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增重健身計劃表

想要健身增肌的朋友們可以制定一系列的計劃,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整合的關於增肌計劃書範文,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增肌增重健身計劃表

  【一】原因

你爲何瘦?爲何“怎麼吃都胖不起來”?

原因主要可能是遺傳還有生活習慣,假如你從小在家吃好喝好也沒胖過,家人也偏瘦,那一般就是基因問題了。

基因決定你的身體類型屬於(或者是偏向)外胚型(外胚層體型_百度百科),這種類型的身體,基礎代謝率極高,增肌速度非常慢,基本讓人絕望,瘦得像條狗,人稱卓瘦狗,和樓下的李狗蛋是好夥伴,打小時候開始就被常鄰居的女漢子一巴掌甩到十公里開外。

當然這種體型也有它的優點,那就是脂肪增長的也非常慢,體脂非常低,因此瘦子一般“天生有腹肌”,原因是沒多餘脂肪蓋在腹部上;低體脂意味着你不需要嚴格控制飲食,對於油脂較多的食物能稍微隨意一些,這個優勢在你健身有一定成果時,很有意義——你不需要太虧待自己的嘴,也能保持較高分離度的優美肌肉線條,就像《基戰》彭于晏那樣,是其他體型的人不易獲得的。

  【二】飲食計劃

飲食我放在訓練前面寫,這是由於飲食比訓練更關鍵,雖然這部分看着挺無趣,也不像訓練計劃那般激動人心。三分練七分吃這個說法是正確的,而很多人卻想着如何訓練纔可以有效增肌,忽略了飲食,導致效果始終不佳。

  爲什麼要吃?

人的身體需攝入熱量,也需代謝熱量。宏觀來看,當你攝入的熱量大於你代謝的熱量時,你的體重就會增加,反之就會減少。

也就是說,只要你吃的真的足夠多,即使你不去健身,也能夠增重——只不過增加的也許更多是脂肪,身材不會這麼好,也沒那麼健康。

  怎麼吃?

攝入的熱量,基本來源於食物;而代謝的熱量分爲兩方面:基礎代謝量與運動、日常活動產生的代謝。

首先你要學會粗略計算以上的代謝值(計算基礎代謝率),例如我現在每天會代謝掉的熱量是3000出頭,那我就需要吃夠接近4000卡的熱量,纔可以增重。

而這4000卡的熱量裏,各種營養是務必要合理分配的。最關鍵的幾個,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還有水。大家會比較重視蛋白質,這是由於蛋白質是肌肉增長的基礎,不過對於需要增重的人來說,更關鍵的是碳水化合物,足夠的碳水化合物纔可以給你提供足夠的熱量去增重,同時提供足夠能源讓你有力氣去訓練,因此要儘量多吃飯;脂肪能隨意點,不需要嚴格控制,不過也不要比前兩樣還多;比例大概是:蛋白質30到40%,碳水50到60%,脂肪10到20%,水多喝點,一天8杯。

按這個比例去吃進足夠的熱量,就可以比較合理健康地增重。

  吃什麼?

理論都懂了,實戰中要怎麼吃呢。

少食多餐是王道——當然我們增重也許需要多食多餐。

多餐的意思是,一日3餐可分爲5到6餐:早餐、早午餐、午餐、下午餐、晚餐、宵夜。

這樣你能更均勻地攝入你的熱量,攝入更多熱量,攝入你平時吃撐了也吃不夠的熱量。

  這裏跟大家分享一份飲食方案:

1、早餐

早餐最重要,經過一晚上睡眠,身體急需營養,這個時候攝入的營養可以非常好的吸收,因此務必要有足夠蛋白質和碳水。(不吃早餐就等死吧還健毛身啊)

睡醒一大杯水,接着煮早餐吃幾個肉包+自磨豆漿(含核桃、花生、芝麻等)+3個雞蛋(只吃1個蛋黃)。

2、午餐

儘量多吃,不過不要吃撐。例如2碗米飯+1大塊雞扒+1份常規炒菜+1份素菜+1碗湯,20元以內解決;實在不行不妨能自己帶盒飯回公司,在校學生有萬能的飯堂。

3、上午、下午加餐

我一般會帶一個便當作爲加餐,早上10點和下午2、3點左右吃,裏面有雞蛋、土豆、聖女果、乾果等貨。

有人說這個便當的澱粉太多,吃完也容易腹脹,這個我建議大家自己嘗試,選擇適合自己的加餐,我需要增重,吃了也沒不舒服,所以這個對我來說是合理的。

4、晚餐

和午餐幾乎一樣,雞扒換魚排,炒菜換點口味,通常5點半去吃,接着回公司加班到7點,出發去健身,到健身房也消化得差不多了。

5、夜宵

也就是健身完回到家,9點左右了,會先吃1根香蕉和1份蛋白粉,接着自己下碗餃子吃。

這是我的食譜,算是個有效的參考,不過每個人情況不同,要按照實際情況調整。

對上面我的食譜,大家肯定會有疑問,先解釋一些常見的。

如何知道吃這麼多是不是吃夠我需要的4000卡熱量?

結合食物熱量查詢,食物卡路里大全這個,粗略估算一下就好,不需要太精準。

  會不會吃太多吃壞胃?

因此我建議每一頓都別吃撐,吃9分飽就好,現在6頓9分飽,吃下去的熱量也遠遠大於你原來的三餐吃撐了。

依據上面的吃法,定時吃飯、營養全面、不吃撐、不吃燒烤還有醃製食品,比起那些睡到上班前10分鐘來不及吃早餐趕回公司、經常加班忘了吃飯、晚上回家隨便吃頓燒烤當晚飯還吃撐的上班族,你覺得呢?

  這樣一天不停進食好不好?

據說,在人類出現文明初期,飲食上沒保證,隨時可能餓着,因此身邊有什麼食物就會隨時吃下去了,爲了生存也是一天不停吃的狀態。而現在也只是一天定時定量的6頓,少食多餐也是大部分人提倡的健康飲食方法,別真的每時每刻不停嘴吃零食就好了。

  維生素、礦物質怎麼算?

我確實沒折騰這麼深入,依據上面這麼吃一般差不多了...我就每天中午補一片善存,然後下午一粒維C泡騰片補充維C,注意維C的量每天要固定,要麼一直多,要麼一直少,別時多時少,抵抗力容易下降。

  雞蛋一天可以吃多少?蛋黃怎樣處理?

雞蛋關鍵是蛋黃膽固醇高,一天2個以內是OK的,蛋白就主要是蛋白質,很健康,很多健身人士對蛋白質需求量大,一天吃十多二十個蛋白,自己看情況。至於蛋黃嘛,扔了就扔了,覺得可惜的裝個小盆子放樓下喂流浪喵(有愛心好男人形象倍增)

  對於怎樣驗證吃得是否合理,還有個簡單粗暴的方法:

先制定一個量中等的飲食計劃,固定吃上兩星期,假如兩星期內體重沒變化,就增加食物;假如體重一直在上升,就等體重不再上升時,再增加食物;如此循環。

  蛋白粉/增肌粉是否需要吃?每天吃多少勺?

最多新手關心這個問題,其實蛋白粉/增肌粉是【補劑】。

什麼叫補劑?基礎飲食再努力也達不到目標的時候,做補充用的。

例如你一天需要攝入蛋白質140g,結果你吃牛肉吃到吐了,也只攝入了120g,那剩下的20g蛋白質如何是好?一杯蛋白粉搞定。

假如你基礎飲食沒合理計劃好,上來就問能不能吃兩勺蛋白粉就有效果了,沒門。

另外有些在校學生會覺得蛋白粉貴,平時省着吃,這樣其實也沒啥效果,吃蛋白質就是爲了讓攝入量達標,你省着吃,總量不達標,沒效果的,別捨不得。確實經濟上困難,就多吃幾個雞蛋代替。

你們看我說明白了麼?重點是營養的攝入總量要達標,粉與雞蛋只是手段而已。

(蛋白粉:關鍵是提供充足蛋白質,低脂低碳水;增肌粉:提供充足蛋白質還有碳水,也容易長脂肪,增重的同學不妨能先考慮從增肌粉入門)

  【三】訓練計劃

  訓練哪裏容易快速顯壯?

對健身來說,不妨能把需要訓練的肌肉分成大肌羣與小肌羣2個部分。

其中大肌羣有:胸、肩、背、腿

小肌羣有:手臂、小腿、腰腹

要壯起來,當然是優先將大肌羣練起來。先將胸練大了,身板立刻變厚,將肩練起來了,人立刻變寬,胸與肩有點型後,你立刻就會從小夥伴那收到“你最近壯了誒”的讚美。背和腿長遠來說更關鍵,不過較難入門;而胸肌是最容易入門的,因此前期不妨能在優先訓練胸肩背腿的同時,讓胸肌更優先點,感受控制阻力與肌肉增長的過程,方便運用到其他肌羣中。

有人會比較關注手臂,肱二頭肌一般都被認爲是健身的象徵,而事實上,這是一塊很小的肌肉,健身前期,尤其是增重前期,投入過多的精力在手臂上,對你整體的發展幫助並不大。

而一身肌肉,不可能一天全套練完,需要分幾天時間練完。

所以大家可以一週去4天健身房,以胸肩背腿爲主,附帶手臂小腿腰腹。

週一:肩+小腿

週三:背+肱二頭肌+腰

週五:胸+肱三頭肌

週日:大腿+腹肌

訓練方式主要是,大重量,低組數,複合動作,自由重量爲主。

大重量:充分熱身後,做6~8RM的強度,組間休息90秒

(這個RM意思是力竭數,例如8RM意味着,這個重量如果你用盡抓奶的力氣,一組也只能做8個就力竭了,如果不休息就再也做不起第9下了,叫8RM;如果你做了8下,明明還有餘力做第9下,卻停下來不做,這不叫8RM,叫訓練不到位)

低組數:一般大肌羣使用4個動作,每個動作4組;小肌羣使用3個動作,每個動作3組

複合動作:像臥推、深蹲、引體向上、推舉、硬拉這些多關節,一次要用到多塊不同肌肉的動作,就叫複合動作,瘦子入門要多練;相對應的,像集中彎舉這些只會用到肱二頭肌偏外側這麼一小塊肌肉的動作,叫孤立動作,前期不需要做太多。

自由重量:用槓鈴、啞鈴訓練叫自由重量,前期應該儘可能使用自由重量,這樣能鍛鍊你控制重量的能力和肌肉協調能力,也能充分刺激更大區域的肌纖維。如果在機械上做阻力訓練,刺激到的區域很侷限,你也學不會控制肌肉,效果較差,這個階段使用機械的動作不應該超過20%。有人說機械更安全,適合新手學習動作標準姿勢——好吧你也可以前兩週用機械感受,第三週開始就該換自由了,我是一開始就使用自由重量,姿勢可以看視頻學,可以問身邊的小夥伴,怕危險可以從很輕的'重量開始練。

  接下來給出具體的訓練計劃:

每塊肌肉的第一個動作,務必至少用15到20RM的小重量熱身2組,並且適當拉伸肌肉,纔可以開始訓練。

動作的幅度務必要全,不可以只推一半距離就算完成了,這樣不會有好效果。

動作名稱 組數,每組次數(力竭)

週一:肩、小腿

坐姿槓鈴推舉 4組,分別10、8、6、3RM

站姿借力推舉 4組,8RM

直立划船 4組,10RM

啞鈴側平舉 3組,12RM(遞減組,例如先用12磅啞鈴做到力竭,馬上換8磅的再做到力竭)

俯身啞鈴側平舉 3組,12RM(遞減組)

站姿提踵 4組,12RM

坐姿提踵 4組,12RM

週三:背、肱二頭肌、腰

寬握引體向上 分多組,一共做5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