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關於糉子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糉子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關於糉子的作文

關於糉子的作文1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每聽到這一首詩,我就想起了爲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偉大詩人——屈原。傳說屈原不忍再看到國破家亡、百姓流離顛沛的苦難,雖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於是選擇以死明志,於五月五日自投汨羅江而亡。百姓們爲了紀念屈原,而設定的風俗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在五月五日端午節這天,有很多傳統活動。包糉子、賽龍舟是最重要的活動。在這一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把糯米、蜜棗、豬肉、花生、綠豆、紅豆、栗子、白糖、各色的水果包在翠綠色的如翡翠一般的蘆葦葉裏!讓它在鍋中沸騰着,單聞它的氣味,就能讓人垂涎三尺。

包糉子是我媽媽的拿手好戲!每當我想吃糉子時,不論何時,媽媽都會用各種各樣的餡料給我包出好吃的糉子。包糉子首先要準備上好的糉葉,糯米,還有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餡。比如大棗、菠蘿、花生、豬肉等。首先用把上好的`糉葉用水洗淨,再用開水煮好,特別注意的是煮糉葉的水要留下,要用來煮糉子,這樣煮出的糉子香味更足。再用溫水把糯米加好白糖泡六到八小時,晾各種餡料洗淨晾乾,準備好棉線。這樣準備工作就做好了。

在包糉子的時候,把糉葉圍成一個三角形,裏面放上大米和不同的餡料。再把糉葉合起來,一定要弄緊,再用線捆緊。這樣糉子就包好了。把它們放到鍋裏大火煮兩個小時。打開鍋,霎時間香氣四濺。打開一個,白白的糯米晶瑩剔透,狠狠地咬上一大口,糉子的香味頓時充滿了你的味蕾!

我想起了古代人們的習俗。每家每戶包好糉子後,都會把上好的糉子扔到河裏來,爲的是不讓那些魚蝦之類的動物來糟蹋屈原的軀體。也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尊敬。

隨着時間的推移和改變,人們過端午節吃糉子都是承襲傳統的表現。不同的地區糉子的種類很多,然而,吃糉子的意義都是一樣的,希望人們的生活越過越好!

關於糉子的作文2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糉葉飄香,華夏大地處處瀰漫着溫馨,炎黃子孫陶醉在糉葉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謂有水的地方就有龍舟的鼓聲,有岸的地方就有楚歌四起。

兩千三百年前,一個清瘦老人仰望蒼天,他在憂慮他那民生多堅的的國家,當傳來國都郢城被攻陷的消息後,他徘徊在汨羅江邊,他憤怒,他哀傷,最後,他吟誦着“世人皆醉我獨醒”,帶着滿腔的悲憤抱石沉入了江中,百姓們怕江中的魚兒吃他們敬愛的屈原的屍體,所以用糉葉包了稻米,撒到江中,讓魚兒吃,這樣就不會傷害他們敬愛的.屈原了。可以這樣說,沒有一種食物能像糉子一樣寓意豐富,糉子的形狀棱角分明,象徵着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糉子的裏面包一顆紅棗,象徵着屈原的赤膽忠心……總之,糉子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無比敬重。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糉子。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心裏的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放了下來。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一個步驟——扎棕繩。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糉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過了幾分鐘,飄來一陣糉香。

解開扎藤,剝開糉子葉,甜糉子裏藏着紅紅的糉肉,鹹糉子裏白白的糉肉都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糉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

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關於糉子的作文3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很多的傳統節日。比如:熱鬧非凡的春節,張燈結綵的元宵節,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在這些節日中,我最喜歡的節日便是糉葉飄香的端午節。

端午節到了,奶奶總會未雨綢繆地提前準備好包糉子的材料:又寬又長的糉葉,香噴噴的五花肉,顏色各異的絲線,甜甜的蜜棗和葡萄乾,雪白清香的糯米。我決定和奶奶一起包糉子,我們拿出洗好的糉葉和準備好的食材,開始大顯身手了,只見奶奶折一疊,眨眼間原本是一張糉葉和糯米,搖身一變就變成了一個小巧玲瓏的`糉子,好神奇啊!我看得目瞪口呆。

我迫不及待地讓奶奶一步一步從頭教我做奶奶,先教我做鮮肉糉。首先用兩片糉葉圍成一個圓錐體的漏斗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糯米中間放上了我愛吃的五花肉,再用一片小一點的糉葉,把糯米和肉蓋住,再做一層又一層的包起來,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將兩頭捏住輕輕向前一壓,在交於左手握牢,空出來的右手拿一身一頭用牙齒咬住一頭,用右手拽緊沿糉子腰間繞兩圈紮緊繫牢,經過不懈的努力,一個圓滾滾的糉子就大功告成了。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糉子了,把綁好的糉子逐一放到鍋裏,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糉子一釐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後,鍋裏上下糉子交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一小時糉子的香味撲鼻而來,撥開一層層的糉葉,露出鮮肉點綴糯米餡,我急不可耐地咬了一口,啊,真好吃!

我邊吃糉子,奶奶邊對我說:“民間習俗還有很多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草黑帶五色絲線等等。”讓我想起了“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文秀爲紀念屈原而寫下的端午節,也是因爲屈原,而流芳於世,包糉子,賽龍舟等端午特有的習俗都是爲了紀念他。

這次包糉子的親身經歷,我不僅吃到美味可口的糉子,又鍛鍊了動手能力,還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和民間的習俗,更加懂得勞動是光榮的,也是其樂無窮的。

關於糉子的作文4

一個紀念屈原的節日,一個賽龍舟的節日,一個包糉子的節日……還記得嗎?”端午節“!

今天下午,我們五(4)班組織了一回”端午糉飄香“的親子活動,我們一個個鬥志高昂,這並不難的包糉子活動怎得難倒我們?

下午一點開始,家長們陸陸續續地到來了,大袋子小袋子,大鍋小鍋,統統帶到班級來,米粒和糉葉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們激動極了,一刻也不可以安穩……開始,我們班請了一些同學上臺告訴我們關於端午節的知識,好精彩!

之後,趙老師讓糉子包的最好的馬曉東媽媽給我們演示一遍:那兩片糉葉,重合一半,從上往下約一分米的位置,轉成一個圓錐;往圓錐裏插一根筷子,放入米,用筷子搗實;再用一片糉葉包好,用手指輕輕捏成三角形,把多出來的糉葉尾部向下翻折,裹幾圈,多餘的糉葉尾部方可折斷;抽出一根線,咬住線的.一頭,把線圍着糉子的兩個角裹實,不宜太緊,繫好方可。

馬曉東媽媽做得甚快,過程又如此複雜,我們怎能記住?只能在包糉子的時候慢慢請教了。

包糉子活動開始了,大家包的熱火朝天,不過許多人都已在第一個關卡”摔了一跤“,我也不例外,左轉來右轉去,就是不成形,我便去找人幫忙,”終於知道怎樣完成第一步嘍!“我是很高興的,急忙裝米,不料,圓錐的下方已經通了個大窟窿。”唉,又得重做,真是的,氣死我也!“不久,聽見趙老師興奮地說:”哈哈哈哈!我包好一個啦,包好一個啦!出去炫耀炫耀……“確實,包的不爛,還像模像樣,似個買來的糉子,精美別緻。羨慕,羨慕。

我弄了半天,終於塞好了米,”下一步又怎麼弄呀?不會。“我又無奈的跑去請教,教過之後,拿回來,又散架了,我跑去又跑回,乾脆在那兒不走了,除了米少了點,資源還是挺豐富的,划來。

歷經千辛萬苦,我終於包好了兩個糉子,兩個不像糉子的糉子……看到些心靈手巧的家長包的糉子,小巧玲瓏,看着就想吃。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我們結束了這一次包糉子活動,即使我的業績不是很好,但是包得很愉快,也學到了許多東西,在超市裏輕輕鬆鬆買來的糉子,原來是如此的難包。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包糉子活動……

關於糉子的作文5

端午節快到了,媽媽開始包糉子了。媽媽每年包糉子的時候,我都在一旁安靜地看,可是今年,我的手癢癢了,想跟媽媽學着包糉子,但是包糉子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一大早,我就跟着媽媽起牀了。媽媽奇怪我爲什麼這麼早起牀,我回答:“我是想學包糉子,行嗎?”媽媽知道後有點小小的吃驚,但是還是同意了。說完以後,媽媽就出門了。我非常奇怪:媽媽不包糉子出去幹什麼?。過了一會,媽媽提着一大包東西回來了。我連忙跑上去問,原來是出去買包糉子的材料了。我迫不及待地要看看有些什麼材料,打開袋子,真是琳琅滿目啊,有棕葉、米、棗、繩子。材料準備齊全後就要開始包了。

把棕葉、米和棗都洗乾淨後就開始包了。首先,先拿兩片棕葉窩成一個漏斗形狀,然後,拿一個棗放在最底下,放上一些米,再放兩個棗,再放上一些米,最後,包起來,再用繩子拴緊。看完這一道工序以後,我覺得非常簡單,就動起手來了。窩成一個漏斗狀,放棗放米。完成前面幾個步驟後,我不由自主地驕傲起來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嘛,真是輕而易舉啊!最後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了。包起來,還要捏出來三角形狀。這我可犯難了,光瞅着,卻不知道從何下手,怎麼辦啊!媽媽看到我不知道怎麼辦,就過來幫我。只見媽媽兩手一捏糉體,把多出來的棕葉一蓋,再一綁,一瞬間,一個有棱有角,有模有樣的糉子就完成了。看着媽媽那嫺熟、敏捷的動作,我不禁佩服起媽媽來了,真厲害。我再次拿起兩片棕葉,按圖索驥,一步一步地慢慢來。終於到了我上次失敗的地方了,我照着媽媽的`做法,把糉體一捏,把棕葉一蓋,但是失敗了,散落的到處都是。不成樣子。反反覆覆試了好幾遍都是以失敗告終。我的信心也被失敗擊倒了。爲什麼媽媽手裏的糉子那麼聽她的話,服服帖帖的,可以到我手裏,就像個反彈球,怎麼也抓不住。

我垂頭喪氣的,媽媽看到後走過來說:“你不要難過,這不是你笨,是你人還太小,所以手也小,才抓不住,再加上動作也要迅速,捏得要緊,才行,長大後一定能包得很好。”聽完媽媽的鼓勵以後,我心情有了一些好轉。從這件事以後,我懂得了,做一件事情是要在熟練的基礎上才完成得很好,一定要做好準備才行。

關於糉子的作文6

我小的時候十分的期待端午節的來臨,那是因爲我很佩服屈原的出色精神品質,因此他在中國十分的出名,古代的帝皇爲了紀念他把端午節作爲一個節日專門去紀念他,這讓我看到了古代的帝王還是很重視賢臣的。我喜歡端午節不僅僅是因爲我能夠從中學到了許多的知識瞭解到了越多的歷史,每到端午節母親都會花一個小時來給我講關於端午節的故事,雖然每年我都會聽到這個故事,但是我從來都不會感到厭煩,而是對屈原生活那個年代產生了更多的遐想,母親年輕的時候不會包糉子,但是我特別的貪吃,特別的愛吃糉子,非要母親給自己買,母親爲了節約點錢,便學習起了包糉子,就是爲了滿足我在端午節吃糉子的要求。

除此之外,我都會在端午節快要來臨的時候,人們正在忙碌的時候去給他們搗亂,有時候會入迷的看着他們包什麼糉子餡,要是被我這貪吃鬼看上了的糉子,我就死活賴在他家不走了,除非給我一個吃解解饞。每次吃糉子的時候我都會想起母親給我講的屈原的故事。屈原是一個熱愛國家的愛國勇士,是人民的英雄,更加是我的'偶像,他生活在他的那個年代遭遇到了許多的挫折,可是他一樣那麼的堅強,讓我特別的佩服,屈原還是我的偶像,所以在端午節那天我會吃許多的糉子來紀念他。

我還記得在端午節我會洗一次澡,那是一次特別的澡,那些水是用藥草泡過的,母親每年都要求我去洗這樣的澡,我心裏可是十萬個不願意啊,除非在洗澡的時候吃着糉子才行,母親拿我沒辦法,就答應我這樣洗澡的要求,我永遠都忘不了一邊洗澡一邊吃糉子的那些童年回憶,我一不小心沒那穩就把糉子給掉洗澡水裏了,我還因爲那一件事哭鬧了好久呢!在我的端午節裏,一定要吃糉子,不管怎樣我都要爲屈原做一些事情,畢竟父母和老師教導我不能浪費糧食,所以我不能夠像古代那些紀念屈原的人一樣,把糉子扔海里,但是我能夠把糉子扔我的肚子裏,那樣就算是對屈原的紀念了吧!端午節吃糉子,爲了我的偶像。

關於糉子的作文7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就是相同的。端午節就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吃糉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糉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爲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糉葉包米代替竹筒。

端午將至,我已包好糉子上網料理我的空間。

選取上好的蘆葦葉,老嫩適宜,寬4—5釐米,長30釐米以上,放在鍋裏,水要超過葉面。先大火燒開,再文火悶大約45分鐘。使之軟化增加彈性,同時也起到消毒殺菌作用,起早了葉子脆,起晚了浪費。起鍋後放在冷水裏洗淨,剪去葉柄備用。捆紮以蓑草(要和蘆葦葉同煮)爲上,現在大多用尼龍線或者蛇皮袋拆成單股。

包時取3-4片葦葉,在大頭窩成漏斗狀。大頭儘量往前推,使之嚴密,不漏米。上米(可依個人口味加棗子、鹹肉、葡萄乾等)後右手中指、無名指分開將其夾住,大拇指從後往前推壓,使其緊、平。左手拇指、食指順勢將漏斗口朝裏推成等邊三角形,再將大拇指推過來的葉面蓋在三角形上,並以左手拇指、食指順勢將漏斗口集合處捏緊,再將餘下的尾把順拐角貼折。再取線捆紮,鬆緊要適度,太緊,糉子硬,口感差,甚至會夾生;太鬆,沒口勁,甚至會散。最後,把多餘的葉尾剪掉就可以了。

再就就是煮了,水要沒過所有糉子,也就是大火燒開,再用文火煮45分鐘以上。放在鍋裏待自然冷卻後再起鍋。可口的'糉子就成功了。

可能有人要說:這就是娘們的事情,你怎麼也——?我就就是喜歡動手呢,沒辦法。

等我快要打完這文字遊戲的時候,已經從廚房飄來淡淡的香味了,這就就是所謂的成就感,最後一句算抒情吧。

關於糉子的作文8

星期六下午放學的時候,王老師對全班的同學說:“在假期裏學會包糉子,星期五我們來一次糉子大賽,評選出一名包糉子王來!”我聽後,又是驚喜又是興奮,心想“太棒了,包糉子那麼簡單,這個冠軍一定屬於我!”

星期五,我來到教室,一股蘆葦葉和糯米香味撲鼻而來,好似端午節已經到來一樣。同學們都非常興奮,我也不例外,激動的心怦怦直跳。王老師好像看出了我們的心態,嚴肅地說:“包糉子看起來很容易,要想包的又快又好,其實很難。”我覺得王老師說的話一點道理都沒有,包糉子太簡單了,根本不用練,有什麼難的,這個冠軍非我莫屬。

不一會兒,糉子大賽就開始了,我按照包糉子的程序,先把糉葉捲成漏斗形,然後往裏面加幾勺米,再把糉葉一道一道地捲起來,可是我發現我放的米要麼多了,要麼少了,始終不可以達到理想的狀態,我手忙腳亂,百般嘗試,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但無論怎樣,我包的糉子寶寶始終是梯形的。這時,我才發現原來包糉子並不是那麼簡單。

不一會兒,糉子比賽結束了。王老師選出了五名包糉子王,糉子大王是王詩雅,糉子二王是劉宇菲……,很顯然,我沒有獲得糉子王的稱號。之後,王老師又讓這幾位包糉子之王分別到臺前表演包糉子,王詩雅包糉子的動作很熟練,包出的糉子又大又結實,竟然連一根線都不用,米也不漏,真是太棒了!這說明王詩雅一定經過了大量刻苦的練習,才能包出這樣好的`糉子,她取得糉子王當之無愧。

即使這一次比賽我沒能拿冠軍,但是通過這一次包糉子的實踐,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事情只要你用心去做,用心去努力,就一定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在以後的學習中,我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收穫好的成績。

關於糉子的作文9

糉子是我國的傳統美食,同時也是端午節的代表,一吃糉子,就代表走進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

端午節的時候,媽媽買了一袋糉葉和一些糯米,首先把糯米淘洗一下,因爲媽媽要包的是健康五豆糉,所以還要再放入紅豆,黑豆,綠豆,黃豆和花生一起淘,淘洗之後再加水浸泡。過一會兒再清洗糉葉,就可以包了。只見媽媽把糉葉攤開,將雜糧放進去。包成一個菱形,在快要封口的糉子裏點綴一個大棗,然後封口,用紅線繫好,就能煮了。要吃煮好的糉子,必須要等兩三個小時。我等不急了,媽媽便叫我去看看吃糉子的來歷。

我跑進書房,啊!找到了,原來兩千年前楚國有一位著名的詩人,他很有才幹,還是一個官員。但是楚王聽信讒言,逐漸疏遠他,最後將他流放到南方了。不久,秦國攻佔的楚國的首都,屈原萬分悲憤,就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了,老百姓都很愛戴屈原,怕他餓着,就用若葉把米飯裹成菱形。蛟龍魚蝦會認爲是菱角而不去吃,這樣屈大人就能吃到了。沒多久,這樣的習俗傳開了,人們把這種食物叫糉子,糉子也就成了端午節的傳統美食。

正看着,媽媽叫我吃糉子,我一蹦三尺高,噌地一下就穿進了廚房,一股糉葉的清香迎面撲來,我連忙接過糉子,撒上白糖,將五顏六色的餡蓋住了。可是仍能依稀看出五彩的雜糧。瑪瑙一般紅的閃光的是紅豆,烏黑髮亮的小圓點是黑豆。翡翠一樣的綠豆也閃閃發光,黃豆也露出檸檬黃的豆心兒,花生裂開了口,好像正在嘻嘻笑,糯米潔白潔白的,宛如白雪一般無暇,那顆大紅棗子恰到好處,如雪中紅梅,讓整個糉子宛如一串兒精美的工藝品,讓人垂涎三尺。我使勁兒嗅了一下糯米的米香,頓感心曠神怡,咬了一口,真不愧爲健康五豆糉,吃一口,渾身輕鬆,吃兩口,煩惱全無,吃三口,賽過神仙。健康五豆糉,入口滑滑的,糯糯的,它不僅纖維豐富,而且毫不膩人,質地滑爽。再咬一口大棗,一股甜甜的蜜汁涌入口中,配合糯糯的江米,又香又甜。

清香的'糉葉,糯糯的江米,還有各種各樣的五穀構成了這樣一道美味的食物——糉子,它真不愧爲端午節的代表食物,那獨一無二的香味兒,令我永遠難忘。

關於糉子的作文10

三角四樓房,珍珠裏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帶脫衣裳。猜猜,是什麼?對了,就是糉子!每年端午,每家每戶都要包糉子,我們家也不例外。外婆又要包糉子了,我得去瞧瞧,要麼只懂吃不懂做,那不就是小豬的行爲了?

只見外婆先將豬肉、香菇切成方塊,然後將豬肉放在鍋中炒制,加些事先準備好的調料炒出香味,纔將豬肉撈起。接着,將香菇和事先泡製好的食物調好配料後一同炒熟,剩餘湯汁炒以預先洗淨的上等糯米,至所有的汁都被上等糯米吸收進去爲止,再放入剛纔所炒的調料一起拌勻。

做好糉餡,就開始要包糉子了。外婆取了兩張碧綠的箬竹葉子重疊在一塊,雙手抓住葉子兩端,輕輕向中心一卷,熟練地捲成圓錐形,放於左手掌中,右手用勺子舀了些剛纔炒制好的餡料裝進圓錐形裏邊,直到把圓錐形的填滿了。這時,只見外婆右手拇指和食指將葉子兩頭捏住輕輕向前一壓,再一個小的反剪,交於左手握牢不放鬆,空出來的右手拿起一張箬竹葉子,蓋住口子,把剩餘的箬竹葉子塞入原先那圓錐形葉子中間剩餘出來縫隙,再快速地拿起白色的細棉線紮好,第一個閃耀耀的糉子就誕生了!!就這樣,一個又一個的糉子就這麼從外婆的手裏蹦躂出來了。

接下來,就要把糉子放進燒好的熱水裏煮了。一隻只碧綠的糉子在熱水裏翻滾,就像一葉葉碧舟漂泊在波濤洶涌的.江河之上。有時幾個糉子翻滾在水面上,就像挺着大肚子的將軍在翻身。

三個小時後,糉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撕開那因爲煮過而變成暗綠的葉子。頓時,一股糉子的香味撲鼻而來,還夾雜着箬竹葉的清香,晶瑩的糯米飽滿得就像快要溢出汁水來,如綠寶石般的綠豆點綴其中,讓我垂涎三尺,我再也忍不住了,拿起勺子就是一大口,啊,真是人間美味!糯米黏而不粘口,豬肉肥而不膩,香菇又滑又嫩,綠豆又沙又軟,還帶着箬竹葉的清香,令我吃了一口還想吃一口。

什麼是“此食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嘗幾回合”我終於知道了,嗝……好吃,好撐。今年端午,你吃糉子了嗎?

關於糉子的作文11

每一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這一天,人們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舉行包糉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活動。孫老師決定在班上開展一次包糉子的實踐活動。聽見這個消息,大家興奮不已。

經過小組討論,我們組決定包紅豆臘肉糉,分工如下:鄧柯桓負責帶臘肉,謝玭鍶負責帶紅豆,陳科宇負責帶工具,我負責帶糯米、糉葉和棉線。

媽媽單位有事不可以來了,我好失望,貼心的媽媽後來叫她的同事董阿姨到學校來幫我們,我欣喜若狂。我們把食材洗乾淨,洗好手,把糯米、紅豆、切成小塊的臘肉放在盆裏攪勻,白的`糯米紅的豆,連顏色搭配都有食慾,董阿姨先示範了一次,我們就開始包了。

我拿出兩張糉葉大部分重疊在一起,從底部往上捲成漏斗狀,用勺子把食材舀進去,舀得不多不少,再用一根竹筷築緊,以減少裏面的空隙。呀!不好,由於用力過猛,糉葉讓我給戳穿了,我尷尬地四周看看,大家都在聚精會神地包糉子呢,沒人注意我,急中生智,我又拿過一張糉葉包在外面。這下好了,終於不漏米了,我拿過勺子,用勺子背把米壓緊,董阿姨介紹說,壓緊的餡煮熟後米會硬一些,會更香,而鬆的就沒這麼香了。壓完後,我把伸出的糉葉反折回來蓋住漏斗口,包成了一個三角形,最後,剪了一段線,把糉子“五花大綁”,一個糉子就大功告成了。

我擡頭看到同學們熱火朝天地忙着,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許多同學咧着嘴,好像口水都快滴到糉子上了,嘿嘿!哪能抵擋糉子的誘惑。孫老師、李書記、高校長都來了,一邊指點一邊欣賞我們包糉子。

最後我們組包了40個糉子,大家各自分了些帶回家,想想晚上可以吃到自己包的又香又糯的紅豆臘肉糉,心裏那個美呀!似乎聞到了熱氣騰騰的糉子散發出的陣陣清香。

關於糉子的作文12

“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糉葉飄香時……”當我的媽媽讀到這篇短文時,我便知道端午節來了。

端午節那天,我的媽媽準備包一些糉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應了。

我和我的媽媽早早地就起牀了,手接着地到菜場上買包糉子的原料,我的媽媽精心挑選了一些糉葉,買了十斤糯米。我嚷着說要吃肉糉,我的媽媽笑呵呵地說:“好好好!小饞貓,給你做肉糉!”轉過身去買了二斤豬肉和一些紅棗赤豆。

回到家,我的媽媽叫我把糉葉先洗乾淨,燒上水,然後把洗乾淨的`糉葉輕輕地放入水中煮熟,接着把煮熟的糉葉放到盛滿冷水的盆裏浸泡一會。我的媽媽解釋:“這樣葉子不會發黃,碧綠碧綠的葉子包起糉子來可漂亮了。”

糉葉準備好了,接下來該拌餡了。我的媽媽把肉切成小方塊,倒上若干醬油、雞精、鹽拌勻,醃製半小時,讓它入味。我學着我的媽媽的樣子把買來的糯米、紅棗、赤豆分別洗乾淨,最後按照比例把紅棗、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白的米,紅紅的紅棗和赤豆,好漂亮呀,象一鍋閃閃發光的珍珠瑪瑙。

開始包糉子。我搬來小板凳,坐在我的媽媽身邊,我學着我的媽媽的樣子在糉葉裏抽出一張比較大的糉葉,打算包一個小糉子。我先把葉子裹成一個漏斗型,然後把拌好的“珍珠”放入“漏斗”,輕輕用手壓一下,三角糉的形狀出現了。我手忙腳亂地把葉子沿着三角糉的輪廓繞呀繞,可是糉葉好象不聽使喚,我用力過猛,葉子碎了,還好米沒有漏出業。我胡亂地往糉子上繞線。這哪裏是糉子呀!簡直是個“傷兵”,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來。

在我的媽媽的精心指導下,我終於包成了一個看起來順眼的小糉子。我一次一次地包,我一次一次地學。最終,我和我的媽媽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看着我的傑作,我滿意地笑了。

晚上,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美美的。

關於糉子的作文13

五月五過端午,家家戶戶來包糉子。我要寫的傳統文化是包糉子,因爲我喜歡吃糉子,我真想看看糉子是怎樣做出來的——包出來的。

每當五月五日過端午節的時候,很多很多人都會來包糉子,因爲五月五日是端午節,上次那時候,人民會舉行包糉子大賽和吃糉子大賽,包糉子的人必須手非常光滑,包糉子必須要快不然就得不到冠亞軍了,吃糉子的人不能慢慢的吃必需得吃得很快,攪得很快,大口大口的吃,才能得到冠亞軍。開始比賽包糉子了大家不停地包着糉子,都想拿冠亞軍,他們的手不停地抱着糉子,連手已經累的.不行了還繼續包糉子,看來他們真的都很想拿冠軍,都想着:我不能輸給別人,只要自己加油加油再加油,就能得到冠軍了。吃糉子的也大口大口地吃着香甜的糉子,最後好像有一個在1分零幾秒吃掉了兩個大糉子的人,他得了冠軍。人民都向他學習,想他教人民包糉子,那個人也毫無保留的將怎麼樣得冠軍的方法告訴了這些人。

我和媽媽先去超市裏買糉葉,我們買的糉葉是綠色的,而且很大,我們將糉葉帶回家,接着開始包糉子了,我和媽媽把糯米放進糉葉裏雞肉香菇還有鵪鶉蛋都放到糯米里,接着用糉葉將糯米包起來,再拿點繩子捆住,將它放到水開了的鍋裏,煮很久,就行了,香噴噴的糉子氣味飄到了媽媽那裏,媽媽說:“啊真香呀,我估計糉子已經煮好了,我們快去拿糉子吧。”“好的,我們得快點吃完糉子,趁糉子還沒有涼趕快把它吃完。”我高興地說。我們把香噴噴的糉子拿出來,“啊,真香呀,快點吃吧。”我說。我們拿來筷子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吃完了,就睡覺了。

這次的端午節實在是太美好了,吃到了我和媽媽親手做的雞肉糉子。我們做的糉子實在是太美味了,想起來都流口水,真好吃的糉子呀,希望下一次再做一次這樣好吃的糉子。

關於糉子的作文14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糉子、賽龍舟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和老媽決定今日包糉子。老媽先買來優質的大米、蠶豆、紅豆、花生、蜜棗和糉子葉。首先,先提前把蠶豆、紅豆、花生泡上,這樣利於煮蒸。再把糉子葉放在水裏泡。老媽說:葉子泡泡就新鮮了。老媽把葉子兩頭剪掉,把不好的挑出來。然後,開始包了。拿兩三個糉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拿一個花生堵住漏斗的口,再把大米、蠶豆、紅豆、花生、蜜棗放到葉子裏,然後包住頭部,不讓大米漏出來,最後用線把糉子系的嚴嚴實實。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看到老媽包得這樣嫺熟,我好生羨慕,就對老媽說:“老媽,你教教我吧!”老媽笑着點點頭。

我連忙搬了一個小凳子,坐在老媽身邊,跟着老媽學了起來:我也先把糉子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就慌里慌張的把大米等東西裝到裏面,當我用糉葉裹它們的時候,它們卻從漏斗下面竄了出來,“傻孩子,沒用花生米堵口吧。”我仔細一看,哎呀,都怪我粗心。重新再來吧,我又拿起兩片糉葉圍成漏斗形狀,我先用花生堵住下面的.口,再往裏面填滿東西,最後放上一粒蜜棗,開始用糉葉裹的嚴嚴實實,然後用繩子把糉子繫上。我滿心歡喜,驕傲地讓老媽看,可“砰”一聲就開了,米散了一地。老媽說:“你係得太鬆了,一定要把繩子繫緊。”我再次拿起兩片糉葉,重新包了起來,這一次我認真掌握了包糉子的要點:圍漏斗,堵漏口,填東西,裹嚴實,繫結實。一個完美的糉子包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三個……直到包完爲止。

最後,老媽把糉子放到鍋裏煮。幾個小時後,香甜可口的糉子,終於出鍋了。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情格外的美好!

關於糉子的作文15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熱熱鬧鬧的端午節就來到了我們身邊。端午節還必須包糉子、吃糉子呀!爲了讓我們端午節能過得快樂,學校爲全校師生準備了包糉子的材料,讓大家在端午能體驗到包糉子的樂趣。

下午,大家都爲包糉子前的準備而忙得不亦樂乎——有的同學去講臺領糉葉、糯米、肉等材料。有的同學幫忙將鐵盆等容器洗乾淨。而我呢,將我組組員的桌子拼在一起,擦拭乾淨。再把各種材料往上一放,包糉子活動正式開始!

剛開始時,楊老師只是讓我們自己試着包糉子。我拿起兩片糉葉,疊在一起,雙手分別拿着糉葉的兩端,圍成一個圓錐形,再往裏放少量的米:嘿,難就難在這兒了——只要手稍有鬆開,圓錐的尖兒就會裂開一個小洞,變成名副其實的漏斗。如果這時往裏放米,米就會像瀑布一樣”嘩啦嘩啦“地流出來,這顯然是包不成糉子的。怎麼辦,怎麼辦?這時我回想起我以前吃過的糉子,剝開糉葉,那漏斗的尖兒不是朝一邊歪的嗎?有了這樣的靈感,我立即開始動手實踐。再做一個圓錐,右邊的手往上一提,再往左一橫,放上米一試,終於沒有米露出。再放上一塊肉,再撒上一點米,糉子的肚子就算填滿了。但是又一個難題出現:怎樣才能合上糉肚呢?我試了七八次,次次都不成功,糉肚總是裂開。正當我不知所措之時,方老師走過來接過我手中的活耐心的教導我:將葉尾葉尖拉在一起,握着糉子的手彎成u型,最後把葉尾、尖一起往反方向拉,用繩子綁緊,剪去多餘邊角,一個精美的糉子就誕生了。

有了方老師的'幫助,我接下來包糉子可就輕鬆多了,隨着糉葉的旋轉和糯米的一點點增多,有一個糉子出現在我手中。到活動結束,我一共包了三個形態各異的糉子,可能是我技術還不夠熟練吧,回家還得練習練習。

端午節包糉子活動就這樣結束了。這是我國小階段的最後一次活動了,此時我想說,感謝學校在我的國小生涯裏能舉辦如此多的活動,相信這一次包糉子的經歷能伴隨我的國中生活,給我帶去童年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