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的國際拓展

  隨着改革開放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建立,我國許多企業紛紛跨出國門,投入國際競爭的大潮中。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現象,但也出現很多值得研究的問題。

在二戰之後,隨着貿易、文化、交通、地域壁壘的消除,企業的國際化經營成爲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根據統計,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全球近1.1萬個跨國公司,在全世界擁有10多萬子公司,它們控制着全球1/2的國際貿易,70%的國際技術轉讓,90%的國際直接投資。其總產值約佔世界GDP的1/3。

現代企業的國際拓展

全球化經營已經成爲現代企業的重要發展目標之一。在到國外建立經營機構之前,企業必須首先對國際的環境中各種因素進行分析,以選擇正確的國際拓展方式和應對環境變化的措施。

  1.企業國際拓展的主要方式

在國際拓展中有四種最基本的運營方式,即:進口與出口、許可經營和特許經營、戰略聯盟、國外獨資子公司。

1.1進口與出口

進出口是國際拓展最簡單的方式。所謂出口是指公司將國內生產的產品銷往國外,企業既可以直接到海外銷售產品,也可通過國外的公司代銷自己的產品。進口指企業把國外製造的產品銷往國內。進出口經營是企業全球化經營的初級階段,所涉及的投資和風險較小。很多企業尤其是小企業通過進出口方式實現全球經營,比如中國的一些企業向美洲、歐洲、非洲出口服裝、針織品。海爾公司向全球出口電冰箱、洗衣機。還有一些專賣店經營從國外進口的商品,如法國的香水、歐洲的葡萄酒等。

1.2委託經營和特許經營

委託經營和特許經營都是通過一次性支付或按銷售提取一定費用,從而給予其他組織商標、技術和產品規範的使用權。委託經營主要用於生產和銷售產品的製造型企業。比如杜邦公司可能會委託印度當地的一家工廠爲它生產尼龍和特氟隆。特許經營通常用於服務型組織。比如我們在中國可以吃到麥當勞的漢堡、肯德基的雞腿。這些都屬於特許經營。這兩種經營的優勢在於在海外拓展業務無需承擔發展資金。但存在的問題是委託國外企業生產產品時,委託人需要讓國外合作者瞭解他們的生產技術,這樣就可能會有技術機密泄漏的風險。而特許經營中特許權人可能會失去對品牌產品質量控制,以致損害使品牌聲譽。

1.3戰略聯盟

戰略聯盟是指一些企業和國外的公司實行資源和技術共享,共同分擔利潤和承擔風險。比如中國一家電腦公司與國外的電腦公司結成夥伴關係共同開發新一代電腦芯片。戰略聯盟可以避免進出口、委託經營和特許經營中存在的失控問題。合資企業是戰略聯盟的常見的一種形式,即兩個或多個公司聯合經營,共同對一家新的企業擁有所有權。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到國外建立合資企業,因爲建立合資企業通常只需對國外生產和服務所需設備進行投資,經營風險卻大爲降低。

1.4國外全資子公司

指在國外投資建立的生產機構,完全獨立於當地的任何直接干涉與參與。這種形式投入的資源是最多的,面臨的風險也是最大的。但是一旦成功能給企業帶來高的回報,這種投資方式也有利於管理者保護自己企業的核心技術和知識不爲其他企業所知。比如海爾公司在國外建立自己的電冰箱、洗衣機生產基地。日本的汽車製造公司在美國設立自己的生產基地。通常一些大型的知名企業,擁有充足的`資源,能夠在世界各地廣泛設立國外分支機構。但無論選擇什麼樣的全球拓展方式,企業都需要認真設計和選擇。

  2.我國企業國際拓展的主要特點

我國企業的國際拓展是從1979年開始的,最初主要形式是對外投資和利用外資,逐漸發展爲跨出國門到國外興辦合資、獨資企業。從我國企業近年國際化經營發展情況看,主要有以下特點:

2.1發展速度快。最初十年的貿易增長水平超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 。

2.2平均規模小,我方投資額平均規模不大,只有少數項目投資額達上億美元。

2.3投資行業多。既有資源開發行業,如漁業、木材、礦產方面,也有製造業投資,如在發展中國家主要投資行業爲紡織品、雨衣、手錶、玩具等。

2.4投資範圍廣。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並行。發達國家有良好的國民經濟基礎,對發達國家投資可獲取先進技術,積累管理經驗;發展中國家有豐富勞動力資源,具備較有潛力的市場。

2.5市場進入方式以新建企業爲主,收購當地企業爲輔。

2.6既有直接投資,如去國外興辦經營機構,也有間接投資,如購買國外債券、股票。

以上特點表明,我國企業國際拓展處於不斷探索和發展階段。比如中興通訊的國際拓展1995年起步,到2001年中國入世前,國際收入佔比僅有4%。在入世後的10年間,公司業務規模整體增長超過10倍,海外業務增長超過20倍。當年的“後來者”中興通訊已躍居全球通信行業第5位,國際收入佔比也從入世前的4%增長到近60%。

  3.企業國際拓展的主要影響因素

全球化經營是現代企業發展重要目標之一,也是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3.1市場經濟爲企業國際拓展提供機會

市場經濟要求按照價值規律運行,達到生產要素的最佳配置。隨着經濟全球一體化的發展,人才、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流通,向經濟效益好的地區流動,這就要求企業能夠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有效地調配各種資源,在人、財、物力方面綜合統籌,以取得更多利潤。比如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在全球範圍內採購商品,以較低價格購入並出售獲取利潤。當李維斯牌牛仔服在美國國內由於原材料、生產成本高而無法與沃爾瑪零售店競爭時,轉而在國外如中國、中國臺灣等地從事原材料採購和加工,仍然能通過國外廉價原材料和勞動力保持在本國的利潤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