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數學生活作文9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生活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數學生活作文9篇

數學生活作文 篇1

我們生活中到處處有數學,他們正等着我們去發現它,思考它和體會它。

還記得有一次,我去常客隆買了幾瓶可口可樂,回到家裏我正準備打開一瓶可樂,無意中看到可樂瓶的包裝上寫着:買一升贈送250毫升,看了這句話,我想廠家不可能做虧本生意吧?絕不可能,於是我請求爺爺幫我做一個試驗,我要看看廠家有沒有撒謊。要是多不出250毫升,那就說明廠家在欺騙消費者,以後我就不買這個可樂了。可拿什麼測量準確呢?我家有一個量杯,爸爸做實驗用的,剛好可以拿來用一下,於是我就拿它來測量。爺爺開始教我:一升等於1000毫升,再加上贈送的250毫升,一共是1250毫升,我家的量杯容量是250毫升的,那麼1250÷250=10(杯)。經爺爺這麼一提醒,我恍然大悟,因爲只要一瓶可口可樂能倒滿10杯的話,那麼說明廠家很誠信。於是,我拿起可樂往杯子裏倒,1杯、2杯、3杯……10杯。哈哈,竟然10杯還超過一點。啊!原來這瓶可樂是足量有餘的。忽然我又發現瓶身上寫着淨含量:1250(+)5毫升,我問了爺爺。原來,這個意思是最多有1255毫升,最少有1245毫升,而標準就是1250毫升,我聽了一下子就明白了,數學的`學問真是處處都是啊。

我不禁讚歎起來:我以後一定會多買這個牌子的可樂喝,爺爺也笑着告訴我:“怎麼樣,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吧”我使勁地點點頭。

從這次試驗中,我明白了,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很多數學知識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數學生活作文 篇2

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就能發現數學的重要性和樂趣。

上個星期六,媽媽帶我和弟弟一起去超市買東西。那些琳琅滿目的商品,讓我目不暇接,在超市轉了一圈後,我們總算有了結果。來瞧瞧我們的收穫吧:兩箱牛奶、一斤西紅柿、兩斤肉。

在收銀臺前排隊的時候,媽媽笑着問我:“你知道我們一共花了多少元嗎?是50元的幾分之幾?”我冥思苦想了一會兒,然後便豁然開朗:“牛奶80.2元,西紅柿2.3元,肉27.5元。一共是80.2+2.3+27.5=110(元)110÷50=110/50(元)所以是110/50元,也可以約分爲11/5。”我一口氣說了這麼多,都喘不過氣了。還沒等我回過神來,媽媽有向我提出了問題:“那你再把它化成小數吧!”我點了點頭:“太簡單了!110÷50=2……10也就是2.2。”“真棒!”媽媽向我投來了讚賞的目光。

數學雖然很有趣,但是也不能有一點粗心大意。有一次語文課上,老師給我們講“神舟”5號飛船的'事。當時老師還強調說:“控制‘神舟’5號的工作人員不能有一點的疏忽,哪怕就是一個小數點看錯,飛船就會爆炸。”我聽了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

數學知識非常博大精深。等我們將它完全理解,就可以幫我們解決許多生活中的,甚至是國家的問題,減少很多的事情。生活離不開數學,如果不小心弄錯,就有可能引發大麻煩!所以我們必須要認真學習數學,做到靈活應變,掌握好生活中的數學,這樣才能攀登數學的高峯。

數學生活作文 篇3

——數學課堂裏的遊戲中受到的啓發

生活處處都是數學,只要我們認真思考,就會個自己帶來一些小小的利益。買東西需要用到數學,蓋房子需要用到數學,分東西需要用到數學,當然,抽獎也必須用到數學!

今天,數學老師帶我們做了一個小小的遊戲,這個遊戲是和可能性有關的。老師讓我們拿出學具中的骰子,然後讓我們算算,它們的和一共有多少,我們算了算,一共是2、3、4、5、6、7、8、9、10、11、12,然後老師把2、3、4、10、11、12分給了我們,把5、6、7、8、9分給了自己,然後對我們說:“我五個,你們六個,我們來比賽,看兩個骰子的和,是我這邊我記一分,是你們這邊你們記一分,看誰的分數多,好不好?”我們胸有成竹的說:“好!”

開始遊戲了,老師叫我和王藝雯上來扔20次骰子,讓劉淑嫺來計算。第一局,一共得到了4,我們高興極了,都按捺不住地給自己加油;第二局的結果是8,老師得意地笑了笑,給自己添上了一分。經過了三局,都是老師贏了,我們就有點坐不住了,直到第七局,我們才久違地贏了一次,高興地吶喊起來。直到第十局,比分是:4:6,看來我們要加油了!

第十一局,同學們都握緊了拳頭,憋足了氣,緊張的注視着我和王藝雯手中的骰子,“嘩啦”,分出勝負了,我們一看,鬆了口氣,我們贏啦!連着兩局,我們都勝了,同學們都提前開始慶祝了,老師着急地說:“你們別得意,說不定,下幾局我就都贏了!”我們相視一笑,便繼續關注比賽。

果然不出老師所料,直到第十九局,老師都是贏家,我們在最後一局默默地在心裏喊道:“天靈靈,地靈靈,一定別讓老師贏!”終於,比賽結束了,最後一局我們還是輸了,比分是7:13,唉,比分太懸殊了!

就在我們垂頭喪氣的時候,老師問我們:“爲什麼你們得到的數字多,但是你們卻輸了呢?小組討論一下,看看到底是爲什麼。”我們一個個都討論得面紅耳赤。老師開始提問了,王詩晨說:“因爲老師選擇的和都是中間的數,而我們選擇的和是較偏僻一點的數字,都是最大或最小的,而且篩到這幾個數的'方法不多,所以要篩出這幾個數很不容易,而老師的數是靠近中間的,篩出的方法很多,就容易篩到。”老師說:“恩,有些時候,這些抽獎之類的不一定是靠運氣,而是靠一定的數學規律,篩到的次數纔會多!”

這也讓我聯想到了中獎。單憑運氣中獎的機率是很小很小的,只有認真觀察,認真思考,纔會發現數學規律,因此,中獎的機率就會變得越來越大!這其實就是生活中的數學。

數學真是無處不在,只有我們認真的學好數學,才能使一切麻煩都迎刃而解!

數學生活作文 篇4

在這多姿多彩的生活裏,充滿的數學無處不在,就像:買東西,分東西,談價格,物品打折……等等,今天,我就發生了數學中,談價格的數學問題。

“姐,我好餓。咱家有什麼吃的.?”“要不你去超市買點吃的吧!”一聽到去買東西,我就有點發愁,因爲現在超市,便利店都很少開門的。“去我包裏拿20元吧!不夠的話,再拿10塊,花餘的在哪來。”“哦哦。”我興高采烈的騎着我的自行車,出發了。叮叮……

到了王珂超市,幸好開門,我要大采購了。進去一看,我能吃的只有方便麪。膜片。鍋巴了,方便麪不能吃多,乾脆只買2包吧!我有一張方便麪有優惠卡,買一包,送一包,但只能用一次,所以,我就有了3包香脆方便麪。已經用了2元了,再買兩包膜片,一包2元,鍋巴一包3元。2+2×2+3=9(元)。再去便利店看看吧!(因爲開門)這家,除了買的,還有零食。要不買點零食,吃不完,以後吃。蝦味條一包1元,就這樣吧!9+1=10(元)正好10元。一算賬,回家吃東西嘍!

是哎!數學是奇妙的,只要你發現……

數學生活作文 篇5

學數學就是爲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後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羣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錶,開始撥錶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非常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從這以後,我開始有意識的.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繫起來。有一次,媽媽烙餅,鍋裏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鐘,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鐘,鍋裏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鐘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鐘: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鐘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鐘,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鐘就全部搞定。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她說,實際上不會這麼巧,總得有一些誤差,不過算法是正確的。看來,我們必須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繫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鍊。正因爲學了不能夠非常好的理解、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才使得非常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非常有用處。

數學生活作文 篇6

篇一趣味養蠶

春天來了,我最喜歡的一件事——養蠶。有一天,我在學校附近看見有1位老爺爺正在賣大小不同的蠶,放學後,我就買了6只蠶寶寶,每隻3角,共花了3×6=18角=1元8角。第二天,我發現:6只蠶寶寶大約要吃12片桑葉,蠶寶寶漸漸長大了,胃口也越來越大,1只蠶1天要吃4片桑葉,所以每天共放進4×6=24片桑葉。

大約15天后,蠶寶寶吐出了絲,形成了繭,好像一粒粒花生。10天后,蠶寶寶從“花生”裏出來時,變成了白色飛蛾,飛蛾有1對觸角、2對翅膀、6條腿。過了2天、1對飛蛾產下了100多粒卵,3對飛蛾就有了3×100=300粒卵,我太高興了!

等來年春暖花開,我就擁有了300多隻蠶寶寶,我一定會送給老師和同學,讓大家與我共享養蠶的快樂!

篇二豆漿 + 油條

今天是週末,天空中飄着朵朵白雲,我和奶奶去買早點。走到店門口,“叔叔,請問一根油條多少錢?一袋豆漿多少錢?”叔叔親切地說:“一根油條5角錢,一袋豆漿也是5角錢。”這時奶奶給我出了一道數學題:買5根油條和5袋豆漿共要多少元?我想了一下回答到:“要5元。”奶奶問我是怎麼算出來的,我說:“每袋豆漿5角,5袋豆漿“xx二十五”就是2元5角,5根油條也是2元5角,相加就是5元。”奶奶說:“還有另外一種方法,你猜猜看?”我拍了拍腦袋,可還是想不出來,奶奶就提示我一下:“把一袋豆漿和一根油條看成一份,那是1元,那五份不就是5元了嗎?”我眼睛一亮,這種方法真簡便!

篇三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今天,媽媽買回了一大堆我愛吃的草莓,我饞得直流口水,媽媽在一旁笑着說:“你如果要吃草莓,就要先回答我的`問題。”“什麼問題?”我問道。媽媽不慌不忙的說:“小明比小紅多8支鉛筆,他要給小紅幾支筆,兩人才一樣多?”

我想了想,這不就是把多出來的8支鉛筆平均分成兩份嗎?拿其中的一份給小紅,兩人就一樣多了。可以用老師教過的除法8÷2=4(支)來解決。

我把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笑了,她誇我是個很聰明的孩子,而且給了我一個大草莓。我高興地吃起了草莓,我覺得這次的草莓最甜,因爲這是我用智慧換來的。

篇四生活與數學

今天,我們家來個特殊的客人——收破爛的阿姨。隨後,媽媽就把她帶到了雜物間裏,經過一陣討價還價之後,阿姨和媽媽達成了協議,一斤廢紙賣四角錢。只見阿姨麻利地將所有廢紙綁得結結實實,再用秤把它們稱了稱,一共有16斤重。這時媽媽叫我算一下一共賣多少錢,我說:“媽媽,16乘4我沒學過呀!”媽媽對我說:“用剛學的知識算算。”我靈機一動,想了想對媽媽說:“我算出來了,是六元四角錢。”媽媽問是怎麼算的,我說:“16斤就是8千克,1斤4角錢,1千克就是8角錢,8乘8等於64,64角就是6元4角錢。”媽媽滿意地點點頭,阿姨也誇我真聰明。

我想,看來數學在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在的呀!

數學生活作文 篇7

在古代,古人通過在麻繩上打結或用擺石子、劃線的方法計數來分配所打的獵物,後來慢慢演變成了今天的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也應用於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許多問題都是通過數學的方法來解決的。

國慶前夕,派出所的警察叔叔來給我們上法制教育課。在這節課上,警察叔叔給我們講了一個案例。一次,他們抓到了四個偷竊嫌疑犯:甲、乙、丙、丁。在他們的供詞中,只有一個人說的'話是真的。甲說:“不是我偷的。”乙說:“就是甲偷的。”丙說:“反正我沒偷。”丁說:“是乙偷的。”這四個人中,到底誰是真正的小偷呢?聽了這個案例,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答案各不相同。警察叔叔說:“這個問題看似複雜,其實很簡單,只要大家運用你們所學的假設法就可以解決,找到真正的小偷。”於是,我仔細地分析了這四個人的話,做了如下的假設:

第一種情況:假設甲是小偷。那麼甲說的是假話,乙說的是真話,丙說的也是真話,而丁說的就是假話。

第二種情況:假設乙是小偷。那麼甲說的是真話,乙說的是假話,丙說的是真話,丁說的也是真話。

第三種情況:假設丙是小偷。那麼甲說的是真話,乙說的是假話,丙說的是假話,丁說的也是假話。

第四種情況:假設丁是小偷。那麼甲說的是真話,乙說的是假話。丙說的是真話,丁說的是假話。

通過分析,只有第三種情況符合,由此可以判斷丙就是小偷。

警察叔叔聽了我的分析,高興地誇獎我是未來的小偵探,我的心裏樂滋滋的!

生活無處無數學!數學,就像一座直插雲霄的山峯,只有真正喜歡它的人才會有勇氣去征服它!去攀登它!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做勇敢的登山人!

數學生活作文 篇8

在學習與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數學中的數字是無處不在的。0,可以說是人類最早接觸的數了。0像個鴨蛋,一道題都不會做時,試卷上便會露出一個充滿責備的零鴨蛋。所以,一部分人對0沒什麼好感。

記得一位同學在上一年級時,曾說:“任何數減去它本身即等於0,0就表示沒有數量。”這說法顯然是不正確的。我們都知道,溫度計上的0攝氏度表示水的冰點(即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態和液態的區分點。而且在漢字裏,0作爲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數目的。2)不夠一定單位的數量……至此,我們知道了“沒有數量是0,但0不僅僅表示沒有數量,還表示固態和液態水的區分點等等。諸如此類的題目真是太多了!數學是一個理性的.東西,需要嚴密的思維和火眼般的觀察力。我在和同學x交流中,發現了一道讓x同學一時想不出來的數學題,題目的大意是這樣的:

“在一個游泳池內,有一艘小船,上面有許多石頭,現在把石頭全部從船裏扔到水中,請問,游泳池內的水位會上升、下降,還是不變?”

初看題目,我便疑惑不解:這道題似乎和數學沾不上一點關係啊!x同學說她是這樣理解的:當石頭扔到水中後,船的重量減輕,便會上浮,水位也會下降。我倒認爲水位會不變。因爲這都是同一堆石頭,所以上升與下降的幅度也應該一致。可看了答案,卻是下降,我和小x都很不服氣,決心一定要研究出來個爲什麼。可是,用什麼來證明我們的猜想正確與否呢?這時,抽象的想象就沒有真實的操作好了。於是,我們做了一個實驗:把游泳池變成塑料盆,小船變成肥皂盒,石頭則變成了五塊橡皮。小x先在塑料盆裏倒進一些水,再把裝着五塊橡皮的肥皂盒放入水中,然後用直尺量出水位是20釐米。最關鍵的時刻到了,我把五塊橡皮小心翼翼地從肥皂盒中取出,再全部投入水中,最後用直尺量出水位天哪!竟然只有18釐米,是下降了!我們都錯了!

雖然事實證明,水位是下降了,但我們還是搞不懂。怎麼辦呢?正當我們準備放棄的時候,學習明星小y湊上來觀看。她沒想多久就幫我們解了圍。原來,當石頭在船上時,上升水的重量=石頭的重量,而石頭的密度比水大,因此同等重量的水和石頭,水的體積大於石頭的體積。當石頭被投進水中後,水便下降了石頭的重量,而石頭在水中要佔空間,因此,石頭扔進水中後,水上升的體積=石頭的體積。而同等體積的水和石頭,水的重量小於石頭的重量。綜合以上幾點,得到:石頭扔下去後,水位下降的重量大於石頭的重量,水位上升的重量小於石頭的重量,也就是下降的水的重量大於上升的水的重量,於是下降的水的體積便大於上升的水的體積,水位當然下降了。就這樣,一道難題便被小y輕易而解了。

其實,仔細觀察,這道題與數學密不可分,其中的體積、重量、密度,都屬於數學的範疇之內。你瞧,一個生活中的小事也能變成一道數學題,數學是無處不在的,讓我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吧。

數學生活作文 篇9

今天,我會量身高了。

姑姑踩住捲尺的'小勾勾,我站在牀上,往上拉捲尺。我看了看,是164釐米。也就是說,姑姑身高是164釐米,還可以說姑姑身高是1米64釐米。

我又站到地上,姑姑給我量身高。我的身高是1米20釐米,也可以說,我的身高是120釐米。

真有趣!我拿出文具盒,量了量文具盒長20釐米。《新華字典》長大約13釐米。鐘錶寬60釐米。我的椅子高31釐米。大寫字桌長120釐米,也可以說是1米20釐米。哈哈,和我的身高一模一樣。

不寫了,我還要去量其他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