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教學評價策略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努力成爲駕馭課堂的能手,讓課堂結尾教學起到應有的作用。爲了實現這個目標,首先,要更新教育觀念,重視課堂的結尾教學,改變教育方式。接下來小編蒐集了英語閱讀教學評價策略,歡迎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

英語閱讀教學評價策略

  英語閱讀教學評價策略一

優秀的英語課堂教學不僅要求開始能引人入勝,而且要求結尾更爲精彩、餘味無窮,給學生留下難忘的回憶。巧妙的課堂結尾能收到“課雖盡,趣尤存”之功效,它不僅可系統地概括一堂課的教學內容,強化教學重點、明確知識結構、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檢查反饋教學效果,而且還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習興趣。

一、培養學生正確朗讀的能力,初步培養英語意羣閱讀的能力

“讀”是辨認和理解書面語言,即辨認文字符號並將文字符號轉換爲有意義的信息輸入的能力。英語閱讀包括了朗讀和默讀。即使是初始的英語學習階段,也有讀的要求。三年級上學期學生所掌握的詞彙與句子非常有限,對讀的要求比較低,最重要的是認讀詞語和朗讀句子、對話和簡單故事,並在圖片或其它提示下讀懂與課文水平相當的對話或故事,涉及的話題僅包括:簡單日常問候用語、身體部位、文具、顏色、交通工具、數字(一至十五)。隨着詞彙量和學習時長的增加,三年級下學期的閱讀要求從原來簡單的“讀出學過的詞語”,提高到要“能根據簡單拼讀規律讀出簡單單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滲透單詞的簡單拼讀規律,培養學生自主“讀”的初步能力;其次是養成按意羣閱讀的習慣,這與上學期的要求有了很大的飛躍。 “意羣”(又稱預製的語塊chunks)指的是在英語交際中表達一個詞組、一個句子或一個段落的完整的意義。研究表明預製語塊對於一種新語言的學習是非常有用的(翟風傑,2010)。周志民(2009)對“意羣”(sense group) 的定義爲:幾個相鄰的在意義和語法結構上都緊密聯繫的表示同類意思的一組詞語。意羣是由單詞組成的表意單位,是介於單詞和句子之間的中間層次。它可以由一個單詞、詞組或短語組成,也可以由一個從句,或一定的語法結構組成,也可以按語義來劃分,如Who’s / the man with a cap?由此可見,意羣對於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理解句子和段落大意以及文章中心思想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意羣閱讀法”,是指以意羣而不是以單詞爲最小閱讀單位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從三年級下學期開始,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滲透英語意羣的朗讀、閱讀,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使所學知識更加整體化和系統化,使學生能受益於“意羣閱讀”,掌握“意羣閱讀”的方法,增強準確而快速地傳遞、接受、捕捉信息的能力,增強對句子、對話、文章的整體有效的理解能力。

二、初步培養學生利用工具書進行英語閱讀的能力

縱觀我們廣州目前的中國小英語教材,從課文到聽、做、說、唱、玩、演、視聽等練習或活動在內的所有要求及指令都是英語表述。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解釋和演示教材裏的要求和做法,但離開學校和老師之後,學生就只能靠自己。據此,四年級上學期的閱讀目標要求學生“能理解簡短的書面指令,並能積極根據要求進行學習活動”,學生只有具備了閱讀指令的能力,纔可以積極根據要求進行學習活動,教師要根據目標要求,在教學中滲透這方面的訓練和閱讀培養,爲學生的自主英語學習和日後更高層次的英語學習打掃清障礙。廣州市《英語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準》對四年級學生提出要求“能讀懂簡單的生詞不超過2%(可猜測詞義的不算在內)與課文水平相當的對話、故事和短文並能理解大意”,並不是超出了學生的認知水平,而是根據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制定的,旨在要求使學生在閱讀時有點挑戰性,使文章具有小小的信息差但又不至於產生過多的生詞障礙,藉此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並從閱讀中獲得樂趣,體驗語言學習的成功感。四年級上學期的讀的技能中還要求“能初步使用簡單的工具書進行閱讀”,這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要求,也是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體驗解決英語學習難題,獲得英語學習成功感的要求,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如詞典等來進行閱讀,在閱讀教學設計時就必須設計出相應的教學環節或教學活動,以培養學生的這一方面的閱讀技能和技巧,但同時要防止學生過分依賴工具書而妨礙其思考、猜測的能力。對比四年級上學期的英語讀的要求,四年級下學期讀的要求則多了“能根據元音字母在開閉音節和r-音節中的拼讀規律,讀出單詞”。從這個要求不難看出,語言知識的教學中不再是簡單的教讀字詞句篇,而是要體現語音知識的掌握,尤其在課堂詞語教學中要體現出來,教師的教學策略設計中也要相應考慮到,畢竟拼讀是讀詞的基礎,而讀詞是讀句、讀篇的基礎。

三、注意小初閱讀銜接,滲透略讀、跳讀、猜測等閱讀技巧指導

《英語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準》中對五、六年級英語閱讀要求的表述基本和四年級的相同,這表示五、六年級的閱讀教學應該延續前面的教學方法,不斷改進和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和技巧的訓練,並根據教材和學習話題的螺旋式上升設計而採取有梯度的閱讀教學策略,拓寬學生閱讀的範圍,更多更廣泛地進行英語閱讀,應用英語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獲取生活、娛樂等各方面的信息。而7年級即國中一年級的'閱讀表述,就和國小階段的有所不同,如7年級第一學期(7A)對讀的技能要求爲:“1. 獲取信息的能力:細節理解、文章整體理解;2. 閱讀技巧的運用:預測書信內容、利用圖片信息、尋找主題句、閱讀方法(略讀、分段細讀、跳讀)、通過上下文猜測生詞、找出敘事文體中五個W和一個H。”要求更高更細緻了。瞭解7年級的閱讀要求可以更好地使中國小教學進行銜接,減輕學生由國小進入到中學學習可能產生的閱讀焦慮情緒或閱讀學習困難。爲此,國小六年級的英語閱讀教學也應該開始滲透7年級的閱讀方法,並進行相應的訓練,結合國小階段教材出現的書信、日記、記敘文等,讓學生初步瞭解文本的不同特徵,瞭解作者寫作的意圖,獲取文章的主要內容.關鍵信息,初步嘗試一些閱讀的技巧,如通過對文章整體的掃讀或略讀,瞭解文章所屬的話題類型,進而嘗試跳讀文章,帶着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通過上文的閱讀,推測或推算出問題的答案,甚至可以在閱讀故事後預測故事的發展,進而引起學生續寫故事的興趣。

  英語閱讀教學評價策略二

在國中英語的教學中,衆所周知,英語閱讀佔着重要的地位。因爲閱讀是提高英語技能的重要途徑,它也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但由於受到傳統教學教師本位觀念的影響,在其教學過程中存在着重閱讀結果輕過程指導等問題,從而導致學生的英語綜合閱讀能力低下,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筆者在文中分析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並探討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措施。

一、影響國中英語教學的因素

(一)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

在以往的教學觀念中,教師一般在語法知識講授中會強調句式結構,以爲只要學生懂得詞彙的意思,就能掌握句子的意思,所以專心於講此部分知識。學生只能處於被動的接受狀態,懂與不懂都是一樣的狀態,教師對於此關注不夠,導致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提高緩慢。

(二)選擇的英語閱讀教材對教學的影響

成功的教學,最重要的是選擇一本合適的教學,對應於閱讀來說尤爲重要。在教材的選擇上必須要考慮的兩點就是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的實際需要,另外還要考慮課文難易程度,讓英語閱讀課本教學符合學生教學的實際。在現階段的英語教學中,學生讀到的閱讀多半是課文,主要是依靠教材上的閱讀來拓寬學生的英語知識,進而提高閱讀能力。但是由於教材的限制,深深影響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三)教學方式選擇對英語閱讀教學的影響

英語教學最重要的部分應該爲英語閱讀教學了,但是在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上,英語教師多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師生間互動極少,這種教學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此外在學習英語單詞環節除了讓學生死記硬背之外,沒有其他更合適的方法,缺少一定的靈活性,這就給學生在以後的閱讀上帶來了一些障礙;另外,教師在講解閱讀文章時很少注重文章的背景知識講解,這樣缺少了背景知識的鋪墊,又給學生理解和閱讀英語文章帶來了不小困難。

二、解決國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選擇適合的閱讀教材

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光依靠課本中的文章是遠遠不夠的,作爲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必須要下一番功夫精心挑選一些合適的閱讀教材,來激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對於閱讀教材的選擇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考慮其難易程度,一定要難易適中,否則會影響到教學效果。如果難度太大,可能會給學生的學習來帶來很大的挫折,會導致學生對英語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大大下降;如果太容易的文章,又達不到教學的要求,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又不明顯。其次,選擇教材教師一定要掌握該文章的生詞量和句型的複雜程度,如果太多生詞和複雜句式,也會挫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太容易的詞彙和簡單句式,對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很難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最後,對於教材的選擇,應當保持文章的原汁原味,儘可能找一些材料豐富、生動有趣的,來吸引學生,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進而來提高閱讀的效率。

(二)在課堂上開設閱讀情境

很多學生學習英語都反映很難,那是因爲我們缺乏相應的語言環境,所有的學習都是被動接受,並且有些教師只是注重知識傳授,而不注重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在長期以來的英語教學中學生一直處於被動的接受狀態,其主體地位並不突出,其對於英語的學習興趣也不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習的積極性,才能讓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在衆多激發學習興趣的方法中,最有效的就是營造閱讀情景。通過這種方法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我們可以藉助多媒體教學工具,通過圖畫、視頻和聲音來營造學習氛圍。圖文並茂的課堂一定會讓學生喜歡。學生理解課本後,可以通過適合的課外閱讀材料來鞏固所學知識,培養自己的英語閱讀運用能力。

(三)教師要學會指導學生閱讀的技巧

閱讀的技巧在閱讀文章時必不可少,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可以提高英語閱讀的能力,同時也能讓自己的閱讀深度和廣度得到擴展。例如在教授一篇新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先概括閱讀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把握好每段的大概意思和文章結構,讓學生對課本有一個大概的瞭解,教師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應該指導學生略讀和速讀的技巧;在第二次的閱讀中教師要求學生掌握文章的中心句子;第三次的閱讀就是要精讀,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細節。在這些基礎上設置一些問題來讓學生思考。具體的指導方式我們可以從下幾個方面考慮:合理運用閱讀技巧,指導學生根據文章內容找到合適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速讀;指導學生能夠運用合理的英語思維來理解課本;指導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技巧,以便利於提高閱讀效率。

(四)重視文本的閱讀

對於英語閱讀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課文,因爲它的內容是經過權威研究制定的最合適教材內容,它的豐富多樣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源。所以我們建議教師在選擇閱讀教材時應該重點關注文本閱讀,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本的理解和學習記憶,同時又可以培養學生對課本的感知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教學《Schoollife》爲例子,課堂一開始我們可以讓學生迅速通讀課文,並簡單概括出文章大致意思,這樣能夠促進學生對文本意義的把握;接下來可以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找出中外學校生活的不一樣,進一步總結中國同西方學校生活的不同;最後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來寫一篇自己的學校生活文章,這樣能夠更好激發起英語閱讀的興趣,還能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五)擴寬英語的知識背景

閱讀材料的內容一定是來源於社會文化,所以我們平時的閱讀一定要積累一些背景知識,如果沒有相關的背景知識是很難真正理解一些材料,例如一些地方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人物傳記、名勝古蹟、宗教信仰和政治鬥爭等背景知識,都是要通過日積月累來積累,這些有助於學生拓寬英語的知識面。

這就要求英語教師更要掌握這些背景知識,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相關閱讀背景,充分理解材料所表達的思想和意思。在現代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展示文化背景知識,進而能夠順理成章引入課文,從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以往的教學實踐證明,只有結合自己掌握的背景時,纔能有效地開展閱讀教學。

綜上所述,英語的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最重要的部分,作爲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採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從而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