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外漢語詞彙教學方法初探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對外漢語 詞彙教學 方法

關於對外漢語詞彙教學方法初探的論文

論文摘要:介紹四種對外漢語詞彙教學方法:結合語境講解詞彙;結合語素和構詞法講解詞彙;結合詞的組合關係和聚合關係講解詞彙;結合近義詞或反義詞對比分析講解詞彙。

詞彙是語言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者能否準確、明白、流暢地運用所學語言表達意思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詞彙量的大小和對詞彙掌握的準確度。尤其在漢語語言系統中,詞彙由漢字組成,每個漢字都有自己的讀音,並且語句由詞彙組合而成,因而詞彙處於樞紐地位,聯結着拼音、漢字和語句。而詞彙又是第二語言學習者所遇到的主要障礙之一,同時也是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的難點,怎樣運用適合漢語特點的有效方法提高學生詞彙學習效率成爲學界密切關注的課題。下面提出幾種方法以供參考。

  一、結合語境講解詞彙

語言是人類的交流工具,詞彙作爲語言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交流實踐中是生動的、有機的、帶有創造性的,並且有着豐富的文化背景。死板地講解詞彙的讀音、含義、詞性、用法,不利於學生的接受,即使他們記住了這些詞彙知識,他們也很難自如地應用,即使會用,也很可能會因爲不懂得詞彙的感情色彩、文化背景、與其他詞的搭配關係及語體而出現錯誤、鬧出笑話。比如,外國學生容易知道“太太”一詞可以用作對女性的尊稱,因此他們會稱呼老師爲“太太”,他們不解爲什麼不能說“張太太,您好”,而只能說“張老師,您好”,這是因爲他們不瞭解中國文化裏面經常是以職位來稱呼的。由此可見,詞彙在具體語境中是靈活的,離開了語境就“死”了,我們不能照本宣科去講詞彙的基本知識,而要舉出例子,在具體語境中讓學生深刻體會它們的用法。

我們不僅要在語境中講解詞彙,還可以要求學生通過語境去猜測詞彙的含義。學生利用詞彙所處上下文的語境以及詞彙本身的構成來推測其含義,這樣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把新詞快速地和舊知識聯繫起來,以加深印象。

  二、結合語素和構詞法講解詞彙

詞彙是由語素構成的,有些構詞能力很強的語素可以和其他語素組合生成很多新詞,如果在詞彙講解中能夠做到舉一反三。如“打”這個語素的構詞能力就很強,在講“打球”這個詞時,我們可以講清楚“打”這個語素的含義,並引伸出“打人”“打飯”“打仗”“打聽”“打探”“打包”等新詞,引導學生在以後碰到類似的新詞時能夠推測其意思。

我們還可以給學生講解漢語構詞的基本模式和各種構詞方式中語素之間的關係,瞭解了詞彙的構成方式,學生就會更理性地理解詞彙的`結構、含義及用法,也有利於避免用詞上的錯誤。

  三、結合詞的組合關係和聚合關係講解詞彙

詞彙有兩種基本的存在方式,一種是組合關係,另一種是聚合關係。前者指一個詞跟其他詞的搭配關係,後者指一個詞與其同類詞的類聚關係。有很多具有相似含義的詞往往有不同的搭配和用法,這時候就必須通過它們的組合關係,在不同的搭配中講解其用法。比如,“參觀”和“訪問”兩個詞,基本含義相似,都可以翻譯成英語“visit”,如果用翻譯法來講這兩個詞,就很難講出它們的區別。這時我們就應該指出,“參觀”的賓語只能是某個地方而不能是某個人,而“訪問”的賓語不僅可以是地方也可以是人。

不同的詞有不同的講法,有的詞適合結合組合關係講,而有的詞就適合用聚合關係講。例如,講“文具”一詞時,可以列出屬於文具這一範疇的詞彙,如“鉛筆”“橡皮”“筆記本”“直尺”“圓規”等。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上位詞理解下位詞,同時也可以通過下位詞來理解上位詞,並且可以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知識網絡,有利於他們對詞彙的牢固記憶和提取應用。

  四、結合近義詞或反義詞對比分析講解

漢語詞彙中有很多的近義詞,它們有相近的含義卻用法不同,學生在學習和應用過程中很容易弄混淆。而如果我們在講的時候把近義詞放在一起對比着講,學生就會對其差別一目瞭然,並且有利於他們進行對比理解記憶和準確應用。如對“擺脫”和“解脫”兩個詞的講解,可以分別先舉出一個例子,比如:他們經過兩天兩夜的奔襲,終於擺脫了敵兵的追剿;論文寫完了,終於可以解脫了。學生通過這兩個例句可以對兩個詞的含義和用法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然後老師再對其作對比分析,指出“擺脫”是指經過怒力從不利的情況中脫離出來的事實,而“解脫”指從不利的情況轉到較爲有利的情況之後一種放鬆的精神狀態。

以上四個“結合”只是對外漢語詞彙教學方法的幾種,還有很多的好方法等待我們在研究和教學實踐中去探索、去發現、去推廣。在此說明一點,不管什麼樣的方法,我們一定要儘可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加強加深他們自身對詞彙的加工過程。

  參考文獻:

[1]江新.詞彙習得研究及其在教學上的應用[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