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演奏傳統技法

古箏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羣衆的喜愛。下面小編爲大家介紹古箏演奏傳統技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古箏演奏傳統技法

傳統箏曲所共有的演奏技法

古箏屬於弦鳴類樂器,發音板上一弦一柱,多弦並置,五聲音階定弦。箏的演奏技法在樂器條件性能的制約下,形成了自己演奏技術系統,形成了古箏左右手演奏技法的區別。以琴碼爲界,分爲左右兩個演奏區。在傳統箏曲中這種定位十分明顯,並由此發展了兩套不同的演奏技法,這兩套技法各有側重,各有分工,區別明顯。

1、傳統左手技法:以按弦爲主,在琴碼左側順應弦的張力,用食指、中指或中指、無名指捺抑箏弦,控制絃音變化。其基本任務是飾音,即潤美音色,裝飾旋律,形成箏曲“以潤補聲”的旋律特點。

按音:左手按弦的演奏,彈出本弦發聲以外的音,特別是五聲音階以外的音。如mi音經過按弦變爲fa或升fa,la音弦經過按弦變爲si或降si等。

顫音:是由原音與稍高或稍低一點的音迅速交替而產生“波動”的演奏方式。由於力度、幅度和時值上的差異,有吟弦、揉弦、滑顫、重顫等不同形式。

滑音:包括上滑音、下滑音,是經按弦而滑出的音高,由於時值、速度和上下滑音連續運用等的不同,又產生了點滑、按滑等不同技法。

2、傳統右手技法:以彈弦爲主活動於琴碼右側,其基本任務是取音,是古箏發音的動力源。用大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四指彈弦發聲,控制節奏和音的強弱變化。

單音技法:是古箏演奏使用最頻繁、最基本的技法。它包括參加彈奏手指的正反向彈法。(大指託、劈;食指挑、抹;中指剔,勾;無名指打,摘。)在傳統箏曲中,大指、食指和中指三指組合彈奏是最常見的技法,其結合方式以“四點”(勾託抹託)爲框架在一個八度以內來演奏。

和音技法:和音技法體現出古箏的多音技法。它包括和音、和絃兩類,主要有雙託、雙劈、雙挑、以及大撮、小撮對稱彈法。

琶音技法:主要是一個八度內的大、小三和絃的彈法。

歷音技法:歷音即裝飾音,是依靠音位排列順序右手迅速地上、下刮奏是古箏獨具特色的旋律裝飾手法。

持續音技法:作爲彈撥樂器的箏,以“點”的發音形式出現,其長音就依靠某種技巧的持續演奏,形成連續、密集的點來構成。在傳統箏曲中,主要有拇指在一根弦上快速託劈的搖指和八度交替快速彈奏的輪指兩種。

至此我們可以獲得傳統古箏演奏技法的基本定位,即左手以潤飾爲主,取音爲輔;右手以取音爲主,潤飾爲輔。這種“音”“韻”結合的傳統技法,使得多音並置和五聲音階排列的古箏,在表現傳統箏曲時得心應手,構成了傳統箏曲美妙動聽的音色,華麗委婉的音樂和行雲流水的意境。

各地古箏特殊技法表現手段

傳統箏曲的地方性差異使各地箏曲風格迥異,在各具特色的音樂中,除各地域共有演奏技法的不同運用外,還產生了一些與音樂特徵相適應的特殊技法表現手段。這些帶有地方性特徵的技巧,即豐富了箏曲自身的個性,又突出了本地域地方性色彩的演奏風格特色。

1、遊搖

遊搖是河南箏曲中的特色技巧,是一種組合指法的'綜合表現手法。彈奏時右手大指以大關節爲活動部位,連續快速託劈,從箏碼較近處由弱至強向前嶽山移動。左手則同時從按音邊滑邊顫地放回原位音。兩手配合使音色、力度、音高有明顯的變化。這種技巧在表現節奏緩慢、帶有傷感情緒的箏曲時最富表現力,使河南箏曲高亢明朗、韻味濃郁的風格表現的淋漓盡致。

2、密搖

在山東箏曲的傳統運指技巧中,右手大指以小關節爲活動部位,連續快速託劈成密搖。一般先劈後託取第一聲音質純淨,效果清脆明亮,顆粒性極強。對十六分音符和同度音符反覆表現最佳。這種技法體現了山東箏曲剛勁明快、鏗鏘有力的風格特點。在樂曲《風擺翠竹》,《山鳴谷應》中均有有絕妙的效果。

3、搖指

在浙江箏曲“搖指”是以右手大指作細密的搖動來演奏,其效果極似弓弦樂器長弓的演奏。這是浙江箏的一個特色。我們可以明顯地從《將軍令》《月兒高》這兩首浙江箏曲中看到,前者以“搖指”模擬了號角聲聲的長嘯;後者則以“搖指”表現了連綿不斷的歌聲。

4、八度輪

客家箏曲中奏同音時,技法上很少使用搖指,常以勾託在一個八度內快速交替撥絃的八度輪奏技巧進行演奏,並賦予它音色上的變化,從而保留了中州古樸清秀的個性,帶有當地民間音樂影響的痕跡,在風格上獨具韻味。

5、雙按

潮州箏曲在“重三六”、“活五”等多種調式變化之中,應運而生的雙按技巧,成爲其典型技法,雙按技巧富於調式色彩的變化,在演奏中,通過左手雙按可使調性進行變化,這種手法即豐富了左手演奏技巧,又使旋律進行更加自如流暢,旋律色彩更豐富,風格韻味上獨樹一幟。

另外,陝西箏曲隨旋律進行必然使用左手拇指按弦技法,使上行跳進,下行級進的旋律進行,形成細膩委婉,悲怨悽楚,情深意綿,慷慨激越的風格。

總之,傳統箏曲作爲流動的時間藝術,在不同地域不斷的流傳發展創新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彈箏技法,這些技法對錶現各地域箏樂的個性風格,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