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聯考綜合論證有效性分析答題模板及考點預測

“論證有效性分析”顧名思義就是對“論證”是否有效進行的分析。由於“論證”包含結論、論據和論證形式等三個要素,那麼忽視對任何一個要素的分析,都是不完整的論證有效性分析。以下是本站小編搜索整理的關於2018考研聯考綜合論證有效性分析答題模板及考點預測,供參考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8考研聯考綜合論證有效性分析答題模板及考點預測

  論證有效性分析

  (一)答題順序與模板

1.梳理論證結構(7-8分鐘)

(1)圖解論證結構

(2)找到主要缺陷(找主要的、好寫的4個)

2.構思文章佈局(22分鐘)

(1)擬題

“真的+結論+嗎”;萬能擬題——值得商榷的論證

(2)開頭

上文通過一系列成問題的推理得出結論說,……。但是,這樣的推理卻是值得商榷的。

(3)析錯

①看核心概念,是否存在偷換,分析指出概念不同;

②論證做歸納,是否以偏概全,分析可用反例抨擊;

③論證做類比,是否類比不當,分析指出二者差異;

④論證找原因,是否忽略他因,分析給出其他原因;

⑤論證需假設,假設是否成立,分析其不成立原因;

⑥謬誤說不出,直接用推不出,分析其中邏輯關係。

(4)結尾

綜上所述,該論證是有缺陷的,要想得出……結論,恐怕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論證。

  (二)考點預測

1.偷換或混淆概念

【例1】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從1980年開始徵收,當時起徵點爲800元人民幣。最近幾年起徵點爲2000元,個人所得稅總額逐年上升,已經超過2000億元。隨着居民基本生活開支的上漲,國家決定從2011年9月將個稅起徵點提高到3500元,順應了大多數人的意願。

從個人短期利益上來看,提高起徵點確實能減少一部分中低收入者的稅收,看似有利於普通老百姓。但是,如果冷靜地進行分析,其結果卻正好相反。

中國實行稅收累進率制度,也就是說工資越高所繳納的稅率也越高。請設想,如果將2000元的個稅起徵點提高到10000元。雖然,極少數月工資超過30000元的人可能繳更多的稅,但是絕大多數人的個稅會減少,只是減少的數額不同。原來工資低於2000元的,1分錢的好處也沒有得到;拿2000元工資的人只是減輕了幾十元的稅;而拿8000元工資的人則減輕了幾百元的`稅收。收入越高,減少的越多,貧富差距自然會被進一步拉大了。

同時,由於稅收起徵點上調,國家收到的稅收大幅度減少,政府就更沒有能力爲中低收入者提供醫療、保險、教育等公共服務,結果還是對窮人不利。

  【寫作模板】

論證者斷定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會導致國家稅收會大幅減少,上述論證有偷換概念的嫌疑。國家的稅收除了個人所得稅之外,還包括了企業增值稅、營業稅、關稅等其他多種稅收形式,而且事實上個人所得稅只是我國稅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就算個稅起徵點上調導致國家個稅收入有所減少,但如果其他形式的稅收卻在逐年大幅增長,那麼,國家收到的總稅收仍可能是大幅增加的。

2.以偏概全

【例2】爲了解決“期界問題”,日本和德國的企業對那些專業技能要求很高的崗位上的員工,一般都實行終身僱用制;而終身僱用制也爲日本和德國企業建立與保持國際競爭力提供了保障。這證明了“終身制”和“鐵飯碗”不見得不好,也說明,中國的勞動關係應該向着建立長期僱用關係的方向發展。

  【寫作模板】

日本和德國在某些崗位實行了終身制並取得了好的效果,不能因此就以偏概全地得出結論說,終身制在所有國家、所有崗位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3.不當類比

【例3】在企業管理的字典裏,“終身制”和“鐵飯碗”應該是褒義詞。不少國家包括美國不是有終身教授嗎?既然允許有捧着“鐵飯碗”的教授,爲什麼不允許有捧着“鐵飯碗”的工人呢?

  【寫作模板】

論證者從有終身制教授類比到有終身制工人,這一類比是不恰當的。獲得終身制教授的人也許是某個大學乃至整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具有絕對的不可替代性。對他們實行終身制,有助於留住這樣的核心競爭力。而普通的工人能有終身教授這樣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嗎?

4.強加因果

【例4】爲了解決“期界問題”,日本和德國的企業對那些專業技能要求很高的崗位上的員工,一般都實行終身僱用制;而終身僱用制也爲日本和德國企業建立與保持國際競爭力提供了保障。這證明了“終身制”和“鐵飯碗”不見得不好,也說明,中國的勞動關係應該向着建立長期僱用關係的方向發展。

  【寫作模板】

論證者將日本和德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簡單歸因於他們的終身制,這種歸因未免過於簡單。也許真正原因在於這兩個國家的教育的成功以及兩國國民勤勞、務實等優秀品質。

5.推不出

【例5】再者,由於制衡原則的核心是權力的平衡,而企業管理的權力又是企業運營的動力與起點,因此權力的平衡就可以使整個企業運營保持平衡。

  【寫作模板】

企業的權力平衡在某種程度上也許會有助於企業的運營平衡,但一個企業僅僅只有權力的平衡,是推不出企業的運營就會平衡的。除了權力的平衡,還需要看企業的資金、產品的供需關係、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等諸多重要因素之間是不是平衡。在這些因素的平衡關係未確認之前,題乾的結論就難說是必然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