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以話端午爲題的作文(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2021以話端午爲題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以話端午爲題的作文(5篇)

2021以話端午爲題的作文1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糉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糉子的來歷。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啊!

2021以話端午爲題的作文2

早上,我被一陣喧譁聲吵醒了。原來是爸爸媽媽在看划龍舟比賽。電視里正在舉行“中華龍舟賽”。我從牀上爬起來一看,只見許多龍舟在江面上穿梭。龍舟上的鼓手用力地敲打着前面的大鼓。其他的賽手隨着鼓點揮動着船槳,使勁地拍打着水面。龍船在水中飛速前進。喔!黃隊贏了。媽媽說,“划龍舟”和“吃糉子”都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戰國時期,楚國奸臣當道,詩人報國無門,自刎江邊。人們努力劃龍船想救他,未成,就只好把串串糉子投入江中引開魚兒,也好保全詩人全屍。江水盪漾,一直在述說着動人的故事。

早飯媽媽準備了大包子和大糉子。我剝開碧綠的糉葉,露出一團金黃的糯米,鑲嵌着寶石一般的紅棗。吃起來又鬆又軟,非常可口。

吃過早飯,我們去外婆家拜節。外婆忙乎了好一陣,爲我們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桌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大碗鹹鴨蛋。我拿了一個敲破空頭,露出蛋白,吃完鹹鹹的蛋白就看到紅紅的蛋黃。用筷子一戳,紅油便流了出來。我的口水也跟着流了出來。

回到奶奶家,一進門就看到門窗上掛了菖蒲和艾葉,地上還燃着像蛇一樣的蚊煙。房前屋後,各個角落裏還灑了雄黃酒泡的大蒜汁。奶奶說,這是爲了驅蚊蟲的,還可以辟邪呢。

端午節的習俗真有趣,我不僅吃到了可口的糉子和鹹鴨蛋,還學到了不少知識。

2021以話端午爲題的作文3

今天是_月_日,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說起“端午節”,我還知道它有另外的幾個名字呢!如“端陽節”、“女兒節”、“詩人節”。你知道它們的來歷嗎?讓我來告訴你。由於在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孃家來探望自己的父母親而得名“女兒節”;“詩人節”當然是要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現在知道了吧?

早上,我吃過早飯,媽媽和奶奶帶我出去玩。一路上,我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別提有多開心了。不知怎麼的,我發現今天大街上有好多人,他們都買了樹枝拿在手裏。我很奇怪準備問媽媽,卻發現媽媽和奶奶手裏也各拿着一捆樹枝,就連忙跑過去問:“媽媽你們買樹枝幹啥?啊!真香!”媽媽笑着說:“傻孩子,這是‘艾枝’。艾枝可以驅蚊子和蒼蠅,還可以避邪呢!我們把艾枝掛在自己家的門上、窗戶上,不是很好嗎?”我點點頭。

中午,我們家的飯菜有豐盛又香甜,除了家常菜外,還有漂亮的三角糉子、雞蛋和鴨蛋,香氣撲鼻。我立刻拿起一個較大的糉子,剝開糉葉,津津有味地吃着白嫩的糯米,好吃極了!

爺爺告訴我,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人格。其實這個我已經知道了,嘻嘻……

端午節真快樂,真有趣!又可以學到知識,增長見識。過端午節,真好!

2021以話端午爲題的作文4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每當讀到這首詩,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端午節來。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賽龍舟不爲了撈救屈原。把糉子投進江裏,是爲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經過很長時間的演變,往江裏投糉子漸漸變成了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吃糉子。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糉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糉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糉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糉葉。糉子的傳統形式爲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糉,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糉,摻紅棗的叫棗糉;棗糉諧音爲“早中”,所以吃棗糉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糉,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糉給考生吃。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更爲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糉;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糉子爲代表。吃糉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中國的端午節,你們喜歡嗎?

2021以話端午爲題的作文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說的就是過端午節的情景。

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相傳戰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因爲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投江自殺。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把他的投江日——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

每年端午節,奶奶都會買來糉葉和糯米,還有一些豆子、紅棗、瘦肉之類的。一切準備好之後,奶奶就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她拿着糉葉,把它捲成像漏斗一樣的形狀,它的樣子像極了我最喜歡的冰淇淋,又像一個喇叭,更像一個望遠鏡。接着,奶奶在卷好的糉葉裏放些糯米,又抓幾顆火紅火紅的棗子扔進去,然後用手壓一壓,再把另一片糉葉按在上面,最後用線把糉葉捆起來,一個糉子“寶寶”就誕生了!奶奶把糉子包好後,往鍋裏一扔,就開始煮了起來,煮的過程中,廚房到處都是香味,我的口水早就“飛流直下三千尺”了。煮好後,我輕輕地吃了一口,哇,又軟又糯,甜甜的,真好吃!

我愛吃糉子,更愛糉葉飄香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