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糉子作文13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糉子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糉子作文13篇

端午節糉子作文 篇1

期盼已久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我又要和我最愛吃的糉子見面了,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

家家戶戶都在張羅着包糉子,買紙葫蘆。說起端午節包糉子的習俗,是和我國歷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的。據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後,人們爲了不讓水裏的魚咬着屈原的身體,便做了許多糉子扔到水裏。這樣魚兒有糉子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屈原了。

想要吃到香噴噴的糉子可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媽媽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就要把糯米泡上,糉葉也需要煮一煮,還要買來一些蜜棗。等到端午節前一天的晚上,媽媽纔開始包糉子。我不會包糉子,但是我總是看着媽媽包,時不時幫媽媽打打下手。媽媽先將兩片糉葉疊起來,疊成一個漏斗形狀;然後放入糯米和蜜棗;再將餘下的糉子葉蓋在漏斗上封口、裹緊;最後用繩子把糉子綁緊。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媽媽把糉子包好後先把糉子整齊地擺在鍋裏,等到端午節的早上再煮。

到了端午節這天早上,我們一家人早早的起來,媽媽把糉子煮上。媽媽給我係上了五彩線和香包,把我打扮的香香的。還告訴我不要丟棄,只能在端午節後第一場雨時才能扔掉。媽媽還告訴我了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徵着五色龍,可以降伏鬼怪,帶走一切疾病。媽媽和爸爸領着我到後山邊踏青、採艾蒿、折柳枝,在小河裏洗洗臉。回到家,我們把艾蒿和柳枝、還有漂亮的紙葫蘆插在房檐上、門上,家裏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忙完這些以後,今天的主角——糉子,終於登場了!還有雞蛋和鴨蛋呢!我吃着又香又甜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

我愛吃糉子,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糉子作文 篇2

好象是從去年開始,端午也放假了,在我印象中,每逢過節就是吃不同東西的日子,而端午就是吃糉子和五黃。我知道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而吃五黃是爲什麼我不是很清楚,大概是爲了身體健康。

自從媽媽學會了包糉子,每年端午節她都會包許多的糉子,今年也不例外。因爲外面買的糉子都有肥肉,而媽媽不吃肥肉,又不喜歡吃甜的,所以平常她基本不吃糉子,只看我們吃,後來是大概是饞蟲爬上來了,就上百度學包糉子,開始包得很難看,但我們照樣吃的津津有味,多做了幾次也越來越好看了。今年的糉子有三種,一種是肥肉+瘦肉,爺爺奶奶和爸爸喜歡的;一種是瘦肉+板粟,媽媽的最愛;而我最喜歡的是豆沙的,媽媽今年自己做豆沙,她說外面買的現成豆沙不放心,特意買了紅豆自己做。媽媽分配給我的任務是把已煮熟的紅豆搗碎,加紅糖和白糖,並捏成一個個橢圓形。還有一個任務是把做好的糉子按種類做好記號。我給自己喜歡的繞上紅線,媽媽喜歡的繞上藍線,這樣混合在一起煮也沒關係了。

一陣陣的香氣從鍋子裏飄出來,我和爸爸不停的問媽媽有沒有煮熟,媽媽叫我們彆着急,熟了會說的。 等到糉子煮熟,剛從鍋子裏撈出來,還很燙,我就剝了一個開始吃,啊!真是太好吃了!我連吃了兩個。媽媽說等到我再大一點也學包糉子,她說:自己動手纔會豐衣足食。

端午節糉子作文 篇3

端午節就要來了,我的奶奶又要包糉子了。

週六上午,奶奶去家東邊的小河邊採了幾十片蘆葉回來包糉子給我吃。開始做準備工作了。首先,奶奶去找來一個大盆子,和兩個籃子;接着在盆子裏放半盆子的開水,把蘆葉泡在裏面;然後把蘆葉的枯黃部分剪去;再去盛半籃子淘好的糯米和半碗洗好的赤豆;最後把糯米和赤豆混在一起。所有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可以開始包糉子嘍!

只見奶奶老練地將四片窄的蘆葉疊在一塊兒,邊疊還邊說:“看好,如果要把糉子包得又大又美觀,就得把上面地的蘆葉分開一點,把下面的蘆葉並在一起,這樣就能包出大糉子了。”說完就開始調整糉葉疊在一起部分的大小;然後把糉葉圍城一個不漏米的“漏斗”;再把大米都放進去,接着用剩下的糉葉包住大米,不讓大米掉出來,剩下的糉葉包完後再用一張寬一點的糉葉包起來,最後用繩子捆起來,一個又大又漂亮的糯米糉子就做好了。

咦,這糉子是做好了,可這是生的要怎麼吃啊?呵呵,當然得煮着吃嘍。奶奶把糉子放進鍋子裏,再放滿水。煮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纔怪,沒那麼久啦,連燜帶煮一共才兩小時。兩小時後,香噴噴的糉子出爐了,咬上一口甜甜的,好好吃。

糉葉香香的,糉子甜甜的,端午節可真快樂啊!

端午節糉子作文 篇4

今天是x月x日——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糉子、戴香包、在門上掛上艾草和青蓬……

早上,我迷迷糊糊醒了,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於是,我起牀,在香味的引導下,不由自主地走到了大門口。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回答我說:“這是艾草,那是青蓬。這是爲了驅災辟邪。”

到了中午,我看到桌上放了一大堆材料,有糉葉、有肉、有米、有繩子……我好奇地問奶奶:“奶奶,奶奶,包糉子怎麼要這麼多材料,包糉子這麼麻煩呀!”

奶奶說:比你看到的還要麻煩多了,糉葉要煮好、洗淨,肉切小均勻的條狀,再用鹽、醬油、料酒等調味品醃製幾個小時,米要用溫水洗淨,晾成半乾,再用鹽、味精、醬油等拌勻,這樣纔算做好了準備工作。“啊?不會吧,吃個糉子這麼麻煩啊!”我驚訝的看着奶奶。“那個繩子又是用來幹嘛的呀?”“你等下就知道了啊!”奶奶還給我保密呢!我想了想,對奶奶說:“哦,我知道了,繩子是用來裹糉子的。”奶奶對我笑了笑。

奶奶開始包糉子了,我就在旁邊看着。看着奶奶嫺熟的手法,我甚是激動,一個個精緻的糉子在奶奶的巧手中而生,個個外形整齊,包裹均勻,讓我看了就垂涎三尺。每個糉子裏都是很有“料”的:一塊肉、兩個蜜餞、還有板栗。

等待吃糉子的時間很是漫長,過了好幾個小時我才品嚐到了這美味的糉子。打開鍋蓋的那一剎那,一股濃郁的清香撲鼻而來,有糉葉的香味,有糯米的清香,還有肉的濃香,各種香味混合在一起,就組成了這“人間美味”。

這比我吃過的那些買來的糉子好吃的多,沒有任何的添加劑等化學成分。我最喜歡吃奶奶包的糉子了。

端午節糉子作文 篇5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又到了吃糉子的時候,誘人的糉子讓人垂涎三尺,四角倔強的翹着,可愛極了!我也來體驗動手包糉子。

只見奶奶兩隻手就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練地上下翻飛,拿糉葉、倒米、加料、包裹、捆綁等,動作井然有序。一片片清香的糉葉、一粒粒晶瑩的糯米,在奶奶一雙巧手下轉眼就變成了一個個有棱有角,誘人的糉子。

輪到我大顯身手了。首先拿起糉葉圈成一個圓錐形的小漏斗。緊接着,抓起一把糯米往糉葉裏放,再放一些餡在裏面,正得意呢,糉葉就像一個頑皮的爆竹一下子爆開了,晶瑩的糯米就像飛珠滾玉一般,撒落一地。我心疼地撿起來葉子和那些白花花的糯米洗淨,繼續包。三番五次拿起幾片糉葉,小心翼翼地放米、加料,一層,又一層,一道又一道地包裹,最後用一根線將它五花大綁,一個糉子終於包好了。看着自己的勞動成果,高興地手舞足蹈。

糉子下鍋了,可我總是急不可耐地想揭蓋子看一看。 40分鐘後,一鍋熱呼呼的糉子就出鍋了。一陣糉葉的香氣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剝開墨綠色的糉葉,只見熱氣騰騰的糉子變成了香粳白玉團,紅棗就像嵌在上面的深紅油亮的瑪瑙,好看極了!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我心裏甜滋滋的!

端午包糉子,既感受到快樂,又學會了包糉子。還讓我堅信:只要有誠心、細心和恆心,就能學好本領。

端午節糉子作文 篇6

今天中午媽媽下班回到家,說:“今天是端午節,待會兒吃糉子。”說着從食品袋裏掏出幾隻糉子。我迫不及待開始觀察起糉子來,它既不像方形,也不像圓形。它共有4個棱角,4條邊,4個三角形面。糉子身披翠綠的外衣,身體上纏着一條潔白的絲線。媽媽把糉子煮熟後葦葉變成了墨綠色,散發出陣陣的清香。剝開墨綠色的外衣,只見潔白如玉的米團上鑲嵌着一顆又大又黃的蜜棗。黃、白、綠三種顏色互相輝映,顯得十分美麗。我忍不住輕輕咬上一口餡,真是甜而不膩,黏而爽口,好吃極了。它既是消暑開胃的美味,又是營養豐富的饋贈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愛吃。

每逢過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吃糉子。糉子不僅外觀漂亮、色澤誘人、味道鮮美。而且還包含着對一位偉大詩人的懷念。

傳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楚懷王對屈原的愛國主張不予採納,還聽信別人對屈原的栽贓陷害,導致屈原被流放到南方。最後楚國被佔領,滿懷憂憤的屈原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了。人們崇敬他、懷念他,紛紛將米用糉葉包起來投入江中,作爲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糉子的由來。後來這一天逐漸成了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啦。

媽媽說,糉子不僅是美食,還要讓我學習屈原偉大的愛國精神。

端午節糉子作文 篇7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裏,人們包糉子、賽龍舟,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提前幾天媽媽就買好了糉葉、紅棗、花生、還有香腸。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包糉子,包糉子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糉子,卻像個“受傷的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媽媽看看不像樣子的糉子拿過棕葉教起我來:“包糉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糉子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鬥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分,其餘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紅棗把尖部堵嚴,再放入江米蓋住紅棗,再把棕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紮緊,多餘的葉和線剪掉。”

我聽了心想小小的糉子還有那麼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的糉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顆棗再放入糯米,三繞四卷,哈哈!一位大將軍出現了,給他繫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中午,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真實又香又甜啊!我吃着糉子便問;“媽媽,糉子是怎麼來的?”媽媽說:“說來話長,屈原是我國一位著名的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在他的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流放期間,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秦軍攻破,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江身死。因此,人們爲了紀念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魚龍蝦蟹吃掉,做了糉子投入江中。”我不禁的敬佩起屈原來了。

端午節糉子作文 篇8

等星星,盼月亮,終於把端午節盼來了,我可是最喜歡吃糉子,這下可以大飽口福啦!

一大早,我就纏着我媽媽包糉子,樂顛顛地準備要用的材料,泡在水裏的糯米,潔白無瑕;洗淨的紅棗,紅潤飽滿;煮過的糉葉,墨綠、舒展。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片糉葉,學着我媽媽的樣子,開動了。

把糉葉捲成一個倒圓錐,抓一把泡好的糯米放到裏面,再捏一枚紅棗小心翼翼地放在糯米上,看起來,就像鑲嵌了一顆紅寶石,漂亮極了!然後用多餘出來的葉子包裹起來,把口封上,最後用絲線纏起來。可是,這糉子就像一個調皮的小娃娃,上竄下跳,搞的我“手忙心亂”的,就是纏不好,不是漏了米,就是開了線,真是“氣”人太甚!哼,我就不信,還纏不上你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一個,雖說形狀有些古怪,可總算是做成了。

我迫不及待地把包好的糉子拿給我媽媽。拿起我包的糉子,我媽媽很仔細地看了又看,撲哧一下笑了,跟我說:“剛纔糉子對我說,你把它糟蹋成這樣,大大減小了它的功力,可能煮熟後就發揮不出它的香氣啦!”這句話,讓我哭笑不得,笑吧,是我媽媽的想象力太豐富了,這也想的出來:哭吧,是我白忙活了一場。看着我的樣子,我媽媽哈哈大笑:“逗你玩哪,包的不錯呢,一定會很好吃!”我這才放下心來。

吃着煮熟後香甜的糉子,真是開心啊!親愛的端午節,我愛你!

端午節糉子作文 篇9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午、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掛鍾馗像,掛艾葉,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配香囊等等一些公益性的活動。

端午節的意義就是紀念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我先拿了一個小板凳,坐在邊上,看着外婆包了幾個。看得我躍躍欲試,我馬上去把手洗了一遍。先挑了四五片蘆葉,四片按順序鋪開,一片反扣在中間,現在要把蘆葉捲成一個漏斗形,要卷緊,不然米會露出來的。接着是往裏面放入一半的糯米,在挑一塊五花肉放進去,再裝一半的糯米進去。然後用轉陀螺的樣子把蘆葉的另一端慢慢地捲起,弄到只有一個小尾巴,就把小尾巴夜捲起來,用大拇指摁住,把卷起來的再對摺,最後呢要用線把糉子五花大捆綁牢,防止它散掉,這樣一個不這麼完美的三角體糉子就完成了,外婆誇獎道:“比

我們這裏的習俗是,端午節前幾天每家會買糉葉糯米在家中自己包,糉子裏的餡可以放紅棗、火腿、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口味,自行選擇。人們把包好的糉子,五個一紮紮起來,掛在高出這樣可以防餿。南京人在吃糉子的時候大多都喜歡放糖。

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到了端午節大家只要到街上,或菜場上都能買到現成包好的糉子,有餡的、無餡的、生熟都有,真方便。

我最喜歡吃糉子了,每逢過節,我都能吃上好幾個,它甜甜的、粘粘的,還有一股清香味,糉子真好吃啊!

端午節糉子作文 篇10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它的來歷據說是這樣的:20xx多年前,楚國危機重重,楚王聽信小人的謠言,把屈原趕出楚國,後來楚國滅亡了,屈原傷心欲絕,投汩羅江自盡,大家得知消息,紛紛划龍舟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裏扔糉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及在那天吃糉子的習俗。

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我也想體會這個過程,就向姥姥請教。姥姥告訴我,剝糉子要先拿兩片葉子,向中間折成一個類似金字塔的圓錐形,放一半糯米,上面放入蜜棗,再用糯米鋪平,用葉子把糯米包的嚴嚴實實,包成一個三角錐形,然後用繩子給紮緊就可以了。看姥姥做的如此輕鬆,可真正操作起來卻沒我想象的那麼容易,我包的糉子不是糯米漏出來,就是葉子散開,根本沒有辦法包完整。原來包糉子沒我想得那麼簡單,就象學習一樣,要想學好,就要勤學苦練。經過多次失敗,最後在姥姥的指導下,我終於包成了一個小糉子,雖然樣子不太好看,但也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

姥姥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加上水開始煮。一會兒廚房就飄來了陣陣香味,饞的我都直流口水,老是往廚房跑,就想看看糉子熟了沒有。過了一會兒糉子好了,我剝開嚐了一個,糯米軟軟、粘粘的,蜜棗甜甜的,美味無比。尤其是嚐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感覺心裏美滋滋的。

端午節不但讓我嚐到了美味的糉子,又讓我學習了很多的知識,真是太開心了。

端午節糉子作文 篇1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媽媽說我可是今晚的主角呢,我一聽,心裏又是期待,又是緊張。

包糉子可不是一件粗活,像我這樣大大咧咧的女漢子還真不知道行不行?不過準備材料對我來說可是小菜一碟。

我把事先準備好的糯米倒去盆裏,拿瓢打一些水放入盆中,再把手伸進水裏攪一攪,哇!盆裏居然形成了一個個小水渦,等水渦停後,再讓米輕泡幾分鐘。緊接着,我又走到廚房,抱出媽媽堆成山的糉葉,放入盆裏,打開水龍頭,一股股清涼的水便涌了出來。我拿着糉葉又洗又搓,一朵朵小水花開心得又蹦又跳。我起身把水關緊,又蹲下一絲不苟地洗糉葉。我想:包糉子也有我的一份啊,我出了力,今晚我得吃個夠。糉葉終於洗完了,我拿起糉葉,把它擱在臺子上晾乾。就在這時,糯米泡得也差不多了。

準備好了材料,就要開始包糉子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擡起兩片糉葉,把它鋪在手上,再舀一勺糯米放在中間,把左側的葉子蓋上,緊接着擡上另一側的葉子,再把剩下的葉子裹上去。我原以爲已經大功告成,於是我把手一鬆,又白又胖的米便流了出來。我心疼地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呀!”我連忙把米一粒一粒地撿起來,重新包了起來,再用繩子紮結實,最後再打個結,哈哈,大功告成。這些糉子還真像一個個小嬰兒。

吸取了第一次的經驗,接下來的可就易如反掌了。沒過幾分鐘,我便把糉子包好了。我跑過去拿起鍋,在裏面打滿水,再小心翼翼地把我的寶貝糉子放入水中,大概要煮2-3小時吧,我心裏還真期待。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一陣濃郁的香味撲鼻而來,我連忙跑進廚房,拿起蓋子,哇,可真誘人!

晚上到了,我神祕地拿出我的得意之作——糉子。看!把一家人引得口水淋漓,大家都誇我是小能手呢!

端午節糉子作文 篇12

又到端午節了,媽媽給我買了能避邪的香囊和小布老虎,奶奶也早早地買來了糯米和新鮮的糉葉。哈哈,我最喜歡吃奶奶包的糉子了,特別是鹹肉糉子,非常香。奶奶將碧綠碧綠的糉葉和潔白的糯米洗乾淨,然後晾乾,再將買來的蜜棗、紅豆、鹹肉準備好後,就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她先將糉葉捲成一個漏斗的樣子,然後將糯米和蜜棗、紅豆、鹹肉放在裏面,再將糉葉卷好,最後用一根長長的針將糉子打了個結,一個精美的糉子便好了,看到她一會兒功夫就包了好多個,我也想自己包一個試試,可是長長的糉葉到了我手裏便不聽使喚,不是鬆開了就是糯米漏了出來,忙了一頭的汗,結果一個也沒包好。看到我着急的樣子,奶奶哈哈大笑,對我說:“小毅,等你糉子包好的時候,我們都已經餓昏了,還是讓奶奶來吧。”原來,包糉子也有學問呀!“那是當然的啦!”奶奶笑咪咪地對我說。

奶奶邊包糉子邊講糉子的故事給我聽,古時候,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寫了很多爲國爲民的意見給皇帝。但是皇帝不但沒有聽從屈原的正確意見,還把他關了起來,在非常悲憤的情況下,他跳下汩羅江以表示自己愛國的決心。屈原的愛國精神感動了老百姓。人們紛紛划着竹排和小舟尋找屈原,但尋找多日都沒找到,只好往河裏撒一些白米,希望江裏的魚兒不吃屈原的屍體,後來有人就想到包糉子的方法。爲了紀念屈原,後人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屈原跳河的日子作爲端午節。

聽了奶奶講的故事,我覺得屈原真是一個大英雄,原來吃糉子還有這麼感人的故事。

“快來吃糉子啦!”奶奶對我喊,“啊,真香呀!”吃着我最喜歡的糉子,我感到非常非常的開心和快樂。

端午節糉子作文 篇13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於楚威王五年夏曆正月初七,或謂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卒於楚襄王九年。

端午節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

昨天,我和姐姐去超市買糯米蜜棗和蘆葦葉子,準備回家包糉子.端午節當天,媽媽一邊

給我聽寫生字一邊包糉子,姐姐也參與了包糉子.姐姐包的糉子造型非常好看,媽媽包的可就

差遠.

剛包了一回兒,我姐姐突發奇想,要往糉子裏包火腿和海苔,然後姐姐專職包火腿餡糉子,媽媽包花生綠豆葡萄乾餡的糉子.姐姐包了十多個,媽媽包了十多個,她倆互不相讓.

閒話就說到這裏,下面我們開始吃糉子,媽媽還做了很多菜和魚湯.我吃的第一個糉子是海苔餡的,這個端午節我們過得非常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