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看待企業文化

做人要講“爲人之道”,做企業要講“經營之道”。同樣的設備,同樣的原料,同樣的人,在不同的企業發揮的效力是不同的,因爲各個企業的文化不同。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企業文化?下面去了解一下吧!

我們如何看待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的變與不變

華爲的企業文化給人的感覺是一直在變,從創業期的產業報國,科教興國,到高速成長期的《基本法》,再到國際化時期的願景、使命和戰略,直到今天的管理哲學大綱,每一時期都有不同的內容和價值主張。

哈佛大學教授艾德加.沙因認爲:企業文化的本質是一種假設。他認爲:企業文化是“由一些被認爲是理所當然的基本假設所構成的範式。這些假設是某個團體在探索解決對外部環境的適應和內部的結合問題這一過程中而發現、創造和形成的”。

華爲這二十餘年的發展實踐,一直是基於經營管理假設,並在階段性地驗證自己提出的假設,當企業的經營管理實踐在驗證以後需要新的經營假設。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個“假設---驗證—再假設—再驗證”的過程。過去提出的假設,有的被充分的驗證,有的部分的驗證,有的可能被放棄了驗證,但這些都更有利於提出新的假設。另一方面,面對整個經營環境的變化,企業發展節奏的變化,企業的`經營假設也應該做相應的調整,因爲面臨新的競爭環境要有新的思維。

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管理假設,因此在外在表象方面,華爲的企業文化確實在發生着變化。但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些變化都有一條主旋律,都有一條主血脈。表述的文字有變,具體的表現方式有變,其本質內容沒有變化。

在梳理公司管理綱要的過程中,會發現,許許多多的基本觀點和主張,今天看來很新鮮,其實在其年前甚至十幾年前的文獻中早已存在,只是我們不曾關注和領悟。

所以,企業文化確實是在變----不同的企業發展階段,企業文化又不同的表述;但企業文化最核心的最本質的基本假設和管理哲學是沒有變化的。

當一個企業的經營管理實踐能夠爲企業文化和價值主張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間和思考基礎時,企業的一系列經營管理假設就會形成理論體系,就會形成經營管理假設的大顆粒,這就是一個企業的管理哲學。

管理哲學是企業人共同擁有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它不僅能指導企業的當下的成長與發展,而且也爲企業在未來不確定的環境裏指明前進的道路,確定了發展路標。所以,企業的管理哲學不僅需要痛苦的感悟,還需要各級幹部的傳承。

  企業文化的特殊性與普適性

不可否認,企業文化具有特殊性,企業的成長曆史、成長環境和成長追求不同,面臨的問題不同,企業領導人的境界不同,自然會形成不同的價值主張。

從現實來看,古今中外的企業的企業文化表述各不相同,還很難找到相同企業文化的企業。

從不同國家的企業看,由於長期受所在國家歷史文化的浸染,不同國家的企業的文化和價值主張表現出鮮明的國家特色。因此,對於國際化的企業講,跨文化衝突成爲其面臨的很難逾越的問題,跨文化管理成爲跨國企業必須解決的管理問題。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企業文化是企業的基本價值主張,企業文化的屬性決定於企業的屬性。做爲功利性的企業組織,不會因國家、民族和歷史的差異,而在本質上具有差異。也就是說,企業的本質的共同屬性,決定了企業文化具有共同性。這就是企業文化的普適性或稱普世性的根本原因。

(企業文化的所謂普適性,就是企業文化根本上講是一種競爭性文化,而且在競爭的演化中表現出高績效的特質,自然界物競天擇的規律在企業組織的中的具體體現。)

從現實來看,儘管不同企業的文化表述和價值主張千差萬別,但其實質都是對企業經營管理層面的思考,對企業成長髮展規律的探索。企業文化的差異更多地表現出不同企業對企業內在規律探索程度的差異。

作爲企業中的員工,每個人有自己的價值觀或世界觀,進入企業後,認同或信仰企業文化,其實質都是對企業內在規律的共同認識。這不會因民族和國別而有本質的差異,所以文化差異更多地表現在習慣和慣行方面,而在本質上是沒有差異的。

以艱苦奮鬥爲例,不論在哪個國家,不論過去和現在,個人成就事業,得到認同,超越他人,除了艱苦奮鬥,還有其他道路可選擇嗎?還有一條路可選,那就是繼承上一代先輩艱苦奮鬥的結果,但在發達國家通過遺產稅制約了不勞而獲的所得,所以還需要艱苦奮鬥;在我國,上一代沒有給我們可傳承的財富,我們更需要艱苦奮鬥。

再以客戶爲中心爲例,試想,那個企業不是一個客戶爲中心的。企業存在的目的就是爲自己的客戶和潛在客戶提供產品或服務,這是企業存在的唯一理由。不以客戶爲中心,企業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當參加運作交付體系管理大綱辯論會上,中方員工與外方員工的辯論時,非常清晰地看到企業文化的普適性,並沒有所謂的跨文化衝突,在某些方面感覺外籍員工理解的更深刻一些。

至於很多企業並沒有提出艱苦奮鬥和以客戶爲中心的企業文化,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它過去沒有相關的艱苦奮鬥和以客戶爲中心的經營管理實踐,在於它還沒有深刻地領悟到這一普適的和普世的企業價值主張。悟道有先後,並非人人都可以悟到道。所以,現實的許多沒有優秀經營管理實踐又沒有管理智慧的企業,或者把企業文化作成了企業文體活動,或者從古人那裏尋找高雅的詞句,或者追時髦地引用(如“以人爲本”)。

當然企業也可以做出不同的價值觀選擇,但現實是如果企業的選擇有悖於商業的本質,必將面臨着市場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選擇。很多企業的技術、人才、市場和商業模式都沒問題,爲什麼會出問題?其根源在於其經營哲學出現了問題。

所以,企業文化的特殊性僅僅是表象,而普適性和普世性是企業文化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