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端午節吃什麼

端午節,在越南被稱爲“殺蟲節”。因爲端午時屆年中,天氣換季容易出現病疫,因此越南父母讓子女食西瓜、芒果、李子、煮雞蛋和飲椰汁,大人飲雄黃酒,並將雄黃塗在小孩頭、額、胸、臍各處以除病殺蟲逐蟲。那麼越南人端午節吃什麼呢?

越南人端午節吃什麼

  吃糉子求五穀豐登

越南的糉子是用芭蕉葉包裹的,有圓形和方形兩種,取天圓地方之意。他們認爲,圓形糉子代表天,方形糉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越南糉子包有糯米、綠豆、豬肉和胡椒粉,味道十分獨特;糉子的外形呈四方,另外使用橫豎兩根竹篾紮起來,外形像田地,代表新年五穀豐登的意思,而豬肉則表示出入興旺。

端午節不僅有吃糉子的習俗,還有端午驅蟲習俗。節日清晨,父母爲子女準備糯米酒釀、黃姜糯米飯及桃子、李子、檸檬等幾種酸味食品和水果。南方一些地區讓子女食西瓜、芒果、煮雞蛋和飲椰汁,大人飲雄黃酒,並將雄黃塗在小孩頭、額、胸、臍各處以逐蟲。許多地區的孩子用指甲草塗染手指和腳趾,佩戴由巫師用五色線繩編制的符以辟邪。生育少或有體弱多病幼兒的家庭,節前清晨給幼兒穿上這樣的衣服,以闢鬼邪。端午採藥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人們認爲“端午草藥”最爲靈驗,許多集市上有此藥專賣攤。據古人觀念,人類內臟裏,尤其是消化部分,常有昆蟲躲藏,要不及時驅除將會造成莫測的後果,因爲這些昆蟲繁殖地速度極快,數量繁多。一年中農曆五月五日是這些毒蟲露面的機會。以酒餅,鮮果殺掉這些昆蟲,首先吃下酒餅把它們灌醉然後吃下鮮果淹死它們。對小孩來說,長輩們將辰砂水和硃砂擦在小孩們的兩邊太陽穴或肚臍能防止昆蟲、細菌侵入身體。可見,爲了迎接端午節到來,又稱爲滅蟲節,家家戶戶都提早準備鮮果,供品之類舉辦宴會祭拜祖先。酒餅就在剛起牀時刻吃下將會帶來最好的效果。酒餅主要是原核的糯米拿去發酵,酒餅帶有舒服的甜辣味,老人兒童都可以吃。

古時候,每逢端午節來臨,自農曆五月九年級、初四,酒餅姑娘肩膀擔着兩對擔子,擔子上還掛着一束辣椒,一些帶有消毒性的藥葉,擠過市鎮的大街小巷大聲宣傳,這樣的習俗逐漸反映出越南農村的良好本色,體現出越南民族的特殊風俗,給節日增添了豐富精彩,獨一無二的活動習俗。

  拴五色絲線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爲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越南各家大人起牀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越南人過端午節爲了筵慶夏稻豐收的季節,果菜豐盛,鳥物繁殖,慶祝辛辛苦苦勞動的一年。許多節日古傳的習俗,己刻畫出越南文化的特殊性,體現了國家美麗的禮教,蘊含着豐富的人文性,值得尊重、保持、發揚。端午節的過禮習俗仍然是越南各地民族值得驕傲的一面,蘊藏着神聖的意義。

  延伸閱讀:越南人的端午節

在東亞,很多國家都有端午節慶祝活動,但中國、韓國、日本、越南的端午節慶活動各具特色。越南在秦代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屬於漢朝統治,且統治者就是河北正定人趙佗。由於以“中原”人的身份統治南越國(含現在越南的中北部),數十萬中原子弟兵及其家屬習俗也一同融入到越南的土地上,因此習俗和中華大地大抵相同。

在越南端午節也是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最早也主要表現爲對中國愛國詩人屈原的緬懷,但延至今日的越南端午節紀念屈原已經不是主要內容了,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

越南的端午節是越歷五月初五,又稱正陽節。此時各地、各戶根據情況(如避開農忙、聯村賽龍舟所需要的天數)選定其中一個日期安排節俗活動。端午節習俗很多,概括地說,其一是廣泛採用菖蒲、艾蒿,其二是纏掛各種端午索,其三是用符圖驅邪,其四是飲用藥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黃酒),其五是吃糉子,其六是賽龍舟,其七是姻親交往。這些節俗的重要性和組合方式是因時因地而調整的,古代節俗的中心是祛毒禳災,保健康,求吉祥,但是衛生、娛樂、社交在近代變得越來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