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鹽腔是什麼

海鹽腔是一種傳統戲曲聲腔。海鹽腔是什麼?以下,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海鹽腔,供大家參考借鑑,歡迎瀏覽!

海鹽腔是什麼

  簡介

海鹽腔的音樂爲曲牌聯套體結構,分生、旦、淨、末、醜諸行當。演唱時,以鼓、板及銅器等打擊樂器爲伴奏,不用管絃。如若是清唱,則只用拍板或以手擊節伴之,腔調清柔、委婉。海鹽腔在發展過程中,對弋陽腔、崑山腔的演變起到了一定的影響,至明萬曆年以後日趨衰落而漸絕跡。

海鹽腔,腔調清柔、婉折,爲官僚、士大夫所愛好。縉紳富家宴請賓客時,往往招海鹽子弟演唱。若系清唱則不用鑼鼓,只用拍板或以手拍板來代替。海鹽腔與弋陽腔盛行以後,逐步取代了北曲雜劇在戲曲舞臺上的地位,對戲曲聲腔劇種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魏良輔等革新崑山腔,就繼承和吸收了海鹽腔和弋陽腔,故舊有變海鹽、弋陽故調爲崑山腔之說。萬曆年間,新的崑山腔盛行,採用弦管伴奏,“流麗悠遠,出乎三腔(海鹽、餘姚、弋陽)之上,聽之最足蕩人。”(徐渭《南詞敘錄》)因此,“舊凡唱南調者,皆曰‘海鹽’,今‘海鹽’不振,而曰‘崑山’”(王驥德《曲律》)。

  歷史淵源

海鹽腔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唱腔,因其形成於海鹽而得名。它是元代海鹽澉浦人楊梓受戲曲音樂家貫雲石啓發,對當時流行的南北歌調加工而成的。這種柔美婉轉的新唱腔由明代開始盛行,併成爲南戲的四大聲腔(海鹽腔、餘姚腔、弋陽腔、崑山腔)之首,逐步取代了在南方流行的北曲雜劇在戲曲舞臺上的統治地位,海鹽少年“往往得其家法,以能歌名於浙右”而名聲大噪。據史料記載,當時“海鹽戲文弟子”盛行一時,該腔流佈地區後擴展到浙江乃至江西、山東和北京,對後來中國的崑山腔等各

種聲腔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然而,由於歷史原因,“海鹽腔”300多年前在海鹽本地逐漸失傳。

海鹽腔的淵源,舊有二說:①明李日華《紫桃軒雜綴》稱,南宋時張鎡在海鹽“作園亭自恣。令歌兒衍曲,務爲新聲,所謂‘海鹽腔’也”。這裏指的是張鎡家樂中歌童們所傳唱的曲調,其實當時所唱的只是“詞調”,還不能認爲是南戲的一種聲腔。②清王士禎《香祖筆記》稱:“今世俗所謂海鹽腔者,實發於貫酸齋。”王的說法依據的是《樂郊私語》,此書記述了元末楊梓與貫雲石(酸齋)的交往,說貫是名歌手,並且擅場樂府、散套,楊梓得到他的傳授,後來海鹽楊家的歌童就以善南歌、北曲出了名。王士禎認爲海鹽腔就是由此而來的。這一說法也待進一步考證。由於史料不足,學術界對海鹽腔的源流,說法不一,有待研究。

  入贛

據瞭解,“海鹽腔”之所以能入贛,與江西宜黃的譚綸有着解不開的結。

明嘉靖年間,時爲大司馬的江西人譚綸在浙江做官。當時正是“海鹽腔”在南方最爲盛行的時期,雖身爲統兵的將軍,譚綸卻對“海鹽腔”十分着迷,甚至在軍中養了一個專唱“海鹽腔”的戲班。

嘉靖四十年,譚綸父死,他回鄉守孝,將軍中的戲班帶回了老家江西宜黃,並叫本來演唱宜黃腔的家鄉子弟都改唱“海鹽腔”。就此,“海鹽腔”在宜黃紮下了根,並漸漸擴大到臨川、南昌及江西其他地方。在譚綸死後的.20餘年中,演唱“海鹽腔”的江西藝人已近千人,戲班達到三四十個。

據知,明代戲曲作家湯顯祖也曾對“海鹽腔”作出過重要貢獻。著名文藝評論家、戲曲理論家戴不凡經研究認爲,“湯顯祖的作品《臨川四夢》其實就是‘海鹽腔’劇本”。

明萬曆末年,崑山腔繼承了“海鹽腔”的特色,發展成爲更婉轉、清細的“水磨調”,又配合了管、絃樂,逐漸取代了較爲樸素的“海鹽腔”。至清康熙以後,“海鹽腔”就湮滅無聞了。

  發掘

在上個世紀60年代,江西省戲曲聲腔專家流沙等人在江西的一戲曲中,偶然發現了“海鹽腔”的線索。1980年,江西省組織了一批聲腔研究專家,對現有的大量曲牌進行了系統的挖掘、整理、篩選,終於在撫州市廣昌縣“盱河戲”中,發現了一些曲牌的音調與海鹽的民間音樂“騷子歌”有相似之處,初步斷定了在“盱河戲”中還保留着一批“海鹽腔”的音樂曲牌,而撫州廣昌縣甘竹鎮演出的“孟戲”中還保留着“海鹽腔”的餘韻。之後,陸續有許多藝人前往撫州採風,湮沒的“海鹽腔”漸漸得以讓外界所知。

到了上世紀90年代,海鹽人也知道了“海鹽腔”依然傳世的事實。爲此,他們成立了“海鹽腔”藝術館,旨在方便撫州、海鹽兩地的專業人員一起研究開發,把這一戲種豐富起來。2000年6月,在“海鹽腔”創始人楊梓的故地澉浦鎮南北湖,召開了中國首次“海鹽腔”學術研討會,雲集了上海、南京、江西、湖南及杭州、溫州等地的“海鹽腔”研究專家和學者,開展了深入的研討活動。

  探親

2000年10月,撫州舉辦了紀念湯顯祖誕辰450週年的晚會。會上,來自海鹽的有關人士首次看到了撫州市湯顯祖藝術實驗劇團用“海鹽腔”表演的摺子戲,便萌生了邀請該劇團去海鹽演出的想法。

據撫州市湯顯祖藝術實驗劇團團長王勝華介紹,他們劇團是全國唯一能用“海鹽腔”演唱的專業劇團,但也僅有七八名專業演員繼承了“海鹽腔”的部分曲目。

2002年5月,海鹽舉辦“2002年中國·海鹽南北湖旅遊節”。應旅遊節組委會的邀請,撫州市湯顯祖藝術實驗劇團前往海鹽演出。

5月22日,海鹽縣澉浦吳越王廟古戲臺及兩邊長廊,參加旅遊節的各地來賓及澉浦鎮的1500多名觀衆,冒雨觀看了撫州劇團的演出。輕柔婉轉的曲調,夾雜着唱、夾白、幫腔特色的唱腔,以及翩翩舞姿,令大家感受到了“海鹽腔”的古老神韻。

有意思的是,由於“海鹽腔”是用官話而非海鹽話來演唱的,因此,大多數海鹽觀衆聽不懂,而那些經常走南闖北的人卻十分欣賞。爲了顯示海鹽當地小戲與“海鹽腔”的關係,演出過程中,組織者還別出心裁地把海鹽本地的“騷子歌 ”穿插其中。

  奠基人楊梓

海鹽腔是明代四大聲腔之一,在中國戲曲史上佔有過輝煌的一頁。作爲一種地方戲曲,它起源於海鹽而風靡於大江南北。關於海鹽腔的起源,戲曲界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元代海鹽流行南北歌調,經過澉浦人楊梓等加工發展,形成南戲海鹽腔。因此,楊梓稱得上海鹽腔的奠基人。

元朝,海鹽的澉浦成了國際性港口城市。據《馬可·波羅行記》記載,澉浦“其地有船舶甚衆,運載種種商貨往來印度及其他外國,因是此城愈增價值”。

在澉浦有一個著名的海運世家,即澉浦楊氏。楊氏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是楊梓。

楊梓(?—1307),先世居福建浦城,其父楊發是南宋降將,入元后任浙東西市舶總司事,舉家遷居當時的通商口岸澉浦。楊梓從小在澉浦長大。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元兵南征爪哇,楊梓任宣慰司官,隨大臣伊克穆蘇率將士500餘人,戰船10艘,先往招諭,獲得成功。勝利歸來後,以功受封爲安撫總司,後又任杭州路總管。

那時澉浦這個通商口岸“人煙輻輳,番舶歸焉”。海鹽又是浙江重要的產鹽區,在手工業和商業發達的經濟基礎上,“州少年多善樂府”,海鹽的地方也以善唱歌調聞名。

楊家是當地以海運起家的豪門富室,經常招待客商仕宦,設家宴舉行各種演奏,因此擁有楊氏家樂。據元代姚桐壽《樂郊私語》記載:“楊氏家僮千指,無有不善南北歌調者”,“海鹽少年,多善歌樂府,皆出於澉川楊氏”。又據舊志記載,楊梓當年曾“建樓十楹以貯姬妾,謂之梳妝樓”。姬妾人將洗下的胭脂剩水傾入樓旁池中,水盡染色,人稱“胭脂湖”(遺址在今澉浦鎮中心國小內)。這些姬妾,其實就是家樂成員。

楊梓精通音律,長於寫散曲。在好友、著名的戲曲音樂家貫雲石的指點下,楊梓發揮自己的才藝,在創作補遺中對流行的南北歌調進行加工,逐漸形成以腔調清柔婉轉爲主要特色的新唱腔,並以之作爲楊氏歌僮演唱的“家法”。由於這種新腔優美動聽,有很強的藝術魅力,海鹽州人紛紛學習,很快就在全州境內傳播開來,號稱“海鹽腔”。

  衰落

談到海鹽腔的衰落,與崑曲的興盛應該有很大的關係。明萬曆末年,崑山腔繼承了“海鹽腔”的特色,又形成了委婉、細膩的曲調,人稱“水磨腔”。當時劇作家梁辰魚的創作爲崑曲奠定了牢固的文學基礎。在伴奏方面,除了絃索之外,又加上了笙、簫、管、笛等樂器,形成管絃並舉,這比當時流行的其他聲腔有很大的進步,令人耳目一新。於是崑曲很快流傳開來,擴展到江、浙各地,成爲壓倒其他南戲聲腔的劇種。“海鹽腔”由於較爲樸素,所以也不可避免的被臻於完美的崑曲所取代,日益衰落。萬曆三十八年的《曲律》一書中寫道:“舊凡唱南調者,皆日‘海鹽’,今‘海鹽’不振,而曰‘崑山’”。甚至,到清康乾年間就已經在它的發源地浙江海鹽湮滅無聞了。海鹽腔的衰落不僅是音樂形式不及崑曲豐富,更重要的是缺乏有代表性的傳世的經典作品。直到今天人們研究它的時候還會感到惋惜、感到遺憾的是海鹽腔沒有留下劇本、曲目等資料,也沒有留下物件道具,這樣對研究此劇的學者、專家帶來了更多的困難。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爲真正的海鹽腔已經絕跡。但認爲在嘉興地區殘存的海寧皮影戲中、在海鹽騷子先生所唱文書的曲調中,可能都保留了海鹽腔遺響。其中的海鹽騷子戲,又名“燒紙”、“嗓子”(皆諧音)。是民間拜佛儀式歌謠。歌手稱騷子先生,自稱傳香人。舊時結婚、做壽、生病還願,或請財神、蠶花娘娘生日,在家裏設筵祭祀,就請歌手來“奉文書”(唱騷子歌謠),迎神送佛,傳香上供,用來拜神和娛樂,祈福除災。現今知道的騷子書目有100多篇,分兩大類:一爲“神書”,敘述儀式,歌頌神佛,如《玉皇》、《如來》、《觀音》、《關帝》、《財神》等;另爲“湯書”,湯即茶水,意爲餘興節目,有《澉浦城裏十稀希》、《遊曹王》等,內容比較活潑,可以即興創作。落湯時,現場羣衆和歌幫唱,牌子樂隊幫助伴奏,氣氛活躍,羣衆情緒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