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教學設計《別了,“不列顛尼亞”》

這篇通訊主體部分採用的是時序結構與文學手法相結合的方式。時序結構的特點是按時間順序將事件的始末說清楚;文學手法則是在此基礎上增強文字表現力,增強可讀性。下面,小編爲大家提供公開課教學設計《別了,“不列顛尼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公開課教學設計《別了,“不列顛尼亞”》

  教學設想:

本篇課文是單元的起始教學,擬用1課時,鑑於高一學生在八年級上學期已學習過兩篇新聞稿(《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中原我軍解放南陽》),本課教學有必要建構學生理性閱讀新聞體裁文本的平臺,提升學生閱讀新聞類文章的水平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心是對文本結構的梳理、內容的篩選分類、寫作匠心的探究

考慮到班上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單元的教學任務,我預設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①由播放視頻(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導入一是藉此瞭解學生對這一重大新聞事件的熟悉情況;二是激發課堂學習氣氛

②讀文,梳理文本,區分文中的現實場景(新聞事實)、歷史背景和作者評價

③分點探究:現實場景中的時間內涵,標題和結尾句的匠心,“降旗”這一新聞視角的價值

  學習目標:

梳理文本結構,篩選、概括,現實場景、歷史背景和作者評論三塊內容;

分項研讀,探究作者的寫作匠心,體悟該新聞的價值和意義

  學習重點:

明瞭新聞結構特點,學會準確地篩選、概括信息

  學習難點:

體悟作者的寫作匠心,樹立正確的新聞觀和審美觀

  學習過程:

  一. 瞭解背景

觀看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的視頻(剪輯片斷)交流對這一重大新聞事件的感性認識

  二.聽讀課文

聽讀課文錄音,完成老師佈置的聽讀任務(篩選出文中的現實場景:地點、時間,概括儀式內容)

  三.研討文本

  1.篩選出文中新聞事實、歷史背景和作者評論三塊內容;

新聞事實:四個場景,梳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結果等要素

歷史背景:總督府歷史變遷,英軍佔領香港歷史

作者評論:揭示儀式的意義

  2.討論幾塊材料的寫作匠心

歷史背景材料自然銜接在新聞事實後,使現實場景有了歷史縱深感,作者評論又凸顯新聞的價值和意義

  四.探究問題:

  1.課文中爲什麼把現實場景的時間寫得特別精確?

及時和真實是新聞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