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企業的文化面面觀

引導語:衆所周知,職場上總會有兩種人--快樂的、不快樂的。爲什麼產生這樣的差別?唯一的答案是:文化。與企業文化格格不入的人,快樂的機會微乎其微。

跨國企業的文化面面觀

爲了避免直到工作後,才發現自己很難做到

  英國公司:優雅風度,老派作風

深圳的黃先生供職於一家英國公司,每次說起他的.英國老闆,黃先生總佩服得五體投地。一次,英國總部發生人事變動,在中國服務已屆10年的總經理即將離任。就在這位總經理在任的最後一個週末,公司舉行了一個嘉年華舞會。已經知道自己被

在職一日、盡職一天,這在英國公司並不是口號。類似的規矩始終被執行得有板有眼,絕無例外。

  美國公司:自由發揮,鐵面無私

Rose在美國諮詢公司做了3年。

另一位Dickson對公司盛行的頭腦風暴深有感觸。公司下班前半小時舉行頭腦風暴會,員工不分部門、不分職位,對公司、業界的狀況暢所欲言。Dickson開始頗不以爲然,

在美國公司,沒有人會議論有多少異性給你打電話,人力資源部門甚至不需要員工的家庭住址,何時休年假完全由員工自己決定,前提是

只要安排好工作。這種邏輯在青年白領中深受歡迎。

當然,美國公司殘酷的一面絲毫不遜色於它的坦率。如果認爲某人能力不足,老美下手也是毫不留情。

  法國公司:氣氛

學法語的Linda曾就職於多家法國公司,對法國文化和法國公司的職場文化了然於胸。據說法國公司很少裁員,除非遇到了嚴重的經濟危機。爲什麼呢?法國人總覺得剝奪了別人的工作機會,不太人道。如果對員工不滿意,公司多半會爲他調整崗位,或者調減薪水。但總會讓他繼續在公司待下去,生怕他沒了工作,難以爲生。

Sophie是一家法國化妝品公司的總裁祕書。剛上任那陣可真叫人頭疼,公司的日程表形同虛設,得不到落實。法國人的感性在工作中也無處不在,一會兒一個主意,工作彷彿永遠在規劃階段。像德國公司那種計劃和日程可以提前半年制定,並且可以毫無困難地照單執行的情況,對法國人而言,完全不可想象。不過,Sophie現在早已熟悉這種工作風格,任何項目,不到最後階段不實施,以避免無效勞動。當然,自己心裏得有個譜兒,該準備的還是要完成。法國人工作起來拼命的精神不亞於日本人,deadline不可動搖。還有呢,就是在辦公室裏多儲備一些食品,她的上司忙起來午餐只要一杯咖啡就打發了,晚餐則要到晚上八九點鐘。

  日本公司:人本管理,難容過失

  學日語那會兒,老師反覆告誡:

唐先生自畢業後一直效力於一家日本電器公司,其間因業績顯著,兩赴東京進修。兩年前,他抵禦住網絡公司高薪與期權的誘惑,完全是因爲公司企業文化的緣故。日本公司薪酬實行年功序列制,他在公司已經做了七八年,資歷非常可觀。而且日本公司家庭保障觀念濃厚,薪酬中保障員工與家屬生活需要的部分約佔65%,分量不可低估。如今,眼見網絡公司裁員減薪,他更有一分慶幸。當然,員工薪酬的提高也與工作業績、工作態度和適應性有關,唐先生自覺在其中如魚得水,不亦樂乎。

  另一位日本公司員工小高就沒那麼幸運了。他所在的日本公司制度

十分嚴格,尤其是在對外聯絡方面,許多規章制度嚴格限制了與客戶的交往言行。涉世未深,他以爲這種制度給予了他最大限度的保護,但事實卻恰恰相反。一次,感冒中的小高與客戶聯絡,難免咳嗽了幾聲。因兩人談得投機,客戶表示一定要送幾瓶特效止咳露給小高。因爲價格便宜,再三推辭未免顯得過於做作;同時又有同事面授機宜,接受客戶出於友情贈予的小禮物無甚大礙,小高也就答應了下來。

世事難料,麻煩事很快上身。那位客戶因生意未成交,投訴小高收受禮物。投訴,在日本公司可是大事,尤其是有關員工品質的投訴。好不容易擺平方方面面,小高以爲可以喘口氣時,卻有相熟的日本籍同事建議他最好引咎辭職。在日本人心中,無論員工是否有心,只要其行爲損害了公司利益,就應該承擔全責。而所謂承擔全責,正是引咎辭職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