖畫,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以糖爲材料,以勺子爲畫筆,以糖稀爲墨,只一會兒工夫,各種生動的圖案造型就在藝人的手中活靈活現。一個木製的方形小框,上面放一塊經過磨製的大理石板,右邊有一塊圓形木盤,木盤上畫着各種樣品圖案,還有一支可以旋轉的竹箭。這就是製作糖畫的全部工具。

我每次到公園裏遊玩的時候都會看到不少糖畫攤,而每個攤前一定會被嘴饞的孩子圍得水泄不通。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轉着圓盤上的竹箭,都希望能轉到自己的生肖。製作糖畫的`老人也被孩子們的淘氣勁兒逗得樂呵呵的。“哦,是我的生肖羊!”一個男孩子歡呼着,老人用勺子舀起半勺糖稀從羊頭畫起。老人的手起起落落,嫺熟地在大理石板上揮動。完成了!老人左手拿起竹籤,右手在羊的身上滴了三滴糖,將竹籤粘在上面,小心翼翼地把“羊”拿起來,遞給了那個男孩。

我也被如此熱鬧的場面吸引了,拽着媽媽來到攤邊,用食指將那個圓盤上的竹箭頭一撥,圓盤轉了起來。圓盤轉動速度漸漸變慢,停——“哦!是龍!”老人將燒化的糖舀起一勺,先畫出了龍身體的動態。老人神色泰然,目不轉睛地盯着緩緩向下流動的糖稀,“那是兩隻角,哦,龍頭、爪子……”一旁的小孩子讚歎不已。老人的手上下起伏,揮灑自如,在龍的身上留下了龍鱗。老人一氣呵成,“龍”竟如此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不禁吸引了站在一旁的家長們的目光,也獲得了陣陣讚歎聲。我一把接過我的糖畫,抿了抿,真甜!媽媽說:“糖畫那可是年代悠久的一門藝術,最早源於明代,清代就變得更爲流行,還有一首詩記錄了當時的糖畫呢。‘熔就糖霜丞相呼,寶筵排列勢非弧’……”

吃着甜滋滋的糖畫,看着各種各樣的造型,我真心喜歡上了這個傳統手工藝——糖畫!

關於糖畫作文2

今天,我突發奇想:昨天爸爸給我買了根糖畫兒,吃上癮了,這麼好吃的東西,自己能不能做一做呢?嗯,試試看!

俗話說得好,防火防盜防爸媽,這件事讓爸媽知道可不得了,只能採取“間諜式行動”。

我躡手躡腳地走進廚房,關上門,開始找煎鍋,左顧右盼,一個一個地拉開櫃子,就像一個“土撥鼠”在廚房上躥下跳,最後你猜在哪兒啊,就掛在牆上。我舀了一大勺糖,均勻地灑在鍋面上,打開油煙機,最恐怖的就是開火了。我左手捂臉,右手顫抖地伸向點火開關,剛碰了一下就立馬縮了回去,這時的我好爲難,放棄吧,總不能被一個小小的火苗給嚇回去呀,繼續吧,我又怕——哼,我一定要做糖畫。我眼一閉,右手一把抓住點火開關,向左一擰,只聽“噼裏啪啦噼裏啪啦”不停地響——轟!一團藍火冒了出來,如一個藍色小精靈在舞蹈,又如藍線絲帶迎風飄揚。這時,鍋裏的糖開始不停地翻滾,糖上冒起了浪花似的白泡沫,漸漸地變成了金黃色,我想:嗯,再過一會就可以了。等糖漿變成深褐色,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出筷子,把糖漿澆在筷子上。我左一繞右一繞,繞出了個栩栩如生的老鼠。接下來就是等待了,我洗了鍋,等了幾分鐘,見已經定型,便拿出鏟子一插一挑,“嚓”一聲,一隻斷了尾巴的`老鼠誕生了——

我一嘗,“嘔!咋這麼難吃,又甜又苦,什麼味兒!”原來,糖燒的時間太長了,所以有點烤焦了。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扔了吧!

這時,有人突然按住我的肩膀,氣勢洶洶地說:“你不寫作文跑這裏幹啥呢?”我回頭一看,呀,老媽,完啦!

關於糖畫作文3

北京的烤鴨,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山東的煎餅……都是聞名四海的美味。但我最喜愛甜甜的糖“畫”。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去南京夫子廟。嗬!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只見不遠處圍了許多人,嘖嘖稱讚聲此起彼伏,我們懷着好奇之心來到近前,透過縫隙,我發現,原來是一位老爺爺,只見他把一小快糖放入鍋中,用溫火熬着;然後,用一把刷子輕輕地刷一塊平整的'大理石板,沒多久,老爺爺就把火關了,隨手拿出一把勺子,從鍋裏舀出已經熬成的糖水,微微傾斜,信手在石板上畫來畫去,時高時低,時快時慢,一會兒,一條栩栩如生的“龍”便出現了,引得衆人一片掌聲。此刻,老爺爺卻不慌不忙,又用一個薄薄的的尖尖鐵片,在“龍”身上雕過來,雕過去,隨後,順手按上一根竹籤,接着,就用一把小鏟刀輕輕一劃,就拿起了“龍”。啊!那“龍”在陽光中閃閃發亮,在風裏不停作響,那“龍”昂着頭,吐着舌頭,瞪着眼睛,翹着尾巴,橫臥在“雲”上,真是威風極了。

看到這,我連忙擠了進去,“老爺爺,我也要一個。”“好,小朋友,別急,這就給你做。”

當我很快地拿到“龍”時,我仔細地端詳了許久,真不忍心吃了它。我一直把它帶回了家,整天地看,真讓我垂涎三尺,實在是忍不住了,我就輕輕地咬了一小口,啊!頓時滿口香甜,酥脆,好吃極了!

我真愛吃糖“畫”,更愛那糖“畫”技藝!

關於糖畫作文4

一天,我到月牙湖公園門口玩,剛跨進大門,就看到一羣人圍着什麼東西,裏三層,外三層,好不熱鬧。我見了,想湊個熱鬧,就硬是擠了進去。

噢,原來是一個藝人在做糖畫呢!活潑可愛的小兔,仰天長嘯的馬兒,威風凜凜的老虎……看着這些惟妙惟肖的糖畫,我垂涎三尺,纏着媽媽給我買,媽媽經不住我糾纏,只好同意了。

那個藝人是個笑吟吟的老爺爺,他見我走來,便指着轉盤說:“小朋友,你來轉個動物,我給你做。”我輕輕撥動指針,指針飛速轉了起來。快要到我的生肖了,我緊緊盯住指針,急切地說:“停!停!”那個指針像是能聽懂我的話似的,竟停住了!我高興極了,在老藝人旁邊蹦蹦跳跳。

接下來就該做了,這是最關鍵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只見老藝人擼了擼袖子,拿起勺子,舀了一勺糖稀,把勺子移到大理石板上,微微地傾斜。糖稀像絲線一樣流到了石板上,他的手在大理石板上來回地揮動,不一會兒,一條蛇的輪廓就出來了。他又拿了一根竹筷在蛇上輕輕一滑,蛇身上的花紋就顯現出來了。旁邊的.人不禁拍手叫好,我也讚歎道:“真是巧奪天工!”最後,老藝人拿了一根竹筷按到了糖畫上,用鏟子一挑,一隻活脫脫的蛇就呈現在了我的眼前。

我連蹦帶跳地跑到媽媽身邊,大口大口地咬了起來。“嘎嘣,嘎嘣”,真甜啊!

如果你問我:“最欣賞並喜歡的民間藝術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說:“糖畫。”

關於糖畫作文5

街的角落裏,豎起了一個不起眼的小攤子,那裏有一個不起眼兒的吹糖人的小販。

走近攤子,發現吹糖人的小販正在忙碌着。只見他拿出一小塊糖稀,用食指蘸上少量澱粉壓一個深坑,收緊外口,快速拉出,到一定的細度時,他猛地折斷糖棒,此時,糖棒猶如一根細管,他又立即用嘴巴鼓氣,給糖稀造型。不一會兒,他的手中就憑空出現了一隻小老鼠。只見那隻老鼠豎着兩隻又大又圓的耳朵,兩隻小眼睛似乎在眨,手中拿着一個似乎是偷來的“葡萄”,尾巴蜷曲着在身後伸着,這讓房頂上的.貓也跳了下來,以爲那是真的老鼠。再看吹糖人的小販,小心翼翼地用一根竹籤穿過老鼠的身子,把竹籤插在了旁邊用稻草圍起的稈子上。再看那稈上,插滿了他的作品,有兔子,有龍,有猴子,還有各種各樣的水果。一道明麗的陽光照在它們的身上,不,應該是透過它們,照亮了吹糖人的小販的臉。他有一把年紀了。

皺紋如同樹根一般盤虯在他的臉上,花白的鬍子、花白的頭髮與他那黝黑的臉龐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令我驚訝的是,他每吹完一個糖人時,都會默默地坐在那裏,端詳着那些栩栩如生的作品,臉上露出燦爛的微笑。孩子一樣天真的笑容,競在他那張蒼老的臉上浮現出來——真實生動地浮現出來,使這個不起眼兒的小攤子變得甜蜜可愛起來,令人感到溫暖。也許,每天都會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同樣的糖人被他做出來,在我們看來,這個行當對他來說一定是枯燥乏味的,但他並不只把這個當成走街串巷的手藝活兒,而是沉醉其中,欣賞着那些形態各異、惹人喜愛的糖人,總是露出燦爛的滿足的笑容……

後來的日子,我再也沒有看見他。但是每當走過那個街角,我都會想起那些可愛的小糖人和老人臉上孩子般天真的笑容。

關於糖畫作文6

我們國家有着各式各樣的傳統文化,其中我特別鍾愛糖畫。相傳糖畫是由唐代四川大詩人陳子昂發明的。他把糖畫帶進了皇宮,得到了皇上的讚許。晚年爲了紀念皇上的恩遇,收了幾個徒弟傳授此技,這個技藝便從此流傳下來。

我想親眼看看糖畫的製作過程,爸爸媽媽就帶我來到河坊街。一走進河坊街,就看見一個小攤邊擠滿了人,我擠進人羣才發現,這裏原來是在做糖畫。

只見,做糖畫的叔叔用小火把鍋子裏的糖燒到溶化,然後再趁熱打鐵地將糖漿用勺子在一塊光滑的石板上作畫。叔叔拿着勺子的手一會上,一會下,一會輕,一會重,勺子裏的糖漿慢慢地往石板上滴,不一會就形成了一個長着觸角和鬍鬚的頭,緊接着他又飛快地在頭的`後面畫出了兩條弧線,兩條弧線越靠越近,最後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條長長的身子,然後在身子後面畫出了一個像火焰一樣的尾巴,再在身子中間畫上一條條細線,最後在身子下面畫上四隻像雞爪一樣的爪子。就這樣來來回回晃動了幾下後,一幅糖畫就畫好了。

我定睛一看,原來是一隻張牙舞爪的飛龍,這隻龍被叔叔做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好像是一條真的龍正虎視眈眈地注視着我們。接着,他趁糖還沒硬,就從身旁的一個抽屜裏拿出一根木棍,黏在糖畫上,這一幅糖畫就大工告成了。看着這條龍,我都眼饞了,好想咬上一口。於是我趕緊讓媽媽給我買一個。買到了糖畫,一口咬下去“啊!真甜!”

糖畫又有趣又好吃,它的味道讓我念念不忘。但現在會做糖畫的人已經越來越少,真希望這個傳統文化能一直延續下去。

關於糖畫作文7

今天,我又來到了濱江路玩,玩着玩着,不由得有些餓了,忽然,我看見了一些人圍着什麼,走近一看,原來是“糖畫”。

這個很常見,用糖漿弄出各種各樣的動物,很受人喜歡,我也擠了進去,想看一看。

那是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眉毛和鬍鬚很濃,眼睛裏閃着光亮,他看見了我,便用蒼老的`聲音問道:“小朋友,要一個糖嗎?”我點了點頭,在轉盤一轉,是鳳凰。

老人微笑着,便開始用勺子做了。他用勺挖了一點糖漿,抖了抖,那糖漿像細絲樣往下淌。我在一旁看着,想拍手叫好,但又怕打擾到了老人,便沒有這麼做。“做出來一定很漂亮吧!”我輕聲問到,老人沒有說話,他好像沒有聽到,他看着勺子,生怕有一點兒差錯。此時,老人就像一個藝術家,仔細地做着手中的藝術品,我還沒反應過來,老人已經動作敏捷地畫出了尾巴、身子、腿腳。我看得入了神,老人又熟練地取出一顆粉紅色的豆子,加上了一些熱糖漿,往成品上粘,一隻栩栩如生的鳳凰映入了我的眼簾。“真美麗呀!”我不禁驚吧出了聲,老人見自己的“作品”完成了,便會心地笑了笑。過了一會兒,“鳳凰糖”幹了,老人便把它取下,給了我,我付了錢,開開心心的走了。

“真美呀!”我看着這隻別有情趣的鳳凰說,我也不知我是第幾次讚美它了。是的!它並不是出自於名人的手中,它是一個普通老人做的,但誰又說它不是一個“藝術品”呢?

在陽光的照射下,這隻鳳凰變得更加華麗,發出金色的光芒。

關於糖畫作文8

“糖畫”顧名思義就是用糖做的畫,可以看,可以吃。的確,糖畫的確受到了孩子們和青年人的青睞,孩子們喜歡的原因是:有趣,好玩,而且甜甜的.,很好吃,而且青年人卻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當做裝飾品。

糖畫,原本是廣西的特色,但現在這門手藝幾乎消失了,現在只有一些老年人依然傳承着這門手藝。有一次,在公園的門口發現了一位糖畫藝人在製作糖畫,前面站滿了孩子,有的孩子吮着手指,有的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有的則是垂涎三尺。之間糖畫藝人拿出了一口銅鍋,放入了清水和白砂糖,慢慢細細地攪拌着,若說是攪拌,更不如說是撫摸,用勺子撫摸着鍋內的糖。不久,在鍋中產生了一個又一個的大泡泡,微黃的泡泡熱的孩子們拍手歡呼。之後,鍋內的糖微微發黃了,而且也越來越黏稠了,糖漿也就做好了。然後準備了一塊光滑的大理石板,刷上一層薄油,可以開吃作畫了。“爺爺,我要一隻兔子”“我要一條龍,””好,好,一個一個來,不着急!”年邁的老人笑着答道。眼睛笑得眯成一條縫。開始畫時,用一個小圓勺舀起銅桶中的糖稀,揮灑在光潔的大理石板上,時提、時頓、時放、時收。快的幾乎看不到他的作畫過程。花鳥魚蟲十二生肖他可以說來就來。

不久,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動物、植物出現了。孩子們得到了自己喜歡的糖畫,開心地笑了。

糖畫既有食用性,又有觀賞性,爲何不能繼續把這門手藝好好的傳承下去呢?應該讓這門好吃、好看、好玩的民間技藝繼續保留在我們的身邊。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能欣賞到這們藝術。

關於糖畫作文9

回憶童年,最讓我念念不忘的零嘴便是糖畫了。

小時候,那個賣糖畫的藝人常到我們家附近轉悠,他操着一口地道的河南話大聲吆喝:糖畫唉!好吃好玩的糖畫唉——每一聽到這陌生卻又熟悉的聲音,我便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到樓下,可每當我倒是都已經有幾個小朋友在哪兒聚精會神地觀看了,我也會把頭湊上去,去欣賞那位藝人的糖畫。

仔細回想,他先是在小銅鍋裏島上相等比例的糖和水,然後再小爐中加上許多木柴,火一把地變大了,同時他擁着一把銅勺在糖水中不停地攪着,煙燻着他的眼,他毫不在乎,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銅鍋,漸漸的銅鍋中泛起了泡泡,糖水也由透明轉金,由稀轉稠了,他立馬端起了銅鍋,從中舀取了一勺糖汁,他便開始作畫了——

他稍稍把勺子傾斜了一點,糖汁便緩緩地從勺中向下落了,在接近木板的那一剎那,他揮動起了勺子,勺子在他的手中左搖右擺,糖汁也隨之搖擺,在他的手中糖汁如同一條蛟龍在空中盡情舞蹈,又如同一隻毛筆,他握着“毛筆”在木板上放懷揮毫,那時的他瀟灑程度絕不在王羲之之下,他彷彿已經融入了那濃稠的糖汁,在糖汁中遨遊,不到一分鐘栩栩如生的`龍、狗、鳥便呈現在我眼前,這時,我往往選龍,看着手中的龍,令我賞心悅目,捨不得吃,可吃起來卻又沒個夠,不願停下嘴……

回到現在,我嚥下蠢蠢欲動的口水,思索着——什麼時候才能再次品嚐到那色、香、味兒俱全的糖畫呢?

關於糖畫作文10

一次,放學回家,學校大門的側面擠滿了學生,我非常好奇,也想去看個究竟。好不容易擠進人羣裏,一看,原來就是個老頭兒在畫糖畫,這值得我這麼去擠嗎?還搞得交通堵塞。這個老頭的行爲使我很反感,但是一件事讓我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那是一個星期一的下午,我的肚子有點餓,估計是因爲中午沒吃飽吧。想買塊糖充一下飢,正好看見那個老頭兒又在校門旁畫糖畫,和往常一樣,他的周圍有很多人圍觀。我從人縫中插了過去,他正用勺子在大理石上熟練地畫着,而且桌面上插着許多畫好的糖畫,有鯉魚,有小鳥,有飛奔的'駿馬,有漂亮的花籃……每一幅畫都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他的精湛技藝真令人讚歎。

“小朋友,你想要什麼?”老爺爺和藹可親地問道。

我愣了一下說:“我的錢不夠,我能不能先拿一根,不夠的錢明天再送給你,行嗎?”沒想到,老爺爺居然同意了。

我高興地拿着糖畫——十二生肖中的猴子,左看看,右看看,就是捨不得吃,不一會兒,糖畫化了,全掉在了地上。我呆呆地望着地上的那幅畫,心想,多麼美的糖畫,一口沒吃就化了,真可惜!這時候,老爺爺看見了,他笑眯眯地又遞了一隻猴子,說:“拿着,這根不收錢。”我接過糖畫,心裏好感激他,這位爺爺真好。

第二天放學,我還錢的時候順便問了老人一句:“爺爺,還有其他人欠你的錢嗎?”他的回答讓我發呆,“有啊,有很多,可我現在老了,記不清是誰了。”“爺爺,你真好。”

經過這件事後,我覺得老頭兒不僅糖畫畫得好,人品也好。怪不得,他畫糖畫時,總有那麼多大人小孩圍觀。

關於糖畫作文11

糖畫,顧名思義就是糖做的畫,它不但好吃還好玩,民間俗稱“倒糖人兒”、“倒糖餅兒”,這一種工藝,從明朝距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

上次在南塘老街玩時,我看見那兒一位爺爺在進行繪製糖畫之前的熬糖。熬糖前先準備一塊大理石板,上面刷上油,油刷得很薄,這樣可以防止糖粘在大理石板上。把一個銅鍋放在火上,加上水,再放入白砂糖,然後輕輕攪動一下,防止粘底。水溫在逐漸升高,不一會兒我看見糖液開始起大泡了。爸爸說這是因爲糖液中的水分少了,糖的張力就大了。待顏色變黃,泡也變小了,火候就差不多了,趁熱把它倒在大理石板上後就會冷卻、凝固。等糖凝固後,爺爺就用小勺舀起桶中的糖稀,以腕力帶動勺子運行,隨意揮灑在光潔的.大理石板上,一會兒提,一會兒頓,一會兒放,一會兒收,速度飛快,一氣呵成。隨着糖液縷縷灑下,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裏,栩栩如生的花鳥蟲魚等形象便呈現在衆人面前,尤其是威風凜凜的游龍和絢麗多姿的綵鳳,真是令人拍案叫絕啊!我看着看着,口水直咽,多想咬一口啊!最後我忍不住也買了一根,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啊,真是既美味又可口啊!

糖畫是一種民間傳統藝術,因爲它們惟妙惟肖,又有趣又好吃,所以深受大家的歡迎。我很開心,因爲我終於嚐到了糖畫的滋味。

關於糖畫作文12

在奶奶家吃完飯,和媽媽又經過那繁華又熱鬧的紗帽河小巷。看到小攤上一種不知名的糖,它的香味遠遠的把我勾引住了,“媽媽,要不我們去看看吧!” 攤子前有許多人圍在那兒,我怎麼也找不到一個好時機擠進去。終於,堆在攤子前的'人們各自買下了他們想要的糖後,漸漸散去,師傅也能休息一會兒了。我趁機上前問道:“師傅,我能採訪您嗎?”(老師佈置了採訪藝人的作業)“嗯,好的,你說吧,可以幫我宣傳宣傳啊。”師傅爽快地答應着。我指着架子上的糖問:“這是什麼呀?”“這是山城糖畫,是起源於四川的山城。”“那糖畫又是怎樣形成的?”“要先把糖槳煮好,需要用白糖、蜂蜜和水,以前我做糖槳的時候,總是會把糖漿煮焦了。”“那您練了幾年呢?”“從小開始練,已經練了30年了。”“生意好嗎?你還想繼續做下去嗎?”“生意還可以,我想能幹幾年,就多幹幾年。”“那一個幅糖畫多少錢呀?”“大的10元,小的5元。”

“做這個手藝難嗎?有什麼竅門?”“不難,只是以勺爲筆,以糖稀爲墨作畫。” “那你參加過什麼活動?”“參加過攔街福、科技館的民俗活動……” “那生活怎麼樣?”“四海爲家,目前有了固定場所。”“手藝有傳人嗎?”“現在傳人很難找呀,女兒也不想學這門手藝,沒有傳人,這門手藝就會失傳了。”我問了一大堆,師傅有問必答。 採訪結束後,我買了一個馬的糖畫(因爲我屬馬),只見他用勺子沾上糖漿在大理石板上揮了幾筆,再小刀壓了壓,最後插上一根竹籤,一匹栩栩如生的馬就畫好了。我舔了舔,真甜呀!我真有點捨不得吃,真不愧是練了30年糖畫手藝的作品呀!

關於糖畫作文13

糖畫是我們中國漢族的一種民間手工藝。顧名思義,它是用糖做成的畫,可以觀賞也可以食用。民間俗稱“倒糖餅兒”。傳說糖畫是唐代四川大詩人陳子昂發明的。他喜歡吃黃糖,將糖溶化後在桌子上倒鑄成各種小動物和花卉圖案,一面賞玩一面食用。後來,皇上知道了,就宣他進宮當場表演,並脫口而出“糖餅”兩字,這就是“糖餅兒”這一名稱的由來。陳子昂回鄉後把這手藝傳給許多徒弟,糖畫就流傳下來了。

做糖畫的工具很簡單,僅爲一勺一鏟。糖料一般是紅、白糖加少許飴糖,放在爐子上用溫火熬製,熬到可以牽絲時就可以用來澆鑄造型了。造型大多是各種動物,有龍、鳳凰、大魚、鴿子、白兔等,因此深受小朋友的喜愛。

我們杭州河坊街上糖畫攤前常常圍滿了人。大多是小孩子子,也有大人,甚至有外國人。星期天,媽媽帶我到河坊街玩。我們來到糖畫攤前,看見有不少人手裏都拿着糖畫。有的拿着騰飛的金龍,有的拿着展翅的鳳凰,有的`拿着可愛的小白兔......我看了很羨慕,也讓媽媽給我買一個。我轉動轉盤。指針指到了壽桃上。只見民間藝人阿姨用小湯勺舀起一勺溶化的糖汁,在石板上飛快地來回澆鑄。很快,一箇中間帶有壽字的壽桃就鑄成了,桃子上還帶着兩片小葉子,真是栩栩如生啊!阿姨又在糖畫上粘上竹籤,隨即用小鏟刀將糖畫剷起來遞給了我。我覺得阿姨做糖畫的速度非常快,壽桃也做得很精緻。我用舌頭舔了一口,啊,真甜!

我真喜歡糖畫!

關於糖畫作文14

記憶中的家鄉,總有一個賣糖畫的老婆婆,她和藹的笑着,手法嫺熟,不一會功夫就能誕生出各種形態的糖畫。

每每回到家鄉,我總是拿着零錢,奔向小攤——孫悟空、龍、大公雞……,每一個都栩栩如生。當我一進入她的視野,她便會對我點點頭,站起,拿出一根竹籤,將圓的一頭朝上,右手拿個湯勺,在溫熱的鍋中攪拌,然後迅速地盛半勺糖漿,拎起,擡到半空中,手腕翻轉,焦黃的糖漿從湯勺中緩緩流出,就像是一條小溪,不緊不慢,整個手臂輕輕前移,手腕卻一動不動。這時的老婆婆就像一個繡娘,手臂移動、手腕翻轉,移動、翻轉,手臂和手腕配合得完美無瑕,就像一隻靈巧的蝴蝶,前移,擡手,翻轉都沒有一絲差錯。動作行雲流水,沒有任何阻塞,我總能看着入神。

只見老婆婆的額頭,冒出了些許的汗珠,她盯着桌上即將成型的糖畫,眼眸中還是那永遠不改變的溫柔與笑意。我發現,幾周不見,又有些許的皺紋爬上了她的眼角,本來並不多的青絲,也即將變成白髮。

糖畫成型,冷卻。老婆婆長吁一口氣,拿起了那根糖畫,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笑着說“吃吧,小心點呀!”便將糖畫交給我。然後,她就坐在我旁邊,又給我唱起了那支古老的'歌謠,一支永遠不改的歌謠。真的,無論她唱多少遍,我也聽不厭。我望着手中美麗的,帶着些許透明的蝴蝶糖畫,展翅欲飛,輕輕舔一下,甜到心裏。

再憶家鄉,思緒中總會帶着糖畫的甜。我放下筆,望向窗外,嘴裏也無意吐露了那許久的沒聽到的歌謠,不經意間,我笑了站起來,那個老奶奶是否依然記得我,記得那個只喜歡吃蝴蝶狀糖畫,只喜歡聽她唱歌謠的小女孩呢?

如果她還記得,我願將我的思念傳遞給她,在同一座城的那個只愛做糖畫,只愛唱歌謠的那個她。

關於糖畫作文15

“糖畫”即以糖做畫的意思。是四川特有的一種歷史悠久、深受人們(特別是孩子們)喜愛的民間工藝食品,俗稱“倒糖餅”或叫“轉板龍”至今約有五百餘年的歷史。

那是在柳江古鎮,我和同伴們在完成了寫生創作到處閒逛之時,突然發現了一個轉糖畫的攤點,大家蜂擁而上,看着夥伴們興高采烈大快朵頤的樣子,我突發奇想,於是我對攤主說:“能讓我親自操作一次嗎?”沒想到他竟然答應了,我選擇了馬,因爲馬是我的吉祥物。

我用小銅勺舀了一勺糖汁,由於我是第一次做,非常緊張,手都不聽始喚,抖得厲害,糖汁濺在木板上,到處都是,根本不成圖案。我拿出了錢對攤主說:“我能再試一次嗎?”他同意了。這次我定了定心神,穩住了雙手,可是馬在頭腦中的形象變模糊了,於是我的作品成了一半像馬,一半又什麼都不是的東西,我沮喪極了,這麼簡單的`東西我怎麼做不好呢?

這時攤主對我說:“小兄弟,你是第一次做糖畫吧!來,讓我來教教你。”他先向我介紹了一些做糖畫的基本要領,隨手遞給我一張馬的圖案,讓我在一邊臨摹。然後他示範起來了。只見他執勺在手,靜氣凝神,流糖如絲,靈巧的手腕抖、提、頓、放,時快時慢,時高時低,傾刻間一匹駿馬躍然於木板上。

哇!我歎服啦!於是我老老實實地開始臨摹圖案,直到馬的圖案在我頭腦中越來越清晰,這時時間已過去了一個多小時。我又走上了操作檯,心中默唸着操作要領,學着攤主的樣子,開始了創作。五分鐘後在同學們的歡呼聲中,我終於成功了!我終於實現了兒時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