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採集血培養標本

採集血培養標本是有指徵的,當患者體溫超過38℃或低於36℃,患者寒戰,查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大於10×109 /L,特別有“核左移”未成熟或桿狀核白細胞時,粒細胞減少、成熟的多核白細胞<1×109 /L,血小板減少,患者出現皮膚黏膜出血、昏迷、休克或多器官衰竭,C反應蛋白升高,降鈣素原升高等情況均應採集血培養標本。下面是yjbys小編爲大家帶來的如何正確採集血培養標本的知識,歡迎閱讀。

如何正確採集血培養標本

  什麼情況下應該採集血培養?

採集血培養標本是有指徵的,當患者體溫超過38℃或低於36℃,患者寒戰,查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大於10×109 /L,特別有“核左移”未成熟或桿狀核白細胞時,粒細胞減少、成熟的多核白細胞<1×109 /L,血小板減少,患者出現皮膚黏膜出血、昏迷、休克或多器官衰竭,C反應蛋白升高,降鈣素原升高等情況均應採集血培養標本。當然不能除外感染,需明確病原菌時,也要採集血培養。

  採集血培養標本有最佳時間嗎?

血培養標本是有最佳採集時間的,儘可能在患者寒戰開始時、高熱高峯前30-60分鐘內採血,另外在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療前採血,但如果患者已經應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應在下一次用藥之前取血。

  爲什麼使用需氧和厭氧瓶並採集兩套呢?

需氧瓶、厭氧瓶標本同時取有助於提高陽性率,細菌包括需氧菌、厭氧菌和兼性厭氧菌。兼性厭氧菌不論在有氧或無氧環境中都能生長,但以無氧時生長較好,大多數病原菌屬於此類。因此,建議每套血培養同時接種至需氧瓶和厭氧瓶,有利於微需氧菌和厭氧菌的檢出,但如果不能滿足推薦的採血量時,應首先滿足需氧瓶。成人患者一套血培養標本需取血20ml,需氧瓶、厭氧瓶各10ml,一套標本的檢測靈敏度是73.2%,兩套標本的檢測靈敏度是93.9%,可見採集兩套標本可以明顯提高檢測靈敏度,所以取兩套標本還是很有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取兩套標本要分別在兩個穿刺點採血。

  怎樣規範的採集血培養標本呢?

第一步:手衛生。用皁液和流動水或含酒精的快速手消毒劑進行手衛生。

第二步:消毒瓶塞。用酒精紗布消毒培養瓶塞,充分待幹。

第三步:皮膚消毒。範圍直徑不小於5釐米,消毒後不可再用手接觸。

① 先用70%-80%乙醇消毒不少於30秒。

②再用1%-2%碘酊消毒30秒或10%碘伏消毒60秒。

③ 再用70%-80%乙醇脫碘。

注意:對碘過敏的患者用70%-80%乙醇消毒2遍作用時間各3分鐘,等酒精揮發乾燥後採血。

第四步:採血。取血後不要更換針頭直接注入血培養瓶。如果血量充足:先注厭氧瓶,後注需氧瓶,如果血量不足:優先注入需氧瓶,剩餘注入厭氧瓶,因爲真菌、綠膿桿菌、窄食單胞菌多長在需氧瓶內。

第五步:混勻。血培養標本接種到培養瓶後,輕輕顛倒混勻以防血液凝固,不要大力搖晃。在每個培養瓶上分別標記採血部位和採血時間,註明是導管血還是外周血。

第六步:同法選擇對側穿刺部位採集第二套標本。

第七部:送檢。血培養標本儘快送到實驗室,任何的'時間延誤都會延遲或阻止檢測細菌的生長。

注意:標本應從靜脈取血,不宜從靜脈導管或靜脈留置口取血。若導管設施取血,不要棄去初段血,不用抗凝劑沖洗,必須同時靜脈取血,以求對比和解釋。不推薦使用真空採血針(蝴蝶針)將靜脈血直接入瓶。不主張換針頭入瓶。有血的培養瓶不可放入冰箱和凍箱保存。

未使用的血培養瓶在室溫保存,被接種後不得冷藏或冷凍。

採集血培養標本需要嚴格無菌操作,但採集、送檢、接種過程等仍然有可能有不可避免的污染,會不會有一些污染菌呢?

在多次血培養中單次培養下列細菌陽性,可認爲是污染菌,包括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棒狀桿菌、微球菌、丙酸桿菌、芽孢桿菌。如多次血培養多次陽性,可能爲條件致病菌,需要結合臨牀進行分析。

對於成人及青少年患者採集血培養標本的總體建議:

1. 血流感染、腦膜炎、骨髓炎、關節炎、肺炎患者,在治療前於不同部位採血2套或3套,同一部位需間隔30min-1小時,每套20ml,需氧、厭氧各10ml。

2. 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治療前30分鐘內採血3套。

3. 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治療前第一天採血2-3套,間隔30-60分鐘,如結果爲陰性,第二天和第三天再抽取血培養,24小時內採血不超過4套。

4. 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患者,採集2套血培養,1套從懷疑存在感染的導管獲得,一套從外周獲得,兩套血同時採集。可先取外周血,5分鐘內完成對導管血的採集。拔除導管時送導管尖端培養,並採集血培養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