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西醫結合助理執業醫師強化考試題試題及答案

  強化考試試題一:

2017中西醫結合助理執業醫師強化考試題試題及答案

A1型題

1.經絡學說形成的標誌性著作是( )

A 《十四經發揮》 B 《難經》 C 《扁鵲心書》 D 《吳醫匯講》 E 《內經》

2.正經是指( )

A 督脈 B 衝脈 C 十二經別 D 十二經脈 E 任脈

3.循經取穴的理論依據是( )

A 陰陽學說 B 衛氣營血理論 C 臟腑學說 D 經絡學說

E 五行學說

4.十二經脈命名的主要依據是( )

A 陰陽 五行 臟腑 B 內外 臟腑 五行

C 手足 五行 陰陽 D 手足 陰陽 臟腑

E 手足 五行 臟腑

5.下列哪一經的名稱是錯誤的( )

A 手太陰肺經 B 足少陽膽經 C 足太陰腎經

D 足太陰脾經 E 手少陰心經

6.下列經脈循行流注次序錯誤的是( )

A 肺經,大腸經,胃經 B 腎經,心包經,三焦經

C 心經,小腸經,膀胱經 D 心經,膀胱經,腎經

E 三焦經,膽經,肝經

7.經脈的分支是( )

A 奇經八脈 B 經筋 C 皮部 D 絡脈 E 氣街

8.分佈於四肢外側、頭面和軀幹的經脈是( )

A 陰經 B 帶脈 C 奇經 D 陰維脈 E 陽經

9.手三陰經在上肢的分佈規律是( )

A 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

B 太陰在前,少陰在中,厥陰在後

C 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後

D 少陰在前,厥陰在中,太陰在後

E 厥陰在前,少陰在中,太陰在後

10.十二經脈中陰經與陽經的交接部位在( )

A 頭面 B 手足 C 胸腹 D 上肢 E 下肢

11.手足陽明經的交接部位在( )

A 食指端 B 小指端 C 鼻翼旁 D 目內眥 E 目外眥

12.手足三陽經在四肢的分佈規律是( )

A 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太陽在後

B 陽明在前,太陽在中,少陽在後

C 少陽在前,陽明在中,太陽在後

D 少陽在前,太陽在中,陽明在後

E 太陽在前,陽明在中,少陽在後

13.足太陽膀胱經所絡的內臟是( )

A 心 B 三焦 C 腎 D 肝 E 小腸

14.具有“主胞胎”功能的奇經是( )

A 衝脈 B 任脈 C 督脈 D 帶脈 E 陰維脈

15.除下列哪項外,均屬十二經表裏相合關係( )

A 手太陰經與手陽明經 B 足陽明經與足太陰經 C 足太陽經與足少陰經 D 足少陽經與足厥陰經 E 手厥陰經與手太陽經

16.奇經八脈中,起於季脅,環行腰間一週的是( )

A 衝脈 B 任脈 C 督脈 D 帶脈 E 陽維脈

17.關於奇經八脈的名稱,下列哪項說法不正確( )

A 督有統率、總管之意 B 任有總任、擔任及妊養之意 C 蹺有輕健矯捷之意 D 維有維繫、連接之意 E 帶指婦女白帶

18.繞陰器,至小腹的經脈是( )

A 任脈 B 肝經 C 陰維脈 D 脾經 E 腎經

19.行於背部正中線的經脈是( )

A 任脈 B 督脈 C 腎經 D 膀胱經 E 衝脈

20.脾之大絡分出部位的穴位是( )

A 豐隆 B 內關 C 大包 D 公孫 E 列缺

21.內踝上八寸處以下,循行於下肢內側前緣的經脈是( )

A 足太陰脾經 B 足陽明胃經 C.足厥陰肝經 D 足少陽膽經 E 足少陰腎經

22.十二經脈氣血流注形式爲( )

A 直線貫注 B 循環貫注 C 手足貫注 D 左右貫注 E 上下貫注

23.下列各組經脈中,從手指末端走向頭面部的是( )

A 胃、大腸、膽經 B 心、脾、膽經 C.小腸、三焦、胃經 D 大腸、小腸、三焦經 E.膽、大腸、三焦經

24.奇經八脈中與腦、髓、腎關係密切的是( )

A 帶脈 B 衝脈 C 任脈 D 督脈 E 陰蹺脈

25.與月經關係最密切的奇經是( )

A 衝脈、任脈 B 衝脈、督脈 C 任脈、帶脈

D 陰維脈、陽維脈 E 陰蹺脈、陽蹺脈

26.十二經脈氣血充盛有餘時,則滲注於( )

A 經別 B 別絡 C 奇經 D 督脈 E 浮絡

27.頭痛的部位在前額者,病變多在( )

A 少陽經 B 陽明經 C 太陽經 D 厥陰經 E 督脈

28.在頭面部,行於頭側部的經脈是( )

A 少陽經 B 少陰經 C 陽明經 D 太陽經 E 厥陰經

29.行於腹面正中線的經脈是( )

A 手少陰心經 B 任脈 C 足陽明胃經 D 足太陰脾經 E 督脈

30.以下經脈入於上齒中者爲( )

A 手太陽小腸經 B 手陽明大腸經 C 足陽明胃經

D 手少陽三焦經 E 足少陽膽經

參考答案

1.E 答案分析:經絡學說在《靈樞》中有較詳細的記載,並已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理論。

2.D 答案分析: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是經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於奇經八脈,十二經脈又被稱爲“正經”。

3.D 答案分析:循經取穴是按照經絡學說進行辨證,判斷疾病屬於何經,然後根據經絡的循行路線和聯繫範圍來選取穴位進行治療的方法。

4.D 答案分析:十二經脈的名稱各不相同。每一經脈的名稱,都是由手或足、陰或陽、髒或腑三個部分組成。

5.C 答案分析:足太陰配脾經,足少陰配腎經。

6.D 答案分析:起於小指端的手少陰心經流注於手太陽小腸經,再流至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陰腎經。

7.D 答案分析: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脈是經絡系統中的主幹部分,絡脈是經脈小的分支。

8.E 答案分析:手足陽經在頭面部交接,分佈於四肢的外側面。在軀幹部手三陽經與足太陽經分佈在肩胛、背、腰部,足陽明經分佈在胸腹部,足少陽經分佈在腋、脅側,即手足陽經分佈在軀幹的前、側、後部。

9.A 答案分析:手三陰經分佈在上肢的內側面,其中手太陰經在前緣,手厥陰經在中線,手少陰經在後緣。

10.B 答案分析:十二經脈的走向與交接規律可以概括爲:“手三陰經,從胸走手,交手三陽經;手三陽經,從手走頭,交足三陽經;足三陽經,從頭走足,交足三陰經;足三陰經,從足走腹上胸,交手三陰經,”故陰經與陽經的交接是在手足部位。

11.C 答案分析:陽經與陽經的交接,是在頭面部,其中手足陽明經的交接部位在鼻翼旁。

12.A 答案分析:手足三陽經分佈於四肢的外側面,其中陽明經在前緣,少陽經在中線,太陽經在後緣。

13.C 答案分析:手足三陽經與臟腑的聯繫規律是屬腑絡髒,故足太陽膀胱經屬膀胱絡腎。

14.B 答案分析:任脈起於胞中,與女子經、胎、產的關係密切,故“任脈通而月事以時下”,並有“任主胞胎”之說。

15.E 答案分析:手厥陰心包經應與手少陽三焦經相表裏。

16.D 答案分析:帶脈起於季脅,斜向下行到帶脈穴,繞身一週,環行於腰腹部。

17.E 答案分析:帶脈的帶有腰帶、束帶之意。

18.B

19.B 答案分析:督脈在背部的走行是沿脊柱裏面上行,故行於背部正中線的經脈是督脈。

20.C 答案分析:十五別絡的名稱以其別出處的穴位而命名,脾之大絡分出部位的穴位是大包。

21.C 答案分析:足三陰經循行於下肢的內側面,在內踝上八寸處以下,足厥陰經在前緣,足太陰經在中線,足少陰經在後緣。

22.B 答案分析:十二經脈分佈於全身的內外上下,其中的氣血陰陽是流動不息,循環貫注的。

23.D 答案分析:從手指末端走向頭面部的經脈是手三陽經,即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

24.D 答案分析:督脈起於胞中,上行入腦,在下連屬於腎,故其功能除與腦髓有關外,主要參與了腎的`生殖功能。

25.A 答案分析:衝、任二脈皆起於胞中,其中“衝爲血海”“任脈通而月事以時下”,二脈均與月經有密切關係。

26.C 答案分析:奇經八脈錯綜貫穿在十二經脈之間,起着調節其氣血陰陽的作用。當正經中的氣血陰陽充盛時,則流入奇經而貯蓄之。

27.B 答案分析:陽明經循行於面額部,故頭痛在前額者,病變多在陽明經。

28.A 答案分析:手足陽經在頭面部交接,其中手足少陽經分佈在耳顳部。

29.B

30.C 答案分析:手足陽明經循行過齒中,其中足陽明胃經入上齒中,手陽明大腸經入下齒中。

  強化考試試題二:

B1型題

A.心 B.肝 C.脾 D.肺 E.腎

1.“氣之本”是指( )

2.“罷極之本“是指( )

A.心 B.肺 C.脾 D.肝 E.腎

3.在呼吸運動中,“氣之主”是( )

4.在呼吸運動中,“氣之根”是( )

A.心 B.肺 C.肝 D.脾 E.腎

5.神志活動的主宰是( )

6.調節神志活動的是( )

A.口 B.舌 C.鼻 D.耳 E.目

7.心之外候是( )

8.心寄竅於( )

A.筋 B.脈 C.肉 D.皮 E.骨

9.肝在體合( )

10.肺在體合( )

A.爪 B.口 C.脣 D.毛 E.發

11.脾其華在( )

12.腎其華在( )

A.尿 B.唾 C.汗 D.涎 E.淚

13.脾在液爲( )

14.腎在液爲( )

A.喜 B.怒 C.悲 D.思 E.恐

15.肺在志爲( )

16.脾在志爲( )

A.心 B.肝 C.脾 D.肺 E.腎

17.“生痰之源”指( )

18.“貯痰之器”指( )

A.嬌髒 B.剛髒 C.孤府 D.水髒 E.水府

19.肝爲( )

20.膀胱爲( )

A.心 B.肺 C.脾 D.肝 E.腎

21.“生之本”指( )

22.“水火之宅”指( )

A.汗 B.尿 C.津 D.液 E.淚

23.大腸主( )

24.小腸主( )

A.眩暈 B.吐血 C.胃下垂 D.咳喘 E.腰痛

25.脾不升清可見( )

26.脾不升舉可見( )

A.膀胱 B.三焦 C.大腸 D.小腸 E.膽

27.“受盛之官”是指( )

28.“傳道之官“是指( )

A.精明之府 B.元神之府 C.髓之府 D.腎之府 E.血之府

29.頭爲( )

30.腰爲( )

A.髓之府 B.精明之府 C.玄府 D.孤府 E.淨府

31.汗孔爲( )

32.骨爲( )

A.飛門 B.賁門 C.吸門 D.魄門 E.戶門

33.會厭被稱爲( )

34.大腸末端被稱爲( )

A.氣門 B.幽門 C.戶門 D.闌門 E.鬼門

35.胃之下口爲( )

36.大小腸交會處爲( )

A.陽中之太陽 B.陽中之少陰 C.陰中之至陰

D.陰中之少陽 E.陰中之太陰

37.肺爲( )

38.肝爲( )

A.心與肺 B.心與肝 C.肺與腎 D.肝與肺 E.脾與肺

39.與水液代謝和呼吸運動關係密切的是( )

40.與氣的生成和津液代謝關係密切的是( )

A.白眼 B.黑眼 C.瞳神 D.眼瞼 E.兩眥

41.水輪指( )

42.風輪指( )

B1型題

1.D 答案分析:肺主管呼吸之氣和氣的生成及全身氣機的調節,故《素問·六節藏象論》說:“肺者,氣之本。”

2.B 答案分析:肝在體合筋,筋有連接和約束骨節,主持運動的功能,肝之陰血充足,則筋有所養,不易疲勞;肝之陰血不足,則筋失所養而易於疲勞,故《素問·六節藏象論》說:“肝者,罷極之本。”

3.B 答案分析:肺是主管呼吸的器官,《類證治裁·喘證論治》說:“肺爲氣之主,……肺主出氣。”

4.E 答案分析:腎具有攝納肺所吸入的清氣,防止呼吸表淺,協助肺完成呼吸的功能,故《類證治裁·喘證論治》說:“腎爲氣之根,腎主納氣。”

5.A 答案分析:情志活動雖分屬於五臟,但無不從心而發,受心神的主宰。

6.C 答案分析:情志活動的產生以五臟精氣爲物質基礎,而五臟的功能活動賴氣機的調暢,肝主疏泄,故肝對情志活動起着重要的調節作用。

7.B 答案分析:心開竅於舌,舌爲心之苗竅,能夠反映心的活動情況,是心之外候。

8.D 答案分析:心血不足,心神失常等心的生理功能異常,常見到耳鳴等病症,故言心寄竅於耳。

9.A 答案分析:筋有賴於肝之陰血滋養,故肝在體合筋。

10.D 答案分析:肺氣宣發,輸精於皮毛;皮膚上的汗孔宣散肺氣而助呼吸,因此肺在體合皮,肺與皮有着密切的關係。

11.C 答案分析:脾的功能狀況常通過口脣的色澤形態變化反映出來。

12.E 答案分析:腎藏精,精化血,血養髮,腎中精氣的盛衰常顯露於發。

13.D 答案分析:脾經連舌本散舌下,脾精通過經脈上溢於口化爲涎液。

14.B 答案分析:腎經挾舌根通舌下,腎精通過經脈上溢於口化爲唾液。

15.C 答案分析:悲憂過度易傷肺氣,肺氣不足,易見悲傷低落的情緒變化,故肺在志爲悲。

16.D 答案分析:思慮過度易致脾氣結滯;脾氣血不足,則不耐思慮,故脾在志爲思。

17.C 答案分析:脾有運化水溼的功能,脾氣虛弱,水溼內停,聚而爲痰爲飲,故被稱爲“生痰之源。”

18.D 答案分析:脾氣虛弱,水溼內停,生痰生溼,痰溼常上犯於肺,導致肺宣降失常,見咳嗽、痰多等症,故言“肺爲貯痰之器”。

19.B 答案分析:肝主疏泄的功能失常,多見肝氣鬱結,肝氣上逆或陽亢風動等實證或本虛標實之證,故有“肝爲剛髒”之說。

20.E 答案分析:膀胱具有貯尿排尿的功能,故稱其爲“水府”。

21.A 答案分析:心主血脈,脈中氣血是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心主神明,調節、控制人體五臟六腑形體官竅的一切生理活動和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故《素問·六節藏象論》說:“心者,生之本。”

22.E 答案分析:腎中精氣可以產生腎陰、腎陽兩種不同的生理效應。腎陰,又稱真水、命門之水,腎陽又稱真火,命門之火。腎陰、腎陽能夠補充全身各臟腑陰陽的不足,是五臟六腑陰陽之根本,故將腎喻爲“水火之宅”、“陰陽之根”。

23.C 答案分析:大腸具有吸收食物殘渣中部分水分的功能,故曰“大腸主津”。

24.D 答案分析:小腸吸收水谷精微,其中含有大量的水液,故曰“小腸主液”。

25.A 答案分析:脾之清氣不升,頭目清竅失養,故見眩暈。

26.C 答案分析:脾升舉無力,不能升舉固託內臟,故可見胃下垂。

27.D 答案分析:小腸接受胃的傳輸之物,並進一步消化吸收,故《素問·靈蘭祕典論》說:“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28.C 答案分析:大腸能夠吸收飲食殘渣中的水份和排泄糟粕,故《素問·靈蘭祕典論》說:“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29.A 答案分析:《素問·脈要精微論》說:“頭者,精明之府。”

30.D 答案分析:《素問·脈要精微論》說:“腰者,腎之府。”

31.C 答案分析:汗孔在心神的調節下靠肺氣宣發的衛氣進行開合,從而排泄汗液,調節體溫和水液代謝,並輔助肺呼吸,功能玄妙,故稱爲“玄府”。

33.C 答案分析:會厭位於咽喉部,食管與氣管交會處,能隨着呼吸和飲食納入的需要交替關閉或打開,故稱“吸門”。

34.D 答案分析:“魄”同“粕”,大腸終端即肛門是糟粕最終排出之處,故稱“魄門”。

35.B 答案分析:飲食水谷通過胃下口進入小腸,小腸幽長迂曲呈疊積狀,故稱爲“幽門”。

36.D 答案分析:小腸泌別清濁,清即精華部分被攔擋而吸收,濁即淺渣部分在進入大腸之前,再被攔擋而做相對時間的停留以進一步吸收,故將大小腸交會處稱爲闌門,“闌”同“攔”。

37.B 答案分析:肺居上焦,在五行中屬金,爲清肅喜潤之髒,功能主清肅下降,通於秋氣,故爲“陽中之少陰”。

38.D 答案分析:肝居膈下右脅內,在五行中屬木,功能主升主動,與春季相應,故爲“陰中之少陽”。

39.C 答案分析:肺爲水之上源,行水之髒,腎爲主水之髒,共主水液代謝;肺主呼氣,腎主納氣,共同完成呼吸運動。

40.E 答案分析:肺吸入自然之清氣,脾運化水谷之精氣,清氣、水谷精氣是氣生成的主要物質;肺通調水道,脾運化水溼,相互協調維持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

41.C 答案分析:瞳神屬腎,稱爲水輪。

42.B 答案分析:黑眼屬肝,稱爲風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