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古詩的作文集合九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究竟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古詩的作文集合九篇

古詩的作文 篇1

吟起每一闕詩詞,領略每一處風采,暗黃書頁間的文字與窗前的細柳披拂交相輝映。悠然愜意中,讀書不覺春已深。

走進卓文君的《白頭吟》,“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使我震撼。在迷離的晚天中,我彷彿看到了一位面容美麗而憔悴的女子朝我緩步走來,映着清冷似水的月光,低聲淺淺吟唱着:“皚如山間雪,皎若雲中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她的眼中流露出一閃而過的悲傷,但更多的是堅貞不渝。她的情感猶如那山間白雪,雲中明月般純潔真摯,她追求的是“一心一意”。可她卻沒有注意到身後的紅牆黃瓦。宮闈深幾許,情難斷衷腸。那寒氣威逼的`皇城,怎可容得下“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癡傻?她一襲白裙,目光定定,淚眼相望,依舊倔強,執着,獨守着自己心中的信念,不離不棄。

走進雪海梅殤的《香雪海》,“路盡隱香處,翩然雪海間”令我沉醉。雪花飄揚,襲滿一地,殷殷紅梅,香遠益清。殘雪凝輝冷畫屏,尤見枝邊,幾縷冰晶。漫步於洋洋灑灑的侵天大雪中,一身騶面斗篷,輕撫着幽徑深處傲雪綻放的梅瓣,梅蕊迎着呼嘯的北風,卻無一絲怯意。“蓮露沁芙塵,蓉花怡紛凡”,舉目望去,星星點點的紅與白得耀眼的雪構成了一幅完美的畫卷。待雪下過後,遺留下的凋零殘梅又成了悲廖淒涼的一景。真可謂是“梅花仍猶在,雪海何處尋”的無奈與惆悵。雖片片零落,但梅也有它的傲骨在——“觀曉寧妖嬈,贊雪花依舊”,就算無皚皚白雪的相伴,獨自凌寒的梅依然挺立在地,任由路徑殘香隱約飄遠,堅定不移。

在古詩文的王國裏漫步,就是如此暢然雅緻,掩卷深思,偶然瞥至窗外,又添幾抹春色在人間。

古詩的作文 篇2

在國小的時候,我總感覺古詩什麼意思也沒有,所以,在國小的時候,我都是把詩死記硬背下來的,沒幾天便忘了。但是,自從我在四年級上了王老師的國學班後,我便發現了古詩的樂趣。

其實古詩並不是很難,如果是長詩,比如《長恨歌》、《琵琶行》等一些詩,這一些詩是需要一天一天積累下來的,比如我把《琵琶行》背下來就用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但是我並沒有死記硬背,而是先理解了詩的大概意思纔開始背的`,所以,要想背會詩就需要先理解全詩的意思。

我第一次開始背詩的時候,感覺一點兒也沒有頭緒,感覺根本就背不下來,但是我發現我讀了幾十遍之後,我竟然立刻便會背了,所以,我又想起了一個流傳千古的句子:“一遍生,二遍熟,三遍可以當師父”。是啊!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只有我們自己的勤奮努力,纔可以幹成大事!

在這個寒假中,我已經把語文課本上的詩背了一半兒了,因爲我覺得,課本上的詩都非常的好,比如人們口口相傳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哪裏來。”所以,我們只要能抓住關鍵詞,便可以把全詩的內容概括出來,因此,我認爲關鍵詞非常重要。

我每天都會來背一首古詩,因爲我是一個非常喜歡背古詩的人!

古詩的作文 篇3

夏天在知了的叫聲裏,夏天在游泳池裏,夏天在小朋友手中的冰淇淋裏,夏天還在優美的古詩裏。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這是詩人秦觀在《三月晦日偶題》中的詩句。夏天不就是這樣的嗎?當春天去了,迎春花謝了;玉蘭花脫下了美麗的白衣;櫻花也在微風中緩緩落在了地上,夏天就向我們悄悄地走來了。我們不必爲春天那嬌嫩的花兒感到惋惜,因爲夏日裏鬱鬱蔥蔥的樹木爲我們遮陽蔽日,令我們感到很舒適。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是詩人楊萬里在《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中的兩句。這兩句描寫的.是夏天裏美輪美奐的荷花。夏天的荷葉非常綠,非常多,生機勃勃,就像和天接在了一起;荷花猶如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陽光裏顯得格外紅豔、耀眼,美麗極了。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這兩句詩是趙師秀的《約客》裏面的詩句。這句詩是寫在梅雨季節裏,雨從天上“滴滴答答”地墜落下來,屋檐上雨一滴一滴地落下來;長滿青草的池塘裏到處都是青蛙,到處都有“呱呱”的叫聲,它們好像在說:“下雨啦!大家快出來看看吧!終於下雨啦!”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這句詩出自宋代著名詩人蘇軾的《望湖樓醉書五絕》。這首詩描寫的是下雷陣雨的情景。烏雲就像翻滾的墨,遠方隱隱約約能看見大山,一道刺眼的閃電劈了下來,雨點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紛紛落在了蘇軾的船裏。

夏天在詩人的詩句裏顯得多麼有韻味,多麼優美啊!

古詩的作文 篇4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讀了賀知章的《詠柳》後,我彷彿看到了新柳碧綠婆娑的柔條如絲帶般輕盈地在春風中搖曳飄拂的情景。從此以後,我也和詩人一樣非常喜歡翠柳。剛發芽的柳,它們就像春天的信使,把春天的消息告訴人們。再過兩天,你去看它們,它們又以另一個面容來迎接你,那些微黃的嫩芽已變成了細長細長的柔條,一陣微風吹來,它們都各顯舞姿,好看極了。

在古典詩歌中,柳的寓義可謂深廣。古人用“柳”來爲友人送別,因爲“柳”與“留”諧音,含有殷殷的挽留之意,表達自己對友人的依依不捨之情。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就是作者送友人時所作的,表達他對友人的不捨之情。

“柳”還可以用來頌春,例如:韓愈的《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就是用柳樹的繁茂來讚美美好的春光,歌頌大自然的勃勃生機。

還有天才的詩人用柳來喻人的,例如唐彥謙的《垂柳》,“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鬥輕盈。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纖腰學不成”,這首詩用“柳”的纖柔輕盈,嫵媚多情來諷刺邀寵取媚的無恥小人和腐敗的朝政。曾鞏的《詠柳》,“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這首詩寫的則是亂條狂舞柳絮紛飛的'“柳”,作者用柳來諷刺攀附權貴,得勢猖狂的奸佞小人。

……

每當我見到寫“柳”的詩句,我都會很用心地把它背會,並且細細品味作者所寫的柳在詩歌中的模樣:它是柔美的還是翠綠的,它是含着嫺靜的還是在風中起舞的……

古詩的作文 篇5

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獨特魅力的代表,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輕柔浪漫;有“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勃勃生機;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雄偉壯觀。——這些美妙的樂章,一句句,一行行,讀來朗朗上口,意味深長,令人蕩氣迴腸。

《中國詩詞大會》是中央電視臺最新播出的一檔全民參與的節目,節目場面震撼,陣容壯觀。大會參與人數之多,參與者年齡跨度之大,參與者來自各行各業,足見古詩詞的迷人魅力。

節目主持人董卿及邀請的嘉賓酈波教授、蒙曼教授和王立羣教授無不博學多才,賞析解說,旁徵博引,語言生動詼諧。節目以“賞中華詩詞,錄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爲基本宗旨,通過對詩詞知識的重溫、賞析,帶動全民感受詩詞的美和趣,可是說是一場場美妙的視覺盛宴,更是一頓頓豐富的文化大餐,帶給人心靈的洗滌與震撼。

榮登《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寶座的是來自上海復旦附中的武亦姝。這位女孩只有16歲,掌握積累的'詩詞達二千首,把陸游當做“男神”的00後萌妹子,每一次比賽都以漢服造型登場,她歷經三輪比拼,終摘桂冠。她在臺上流露出來的自信以及行雲流水般的答題速度,特別是“飛花令”環節,武亦姝才思敏捷,滔滔不絕,令對手心服口服。她一路勢如破竹,戰勝了彭敏、陳更等五位實力超羣的選手。

觀看《中國詩詞大會》,不少觀衆感嘆,武亦姝在臺上的傑出表現,來自於古典詩詞的魅力,來自於她對古詩詞的熱愛,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來自於她的勤奮好學以及持之以恆的精神。

看了《中國詩詞大會》我情不自禁地愛上了古詩詞,愛上了李白、杜甫、王維、杜牧、孟浩然;愛上了蘇軾、李清照、辛棄疾、晏殊、柳永——讀他們的詩詞作品,就彷彿看見他們一個個爭先恐後地向我走來,和我暢談他們的理想志趣、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古詩詞呈現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文字之美、音律之美、意境之美,她還如傳統文化的“母乳”不斷地滋潤着我們的生命和心靈,她也猶如撲面而來的陣陣清風,一點點喚醒潛藏在我們血脈中的傳統文化基因,讓我們擺脫低級趣味和粗鄙惡俗,這就是詩詞的魅力,這就是詩詞的力量,讓古詩詞走進我們的生活,美化我們的生活!

古詩的作文 篇6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相見時難別亦建,東風無力可花殘……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經典詩歌朗誦會上,一首首音韻響起,節奏流暢的詩詞,伴隨着時明時暗的燈光,進入我的耳中。

我並不喜歡詩詞。我總覺得十字開頭的年齡,應該以玩爲主,以自由爲宗旨。那些詩詞總是令我想起兒時被媽媽強迫着背誦,背不會還要捱打的情景。舞臺上的燈光色彩鮮豔,明亮刺眼,惹得我心煩意亂。聽着聽着我閉眼欲睡,迷迷糊糊中聽到主持人擬基說:“下面,由××學校的李老師朗誦《相間歡》。“我鬆了一ロ氣,總算要結束了。“《相見歡》,李煜。”清晰的女聲飄蕩在空氣中。“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這柔和而悽清的聲把我的思結緒引到了霜華遍地的夜晚。月亮淡淡的光和舞臺上暗淡的黃光相融。優美的弦月,讓我的心猛地一顫。此刻,舞臺上的燈光緩緩搖曳着。“寞桐深院鎖清秋。”似有一股涼風吹來,臺上寂寞的聲音將我引領到清秋時節。我彷彿看到詞人面對桐樹,看着落葉紛飛,神情落寞。李老師在舞臺淡色燈光的映照下,背向聽衆,恍惚間,那燈光下的背影,讓我想到了千年前命運多舛的'李煜。“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那剪不斷也理不出頭緒的麻絲,正是詩人的愁思。那如絲如縷的哀愁透過燈光,飄飄漾漾,纏繞着我的心。此刻,舞臺上的燈光變得幽暗,似乎月已經隱隱落下。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老師的聲音有哽咽,詞向中的悲涼令我感到心痛,五臟六腑都在顫動。那種離愁,無以訴說。音樂停止,我的目光隨着逐漸亮起的燈光回到舞臺上。燈光下的李老師眼中泛起了水霧,她讀懂了李煜。我有些驚訝,一向不愛讀詩詞的我,竟然心有所動。那一刻,我覺得舞臺上的燈光照到了我的心裏。那天,如果沒有看到舞臺上時亮時暗的燈光,如果沒有聽到李老師聲情並茂的朗誦,我可能還要經過好長時間才能懂得詩詞的美麗和魅力。

舞臺上那時亮時暗的燈光燭照我的心田,讓我愛上祖國的傳統詩詞文化,立志從中漢取更多知識,充實自己。傳統文化就像那一盞盞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古詩的作文 篇7

“加油!加油!”咦?這是什麼聲音?哦!原來是五(1)班正在舉行傳球比賽呀!來!快跟我去瞧瞧吧!不要錯過好時機喲!

眼看比賽就要開始了,只見女生隊個個手捂胸口,身體不停的發抖,四肢也發軟,而男生卻蹦蹦跳跳的像只活蹦亂跳的小兔子。

“開始!”老師一聲令下,頓時,同學們便手忙腳亂的`,忙的不可開交。教室裏越來越熱鬧,像一鍋煮開的水。

女隊紹玲拿着一雙筷子,使勁的夾,“夾緊,不要掉,慢點兒!”我們在下面目不轉睛的盯着球,焦急的喊着。可球像個小娃娃似的從筷子中間“溜”了出來,掉在了桌子上。“嗨!掉了!”真掃興。紹玲又情不自禁用手去擋住球,生怕它“溜走”,便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可有什麼用呢?球偏偏跟她們作對,從桌上滑落到了地上,她蹲下去,左夾夾,右夾夾,可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再看看男隊的丁瑤瑤,靈機一動,出了個好主意:一隻手各拿一隻筷子,把球輕輕一擡,得來全不費工夫,就這樣一個接一個,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女隊在男隊的感染下,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馴服” 了“倔強”的小球。可是來不及了,男隊已經勝利了。“耶!我們贏了……”一陣陣歡呼聲傳出教室。

啊!這是一個多麼有趣的比賽同學們!你們以後不管做什麼事要多多動腦哦!

古詩的作文 篇8

蘇軾曾贊王維之詩畫: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古詩中的鄉村,便如摩詰之詩,意境悠遠,源遠流長。

鄉村,自古以來便是歷代文人抒發自己思想情感的聖地。它區別於都市,少了幾分喧囂,多了幾分寧靜。古詩中的鄉村,有抒發歸隱之心的超然;思念家鄉、感時傷懷的悲痛;又有憤世嫉俗的感慨。它就在這千百年來自然而然地構成了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這之中的文化與意境便完美的融入到那風景秀美的鄉野之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有多少文人志士借這鄉村抒發自己的情感。讓村落變得富有詩書意氣,讓鄉野變得意境悠遠。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白居易推己及人,將勞苦大衆的困苦生活書寫得淋漓盡致。古詩中的鄉村,不僅僅是悠遠閒適的鄉野,更多的是對那世間疾苦的真實寫照,還有那對那可悲世道無窮無盡的感慨。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一個典型的以樂景寫哀的句子道出了多少在外遊子的感傷。鄉村在這裏便是家的代名詞,無論所居何處,見到這鄉村,內心是有多麼的悲痛與思念。鄉村不僅是精神的寄託,同時,也是情感的寄託。在這精神寄託與情感寄託中,歸隱之心必不可少。

談到歸隱,不得不提到晉代五柳先生陶淵明,及其構想的絕佳聖地——桃花源。

“童儒縱行歌,斑白歡遊詣。草容識節和,木摔知風厲”陶公所想的歸隱之地是這般得祥和。任何人讀來,心中便是五味雜陳。這鄉村,便如摩詰之畫一般。自成一詩,自有韻味。“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這詩中的真情、這份靜謐必不可少。古詩中的鄉村,縱穿千古,隨着詩人的思緒而起落。短暫之中,卻是永恆。

“世上自有真情在”事隔千古,古詩中的鄉村早已飄渺難覓,唯有詩人留下的那滿滿真情,滿滿熱淚。讀古人之詩,我們彷彿置身於那滿含古老文化的鄉村;品古人之情,我們彷彿行走在那飽含悠深意境的鄉野之中。無論是憤世嫉俗、深情思鄉還是避世歸隱。我們何嘗不觸動?何嘗不感慨?何嘗不落淚呢?

古詩的作文 篇9

看看那雲飄過的天空,花開過的枝椏,鳥棲過的屋檐,你就會知道:古詩是開啓心靈深處封閉大門的鑰匙。

那一首首詩,譜出的是景秀山川、離情別緒、風花雪月……但最打動那天真無邪的心的便是那古詩中的春夏秋冬,那是我心靈的寄託,生活的寫照。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最初打開人們寂寥冬季下的心的便是春風吹拂下的一棵棵柳樹,春風嫋嫋吹拂着湖邊的柳絲,這便是在告訴我們:春天來了!“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早春時節,幾場春雨便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大雨紛飛,春雨染綠了世界。“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春燕啄春泥”,就連那南歸的燕子,也競相爭着沐浴在早春溫暖的陽光下,它們在光彩照人的陽光下築着巢,它們是多麼的快樂,多麼的幸福,多麼的勤勞!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在夏日的'星空下,一起共賞着月亮獨特的藝術美景,在星空下,鳴蟬的歌聲悠揚而動聽,真是令人神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在夏日湖畔邊,那頂着圓盤露出水面的荷花,清新而典雅,在蜻蜓的裝點下,更是美不勝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秋天是五彩繽紛的,是單調的,但單調中又顯出其特色。楓葉是紅色的,讓人一看就會想到“火熱”,這便激起了活力,楓葉的紅便是秋的寫照。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冬天往往是充滿雪、凍結心靈的季節,一眼望去,除了雪,還能有什麼呢?然而,冬天的雪卻造就了梅的秉性。“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在大雪紛飛之時,梅花卻不畏寒冷,不屈服於雪和寒風的吹打,一個勁的往上昂起胸,擡起頭,終於開出了芳香的梅花。

古詩,無處不在,它便淺藏於我們的生活裏,只有善於發現、領悟它,並學會在學習生活中利用它,才能開啓我們心靈深處封閉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