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現代舞的發展

  一. 現代舞發展歷史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現代舞的發展

  1.現代舞的形成

現代舞是20世紀初在西方興起的一種與古典芭蕾相對立的舞蹈派別。其創始人是伊莎多拉・鄧肯(Isadora Duncon,1877-1927 美國)。19世紀末,古典芭蕾舞開始走向衰落,一成不變的動作傳統和陳規陋習的表演方式使得舞蹈失去了鮮活的氣息和崇高的品味。在工業革命帶來的喧囂中,藝術家們熱衷於迴歸自然,去尋找一種感性的真實和人性的力量。而現代舞正是誕生於這個矛盾之下。

但鄧肯並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訓練體系,也沒有留下傳世之作。隨後不久在歐洲國家相繼涌出了大量的現代舞者,像露絲・聖一丹尼斯、瑪莎・格雷姆、魯道夫・拉班、泰德・肖恩夫婦等等。在這些藝術先驅的不斷思索尋求中,現代舞逐漸有了一套完整的體系,成爲一種全新的舞蹈流派,迅速流傳至各個國家。

  2.現代舞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我們知道,二十世紀初,現代舞是在西方以打破傳統的桎梏爲由,揭櫫而起的。在這期間,中國舞蹈家們也有多次機會和西方現代藝術家們相互印證。1907年從法國師從依莎多拉.鄧肯後,回到慈禧太后跟前表演和創作的裕容齡,1937年在日本考察表現主義舞蹈後,回中國推動舞蹈以直面社會生活的吳曉邦,1956年從美國學習現代舞后,深入中國各個地方團體教授舞蹈編舞法的郭明達。先賢們如裕容齡、吳曉邦、郭明達等曾經努力爲舞蹈建立一份個性和自由,可惜中國在二十世紀的前七十八年裏,面對的是推翻帝制、軍閥割據、國共內戰、抗日戰爭、上山下鄉、抗美援朝、文化革命,實在沒有多餘的空間和時間讓藝術家們深入鑽研他們至愛的舞蹈。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的號角響起,1979年中國開始向世界敞開大門,許多人會認爲現代舞便於此時乘潮而入,算是改革春風下繁花似錦中的一抹驚豔。

隨着香港城市當代舞團的建立,現代舞很快進入內地,並在這一安定和寬闊的土壤上迅速發展。1980年,第一屆全國舞蹈大賽在大連舉行,一批年輕表演者和編舞家涌現,他們編排和演出的節目,既沒有傳統的完整故事,也沒有人物情節。這與傳統的舞蹈表演方式大不相同,但她的出現確實吸引了觀衆的眼球,使觀衆對這一全新舞蹈產生了興趣。緊接着,1980年底,城市當代舞蹈團第一次到廣州作內部交流演出,這也是在改革開放後,中國舞臺上的第一個正規現代舞專場演出。有了這一歷史性的登臺演出,內地許多舞蹈學校紛紛開始邀請國外和城市當代舞團的現代舞老師來華舉行短期工作和學習交流。可以說,城市當代舞團的建立爲我國的現代舞發展開闊了一條寬闊的道路,亦爲中國內地培養出了第一批優秀的現代舞人才。

1992年,現代舞廣東實驗現代舞團在廣州正式成立。中國內地有了第一個現代舞團體。1998年,上海迎來了第一個專業現代舞團――金星現代舞團。直到 2009年,正當改革開放三十週年的時候,中國現代舞有了六個陣容整齊的專業隊伍,這些舞團包括了: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廣東現代舞團,北京現代舞團,上海金星現代舞團,廈門城市現代舞團和北京雷動天下現代舞團。

在這三十年間,這批位數不多的現代舞蹈家們,在改革開放的感召下,藉着這股容許自由探索的時機,一方面吸納從西方傳來的思維養分,一方面迴歸中國最原初的藝術哲理土壤中,默默萌芽,等待茁壯。作爲一名熱愛和正在學習現代舞表演的研究生,我能感受到過去的三十年裏,這批爲數不多,卻可能將在中國舞蹈歷史裏,佔有非常重要分量的舞蹈家們的不斷開拓與努力,並且在今天,我看到了他們那份來之不易的成功。

  二. 中國現代舞發展中的問題

過去人們一直擔心現代舞的表現形式過於抽象,太難理解,與我國傳統的民間舞古典舞所表達的精神完全不同,所以現代舞能不能在我國生存下來,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問題。然而,時至今日,我們不僅看到了現代舞在我國已勃然崛起,並在我國舞苑中生根開花,相繼涌現出許多優秀的現代舞作品和一批優秀的現代舞團和演員,舞動出了現代舞的熱潮,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上現代舞。同時,現代舞的創作手法和經驗也被吸收、運用到我國許多名族民間舞蹈創作中,促使我們的創作有了創新和突破,充分顯示現代舞對我國當代舞蹈的發展起到了一種積極催化作用。但與此同時,也暴露了現時期我國現代舞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進行深刻的反思。

  1. 中西方的文化差異

現代舞於八十年代初期正真傳入我國,至今也才短短几十年,由於我國和西方有許多文化和思想上的差異,影響了現代舞在中國的發展。現代舞的創始人――鄧肯和現代舞大師―瑪莎・格雷姆,她們的作品切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象,符合西方人的審美觀(其作品雖趨於理想化、抽象化,但仍極大地反映了客觀現實生活)。瑪莎・格雷姆說:“舞蹈是人類靈魂的影像。”這就是說藝術表現形式更趨於“表現說”(打破了以前完全對現實客觀事物的模仿再現說)。而我國當代的現代舞作品則更趨於“形式幻想說”(主張舞蹈創作完全從現實生活中解放出來)。這對於正處在起步階段的中國現代舞創作來說,如何積極地吸收借鑑西方外來文化就顯得十分重要。其次,各國的經濟、文化發展都有所差異,各國人民的審美觀念也不盡相同,從而導致現代舞在不同地域的發展中也各具特色。對於有些較爲年輕的現代舞編導而言,其文化根基還不足以支撐他完成一些思想性較強的作品,所以就只能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動作,堆砌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作品,而離現代舞的實質卻越來越遠。所以我們應該深深地思考一下,是照搬西方的東西呢?還是走出我們自己的一條現代舞創作發展的路來?

  2.現代舞的“唯我”意識太深

舞蹈本身的發展需要“個性”的張揚,這也正是每個作品價值的所在。也體現出舞者對事物的觀察具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並能用肢體語言將其明瞭地詮釋出來,所以我們必須結合實際,走出一條屬於自己並且適合自己的路。但現在有一些“現代舞者”已經非常“個性”了,以致到了孤芳自賞的地步,將自己放到舞臺上,無聲無息地揮幾下手,然後悄無聲息地走下去,像這樣的節目就很難引起觀衆的感情共鳴。當然不能說國內所有的現代舞者都是如此,但像這樣不知所云的作品很難顯示出現代舞的藝術價值。現在有些人還存在着這樣一種片面認識:認爲現代舞就是要怪,越和別人不一樣,越讓別人琢磨不透的,越是現代舞。有些編導,在創作之前,就已經將自己當成了一個邊緣人,在作品中只是一味地追求與衆不同,作品本身卻沒有多高的審美價值,使觀衆產生了現代舞就是“看不懂”的錯覺。在國外也有許多非常抽象的作品,但是很有哲理性。在抽象的外表下往往蘊含着一些比較深奧的藝術理念。所以對於現代舞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舞動,而應從更深的層面去挖掘它的內在精神實質,只有將其深邃的精神實質表現出來,才能準確地將自己的理念信息傳達給觀衆,而不是故弄玄虛。現代舞固然需要表現“自我”,但“自我”不等於“唯我”。任何藝術是不能脫離社會、脫離時代、脫離羣衆、脫離生活的。如果照這樣“唯我”的極端化,最終將會使我們的現代舞發展走進脫離羣衆的一條死衚衕裏,反而扼制了我國現代舞的發展。

  3.偏離文化支點

任何一種藝術要長期生存並有所發展,都必須有屬於自己獨特的一個文化支撐點,目前國內現代舞之所以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除了與一些現代舞編導的自身認識水平有關之外,還與我們沒有真正地找到自己的文化支撐點有着極大的關係。因爲任何一種文化藝術必須有牢固的文化根基,如果沒有深厚的文化根基,盲目地追尋發展,那隻會創作出一些沒有生命的東西。雖然在短時期內可能會激起一些小的浪花,但是當它發展到一定的時期後,由於沒有文化根基的支撐,其原有的藝術特點和魅力就會逐漸消失,加上又找不到新的藝術思想來提高自己,就使藝術生命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必然會走向枯竭,直至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