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聽功放測評技巧

功放的作用就是把來自音源或前級放大器的弱信號放大,推動音箱放聲。一套良好的音響系統功放的作用功不可沒。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監聽功放測評技巧,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監聽功放測評技巧

  1.聽功率

首先,通過聲音的飽滿度、量感以及力度,可以判別功放輸出功率和實際推力的大小。儘管每一臺功放都會提供輸出功率的數據,然而有經驗的朋友都會明白這些數據往往只能“僅供參考”,一臺功放的輸出功率到底是否貨真價實,更關鍵的是其實際推力到底是高是低,其實我們的聽感已經能夠告訴我們答案。

喇叭播放聲音,實質是向外傳遞“聲能”,而聽感的形成也是由於耳膜受到了在空氣中傳播的聲能的作用,因而如果功放功率越大,那麼喇叭能夠向外傳遞的“聲能”也就越多,而我們耳膜所感受到的“聲音”內容也就更加豐富。因此,一套系統如果功放功率越充沛,我們的聽感所能夠感受到的音像數量、尤其細節數量也就應該會越多;反之,如果我們聽到的是分析力不太理想、聽感偏向模糊甚至粗糙的聲音,那麼這很可能就是代表功放的功率只是“有限公司”(用主機直推的原車系統往往在細節上,較使用獨立功放的後裝系統有很大差別,原理其實也在於此)。

而喇叭播放效果的好壞,其實也和功放的功率息息相關。每對喇叭在設計時,都有自身特定的承受功率設定,而這個設定也決定了本身能夠向外傳遞多少聲能、傳遞多少音樂細節,以及是以怎樣的品質(包括力度和解析度)播放聲音;而在實際播放時,要讓一對喇叭淋漓盡致地發揮出自身的設計特性,則功放必須爲喇叭提供足量的“能量供應”。如果在播放中,喇叭確實是能夠較好地發揮出應有的水準,聲音無論是力度還是解析力都能夠做到恰如其分,那麼我們就可以明白和它配對的功放,在功率輸出上是和這對喇叭相吻合的;而如果我們聽到的是偏軟、偏暗淡、甚至有氣無力的聲音,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爲這個時候喇叭並未有充分發揮出自己應有的能力,而原因自然是因爲功放的功率輸出不足以“餵飽”喇叭的“胃口”。

  2.聽輸出

功率大小,決定了所聽到的聲音在數量上的“多寡”,而與此同時,功率輸出的持續性與穩定性,也直接決定了喇叭在動態方面的表現特點。可以說,功率大小隻是代表了功放本身“力”的大小,而輸出特徵則反應了這部功放是否懂得如何“發力”。

如果功放在功率輸出上是能夠做到持續而穩定,這就代表了功放具有比較理想的“控制力”,那麼在我們所聽到的聲音當中,我們會感覺到喇叭除了聲音是飽滿有力之外,其工作表現同樣也是持續而穩定的,不會讓你感覺有某些地方忽然過猛、某些地方又忽然過軟的聽感,這就和有經驗的武術高手一樣,不但功底深厚,同時在發力時也是有招有式、淡定駕馭。但如果功放在輸出上持續性和穩定性不足,那麼即便它在功率輸出的數量上做到貨真價實,但其釋放力量的方式還是會讓人感覺像“愣頭青”一樣毛糙、缺乏章法可言,就如同段譽的六脈神劍一樣讓人無所適從。

關於功放的功率輸出穩定性,還可以舉一個很寫實的例子,那就是如何推動大音圈喇叭。我們知道大音圈喇叭由於音圈天然較大,因而一方面在飽和工作的情況下所播放出的聲音,無論“質”和“量”都會更讓人驚豔,但同時對於功放也會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許多朋友在選擇功放時,往往只是以功率的數值大小作爲選擇標準,卻忽略了一個更爲重要的問題:大音圈其實也就意味着功放出了功率必須足夠以外,還必須有出衆的控制力(也就是功率輸出必須持續穩定),才能良好地掌控大音圈的動態表現。因此,如果我們在使用大音圈喇叭時,僅僅只是考慮功放的輸出功率大小,而沒有先檢驗功放在“發力”時是否“馬步紮實”、“章法分明”,那麼喇叭的動態表現往往也無法發揮出最佳的水準。

  3.聽音色

上面兩點,可以說是大致介紹了功放的.功率輸出,在數量上和方法上對音質會有怎樣的影響,而在最後,再簡單談談“音色”。我們知道,聲音的音色一方面來自於喇叭本身的結構特性,例如使用的振膜材質、甚至音盆的設計方式,但同時功放作爲能量供應者,同樣也能夠通過對輸出電流的“渲染”而對音色形成影響。而在功放電路中,最直接能夠對音色形成影響的部件則是放大管,不同種類的放大管,在諸如零漂等特性上都會各有差異,而這些差異實際上也就是不同音色特點的背後成因之一。

當然,既然談及到功放的音色,那麼還有一點自然是值得注意的,就是功放的音色風格和喇叭的音色風格之間是否般配。一方面,一套功放和喇叭的音色風格是不是門當戶對,不同聽感的人往往會有不同的見解,而另一方面如果是有多部器材同時進行對比試聽,那麼即便是“木耳”,其實也能夠明顯分辨出不同器材各自的個性風格。對於聽感比較傾向平衡的朋友而言,如果手頭的喇叭聲音是較爲鮮明地偏向和暖或冷豔,那麼在選擇功放時應該聽感是傾向於相反風格的產品,從而通過風格之間的互補取得平衡;而如果是自身聽感口味傾向鮮明的朋友,則應該選擇聽感和喇叭是相吻合的功放,從而最大程度滿足自己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