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以禮儀的爲話題的作文

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爲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下面要爲大家分享的就是關於以禮儀的爲話題的作文,希望你會喜歡!

關於以禮儀的爲話題的作文

  關於以禮儀的爲話題的作文1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國勞動人民歷來重視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具有悠久的傳統美德。而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

文明禮儀處處可見,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所以我們要把文明禮儀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

首先,注重個人的儀容儀表、儀態舉止、談吐、着裝等。從儀容儀表說,要求整潔乾淨:臉、脖頸、手都應洗得乾乾淨淨;頭髮按時理、經常洗;指甲經常剪;注意口腔衛生,不當衆嚼口香糖;經常洗澡、換衣服。從儀態舉止說,要從站、坐、行以及神態、動作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古人對人體姿態曾有形象的概括:“站如鬆,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優美的站姿給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覺;坐姿要端正挺直、大方得體;走路要挺胸擡頭,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表情神態要表現出對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帶微笑;談吐要態度誠懇、親切,使用文明用語,簡潔得體。着裝要乾淨、整潔、得體,符合學生身份,體現出新世紀學生蓬勃向上的風采。

其次,注意公共場所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包括在學校、教室、宿舍、影劇院等場所的禮儀,還有走路、問路、乘車、購物等方面。校園禮儀十分重要,在教室和宿舍,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能大聲喧譁。升旗儀式,最爲莊嚴。這凝聚了文明與熱血的國旗,在禮儀的包圍中更顯得鮮豔。課堂禮儀對老師的教學影響很大,它直接關係着一個班的榮譽與凝聚力,體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

第三,我們要謙恭禮讓。謙恭禮讓就是在人際交往中有謙虛的態度,尊重別人,對人恭敬,懂得禮貌,謙恭禮讓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謙恭禮讓能與別人友好相處,也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友誼和幫助,“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四歲的孔融把大梨讓給哥哥和弟弟吃,而自己卻吃小的。這正說明雖然年幼但禮儀卻不短缺。

還有同學之間也離不開禮儀,它就像潤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失,如果有矛盾,多進行自我反省。多互相理解、寬容待人……

“以和爲善”“平易近人”“舉案齊眉”“讓棗推梨”“賓至如歸”都說明了禮貌原則。每個人來到世上,學習做人就是從講文明禮儀開始的。到社會上,時時處處都要求人們講文明禮貌。文明禮儀不僅給他人、給社會帶來愉快和諧,也能創造充滿愛心環境,給自己帶來快樂,帶來溫馨。而且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在我們國家闊步走向世界的時候,文明禮貌已經成爲投資環境、國家形象的一個組成部分。

講文明、講禮儀,需要的是人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是國家的小主人,我們有義務去幫助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學習文明、實踐文明。因爲我們今天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更需要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成爲文明的國家,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著名文學家歌德說:“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讓我們大家都提高自己的禮儀意識,重視禮儀。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逐步養成文明禮儀習慣,成爲有氣質、有風度、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

  關於以禮儀的爲話題的.作文2

社會正在進步,時代正在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正在提高。作爲一個現代社會的公民,我們就必須講禮儀,有着高素質才能跨進新世紀的門檻,成爲一個合格的新時代公民。

在我們身邊,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爲。例如,在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紙屑,尤其是星期六、日教室裏、校園內食品袋、果皮等,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爲: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怎樣;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室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爲常;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

事實上,良好的行爲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題,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爲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爲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有序的。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爲,會影響到自身的素質,而文明的行爲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素質。所以,我們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做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人。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