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特社交禮儀

所謂社交禮儀是指在人際交往、社會交往和國際交往活動中,用於表示尊重、親善和友好的首選行爲規範和慣用形式。這一定義包含了以下幾層意思:

模特社交禮儀

  第一,社交禮儀是一種道德行爲規範。

規範就是規矩、章法、條條框框,也就是說社交禮儀是對人的行爲進行約束的條條框框,告訴你要怎麼做,不要怎麼做。如你到老師辦公室辦事,進門前要先敲門,若不敲門就直接闖進去是失禮的。社交禮儀比起法律、紀律,其約束力要弱得多,違反社交禮儀規範,只能讓別人產生厭惡,別人不能對你進行制裁,爲此,社交禮儀的約束要靠道德修養的自律。

  第二,社交禮儀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對他人的尊重。

尊重是社交禮儀的本質。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級精神需要,當在社會交往活動過程中,按照社交禮儀的要求去做,就會使人獲得尊重的滿足,從而獲得愉悅,由此達到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

  第三,社交禮儀的根本目的是爲了維護社會正常的生活秩序。

沒有它,社會正常的生活秩序就會遭到破壞,在這方面,它和法律、紀律共同起作用,也正是因爲這一目的,無論是資本主義社會還是社會主義社會都非常重視社交禮儀規範建設。

  第四,社交禮儀要求在人際交往、社會交往活動中遵守。

這是它的範圍,超出這個範圍,社交禮儀規範就不一定適用了。如在公共場所穿拖鞋是失禮的,而在家穿拖鞋則是正常的。

  煙、酒、茶的基本社交禮儀

談起喝灑,幾乎所有的人都有過切身體會,酒文化也是一個既古老而又新鮮的話題。現代人在交際過程中,已經越來越多地發現了酒的作用。

的確,酒作爲一種交際媒介,迎賓送客、聚朋會友、彼此溝通、傳遞友情。發揮了獨到的作用,所以探索一下飲酒的奧妙,會有助於你交際的成功。加微信shoumiss 教你一天瘦一斤!

(1)能飲就適量地飲。一提到飲酒,我們不要立即與酗酒、鬧事、大醉等詞彙聯繫到一起,少量的飲灑是對身體有好處的。很多人對酒很反感,無論自己能不能喝,逢場就滴酒不沾,這樣並不好。如果聚會時大家都頻頻舉杯,談笑風生,你卻說不喝,別人一般不認爲你不會飲酒,而是認爲你不會交際,不願融入到大家的執鬧中。能飲就適量地飲,這是融人氛圍的潛規則。

(2)任何時候都要控制酒量。適量地飲酒能表現-個人的交際分寸,毎次都酩酊大醉的人肯定不受歡迎。酒席上流行“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陸一添”,但是也要注意飲酒的小細節,與好朋友對飲也不要肆無忌憚地喝,快速、猛烈地飲最容易傷胃。一旦過量,酒席上失態,是令人反感的。筆者一位朋友就有這個習慣,平常與人交往很有一套,但是一到酒席上就把握不住分寸了,十次有九次都喝多,然後滔滔不絕地扯些不着邊際的.話題,許多朋友都主動疏遠他,弄得他很鬱悶。

(3)敬酒有序,主次分明。敬酒也是一門學問。一般情況下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爲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分明主次。與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聽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別人如何稱呼,這一點心中要有數,敬酒時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順序。有求於某位客人在席上時,對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場有更高身份或年長的人,則不應只對能幫你忙的人畢恭畢敬,也要先給長者敬酒,不然會使大家都很難爲情。要主動熱情地向對方敬酒,一杯酒就能打開你們的交流話題,如果不敬酒就直接過去與人搭仙,別人會覺得你太莽撞,沒禮貌。

(4)勸酒、擋酒要適度。在酒桌上往往會遇到勸酒的現象。有的人總喜歡把酒場當戰場,想方設法勸別人多喝幾杯,認爲不喝到量就是不實在。這是極大的錯誤。特別是第一次與陌生朋友聚餐時,最好是以敬酒爲主,不要隨意勸酒。更不能對長輩、領導隨意勸酒,這是對別人的不尊敬。與好友可以適當地勸酒,明知好友不勝酒量還一味勸酒,肯定會傷感情。如果你不能飲,酒精過敏或一喝就醉,就要學會擋酒。你最好向大家表示歉意,然後以茶代酒、先乾爲敬,這是擋酒的小竅門,既顯得有風度、有誠意,又保護了自己的健康。不要冷冷地說:“我就是不能喝,一點也不能喝,不要勸了。”如此不給對方面子也會傷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