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聲樂生理知識在聲樂課堂中的運用

內容摘要 :正確科學的發聲,應以尊重生理結構和發聲原理及其不同個性爲前提,建立起符合聲音個性特點的科學發聲體系是關鍵。瞭解一個學生聲音個性,不是一個短期簡單的過程。要充分掌握學生的生理結構、習慣、語言、歌唱條件、發聲缺陷等特點,然後制定出系統的具有個性化的訓練方案。

淺談聲樂生理知識在聲樂課堂中的運用

關 鍵 詞 :聲樂教學 發聲原理 科學化訓練

人的嗓音,如同一件用語言表現音樂樂器。人要做到能正確、科學的發聲,就必須利用好嗓音這件樂器來表現音樂,同時還要了解嗓音的生理結構和發聲原理。人的發聲器是由聲帶(含假聲帶)、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頭腔等構成。簡單的發聲原理是:聲帶在氣體的衝擊下產生振動,然後聲帶振動發出聲音,經過胸腔、咽腔、喉腔、口腔、鼻腔、頭腔的共鳴,便發出響亮和動聽的聲音。音質、音色和演唱能力,都是由共鳴腔體調節,而產生的不同效果。

人的嗓音雖然在發聲原理和生理結構上具有共性,但每個人的聲音特點是不同的,除有男聲、女聲、童聲,高音、中音、低音之分外,還有音色、發音習慣、語言習慣的不同,另外,還有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不同。因此,每個人在學習聲樂的時候,建立起符合自己聲音特點的科學發聲體系是關鍵。在練習時,每發一個音都必須符合歌唱發聲原理,要聲音通暢,氣息流動,音色優美,自然動聽,有音量而不“傷嗓(聲帶)”是總原則。有的同學急於求成,教師也拔苗助長,想在短時間內對學生拔音量、拔高音、唱大歌,這樣只會適得其反。結果,學生一開口全是毛病,有的毛病根深蒂固,是很難改掉的。因此,對初學聲者,把中聲區的基礎打牢固,形成正確、積極、良好的歌唱狀態是歌唱訓練的原則性問題。

過去,人們把聲樂分成“民族”和“美聲”兩大類,後來又有了“通俗”唱法。長期以來,不管學生還是教師,在聲樂活動中,常說某某學生適合唱美聲,而某某學生適合唱民歌;嗓門大的、粗獷的、洪亮的便是好的“美聲”料子,嗓門不大,但優美、細膩、抒情、嘹亮的則是民歌料子。在教學方法上也一味去追求某一方面的東西,去“造聲音”,其結果是將音樂教學引入誤區。正確的發聲體系,既要尊重發聲的科學原理,更要重視學習者的個性化特點,不可用“一般”的、教條的觀點去認識。人的嗓音如人的指紋,是不一樣的,且每個人是各有特點的。因此,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能根據個性化,去挖掘和維護每個學生的聲音,使之流暢,有支持、有彈性、婉轉動聽或有力量。把握作品風格,適合自己的便可以借鑑,但不可單純模仿,單純模仿不是藝術。要建立正確的發聲體系,老師是關鍵。初學者若不通過教師的指點,幾乎不可能正確把握自己的聲音,自己聽與別人聽是有區別的。因此,老師必須有相當靈敏的耳朵和智慧,對學生美好的聲音能把握自如、分析準確,然後讓學生通過訓練得以提高,正確理解科學的發聲機理,並瞭解個人的特點,才能建立起符合實際具有個性的發聲體系。

聲樂教學,難就難在因材施教。要做到對不同的學生,都有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那就必須對學生“真正瞭解”和循序漸進,拿出具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的訓練程序,瞭解學生即是關鍵。在開始系統訓練之前,老師必須對學生有全面的瞭解。而要了解一個學生,決不是一個短期的、簡單的過程。要充分掌握學生的生理結構、特點、習慣、語言、歌唱條件、發聲缺陷等,然後制定出系統的“軟件程序”即個性化訓練方案。

聲樂基礎訓練,就像建高樓打基礎。基礎不打好,是無法建成高樓的。學習聲樂往往都有急於求成的毛病,都喜歡和別人比,結果誤人子弟。聲樂教學一定要循序漸進。在基礎訓練過程中,一是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聲樂理念,培養學生正確的'聲樂審美觀和正確的聲音感覺(包括內心聽覺和內心感覺)。二是教師先從學生唱得最好的一個母音開始訓練,逐漸過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良好的歌唱習慣,能“張口就來”。三是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感受力,在進行基礎訓練時,千萬不可光“練聲”不“唱歌”。老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演唱能力,安排豐富的曲目讓學生唱。唱之前要認真分析作品,使學生表現好每一首歌曲,哪怕是很簡單、很小的作品,以不斷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四是鍛鍊學生正確運用氣息。在氣息練習中,有的喜歡專門教學生先找氣再發聲。這樣學生找到了氣息,但氣息僵硬、不靈活、歌唱呆板,我們不妨讓學生在歌唱中找氣。其實,歌唱氣息是本能的,情緒有了,狀態對了,激情來了,氣息自然就有了,千萬不可故意深呼吸。

人類發音器官的結構和發聲原理是相同的。不管是中國人還是西方人,在進行聲音訓練時都具有共性,都有相互借鑑之處。有人說,“西洋唱法”的聲音洪亮、寬廣、渾厚,有較強的戲劇性,不宜表現中國民族聲樂作品。其實,中國聲樂藝術也同樣要求聲音的洪亮、渾厚、結實、寬廣。如何借鑑“西洋唱法”中的先進經驗,中西結合,達到發展我國聲樂藝術的目的,我們的先輩和廣大聲樂工作者已經做出了長期的、艱苦不懈的探索,也總結出了許多豐富的經驗。這是我們搞好聲樂教學和演唱的寶貴財富,應該很好地學習和應用。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努力探索科學的訓練方法,因材施教,中西結合。教師的任務就在於幫助學生修飾自己的聲音,培養學生的演唱能力和素質,使學生的演唱自如、流暢、美麗、動聽,千萬不能單純地去學聲音,去“造聲音”。單純的模仿,永遠是跟着別人跑。事實上,好的聲樂訓練和好的歌唱家,都是既遵循聲樂科學原理,又很好地發揮了各自特點與優勢的。這是聲樂教師和學生應該切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