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休克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護理休克病人

休克是一種由急性微循環障礙導致組織的氧供呵氧需之間失衡.休克發生後體內重要器官微循環處於低灌流狀態,導致細胞缺氧,營養物質缺乏,或細胞不能正常代謝其營養物質,最終導致細胞損害,無法維持正常的代謝功能。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引起休克的原因以及護理休克病人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引起休克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護理休克病人

  引起休克的原因

  血容量不足

由於大量出血(內出血或外出血)、失水(嘔吐、腹瀉、大量排尿等)、失血漿(燒傷、腹膜炎、創傷、炎症)等原因,血容量突然減少。

  創傷

多因撕裂傷、擠壓傷、爆炸傷、衝擊波傷引起內臟、肌肉和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此外骨折和手術亦可引起創傷性休克,屬神經源性休克。

  感染

細菌、真菌、病毒、立克次體、衣原體、原蟲等感染,亦稱中毒性休克。

  過敏

機體對某些藥物或生物製品發生過敏反應,尤其是青黴素過敏,常引起血壓驟降、喉頭水腫、支氣管痙攣、呼吸極度困難甚至死亡。

  心源性因素

常繼發於急性心肌梗死、心包填塞、心瓣膜口堵塞、心肌炎、心肌病變和心律失常等。

  神經源性因素

劇痛、腦脊髓損傷、麻醉意外等刺激,引起反射性周圍血管擴張,有效血容量相對減少。

  休克病人的護理方法

1.絕對臥牀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動,應取平臥位或頭和腳擡高30度,注意保溫。

2.儘快消除休克原因,如止血,包紮固定,鎮靜、鎮痛(有呼吸困難者禁用嗎啡),抗過敏,抗感染。

3.給氧,鼻導管給氧2-4L/分,每4小時清洗導管一次,保持通暢,必要時可用面罩吸氧。呼吸衰竭時可給呼吸興奮藥。

4.保持靜脈輸液通暢,必要時可做靜脈切開,以利於血容量的`補充和用藥及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酸中毒,按病情掌握藥量、滴速,保證準確及時給藥。

5.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吸痰,必要時用藥物霧化吸入,有支氣管痙攣可給氨茶鹼、氫化可的鬆,藥物劑量遵醫囑執行,如出現喉頭梗阻時,行氣管切開。

6.早期在擴容療法同時可酌情應用血管收縮藥,如去甲腎上腺素,間羥胺等藥物提升血壓,一般維持在80-100/60-70mmHg即可,不可過高,當血容量補足時,也可用血管擴張藥,如異丙腎、苄胺唑啉等。輸入此類藥物時應密切觀察血壓、心率和尿量,避免藥液外溢至血管外。

7.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報告醫生並準確記錄。

(1)密切觀察P、R、BP的變化,根據病情15-30分鐘測量一次。

(2)體溫每四小時測一次,低於正常時要保溫,高溫時應給予物理降溫,避免體溫驟降,以免虛脫加重休克。

(3)觀察意識,當中樞神經細胞輕度缺乏氧時,病員表現煩躁不安或興奮,甚至狂燥,隨休克加重,由興奮轉抑制,病人表現精神不振,反應遲鈍,甚至昏迷,對此病人應適當加以約束以防意外損傷,亦可使用鎮靜劑,但需注意血壓。

(4)注意皮膚色澤及肢端溫度,如面色蒼白常表示有大出血,口脣或指甲發紺說明微循環血流不足或淤滯,當胸前或腹壁有出血時,提示有DIC出現,如四肢厥冷表示休克加重應保溫。

(5)注意尿量、顏色、比重、PH值,病情重或尿少者應留置導尿,每小時記錄一次尿量,如每小時在15ml以下或尿閉,應及時報告醫生處理,以防急性腎衰,保持尿管通暢,預防泌尿系逆行感染。

(6)嚴密觀察心率變化,如脈速,末稍紫紺伴有頸靜脈怒張,呼吸困難,咳血性泡沫痰,提示心力衰竭,應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7)測中心靜脈壓,可做爲調整血容量及心功能之標誌。休克期CVP在10釐米水柱以下應補充血容量,不宜使其超過12-15cm水柱,否則有發生肺水腫危險,如CPV高於15cm水柱,而休克尚未糾正者,應給予強心藥。

(8)休克病人根據病情立即抽血驗血常規、血型、血鉀、鈉、氯、CO2結合力和血漿蛋白,紅細胞比積等,以做爲抗休克治療的用藥依據。

8.按時做好褥瘡護理及口腔護理,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9.飲食可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的流質飲食,不能進食者或給予鼻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