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的小路》公開課教案

《鄉間的小路》是一首在上世紀70年代流傳甚廣的臺灣校園民謠,是著名音樂人葉佳修的代表詞曲作品之一,以簡約的曲調和歌詞,描繪了一幅浪漫愜意的夕陽牧歸圖。本課的教案主要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情緒、熟悉音樂的旋律。

《鄉間的小路》公開課教案

  情感目標

能用輕鬆活潑的情緒演唱《鄉間的小路》,初步瞭解臺灣校園民謠,表達心中對生活、對祖國的熱愛。

  能力目標

通過我的創造,能用自己的音樂方式開展采集與創造活動。

  知識目標

熟練掌握歌曲中有“反覆記號”、“附點音符”、“休止符”、“切分音”的地方。

  教學重點、難點

1、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能對歌曲的演唱形式進行多種探索。

2、歌曲意境的理解與表現。

  教學準備

手風琴、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1、導入

(多媒體)欣賞鄉間小路風景圖片,配以鄉間的小路伴奏爲背景音樂。

師:這是什麼地方?看到這些圖片你想說些什麼?

生:(說出自己看了圖片後內心的感受)

師:同學們的心情我很理解,讓我們帶着這份心情一起跟着音樂到鄉間的小路上去走一走吧。

A、生跟《鄉間的小路》的音樂以律動的形式表演,體會其中的樂趣。

B、請學生以X X X節奏爲歌曲伴奏。

請生用其他伴奏爲歌曲伴奏(踏步、拍手等)

2、新歌教學

(1)教師跟伴奏範唱歌曲《鄉間的小路》,請學生聽完後說說歌曲的情緒。(前、後部分歡快、跳躍,中間部分優美連貫)

(2)用多媒體出示歌譜,請學生再聽,注意歌曲的演唱順序。

(3)請學生說說歌曲的演唱順序,教師指導認識“反覆記號”、“附點音符”、“休止符”、“三連音”、“切分音”。

(4)學唱歌曲

A、跟隨琴慢速輕唱前半部分。教師提示:注意“聲斷氣連”和前半拍休止。

B、跟着琴輕唱B段,讓學生自己發現難點。

師:有沒有哪個地方每次都唱不好?

師彈琴並示範,學生分句模唱兩個樂句,注意附點節奏。

叫個別學生單獨唱,學生進行評價。

C、學唱結束句。

D、全曲連唱。

(5)歌曲處理

師:用什麼樣的聲音唱最合適?

讓學生通過欣賞多媒體出示的“鄉間”與“城市”兩種不同風格的圖片,對比其環境氛圍的'不同,從而引導學生用輕鬆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

(6)用輕快、明亮的聲音完整地跟伴奏演唱歌曲。

3、分組表演並創編

(1)學生分成四組,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處理歌曲。如:對唱、表演唱、小合唱等。教師對每組的表現做鼓勵性評價。

4、欣賞教學

師:《鄉間的小路》是一首非常好聽的臺灣校園民謠,由著名音樂人葉佳修詞曲兼演唱。除了這首臺灣校園民謠以外,音樂人葉佳修還創作了其他一些校園歌曲,其中有一首在祖國大陸也廣爲流傳,那就是《赤足走在田埂上》。

(1)學生欣賞歌曲。

(2)師:有沒有覺得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麼特別之處?

師生討論,瞭解無伴奏合唱。

(3)師:歌詞也很美,輕輕的讀一讀吧。

(4)再聽,跟錄音輕聲哼唱旋律。

5、拓展

簡單介紹校園民謠

校園民謠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後期,祖國寶島臺灣的大學生在“鄉土文學”影響下,出現一股“唱自己的歌”的熱潮。這些青年作者所創作的一些表達他們思想感情的歌,被稱爲“校園民謠”。

  六、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唱、欣賞了幾首好聽的歌曲,我想問問同學們,是不是校園歌曲就只適合在校園內演唱呢?那麼再想一想,這些二三十年前的歌曲爲什麼到現在仍然流傳甚廣?臺灣、大陸兩地的校園歌曲還有很多,同學們課外可以自己去搜集這些歌曲的音響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