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感染途徑-狂犬病的預防知識

狂犬病病毒具有明顯的嗜神經性,病毒在神經元內複製,通過周圍神經進入神經分佈的組織器官,如唾液腺。狂犬病病毒的抵抗力較弱,對脂溶劑敏感,容易被紫外線、季胺化合物、碘酒、高錳酸鉀、酒精、甲醛、肥皂水等滅活,100℃加熱2分鐘即使狂犬病病毒死亡。下面是yjbys小編爲大家帶來的狂犬病是感染途徑及狂犬病的預防知識,歡迎閱讀。

狂犬病是感染途徑-狂犬病的預防知識

  一、狂犬病離我們有多遠?

近年來,在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有23個省份、超過900個縣區有人狂犬病病例的報告。病例主要分佈在南方地區,其中西南、華南地區的貴州、廣西和四川、重慶病例最多,中、南部地區的湖南、廣東,及東部地區的江蘇、山東、安徽等地也有較多的病例報告,以上地區的人口分佈密集,養犬數量大。因此對我國絕大部分羣衆來說,狂犬病就在我們身邊。

  二、狂犬病病毒的來源

發狂犬病的狗的唾液中;

狂犬病狗的血液中未測出狂犬病毒;

狂犬病狗的糞便和尿液中無狂犬病毒

  三、狂犬病是感染途徑

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溫血動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病毒,但最主要的爲犬科和貓科動物,以及某些齧齒類動物和翼手類動物。感染了狂犬病病毒的動物咬傷、抓傷人,或舔了人的粘膜及破損的皮膚都可能導致狂犬病病毒的傳播。但病毒不能通過完整的皮膚侵入機體。此外,國際上也有經角膜、腎臟、肝臟等器官的移植而感染狂犬病的報道。

  四、狂犬病是發病機理

狂犬病毒自皮膚或粘膜破損處侵入人體後:在傷口局部可短暫停留或小量增殖,再侵入近處的末梢神經;病毒沿末梢神經向中樞神經作向心性擴展,至脊髓的背根神經節再大量繁殖,入侵脊髓並很快到達腦部;病毒在腦部大量複製後從中樞神經向周圍神經擴展,侵入神經支配的各器官組織,尤以唾液、舌部味蕾、嗅神經上皮等處病毒量較多。由於迷走神經、舌咽及舌下腦神經核受損,致吞嚥肌及呼吸肌痙攣,出現恐水、吞嚥和呼吸困難。交感神經受累時出現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經節、交感神經節受損時,可引起病人心血管功能紊亂或猝死。

  五、狂犬病的潛伏期及被狂犬咬傷是不是幾十年後還會發病?

人從被帶毒動物咬傷而感染狂犬病病毒到發病的時間被稱爲潛伏期,潛伏期的長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傷口的嚴重程度及其距頭面部的遠近、感染病毒的數量和病毒的毒力等。總的來說,和其它很多傳染病相比,狂犬病的潛伏期相對較長,長可達數月,但也可短爲數天。從我國現有的狂犬病病例來看,大多數病例的潛伏期爲半年以內,一般爲半個月至三個月。

某些被狗咬傷後幾十年才發病的說法缺乏確切依據,可能是由於病例僅對很久以前的明顯受傷有印象,而對近期的實際上導致感染的細微傷口未引起重視、回憶存在偏差。且病人發病後精神失常,無法進行調查,而病人家屬對其以往的受傷情況不清楚,提供的信息存在偏差。

  六、人發生狂犬病後的症狀

狂犬病毒是嗜神經病毒,主要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病人一般在出現臨牀症狀後兩週之內死亡。根據狂犬病的臨牀特點和病程改變,一般將狂犬病分爲狂躁型(腦炎型)和麻痹型(抑鬱型、啞型狂犬病)兩型。兩種類型的症狀不同:

1、狂躁型,約佔80%

患者發病後出現約1~3天的前驅期非特異症狀,表現爲全身不適、倦怠無力、食慾不振、發熱、頭痛、噁心等,也可有嘔吐、腹痛、腹脹、大便不通、腸鳴音減退等症狀。早期唯一的特異症狀是約有40%~80%的病人在傷口附近出現燒灼,麻木,針刺、瘙癢等異常感覺。病人隨後進入高度興奮狀態,突出表現爲恐懼不安,怕風、恐水,呼吸困難、胸痛、多汗、流涎等,50%-80%的患者有恐水這一狂犬病的典型症狀,在吞嚥時咽喉等部位的肌肉痙攣而出現怕飲水的表現,有時甚至聽見水聲也可引起喉頭痙攣,故又稱恐水症。有的病人對光、噪音和感覺刺激格外敏感,出現肌張力增高和麪部肌肉痙攣。部分患者出現精神異常和譫妄,有攻擊他人的行爲。病人可能在發作中死於以中樞性呼吸衰竭爲主的混合型呼吸衰竭或循環衰竭。興奮期持續1~3天后,痙攣抽搐逐漸停止,患者出現各種遲緩性癱瘓症狀,以肢體軟癱較多見,迅速進入昏迷狀態,死於呼吸、循環和全身衰竭。

2、麻痹型,約佔20%

此型病程一般比狂躁型狂犬病要長,由蝙蝠咬傷者常見,無恐水、怕風、興奮等症狀。患者在前驅期後出現肌肉癱瘓,共濟失調、麻痹症狀,最終死於呼吸肌麻痹和球麻痹。

症狀----世界衛生組織資料

(1)狂犬病的潛伏期通常爲1~3個月,短則不到一週,長則一年以上。狂犬病最初症狀是發熱,傷口部位常有疼痛或有異常或原因不明的顫痛、刺痛或灼痛感(感覺異常);

(2)隨着病毒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擴散,發展爲可致命的進行性腦脊髓炎症

(3)可能出現以下兩種情況。狂躁性狂犬病患者的症狀使機能亢進,躁動,恐水,有時還怕風,數日後患者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4)早癱性狂犬病占人類死亡比例的30%。與狂躁性狂犬病相比,其病程不那麼劇烈,且通常較長。從咬傷或抓傷部位開始,肌肉逐漸麻痹。然後患者漸漸陷入昏迷,最後死亡。早癱性狂犬病往往會有誤診,造成狂犬病的漏報現象。

  七、哪些動物可傳播狂犬病病毒

並非只有狗才能傳播狂犬病病毒。事實上,幾乎所有的溫血動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病毒,但在自然條件下,主要的易感動物是犬科、貓科、鼬科、浣熊科、齧齒類和翼手類動物等、以及某些家畜,包括狗、貓、狐狸、狼、豺、豹、浣熊、獴、鼬、蝙蝠等。(老鼠是不會傳染狂犬病的呦!)在亞洲、非洲等狂犬病流行嚴重的國家,犬和貓是最爲常見的傳播動物,全球有90%以上的狂犬病病例是由感染病毒的瘋狗引起。我國的狂犬病病例中絕大部分爲狗或貓引起,尤以狗最多。烏龜和蛇等冷血動物不傳播狂犬病病毒,未見雞和鳥傳播狂犬病病毒的報道,被鳥類或雞咬傷或抓傷後不需狂犬病暴露處置,但要進行傷口處置。

  八、患病動物的可能症狀

(1)患病動物早期的.主要表現是性情明顯改變,如憂慮或害怕,並有神經過敏。

(2)有的病獸表現對主人異常友好,搖尾乞憐,但在輕微的刺激下也會咬人,主動攻擊生人;

(3)有的離羣獨處,不與其他動物呆在一起,對主人變得無感情;

(4)有的出現怪食癖,如吃土、咬草、咬木頭等。

這些異常表現如不細心觀察,很難發現。患病動物在疾病的最早期,唾液裏含有大量狂犬病毒,此時若與其親近、玩耍或被其咬(抓)傷就容易被傳染而得病。患病動物過了發病早期就進入興奮期,表現爲坐立不安,跑來跑去,咬叫無常,此時已不能辨認生人和熟人,而出現攻擊人的瘋狂狀態,很多人就是這時被咬傷的。隨後病狗耷拉着尾巴,或尾巴夾在兩腿之間,張着嘴,順嘴流口水,吞嚥困難,走起路來搖搖晃晃,全身毛豎起。進入晚期後,病動物很快發生呼吸困難,全身衰竭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少數瘋動物表現爲"安靜型",即無明顯興奮表現,但傷人後也可能導致狂犬病。

診斷方法:

狗唾液中出現病毒(具有傳染性),症狀不明顯而已,稱爲發病的前驅期,三天後必然出現明顯的狂犬病徵,病程不可逆轉,狗十天內必死。所以我國曾經使用過五天觀察法,後來演化爲七天觀察法,現在世界衛生組織向全國推薦十天觀察法。

  九、自保的方法,防狗咬

首先,不要招惹動物,儘量避開瘋狗。不要打擾在進食、睡覺或看護幼崽的狗。不要向狗扔棍子或石子。不要接近那些拴着的狗和柵欄後面的狗。不要快速地跑近或靠近狗。狗受到驚嚇或感到恐慌時會咬人。

如果遇到瘋狗追趕,最好不要突然轉身跑開,不要直接瞪視狗的眼睛,事實證明靜止不動或放緩動作可以減少被狗攻擊的可能。眼睛盯住地面,然後緩慢向後移動,逐漸離開。如果遇到瘋狗攻擊,則要將身體蜷起,保護頭面部。

  十、只有被瘋狗咬傷後纔會得狂犬病嗎?

大多數人認爲狂犬病只會通過瘋狗咬傷傳播,而事實並非如此。因爲部分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狗在尚未出現異常表現時唾液中就已含有病毒、具有傳染性,因此,被看似正常的狗咬傷後也須注射疫苗。

前面提到過,除狗以外,很多其它動物也可以傳播狂犬病,因此不僅僅被狗傷會得此病。

並不是只有被咬傷才患狂犬病,被帶毒動物抓傷或舔舐粘膜後也會造成感染。如小孩大便後,由家狗舔肛門,雖沒有咬傷,但如果狗的唾液中含有病毒,可使小孩患狂犬病。但絕大多數狂犬病病例是被動物咬傷以後感染,因爲抓傷和舔舐粘膜而感染的病例只佔極少一部分。

  十一、被狂犬咬後一定會得狂犬病嗎?

犬或貓感染狂犬病病毒後,一般認爲可通過唾液腺間歇性排毒,即狂犬病病犬或病貓唾液中並非隨時帶有病毒,因此,既是被感染病毒的狂犬咬傷也不一定會有病毒侵入體內。此外,如果被唾液中帶毒的瘋動物咬傷、抓傷或被唾液污染粘膜和新鮮傷口時,及時規範的預防處置也可以儘早清除病毒,避免發病。

  十二、吃了可疑病死(瘋)狗的肉會不會感染狂犬病?

還是儘量不吃狗肉,因爲狗的來源不明,不安全,而且,吃多了狗肉會上火,不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

狂犬病病毒主要儲存在犬的唾液中,狂犬病病毒易於被熱滅活,100℃加熱2分鐘後病毒就會死亡,因此食用烹調過的犬肉本身不可能導致病毒感染。但人在宰殺和剝犬皮的過程中,傷口或粘膜可能被犬的體液污染而感染狂犬病。國內外均有報道有人曾因宰殺和剝皮感染狂犬病而死亡。

  十三、被動物傷後,應採取什麼措施預防得狂犬病?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首先要判斷受傷的嚴重程度,然後再據此採取不同的處理措施:

1、與動物僅有普通的接觸或餵養動物,以及被舔的皮膚部位完好時都不需要進行任何處理。然而一旦有下列情況發生,人們應該立刻就醫:

2、如果皮膚被輕咬或者僅有輕微抓傷或擦傷而無出血時,屬於II度暴露,則需要對傷口進行處理、同時接種狂犬病疫苗。

3、如果皮膚被咬傷或抓傷有出血、或皮膚破損的傷口被舔時、或粘膜被動物體液污染時,屬於III度暴露,則在傷口處理之後、疫苗接種之前,還需要在傷口周圍注射抗狂犬病的被動免疫製劑。

在進行預防狂犬病處置的同時,要進行預防傷口感染等治療。

傷口處理方法:

人被咬傷後局部傷口的處理 通過理化方法及時(指2 h內)清除傷口中的病毒,是預防狂犬病的最有效手段。處理程序包括:

(1)立即針刺傷口周圍的皮膚,盡力擠壓出血或用火罐拔毒。切忌用嘴吮吸傷口,以防口腔黏膜感染。

(2)沖洗傷口:用20%肥皂水或0.1%苯扎溴銨及清水沖洗。如果是穿通傷口,可用插管插入傷口內,用注射器灌水沖洗。

(3)消毒傷口沖洗後,用5%碘酊反覆燒灼傷口。除非傷及大血管需緊急止血外,即使傷口深、大亦不應縫合和包紮。

(4)對於傷口深大及傷口靠近頭部的患者,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在傷口內滴注或其周圍作浸潤注射。

(5)按需要而給予破傷風抗生素和適宜的抗菌藥物。

目前主張凡被犬、貓、狼等動物咬、抓傷或舔後,爲保證安全,都應注射狂犬病疫苗。從注射第一針疫苗算起,約3周產生抗體,1個月左右達高峯,故要求咬傷後2天內即開始注射。

  十四、咬傷人的動物以前注射過獸用狂犬病疫苗,人還需要預防處置嗎?

目前,狗貓等動物需要每年定期接種正規且合格的獸用狂犬病疫苗,纔能有效預防動物狂犬病的發生。如果動物每年接種狂犬病疫苗的資料齊全,能夠證明預防接種的動物免疫有效,人被這樣的動物咬傷抓傷的話,可以只進行傷口處置而不接種疫苗。當無法對動物接種獸用狂犬病疫苗後的免疫效果進行評價時,無論傷人動物是否進行過免疫,傷者都必須進行處理傷口、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或注射被動免疫製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