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起源簡介

豫劇是我國最大的地方劇種,居全國各地方戲曲之首。2006年,國家文化部門統計的國有專業豫劇團體數量爲167個,是全國擁有專業戲曲團體和從業人員數量最多的劇種。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豫劇起源簡介,一起來看一下吧。

豫劇起源簡介

豫劇舊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由於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曾叫“河南謳”。“豫劇”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劇種,直到1947年秋,開封、蘭州、西安三地報界方以此稱謂專指河南梆子。

新中國成立後,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經過幾代老藝術家的不斷改革和創新,正式更名爲“豫劇”。標誌着豫劇藝術產生了質的飛躍,也標誌着一門成熟的戲曲藝術開始全面繁榮。

所以,河南梆子是豫劇的前身,兩者的概念不盡相同。

豫劇流行於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湖北、陝西、甘肅、新疆、臺灣等十幾個省區,是我國最有影響的劇種之一。

在聲腔上,豫劇屬梆子腔系,豫劇劃分主要有五大流派:以開封爲中心的唱法稱“祥符調”;以商丘爲中心的唱法稱“豫東調”,又稱“東路調”;以洛陽爲中心流傳的唱法稱爲“豫西調”,又稱“西府調” ;流行於豫東南的稱“沙河調”,又叫“本地梆”;建國後,在楊蘭春等的領導下, 對豫劇四大地域流派唱腔進行了綜合吸收和大幅改革,運用科學的發音,融入了歌劇元素,形成了“現代流派”,又稱“現代戲流派”。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豫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起源

豫劇前身河南梆子的起源已經很難考證。一說明末秦腔與蒲州梆子傳入河南後,與當地民歌、小調相結合而成;一說由北曲絃索調直接發展而成;一說是在河南民間演唱藝術,特別是自明朝中後期,在中原地區盛行的時尚小令基礎上,吸收“絃索”等藝術成果發展而成。

河南梆子的班社最早始於何時何地,今無可考。據老藝人傳說,過去的演員大多出於乾隆年間的蔣門和徐門兩家的科班,而開封的“老三班”:義成班、公議班和公興班,傳說都經歷了明、清兩個朝代。

義成班,據1916年2月15日《河聲日報》載:“省內義成班,原爲開封縣署民壯總役於建清所組建,歷年以來一般梨園子弟在各處演唱,頗享盛名。”義成班於1926年,在開封相國寺的.火神廟內建立了永安舞臺。舞臺的組織管理分前、後臺、前臺,主要負責管理劇院內的各種雜務,如售票,接待觀衆,供應茶水;後臺,主要負責演出方面的事務,如確定演出劇目,分配角色以及衣箱、道具等方面的工作。

天興班,原是封丘辦的科班,歷史比較悠久,不少豫劇名演員出自該班。清末民初曾不斷到開封演出。知名演員有李劍雲(小名壯醜,工旦)、閻彩雲(工旦,1982年去世),其他主要演員有時登科、張治林、聶二妮、孔憲玉、李玉仙、張廷華、李法魁等。

杞縣的"六班"、"捕班"(縣衙辦的)以及馬、武、鄭、郝、劉、常六姓聯辦的"六姓家班"等,均爲辛亥革命後的著名班社,演員水成、一陣會、田苟、何運、金成等,均爲當時名角。

  清朝時期

據清李綠園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成書的《岐路燈》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杞縣誌》記載,當時梆子戲已在開封、杞縣一帶盛行,並曾與羅戲、卷戲合班演出,稱爲“梆羅卷”。據當時的碑文資料記載內容,明皇宮是“當年演劇各班祈禱宴會之所,代遠年湮,亦不知創自何時。於道光年間(1821-1850)河工決口,廟宇沖塌,瓦片無存”,可見在道光之前,梆子戲就早已存在。

這些記述與藝人間的傳說相符。據一些老藝人追憶,他們在1912年前後學藝時,曾聽師傅說起河南的“內十處”,即祥符(今開封)、杞縣、陳留(今開封)、尉氏、中牟、通許、儀封、蘭封(今併入蘭考)、封丘、陽武(今併入原陽)和“外八處”即淮陽、西華、商水、項城、沈丘、太康、扶溝、鹿邑。據藝人相傳,河南梆子最早的傳授者爲蔣門、徐門兩家,蔣門在開封南面的朱仙鎮,徐門在開封東面的清河集,都曾辦過科班。

  民國時期

辛亥革命以後,河南梆子更多地進入城市演出。當時開封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慶茶社、澄懷茶社、慶茶社、東火神廟茶社、同樂茶社等,均爭相邀聘河南梆子班社,義成班、天興班、公議班、公興班等因而活躍一時。此後,鄭州、洛陽、信陽、商丘等城市相繼出現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戲園。在農村,則每逢迎神賽會必演戲,在一些地區,所演多屬河南梆子。

20年代末到30年代,河南梆子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一時期,開封相國寺先後建立了永安、永樂、永民、同樂四個河南梆子劇場,許多著名藝人如陳素真、王潤枝、馬雙枝、司鳳英、李瑞雲、常香玉、趙義庭、彭海豹等,雲集於開封。

1935年初,以樊粹庭爲首成立了豫聲戲劇學社,改永樂舞臺爲豫聲劇院,陳素真所在的杞縣戲班和趙義庭所在的山東曹縣戲班均參加了該學社。豫聲戲劇學社革除了舊戲班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對錶演和舞臺美術等進行革新,並演出由樊粹庭創作的《凌雲志》、《義烈風》、《霄壤恨》、《滌恥血》、《三拂袖》等劇目。抗日戰爭爆發後,於1938年,採"醒獅怒"之意,改學社爲獅吼劇團。

1936年,常香玉隨周海水班社到開封,演出於醒豫舞臺。1937年成立中州戲曲研究社,演出由王鎮南編寫的《六部西廂》、《哭長城》等古裝戲和揭露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罪行的現代戲《打土地》。《打土地》是豫劇演編現代戲的開始。與此同時,永安舞臺的王潤枝、馬雙枝、鼓海豹、楊金玉等也演出了不少傳統劇目。名角雲集,促進了豫東調、豫西調的合流,促進了河南梆子的發展和提高。

1938年日本侵略軍佔領開封后,獅吼劇團、周海水的泰乙班,以及常香玉等團體和演員先後到西安,並以西安爲中心,在西北城鄉演出,擴大了河南梆子的影響和流行地區。從抗日戰爭開始到建國前,西安也出現了不少河南梆子團體,如樊粹庭領導的獅吼劇團,常香玉爲首的香玉劇社,毛蘭花爲首的鳳麟劇團,崔蘭田爲首的蘭光劇社。還有孫老七創辦的河南災童戲劇學社(原西藏豫劇團前身)等。

  新中國時期

新中國成立後,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經過幾代老藝術家的不斷改革和創新,正式更名爲“豫劇”。標誌着豫劇藝術產生了質的飛躍,也標誌着一門成熟的戲曲藝術開始全面繁榮!

1956年成立了河南豫劇院(後來解體爲現在的省一、二、三團),1962年舉行了豫劇名老藝人座談會演,1980年舉行了“豫劇流派彙報演出”,逐漸形成各大豫劇流派,出現了不少描寫現實生活的現代戲和新編歷史劇,這次匯演有着重大意義,從藝術和影響力上確立了常香玉爲首的、常陳崔馬閻五大旦角流派。1990年後又舉行了“93十大名旦”的評選和舉辦了中國豫劇藝術節,同時豫劇從河南周邊向西北、西南、東北等地傳播,最盛時北到黑龍江,南到貴州,包括西藏等省、區、市都有專業劇團的分佈。據1984年統計,豫劇專業劇團數量達到239個,業餘劇團總量則在7千個以上,成爲梆子腔大家族最有生命力的一支。

進入21世紀,豫劇事業在新一代領軍人物的努力下,新作品屢次獲得國內國際大獎,並且多次出國演出,使豫劇又有了新的發展。

  臺灣豫劇

豫劇做爲中原文化典型代表在臺灣得到大力發揚,但該政時期,大力推行本土文化,豫劇環境受到影響。

1950年陸軍政戰文工體系在高雄鳳山排出臺灣第1批豫劇公演。

1951年中華民國空軍成立以毛蘭花爲核心的業餘豫劇團(大鵬豫劇隊)。

中華民國空軍業餘豫劇團開辦了臺灣史上第1個豫劇科班:中華民國空軍業餘豫劇團學生班(大鵬豫劇隊學生班),招收第1期學生8人,第2期學生4人,第3期學生8人後停辦。

中華民國陸軍有黃龍豫劇隊、虎賁豫劇隊、捷豹豫劇隊,1962年整併成立陸光豫劇隊。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有飛馬豫劇隊;聯勤有四四豫劇團。

1959年開辦的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學生班是臺灣史上維持最久的豫劇科班(後來改成國立國光劇藝實驗學校豫劇科),停辦前共培養出9期學生。

臺灣第3個豫劇科班是還沒有培養出畢業生就隨劇隊停辦的中華民國陸軍陸光豫劇隊學生班(在讀生轉到飛馬豫劇隊學生班)。

1965年起臺灣軍方政戰體系開始逐個解散各軍種的豫劇團隊,空軍業餘豫劇團1966年在屏東走進歷史(聯勤四四豫劇團已先散班),1971年陸光豫劇隊解散,只有1965年獲時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蔣經國下令特別照顧(時任副隊長張岫雲越級向小蔣力爭,小蔣定調後,張在1968年退休)的飛馬豫劇隊留下。

1973年臺灣最後1個民營豫劇團:鳳麟豫劇團散班(此前還有1個民營的捷音豫曲團已經先散了),從此臺灣只有公營的飛馬豫劇隊1個豫劇戲班,1990年代中期,臺灣軍方決定不再經營戲曲劇隊,1996年1月1日飛馬豫劇隊從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移到中華民國教育部下,改成國立國光劇團豫劇隊,它就是現在的國營臺灣豫劇團(2008年3月6日脫離國光劇團獨立,同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