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的其他技巧

爲了滿足傳情達意的需要,播音員的聲音必須富有火力,色彩豐富。那麼大家知道播音主持的其他技巧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播音主持的其他技巧

 一眼神的運用

人的面部是情感變化的“寒暑表”。豐富的面部表情能使有聲語言獲得更佳的表達效果。在整個面部表情中,最鮮明、最突出、最能反映深層心理的是眼神。人的眼睛有近萬條神經聯結大腦,它們受大腦中樞神經的控制,是大腦從外部獲取信息的渠道,同時,也是情感的圖畫、思想的熒光屏。人的喜怒哀樂、愛憎好惡都能從眼神中表現出來,甚至能表達出用言語難以表達的極其微妙的思想感情。所以意大利藝術大師達.芬奇說得好:“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學會用眼睛說話,把自己真實的感情流露在眼睛裏,隨時運用眼神與聽衆交流感情,這對主持是很有幫助的。運用眼神來注視現場的方法主要有五種——

 1.注視

注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5種,5種的含義各不相同。

① 前視法

即視線平直向前流動的方法。它要求主持人的視線平直向前流動,統攝全場。一般來說,視線的落點應放在全場中間部位,觀衆的臉上。同時,又適當變換視線,照顧到全場觀衆,並用弧形的視線在全場流轉,不可忘掉任何一個角落的觀衆。這樣,既有利於主持人保持端正良好的姿態,隨時注意及調節現場氣氛和觀衆情緒,又可使每個觀衆都感到主持人在關注自己,從而提高注意力及興趣。

② 環視法

即用眼睛環視觀衆的方法。要求主持人的視線,從現場的左右前後迅速來回掃動,不斷地觀察全場,與全體觀衆保持眼光接觸,增強雙方的情感交流。將前視法與環視法結合起來,既可觀察到觀衆的心理變化,還可檢驗表演效果,控制全場的情緒。

③ 專注法

即把視線集中到某一點或某一方面的方法。要求主持人的視線,有重點地觀察個別觀衆或現場的某個角落,並與之進行目光接觸,同觀衆個別交流感情。這種方法既可啓發、引導觀衆,也可批評、制止不守紀律的觀衆。

④ 斜視法

即眼珠向左或向右移動的方法。既可表現對左右觀衆的關注,同時配合面部表情,又可表現欣喜或鄙夷的情感。

⑤ 虛視法

即似看非看的方法。這種視而不見的方法,可減輕主持人的心理壓力,還可表示思考,把觀衆帶入想像的境界。

 2.交流

需要注意的是,眼睛除了用來注視之外,還應用來交流。如果說注視是爲了體現主持人應有的身份,那麼,交流則是親和力的表現。眼神交流技巧一般有以下3種。

① 一上臺就擡頭張望,環視四周,掃視全場,或點視、凝視某物某人。這樣,通過或明亮有神或熱情友善或充滿智慧或正直博大或坦蕩敏銳的眼神,告訴觀衆你是一個坦誠、靈活、自信的人,一個修養良好的人。

② 在主持過程中,注意用眼神的變化來表達自己內在的豐富感情。主持人的思想感情總是隨着內容而起伏變化的。比如說到高興處,應睜開眼,讓它散發出興奮的光芒;說到哀傷處,可讓眼皮下垂,或讓眼睛呆滯一會兒,使感情顯露出來;說到憤怒時,可瞪大眼,固定眼珠,讓眼睛射出逼人的光芒;說到愉快處,可鬆開眉眼,讓眼神充滿令人喜悅的光彩;如果希望得到觀衆的認同、重視,你可無聲地、冷靜地用期待的目光注視着你的觀衆。

③ 在主持過程中,目光一般是平視。但根據內容需要,視線可近可遠,或閃爍不定,或輪轉環視,或用詢問的眼光與某一觀衆交流,或用親切友好的目光尋求觀衆的支持。

總之,你可依據現場情況,選擇具有特定含義的眼神。也可幾種方法配合使用,同時,注意與觀衆之間的眼神交流,以求在語言表達之外獲得更多的信息和更多的支持。二手勢的運用

手勢是主持人運用手掌、手指、拳和手臂的動作變化來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態勢語言。它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它的方向、位置、速度和力度都與情感有關。在主持中,恰當地運用手勢,對於加強語言的不足,構成主持人的體態形象,增強主持人的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以及豐富的表現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先說說手勢的活動區間及其涵義。手勢活動的範圍可分上、中、下三個區域。另外,還有內區和外區之分。

上區指肩部以上。手勢在這一區域活動,一般表示理想、希望、喜悅、祝賀等。手勢向內、向上(手心向上),一般表示積極肯定的意思。中區指從肩部到腰部。手勢在這一區域活動,多表示敘述事物和說明整理,一般不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下區指腰部以下。手勢在這一區域活動,一般表示憎惡、反對、批判、失望等。手勢向外、向下(手心向下),一般表示消極否定的意思。

這種區分是非常粗略的。事實上,手掌、手指和拳以其運動的不同方向和不同形式表示着不同的意義。由於篇幅,下面僅僅談談手指的運用。

伸右手拇指:表示大、強;

伸右手小指:表示小、弱;

伸右手食指:表示一、十、百、千、萬……

右手手指扳左手一個一個指頭:表示數數;

伸其餘手指:表示其他不同數字;

伸右手食指齊肩平劃:表示直線;

伸右手食指在空中劃弧線:表示弧形;

伸右手食指在空中劃半圓:表示半圓形;

伸右手食指在空中劃圓:表示圓形;

伸左右食指向中間靠攏:表示成雙成對。

由於手具有豐富的涵義,因此,在播音主持中,手勢決不可亂用。一般而言,手勢的運用要遵循這樣幾個原則。

① 要根據內容和情感的需要。正所謂“凡出一手必有所指,凡出一腳必有所因。手莫亂動,腳莫亂行”;

② 要富有鮮明的個性,這種個性由主持人不同的性別、年齡、身材、氣質、性格所決定;

③ 要準確、鮮明。所謂“準確”,是指手勢要能恰當地傳情達意。所謂“鮮明”,是指手勢要明朗化;

④ 要簡練、適度;

⑤ 要自然、雅觀。

 二體姿語言

體姿語言是利用人的身體姿勢變化來傳情達意。俗話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坐如鐘、站如鬆、走如風”,“擡頭挺胸”、“站得正”、“立得直”、“坐得穩”等,即指人們平日交際時應有正確的體態。主持人的體姿語言主要有站姿、坐姿和步姿三種。

1.站姿

主持人要想站直立穩有精神,就必須站穩腳跟。這通常用“平分式”,即兩腳自然平分,兩腳間保持一隻腳的寬度,腳跟不離地,這樣身體重量就平均分散在兩隻腳上了。身體站穩了,還可通過肩、腰、腿、腳等動作變化來傳情達意。

 2.坐姿

坐姿可分爲嚴肅坐姿、隨意坐姿和半隨意坐姿三種。身體挺直、雙腿併攏或略爲分開(女性常爲雙膝併攏或腳踝交叉),即正襟危坐,爲嚴肅坐姿;背靠沙發或坐椅,兩手置於沙發坐椅扶手上,或雙手交叉靠在頭後,兩腿自然落地或一隻腳架在另一隻腿上(俗稱“二郎腿”),爲隨意坐姿(這是一種相當隨意的坐姿,往往在一些非常隨意的談話節目中出現。但也應注意儘量少用,其他主持場合則應儘量避免)。介於二者之間,身體斜靠沙發或頭部微微後仰,一隻腿架在另一隻腿上,爲半隨意坐姿。

在主持時,選用什麼樣的坐姿,主要應考慮節目因素。如內容爲新聞、科教類節目,一般宜採用嚴肅坐姿,以示莊重和對公衆的尊重;在文藝、生活類節目的主持時,一般宜採用隨意坐姿,這有益於營造融洽和諧的氣氛,縮短主持人和觀衆的心理距離。

 3.步姿

步姿亦稱移動,是通過行走的.步態來傳情達意。主持人在移動腳步時,應注意,一般而言,向前表示勇敢、熱愛、前進;向後表示恐怖、驚訝、避讓,左右移動表示主持時不同情緒的變化。在移動時還要注意:腳步的移動必須符合內容的需要;腳步移動的方位、幅度、節奏、快慢等要保持一定規律,這樣,既能活躍氣氛,又能穩定聽衆的情緒;應根據主持的需要確定穩定的適當範圍。

總而言之,主持人各種體姿語言的選擇和運用,既要有所節制,還要有所變化,以準確而適度地反映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時,各種體姿語言還要相互配合,整體協調、連貫,從而表現出優美自然的風度美、氣質美和韻致美,在觀衆面前塑造美好的主持形象。

服飾運用

從傳播學的角度看,播音主持作爲新聞傳播領域的從業人員,是一種權威、可信象徵的模式,其服飾不單是本身業務活動的需要,也爲社會所關注。他們一方面在工作中要真實地展示自我,富有個性;另一方面又要體現電視臺的意志,並受社會責任感的制約。這種身份的雙重性決定了在服飾上主持人不能過於隨意主觀、隨心所欲。播音主持的服飾選擇應遵循一些原則。

 1.根據自然條件合理選擇

每個播音主持的年齡、性格、體形、膚色各有不同,審美心理的差異也較大,選擇服飾時應注意這些特點。

2.適合欄目的特點和風格

電視節目一般分爲新聞評論類、社教服務類、綜藝娛樂類和談話交流類等幾種類型,不同類型的風格定位都不盡相同、各有區別。一般而言,新聞節目要求播音主持的服飾應莊重、樸實、大方。而文藝娛樂性節目的主持人,對服飾的選擇相對而言就比較廣泛、自由、隨意一些,主持人可根據節目的特定場合和氣氛合理選擇,較多地展示自我的個性與魅力。

3.佩戴小飾物的注意事項

佩戴小飾物是一種關注細節的表現。觀衆對這些注重細節的主持人在節目中所做的分析往往更容易相信。常用的飾物有項鍊、眼鏡、髮卡、胸針、徽章、耳環、耳釘、耳墜等。使用飾物時應簡單、明確。

服裝和飾物在塑造屏幕形象時,確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衣服造就人”這種說法有點言過其實,那“服裝可以改變風度”;“衣服可以使人振作”;以及“穿着得體,會使自己感覺良好”這樣一些經常聽到的話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而服飾過於花枝招展、豔麗妖嬈的主持人,往往會讓人產生輕浮玄虛、華而不實的感覺,也就無法使人對他(她)產生足夠信賴感,甚至,還會拉大傳播者與受衆的距離,因而影響節目的傳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