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國小數學教案模板17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數學教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選國小數學教案模板17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認識6和7的組成。

2、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3、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6、7的組成

一、引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6和7,説一説你觀察到身邊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來表示的

二、新授

1、出示蘋果和人像掛圖

老師這有6個蘋果,我想把它分給兩個小朋友(或小猴)你能幫我分一分,有幾種分法嗎?

小組互相討論有幾種分法?説一説你是怎樣分的?

學生彙報,師板書分法

2、總結分法

看到這些分法,你能發現什麼?我們可以將這些分法總結成這樣3種。

看到每一組,你可以想到什麼?

3、7的組成

剛才老師拿掉了一個蘋果,應該是7個,7個蘋果怎樣分給2個小朋友的?請拿出7個學具來分分看,有幾種分法?

彙報分法,師板書分法,看到每一組,還能想到什麼?

三、遊戲鞏固

1、猜數,師左手拿幾個蘋果,右手和左手合起來是6個,知道右手是幾個嗎?

2、一生出3個手指頭,另一個出一個數能和他組成6(7)

3、拍巴掌,學小貓叫等遊戲組成6和7

四、作業

48頁第1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聯繫生活實際並動手操作,能正確辨認照片分別是從什麼位置拍攝的,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辨認照片分別是什麼位置拍攝的,體會不同方向觀察對象形狀的變化。

2、能正確辨認以正面、側面、上面觀察一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過程

一、活動1

1、事先佈置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在人行道上觀察從面前開過的汽車,先看到什麼?最後看到什麼?觀察周圍的社區或村莊,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看到的畫面怎樣,從高樓上或山頂上觀察地面的景物,看到地畫面是什麼樣的。

2、師:同學們都很注意周圍的事物,如看從面前開過的汽車,從不同位置觀看附近的社區和村莊,同學們都有體會,我們交流一下。

3、師:剛才同學們交流了很多觀察景物的實際體會,現在請打開課本第58頁的上半部分。

從①②③三個不同的位置,拍攝了天安門廣場的三幅照片,請你辨認一下,各是從幾號位置拍攝的。

先個人思考,再與同伴交流,説一説自己是怎樣想的?

二、活動2

1、師:根據同學們的體會,同一個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畫面不同,現在請同學們看“練一練”第一個問題,先想一想,再用小立方體搭一搭、看一看。

2、與全班同學説一説,你是怎樣想的?

3、師:兩輛汽車從攝影師面前開過,攝影師自拍攝了以下三幅照片,請大家在○內標出攝影師的`拍攝順序。

與同伴交流,説説你的想法。

師:因為兩輛車以攝影師面前開過的,先看到什麼?(車頭)再看到什麼?(車身)最後看到什麼?(車尾)

4、P58、試一試

a、師出示掛圖,引導學生看懂從空中拍下的照片,説一説圖中有哪些物體。

b、師:你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嗎?

c、先嚐試解答第(1)題第(2)題,並與同伴説一説理由。

d、師用模型驗證,幫助學生反思自己的想像。

三、活動3

P59、1、連一連

先獨立觀察、填寫,再用相似的實物擺一擺、驗證。

P59-2

審題、填寫

全班彙報交流想法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1~53頁化簡比 。

【教學目標】

1) 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

2) 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教學難點】

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蜂蜜、水、量筒、水杯和自制課件

【教學設計】

一、 制蜂蜜水的活動:哪一杯更甜?

同學們分成小組進行實驗活動:各小組拿出課前準備好的蜂蜜、水、量筒、水杯等實驗物品,動手調製蜂蜜水。

各小組選出代表在全班進行彙報、交流。議一議哪個小組調製蜂蜜水更甜。

[課件出示]課本P51圖片,同時配上畫外音:

一個男同學説:我調製的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

一個女同學説:我調製的一杯蜂蜜水用了10毫升蜂蜜、90毫升水。

師:他們倆調製的蜂蜜水哪一杯更甜?請估一估,再試一試。

我們先分別寫出它們的比。

40:360

10:90

就這樣直接比較他們倆誰調製的蜂蜜水更甜還是有困難,用什麼辦法來解決呢?請分組討論一下。

40:360= = =1:9

10:90= = =1:9

得出結論:兩杯水一樣甜。

二、化簡比。

分數可以約分,比也可以化簡。

0.7:0.8 :

師:剛才我們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係,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整數與整數的比。現在請同學們先自己嘗試一下化簡小數與小數的`比和分數與分數的比,然後請同學説一説是根據什麼來化簡的。

0.7:0.8 :

=0.70.8 =

=78 = 4

=7:8 =

=8:5

完成書上試一試化簡下面各比。

15:21 0.12:0.4 : 1:

請學生獨立完成後,説説化簡比的方法,全班集體訂正。

三、課堂練習

[課件出示]課本P52 第1題:連一連

在學生中開展比賽,鼓勵學生獨立完成。

[課件出示]課本P52 第2題:寫出各杯子中糖與水的質量比。

1)寫出四個杯子中糖和水的質量比。

2)這幾杯糖水有一樣甜的嗎?

3)還能寫出糖與糖水的質量比嗎?

[課件出示]課本P52 第3題:

(1)(2)題自己獨立完成;

(3)題投球命中率同學討論完成。

四、總結

師:同學們一起來總結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閲讀數學課本P51比的化簡。

我們是根據什麼來化簡比的呢?

是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係,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的。

我們在實際生活中什麼時候需要化簡比?或者説我們用化簡比可以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五、獨立完成課本P53 第4題和第5題。

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動手調製蜂蜜水。通過調製蜂蜜水的活動,讓學生在解決哪一杯更甜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比的意義的理解,進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數之間的關係。

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學會化簡比的方法。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係,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整數與整數的比。

這是小數與小數的比和分數與分數的比,還是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係,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目的是讓學生在不同題目中鞏固化簡比的方法。

進一步鞏固化簡比的方法。

鞏固化簡比。

這幾杯糖水有一樣甜的嗎?這個問題需要化簡比或求出比值後才能確定投球命中率的高低,其實就是比值大小的比較。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完成(1),(2)兩題的基礎上,在小組內討論完成(3)題,然後在班級交流每組的情況,從而讓學生明白判斷投球命中率的高低要看比值的大小。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認識方程》之《天平遊戲(一)》

教材簡析: 本節課內容主要是利用天平遊戲,幫助學生理解等式性質。有所不同的是,原來的教材主要是通過運用四則運算之間的關係解方程,而本教材主要是用等式性質引入解方程的方法的,二者皆有。利用天平這一直觀教具,讓學生觀察天平兩側都加上或減去相同的質量,天平仍平衡,引導學生髮現等式性質,從而讓學生利用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教學目標:

1、通過天平遊戲,發現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2、通過學習利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教學重點: 通過天平遊戲活動,理解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利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教具準備: 天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直觀揭示(出示實物天平)

師:同學們,還記得上節課我們學習的是什麼知識嗎?(方程) 師: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利用天平來進行遊戲活動。通過遊戲活動,看看同學們能發現什麼規律?讓我們共同進入“天平遊戲(一)”探索遊戲中的奧祕。

二、探索交流、獲取新知(教師演示引導,學生觀察探索)

1、認真觀察,用心想一想

(1)在天平左側和右側分別放20克的砝碼,這時天平的指針在正中間,説明什麼?

(2)分別在天平兩邊放上10克的砝碼,又發現什麼?用算式表示你的發現。

(3)天平右側是100克的砝碼,左側砝碼的'質量用x克表示時,此時天平的指針指向正中間,説明什麼?接着在天平兩側分別放入50克的砝碼,還能發現什麼?算式怎麼表示?

2、互相練一練,合作説一説

(1)通過上面的遊戲,讓學生同桌討論總結自己的發現。

(2)學生髮現規律,並用語言準確的表達。

3、仔細猜一猜,動腦議一議

(1)那如果天平兩側都減去相同的質量,天平還平衡嗎?學生繼續利用天平來研究。

(2)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又發現了什麼?

(3)歸納發現的規律。 等式兩邊都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4)讓學生通過上面兩組遊戲,歸納總結説説發現了什麼數學規律?

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三、利用知識、解決問題。

1、説方法 出示:求出y+8=10中的未知數y。

(1)同桌間進行交流。

(2)讓學生彙報交流結果,説一説是怎樣想的,結果是多少?

2、解方程 (1)利用等式性質來解方程的書寫格式又是怎樣的呢?

首先在第二行寫一個“解”字,根據等式兩邊都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所以y+8-8=10-8,等號要對齊。為了等號對齊,一般把解寫到前面一點,最後y=2。

(2)怎樣檢驗解是否正確? 要想檢驗是否正確,可以把未知數的值代入原方程中,看等式是否成立。

四、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1、完成“試一試”求未知數x

2、判斷。(對的在括號裏畫“√”,錯的畫“×” )

(1)0.5a=0不是方程。 ( )

(2)x=3.6是x-1.2=2.4的解。( )

(3)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 )

3、再試一題:8-x=2.5,用新學的規律解答。

五、師生共同總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對同學們的表現有什麼評價?

六、佈置作業

完成教材裏相關作業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教材第67頁的內容及第69頁練習十六的第1—3題。課型新課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親自動手,通過量、剪、拼等活動發現並證實三角形內角和是180°,應用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動手操作把三角形內角和轉化為平角的探究活動,向學生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3、讓學生在動手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義、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經歷“三角形內角和是180°”這一知識的形成、發展和應用的全過程。

教學難點:

三角形內角和是180°的探索和驗證。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剪刀、白紙、直尺。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什麼是三角形,誰能説出三角形有什麼特點?

生1: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

生2:三角形有三個角……

師:三條線段圍成三角形後,在三角形內形成了三個角,們把三角形裏面的`這三個角分別叫做三角形的內角。

師:現在,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畫一個三角形,畫一個有兩個內角是直角的三角形,開始。

(設置矛盾,使學生在矛盾中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

師:有誰畫出來啦?

生1:不能畫。

生2:只能畫兩個直角。

生3:只能畫長方形。

演示:請同學到黑板演示,是不是畫成這個樣子了?哦,只能畫兩個直角。

師:問題出在哪兒呢?着一定有什麼奧祕吧?想不想知道?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與三角形的內角和有關的數學知識。(板書課題:三角形的內角和)

二、自主探究

師:你能“畫幾種不同類型的三角形”?自己試着畫一畫。

(課件出示鋭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圖)

生:可以畫鋭角三角形,也可以畫直角三角形,還可以畫鈍角三角形。

師:在數學上,三角形的內角和就是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度數的和。你能想出幾種辦法求出三角形的內角和?

生:可以測量出每一個內角,然後求出三個內角的和。

師:好,下面我們用量角器分別量出每種類型的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然後計算出每種類型的三角形的內角和。

強調説明: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時,中心店對準角的頂點,0刻度線和角的一邊重合,看角的另一半落在刻度線是多少度。

生:通過測量發現,任意一個三角形,三個內角度數的和都是180°

師:你還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和是180°嗎?

生:用剪刀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來,可以拼成同一個平角,也能得出三個內角的和是180°。

師:誰能展示一下?

生1:把一個鋭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來,然後拼一拼發現鋭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拼成了一個平角,即180°。

生2:把一個直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來,發現直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拼成了一個平角,即180°。

生3:把一個鈍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來,發現鈍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拼成的還是平角,即180°

三、探究結果彙報

師:同學們這節課有什麼收穫?

生:我知道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師:同學們通過思考探索、合作交流,發現了三角形內角和是180°,看似簡單的量量算算、剪剪拼拼,實際上是探索知識的實驗方法,這樣的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有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中掌握更多的本領。

四、師生總結收穫

師:同學們,通過三角形內角和的學習,你在數學方法上有什麼收穫?

生1:我學會了測量出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然後求和的方法。

生2:我還知道通過剪、拼的方法也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生3:通過動手操作把三角形內角和轉化為平角的探究活動,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

五、板書設計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在實際情境中,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係。

2.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係,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3.樹立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

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係。

教學準備:

主題圖。

教學方法:

談話法;情境教學法。

一、談話導入

師: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數學問題,這些問題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主題圖)

二、探索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係

1.學生思考:要想知道誰跑得快,要比較什麼?你有什麼辦法?

2.小組交流,明確:要想知道誰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時間裏誰跑得遠,誰就快。這個同一時間在這裏就是1小時,那麼拖拉機1小時跑了120÷2=60(千米)而麪包車1小時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麪包車跑得快。

3.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單位時間即為:1時、1分、1秒。在單位時間內所行駛的路程叫做速度。本題中,拖拉機的速度是60千米/時,而麪包車的速度為70千米/時。因此,麪包車的速度快。

聯繫生活實際,使學生明白要想知道誰跑得快,不是看誰行駛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統一時間內誰跑得遠,建立單位時間的表象。

4.讓學生根據這一情境得出路程、時間、速度三者的關係。速度=路程÷時間

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見的數據,拓展學生對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認識,也可以把學生課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交流。

通過實例,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間,真正明確了路程、時間、速度這三者的關係。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試一試”第一題。讓學生看圖,根據情境解答。進一步鞏固路程、時間、速度三者的關係。

2.完成“試一試”第2題。

三個算式結合具體情境去體會、思考、交流、彙報。讓學生進一步理清三者關係。

四、總結談話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呢?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練習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體會加法與乘法之間的聯繫。

2.熟練掌握用乘法來表示加法的簡便過程,能夠靈活運用於

3.增強用所學的乘法的意義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體會加法與乘法之間的聯繫。

教學難點: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體會加法與乘法之間的聯繫。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師:森林王國裏生活着一羣可愛的小動物,他們天天練本領,打算在五月份召開的森林運動會上一顯身手。你們想知道都有誰參加了嗎?

生:想

師:(課件出示)看,他們排着整齊的隊伍來了。都來了誰?

生:小青蛙、小猴子、長頸鹿、小狐狸、小老鼠、小狗、小免。

師:嗯,同學們,你們想知道這些小動物們都在練習什麼本領嗎?

生:想

二、自主探究

1.課件出示第1題

師:我們先去看看小青蛙在練習什麼本領?(點擊課件,出示第1題)

生:跳遠

師:誰來讀一讀題要求?

生:xxxx

師:你們發現小青蛙是怎麼跳的嗎?

生:從刻度0跳到刻度3。

師:真是好眼力,我們算它跳1步。

師:小青蛙要想跳2步應該怎麼跳?

生:接着在第1步後面跳,從3跳到6。

師:誰能畫出來?

生:xxxxxxx

師小結:我們可以用帶箭頭的曲線,從刻度3出發畫到刻度6。

師:這時小青蛙一共跳了幾個3?

生:2個3

師:所以,小青蛙2步跳了幾格呢?

生:6格

師:接下來,小青蛙3步跳幾格?6步跳幾格呢?你們能畫出來嗎?

生:能

師:下面請同學們在題卡紙上動手畫出來。

生:動手畫(教師巡視)

師:(選1名同學的作品展示並評價)這是1名同學畫的作品,我們請他來説一説他是怎麼畫的?

生:xxxxx

師小結:xx同學的口才可真了不得,小青蛙可把它的本領變成了小兒歌,(課件出示)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準備好了嗎?小青蛙1步跳3格,2步跳6格,3步跳9格,6步跳18格。

2.課件出示第2題

師:看到了小青蛙的'本領,可把小猴着急壞了,這不,小猴拿着小棒走來了。誰來讀題?

生:xxxxxx

師:誰來説説小猴是怎樣擺小棒的?

生:一堆擺4根,像這樣擺了五推。

師:用虛線把這樣的五堆小棒圈起來,可以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呢?

生: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師:怎樣列出加法算式呢?

生:4+4+4+4+4=20

師:這時,我們發現有幾個幾相加呢?

生:5個4相加

師:還可以用什麼方法計算?

生:乘法

師:下面老師,請一名同學到前面來填空,其他同學在第2張題卡紙上把題補充完整。

生:xxxxx

師:寫完的同學就做好,我們來看這位同學填的對不對?(請答題的同學來説給大家聽)

生:對

師:老師有個疑問,大家看,這幅圖可以用乘法算式5×4表示,還可以用哪個乘法算式表示呢?

生:xxxxx

師:謝謝你喲,這回我沒有問題了。通過做這道題,你看出了小猴子具有什麼樣的本領啊?

生小結: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來表示。

師:大家同意他總結的嗎?(生:同意)恭喜你們,已經學會了小猴子的本領了。

3.課件出件第3題

師:要説着急莫過於長頸鹿了,看,他帶來了擺圈本領。(課件出示)誰來讀一讀題?

生:看一看,填一填。

師:題要求讀明白了嗎?好,大家看第一幅圖,長頸鹿是怎麼擺的?

生1:1列擺5個圓圈,擺了這樣的5列。

師:表示幾個幾?(生:5個5)

師:這是豎着觀察的,我們還可以怎樣觀察?

生2:1行擺了5個圓圈,擺了這樣的5行。

師:噢,你能説出這樣擺法表示的意義嗎?

生:也表示5個5。

師:怎樣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請大家寫在第3題上。

生:5+5+5+5+5=25,5x5=25

師提問:加法算式5+5+5+5+5=25,乘法算式5x5=25。

師:這是長頸鹿的一個本領,它還有第二個本領,看第二幅圖,它又是怎樣擺的?

生:3個連一起,像這樣擺了8份

師:表示什麼意義?

生:8個3是多少?

師:請在紙卡第3題上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生:xxxxx

師:看大屏,這是長頸鹿根據圖意列出的算式,請大家對照一下,看你寫的對不對,對的,請舉手!看來同學們已經學會了長頸鹿的本領了。

4.課件出示:第4題

師:小狐狸看到它們的本領,記在了心裏。誰來讀一讀題要求?(生:)

師:這個本領可不簡單,我們看第一題,這道加法算式表示幾個幾?怎樣寫出乘法算式?

生:5個3;3x5=15或5×3=15

師:看來你對小狐狸很瞭解嗎。看這道題,可以寫成乘法算式:……(以下4道題方法同上)

5.出示課件:第5題

師:(課件出示)讀題,小老鼠為森林運動會衣服縫上了漂亮的鈕釦,大家先來看左邊這幅圖,誰來説説它是怎麼縫的?

生:1件4個,縫了5件

師:表示幾個幾?

生:5個4

師:怎樣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師:請用直尺在題卡上連出來。你來説説你是怎樣連的?

生:xxxxx

師:由於參加人員的衣服很多,小老鼠邀請親人來幫忙,看右邊這幅圖,誰來説説圖意?

生:1組5只,有4組,表示4個5

師:怎樣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生:xxxxx

師:這時,右圖與哪些卡片可以用線連起來?在題卡上連一連。

師:老師發現一個問題,5+4為什麼沒有連?

生:因為5十4表示5加4合併在一起,而5x4表示4個5相加或5個4相加。

師小結:可以看出兩道算式表示的意義不同。以後我們做題可要認真,不能馬虎。

6.出示課件第6題

師:小狗

國小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的乘、除法知識解決問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解決問題技能

教學難點: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圖片、題卡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我們已經學了利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你們都有哪些收穫?把你的收穫再組裏交流一下。

2、今天我們繼續來研究這個問題。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二、探索學習

1、引導學生完成練習七第8題。

(1)學生先獨立思考完成,教師巡視。

(2)交流彙報,集體訂正。

2、引導學生完成第9題。

(1)出示情境圖,學生看圖思考,獨立完成練習。

(2)同桌相互交流,説説題意、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

3、引導學生完成第10題。

(1)出示情境圖,學生觀察畫面,確定要先解決什麼問題。

(2)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彙報。

【設計意圖】:練習與生活實際聯繫在一起,擴大用除法計算解決問題的空間,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用數學的同時,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完題後讓學生交流解題思路,讓學生在交流中分享成功。

三、拓展應用

1、補充拓展性練習。

(略)

2、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討論、交流,教師指導。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教學內容:教材第12頁例3、練一練,練習二第6~11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根據不同的條件求圓柱的體積,學會計算套管體積的計算方法,井能應用於實際求出物體的重量。

教學重點:計算套管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不同的條件求圓柱的體積。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求下列圓柱的體積(口答列式)。

(1)底面積3平方分米,高4分米;

(2)底面半徑2釐米,高2釐米;

(3)底面直徑2分米,高3分米。

追問:圓柱的體積是怎樣計算的?(板書:V=Sh)

2.複習環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提問:怎樣計算環形面積?你能舉例和同學們説一説嗎?小組交流。

3.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習過圓柱的體積計算。這節課,就在計算圓柱體積的基礎上,學習套管體積的計算。(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

1.教學例3。

出示例3,讀題。提問:這道題求什麼?要求鋼管的質量先要求什麼?怎樣求鋼管的體積?小組討論。解答這道題還要注意些什麼?(單位,取近似數)指名學生板演,其餘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説明每一步求的什麼,怎樣求的。

2.新課小結。

提問:怎樣計算套管體積?如果知道套管的內周長和外周長幾套管的長,怎樣求套管的體積?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餘學生分兩組,每組-題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2.做練習二第6題。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指名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結合讓學生説一説是怎樣想的。

四、佈置作業

練習二第7、8題及數訓。

國小數學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 通過問題解決,讓學生學會9+?的進位加法,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並能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2、 教師尊重學生獨特的思考,並促進學生的擔出問題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有自己學數學的興趣。

3、 理解湊+法的含義。

4、 在遊戲中培養與人合作的觀念,並且有互相謙讓的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湊+法的含義

教學準備:每組一份小棒,教師的牛奶瓶及數學遊戲中卡片。

教學方法:合作學習是增加學習氛圍,促進學生思考和計算。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況,提出問題

教學首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

1、 小芳家很窮,小華送給小芳一些牛奶,小冬也送小芳一些牛奶,你想知道牛奶有多少瓶?

2、 魚缸有金魚8條,又買來9條,一共有金魚幾條呢?

你知道牛奶有幾瓶,金魚有幾條呢?這些都是數學問題,你想解決嗎?你想用什麼方法來解決?(組織小組活動)

二、自主合作,解決問題

問題提出之後,可以組織學生討論交流,並加以解決。

1、9+5 (1)數數法

(2)9+5=14

(分小數湊大數)

(牛奶瓶表示)

(3)9+5=14

(分大數湊小數)

(牛奶瓶表示)

(4)9+5=14

看見9就-1

2、8+9 你喜歡用什麼方法,説説你的理由。9+5的計算,是組織交流後共同解決,7+9的教學層面就在學生獨立思考並完成一些嘗試後接受了交流的結果,一些機靈小朋友在交流的基礎上舉一反三,能有新的想法,在彙報後就進步,進一步嘗試,也就是鞏固階段。

3、試一試。

9+3 7+9

可指名8至10位同學板演,不是機械段,而且學生對方法最終選擇的體現和最佳方法的呈現,對湊+法要進一步落實。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在此階段是學生自主實踐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體現。

1、p73 完成書本內容。

題2,原有金魚9條,現又有8條,一共有幾條?

看圖應用題(仔細觀察,説一説圖示,然後獨立完成)

2、9+1+5 9+1+3 9+1+8 9+1+9

9+1+6 9+1+4 9+1+7 9+1+19+1+2 9+1+0

鞏固湊十法

3、數學遊戲:

遊戲可以小組形式組織學生活動,在活動中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4、課外作業:

繼續上課的數學遊戲。

課後評析:

國小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2、過程與方法:在具體情境中,培養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周長,會測量並計算基本圖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

理解周長的含義,初步探索各種圖形的周長的測量和計算方法。

教學關鍵:

結合教材提供的具體情境,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等活動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在體驗、交流活動中使學生的感性認識昇華為理性認識。

教具準備:

直尺、軟尺、學生自帶圖片,線繩、學具、葉子、方格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讓學生分組沿着花壇、跑道、草坪各走一週。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秋天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季節,在這美麗的季節老師在胡楊林拍了幾張照片想與同學們一起欣賞。(配樂播放圖片)。面對這美麗的景色,可愛的小螞蟻高興極了,它撿了幾片樹葉和同伴玩起了爬樹葉的遊戲。同學們快來看看,小螞蟻是怎樣玩的,它在玩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課件演示)

指導學生根據課件演示覆述留意:小螞蟻沿着樹葉的邊線爬了一週,它發現樹葉一週的邊線就是樹葉的周長。

師:你想知道它的同伴是怎樣玩得嗎?

課件演示:同伴1:沿着樹葉的邊線爬行,但沒有回到起點就停下了;同伴2:沿樹葉的邊線爬了一半,從樹葉的中間回到了起點。

師:誰能告訴老師這兩隻小螞蟻感受到樹葉的周長了嗎?(教師鼓勵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表述,但在表述中必須注意強調從起點———沿邊線——回到起點)噢,小螞蟻的夥伴沒有遵循遊戲的規則,所以沒有感受到樹葉的周長,同學們鼓勵它們重新走一次,好嗎?(課件演示)

師:看來小螞蟻非常地聰明,它能在遊戲當中發現樹葉的周長,真的很了不起!同學們想認識周長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什麼是周長”。板書課題:什麼是周長。

二、進入情境探索新知

(一)、感知體驗周長

1、想一想、説一説

師:課前我們也分組做了遊戲,看看哪個同學像小螞蟻一樣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把你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同學們?(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説出什麼是花壇、跑道、草坪的周長。)

師:你們真聰明。老師還準備了一些圖形,你能幫我找到它們的周長嗎?(課件出示游泳池、籃球場、樹葉圖形)

學生上台來邊講述邊用課件演示游泳池池口、籃球場、樹葉的周長。

2、找一找、摸一摸

師:你能找出文具盒盒面、桌面、課本封面的周長嗎?你還發現了哪些圖形的周長?和你的同桌説一説、摸一摸。

3、描一描、畫一畫。

用彩筆描出課本44頁的樹葉和45頁的第一題。教師重點強調從起點、沿邊線、回到起點。

結合以上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説説什麼是周長。概括並板書:圖形一週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

(二)理解計算周長

出示以下圖形,分別計算出它們的周長:(單位:釐米)

小組計算、交流彙報結果。學生可能出現以下不同的解題策略:(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顯示)

三角形5+5+6或5×2+6

正六邊形4+4+4+4+4+4或4×6

平行四邊形4+5+4+5或4×2+5×2或(4+5)×2

針對學生的不同回答,只要學生能夠説出道理,教師都應該給與充分的肯定和鼓勵,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三)操作測量周長

1、簡單圖形的周長測量

出示課本45頁第二題,要求學生用尺子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和梯形的周長,並彙報測量、計算的結果。

注意:引導學生説出計算這些圖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麼條件,以此獲得學習的方法和策略。

2、較複雜圖形的周長測量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會了簡單圖形的周長測量和計算的方法。老師還準備了一些比較複雜的圖形,你們想挑戰自我,測量出它們的周長嗎?

小組活動。

出示:五角星,硬幣,日曆卡和合作學習提綱:

1、先在組內説一説你們準備怎麼測量;選用什麼測量工具:2,組內先做好分工,兩人測量,一人做記錄,一人準備彙報;3、記錄測量結果及方法並算出周長。(為節省時間,方法可以簡寫,只要能在彙報時表達清楚就行了)。

生分組活動,師巡視指導。指名彙報。

學生的彙報可能存在以下不同答案。

日曆卡:

1、用毛線繩圍着日曆卡繞一圈,然後量出毛線繩的長度:

2、用尺子測量日曆卡的長和寬進行計算。方法可以用四條邊相加、長×2+寬×2、或(長+寬)×2

五角星:

1、用繞毛線的方法量出五角星的周長:

2、用尺子量出五角星的一條邊,然後乘10。(針對接受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起來數一數它的邊,加深感性的認識)

硬幣:

1、用繞毛線的方法測量硬幣的周長。

師:還有別的方法嗎?(同學們思考)大家想一想硬幣是圓形,圓形容易怎樣哪?(教師做一個車輪滾動的手勢)。學生恍然大悟。得出。

2、用滾動的方法測量它的周長。(用課件演示測量的.方法)

師:你想試一試嗎?學生動手操作。

(三)實踐應用周長

1、用你所學的知識測量你的腰圍和頭圍。(同桌可以合作完成)

2、智力闖關:火眼金睛。下面兩組圖形的周長相等嗎?説出你的理由?(課本45頁第三小題)

鼓勵學生用方格紙驗證自己的想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用課件演示,初步的滲透平移的思想。

三、拓展延伸實踐創新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生:我學會了什麼是周長?還學會了測量並計算三角形、梯形、長方形等圖形的周長…

生:我還學會了用“繞”毛線的方法測量五角星和硬幣的的周長。另外還可以用“滾”的方法測量圓形的周長…

師:説的太好了。看來大家的收穫真的不少。下面我們來欣賞幾張圖片。(音樂響起。課件展示限高警示牌、鏡框、柵欄、車輪、花邊等圖片,教師做簡單的解説。)

師:看來周長在我們的生活裏隨處可見,這説明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有着緊密的聯繫,因此只要我們像小螞蟻一樣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就會發現數學王國裏更多的奧妙。大家有信心嗎?同學們,就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為我們今天的出色表現喝彩。

國小數學教案 篇11

學習內容:

認識整時(教材84頁)

學習目標:

1、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字、12個大格。

2、結合生活經驗,學會認識整時。

學習重難點:

1、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字、12個大格。

2、結合生活經驗認識整時。

學具準備:

主題圖、大鐘面、小鐘面。

學習活動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談話

師:今天早上天亮不久後,小紅家的鬧鐘就響了,聽到鬧鐘響後,小紅在做什麼呢?(出示主題圖)

2、指導看圖

師:小紅起牀了,媽媽在旁邊笑眯眯地看着她,表揚她是一個早睡早起的好孩子。我們也要像小紅那樣,聽到鬧鐘響了,馬上起牀,不睡懶覺,養成好習慣。

3、揭題

師:鬧鐘可以叫我們起牀,那你還知道鐘錶有哪些作用呢?

生:可以幫助我們認時間,告訴我們幾時了……

師:鐘錶在生活中經常用到,它的本領可大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鐘錶。

師:板書課題——認識鐘錶。

生:(齊讀課題)

二、組織學習活動

活動一:認識鐘面

問題:你想知道鐘面有幾顆針嗎?它們表示什麼嗎?

讓我們看一看,比一比。

1、觀察鐘面

師:引導學生拿出學具鐘面,仔細觀察鐘面上都有什麼?

生:仔細觀察鐘面。

生:彙報觀察的結果。(有兩根針,還有1~12這些數字……)

2、比一比

生:同桌互相比一比兩人的.學具鍾,看看鐘面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生:彙報(都有兩根針和1~12這些數字)

活動二:認識時針和分針

問題:鐘面上的兩根針有什麼特點?

要求:

1、仔細觀察鐘面。

2、組內交流分享。

3、全班交流。

4、教師小結:對,你們觀察得真仔細,一根更長更細的叫分針,另一根更短更胖的叫時針。(結合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板書特徵:時針短、胖;分針長、細)

5、同桌互相指一指,認一認,説一説。

活動三:認識整時

問題:你想知道幾時在鐘面上是怎樣表示的嗎

1.認識第一個鐘面上的時刻(7時)

這是小紅早上起牀的時刻,你知道是幾時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問:這個鐘面上的分針指着幾?時針指着幾?是幾時?

生彙報:分針指着數字12,時針指着數字7。

師小結:當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7就是7時。

2.認識書上第84頁主題圖下面的三個鐘面

師指着第一個8時的鐘面,問:你能説出鐘面上的時刻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彙報觀察認時間的結果。(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8,我知道是8時)

師:分針指着12時,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板書,生齊讀)

按上面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先認,師再結合學生的彙報小結認整時的方法。

師小結:我們把剛才我們認的這四個時刻都叫做整時。(板書:整時)

3、撥鍾(認整時)

師撥鍾生認。同桌互撥互認。師説時間生撥鍾。

三、課堂小結:

國小數學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知道軸對稱圖形的含義,會判斷軸對稱圖形,能找出對稱軸。

2.通過自我實踐、小組合作培養學生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觀察、討論、創作,使學生充分感知數學美,激發學生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激發興趣。

用學生喜歡的事物、人物創設課堂情景,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思維,積極探索新知。在導入新課時,利用孩子們十分喜愛的漫畫人物——三毛,創設情景:黑板上畫一個缺眼睛,少耳朵的三毛,請學生畫出來。孩子們都踴躍地上黑板添眼睛,畫耳朵,可其他同學總覺的不滿意,其中一位同學獲得大多數人的贊同,於是邀請她介紹經驗。生:耳朵和眼睛都要一樣大小,都要互相對稱。學生從畫三毛頭像中意識到“對稱”二字,為學習新課作鋪墊。

二、聯繫生活,引導探究。

電腦演示:飛機、機器貓、蝴蝶、京劇臉譜、建築物等軸對稱圖形。學生譁然,十分欣賞,氣氛十分活躍,紛紛談各自感受。

生A:這些圖片我都很喜歡,但我比較喜歡機器貓、蝴蝶的圖片,太漂亮了。

生B:我喜歡蝴蝶,顏色鮮豔,而且左右對稱,看了很舒服。

生C:有一部分的圖片,如蝴蝶、京劇臉譜都是左右對稱的。

生D:很多圖形都是軸對稱圖形,很美。

師:的確是的,這些圖形都是軸對稱圖形,很漂亮,你想自己製作一張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嗎?試一試。同桌兩人合作畫畫,有的學生直接在紙上畫;有的學生先畫一半,再畫另一半;有的學生把紙對摺再畫;有的學生用剪刀剪……方法各異。製作完畢,把部分學生的作品展示,並介紹製作的方法和過程。並讓學生談談這些作品共同的特點。

生E:兩邊都對稱。

生F:這些作品都可以沿着一條直線對摺,兩側的圖形能完全重合。

師:那老師也來試一試,把紙對摺,用手隨便撕了一個圖形,問學生這個作品是否有那樣的特點。

生齊答:有。

師:具有這種特點的'圖形,我們叫它軸對稱圖形,你知道中間這條直線是什麼嗎?

生:摺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師:讓我們帶着學到的新知道再來欣賞一下剛才的圖形,找找它們的對稱軸。

學生再次欣賞,有了更深的理解,對軸對稱圖形的美有了更深的體會。師:生活中還有這樣的圖形嗎?用你們的眼睛去發現、去尋找。

生A:蝴蝶、飛機都是軸對稱圖形。

生B:京劇臉譜也是軸對稱圖形。

生C:窗户、桌子、椅子、汽車……都是。老師的衣服,還有我的臉也是。

全班同學鬨堂大笑,老師笑着問:“那你臉的對稱軸在哪裏呢?”學生很仔細的從額頭一直畫到下巴,樣子十分可愛。學生從生活中找到了許許多多的軸對稱圖形。深刻地體會生活中充滿着有趣的數學知識,也深深的體會到數學原來是這麼美的。學生也從已學圖形中找到了軸對稱圖形,老師趁熱打鐵組織討論。哪些是軸對稱圖形,有幾條對稱軸?學生分組研究,師生交流。在離下課大約還有十分鐘左右,鼓勵學生自己去創作軸對稱圖形,學生有畫畫,有剪窗花,剪字......等等,並積極的把作品展示給同學看,足見他們這堂課是多麼的有成就感啊。

教學反思:

這堂課生動活潑,氣氛濃烈。同學們學得輕鬆,愉快,在教師引導自行探索,在探索中學到知識,掌握本領,並緊密聯繫生活實際。通過實踐,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投其所好,導出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用學生喜聞樂見的事物,作為課堂的開場白,足以吸引教室裏所有的眼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節課以“幫三毛畫耳朵眼睛”的開場白,學生以絕對輕鬆的心態開始學習,有利於學生思維的正常發揮。並且在看似遊戲的活動中發現數學,充分煽動學生學習的激情,為新授作最佳鋪墊。

2、欣賞生活,欣賞數學。

教學中學生認識了軸對稱圖形後,去生活中尋找軸對稱圖形,最終找到了許許多多,足以體會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當學生看着機器貓、蝴蝶、飛機嘖嘖讚賞時,實際上學生也在讚賞數學。原來數學並不是枯燥的數字和公式,而是很美的,也可以用一顆欣賞美的心去學習。

3、小組合作,自行探索。

在當今社會中,面對許多機遇和挑戰,要把握機遇,迎接挑戰,除了自己個體的競爭意識,還需要團結協作的羣體精神。因此,在教學中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交流,自行探索,自行發現知識,歸納知識,掌握知識。學生能在這種探索中獲得成功的滿足感,並在與人合作的過程中,培養合作意識,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我們通過數學教學,提供給學生更寬闊,更精彩的生活舞台,更豐富多樣的生活形式,在教學中,充分相信孩子,讓他們的個性得到張揚,讓他們的人格得到健全,成為有學識,有能力,有修養的高尚的人。

國小數學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能獨立分析和解決用小數加減計算可以解決的簡單問題,並能正確處理小數加減計算過程中需要進位或退位的問題。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體驗估算,培養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教學重點

小數的加減法(有進位後退位)。

教學難點

1、小數加減法(有進位後退位)。

2、培養估算意識。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1、出示菜單:

(1)買一份青菜和一份肉片,要多少元?

(2)買一份青菜和一份炒蛋,要多少元?

(3)一份肉片比一份炒蛋貴多少元?

(4)買一份飯,一份青菜和一份肉片,共要多少元?

(5)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二、講授新課

1、教學例題。

(1)出示課本情境圖。

(2)自己提出數學問題:

(3)列出算式。

(4)估一估,大約需要多少元郵資?

(5)探索計算方法。

1)讓學生自己探索方法:

第一種:把元化成角來計算。

第二種:按不同單位分別相加。

第三種:列豎式計算。

2、拓展練習。

(1)題:2包書的郵費相差多少元?

(1)列式:12.4—1.6=(元)

(2)選擇正確的`計算方法。(列豎式)

(3)交流計算方法、過程。

1)處理退位問題。

2)小數點對齊。反省自己在計算中是否注意到這些問題。

3)課堂小結。

由學生自己小結小數加減法計算(有進位或退位)的方法,及計算過程中注意的問題。

三、課堂活動

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要求他們在解答過程中,要自我提醒必須注意的問題。

3、小黑板作業。

四、鞏固練習

1、課內外作業。

課本第9頁“練一練”的第1題。(獨立例豎式完成,提醒注意的問題。)

2)選用作業。

五、作業設計

1、列豎式計算。

2、可樂的單價是1.8元.

果汁的單價是10.5元.

(1)兩種飲料各買一瓶,要多少元?

(2)買一瓶果汁比買一聽可樂貴多少元?

(3)買2聽可樂,一瓶果汁,15元夠嗎?

六、板書設計

寄書

一共需要多少元?

算式:1.6+12.4=(元)

列豎式計算:

教學後記

國小數學教案 篇14

教學內容:

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教學目的:

1、通過創設生動的情境??“小數點搬家”這一童話故事,使學生探索出小數點向左、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2、能運用這一規律計算相關的小數乘除法。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和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探索、概括出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

能夠應用這一規律計算小數乘除法。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小數點搬家” 、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這裏有三張卡片(出示三張寫有100的卡片),你能在適當位置添上小數點,使這個數最大嗎?(100。)最小呢?(1。00)還可以是多少?(10。0)小數點位置不一樣,它們的.大小也就不一樣了。是呀,小數點真重要,今天我們就來探討有關小數點方面的知識(板書:小數點搬家)看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麼?(生答)帶着這些問題,讓我們走進山羊快餐廳。

二、童話激趣,發現變化。

1、出示三張情境圖:同學們,請看屏幕,從圖中你看到了什麼?學生講述,老師隨機板書:4。00元、0。40元、0。04元。

2、提問(1)這些小數的實際價格是多少?生説,師板書。(2)請同學們認真觀察4。00、0。40、0。04小數點的位置有什麼變化?它們的大小又有什麼變化?請你們在小組裏討論一下吧。

3、小組彙報:

彙報交流,師適時板書:

小數點大小變化

向左移動一位縮小10倍(縮小到原來的)

向左移動二位縮小100倍(縮小到原來的)

向左移動三位縮小1000倍(縮小到原來的)

4、來了這麼多客人,山羊真開心呀,可月底一算,虧本了,熱心的小數點知道自己闖禍了,趕緊往右搬家,請想一想:小數點向右移動小數的大小有什麼變化?小組討論後完成課本40頁“試一試”。

小組合作討論之後,全班交流。

從而得出: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國小數學教案 篇15

教學內容:教材P113第1題及練習二十五第2、3、13、14、21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幫助學生建構小數乘法的知識網絡,並能理清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繫。能熟練、正確地進行筆算小數乘法,按照要求截取積的近似值,並能解答有關的小數乘法應用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題組練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和概括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學會交流,相互評價,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數學交流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提高計算正確率及速度,更深刻了解積與因數的聯繫。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合作題組練習,使學生自我意識中建立小數乘法的知識網絡,並能準確地用數學語言表達各個知識點,在思維中理清各知識之間的聯繫。

難點:深刻理清積與因數的聯繫及培養合作意識和數學交流表達能力。

教學方法:複習歸納,質疑引導;練習體驗,小組交流。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學生獨立做一做

老師生交流小數點的移動的規律。

即時練習:完成教材第113頁第1題(1)。

二、整理和複習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

老師:元旦節,老老師家搞了一次小活動,我們一起來看看老老師的購物清單吧!

出示購物清單:蘋果每千克2.5元,買了4.8千克;

買了3件同樣的玩具,共用73.5元;糖果每千克1.2元,共用22.32元;

老師:從清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據信息你可以解決哪些數學問題?

老師:下面就請同學們算一算蘋果的'總價和玩具的單價吧!教老師巡視,算完後。

老師:誰來説説蘋果的總價你是怎麼解決的?

(先讓一個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下展示,並讓他説説2.5×4.8是怎樣算的,

老師:那也就是説,計算小數乘法的方法是先,再,最後。板書:計算方法

老師:玩具的單價你又怎麼解決的?(再讓一個學生説73。5÷3是怎麼算的,一起回憶數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老師:算算糖果的單價吧。教老師巡視,算完後彙報方法。22.32÷1.2

老師:也就是説在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時必須先把除數轉化成整數,就像這裏的22.32÷1.2就要轉化為223.2÷12,再按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進行計算。

出示:5.98÷0.23 19.76÷5.2 8.84÷1.7 21÷1.4

老師:這幾道題在計算時該怎麼轉化呢?

除法法則:一看:看看除數是幾位小數。二移:把除數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同時向右移動相同的數位(把除數轉換成整數)。三對齊: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老師:同學們剛才算的三道題到底對不對呢?你有什麼好辦法?(説驗算的方法)

老師:小數乘除法的驗算與整數乘除法的驗算方法是相通的。

即時練習:指名板演教材第115頁練習二十五第2題。

三、整理和複習小數乘除法的簡算

老師:剛才我們用豎式算出了蘋果的總價,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數的特徵,你還可以用什麼方法進行計算?試試吧!

(巡視,選有代表性的作業展示,指名説簡算依據。)

老師:看來整數乘法運算定律也適用於小數。(板書:運算定律)

即時練習:完成教材練習二十五第3、13題。

四、複習取近似數

老師:既然是元旦節就要有節日的氣氛,老老師準備用綵帶佈置家。我們一起看看吧!

用40米綵帶做花環,綵帶每卷長7.5米。

(1)需要買幾卷綵帶?40÷7.5=5.333(卷)≈6(卷)

老師:5.333是循環小數,而且循環小數是無限小數。(板:循環小數—無限小數)

老師:這裏要用進一法取商的近似數。(板書:取近似數:進一法)

(2)一卷綵帶3.18元,一共需要多少錢?(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3.18×6=19.08(元)≈19.1(元)(板書:四捨五入法)

(3)每1.5米做一個花環,40米綵帶可以做多少個花環?

40÷1.5=26.666(個)≈26(個)(板書:去尾法)

老師:取近似數就有三種方法,同學們可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喲!

即時練習:完成教材第117頁練習二十五第14題。

五、混合運算

老師:同學們的表現可真棒!這麼快就把清單中的一些問題解決了。老老師這也有兩道題目想請你們幫忙算一下,好嗎?比比看誰算的快。

4.6+5.4÷0.27 3.2×25 ÷8

(學生彙報時要説運算順序。)

老師:你是怎麼想到要先算再算

老師:看來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一樣的。

(板書:運算順序與整數的相同)

六、拓展提高:教材第118頁練習二十五第21題。

學生閲讀題目,理解題意。

分析:領先的運動員與最後的運動員相遇時,兩人跑完了2個3km即6km,所以兩人的相遇時間可以用兩人跑的總路程6km除以兩人的速度和求得。相遇時離返回點的距離可以3km減去最後的運動員跑的路程,也可以用領運動員跑的路程減去3km求得。(10分鐘,100m)

七、小結

老師: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對小數乘除法進行了整理與複習。誰來説説我們主要複習了哪些知識?這節課你收穫最大的是什麼?

八、作業:教材第113頁第1題(2),練習二十五第3、5、6、16題。

板書設計

小數乘、除法複習課

因數→整數計算方法先,再,最後

除數→整數一看、二移、三對齊

運算定律

小數乘除法運算順序與整數的相同

循環小數——無限小數

四捨五入法

近似數進一法

去尾法

國小數學教案 篇16

學情分析:

學生在幼兒園接觸過1-5各數,他們能夠熟練地數數,有的甚至能夠疏導100多,從表面上看,他們已經很熟悉這些數了,但是這一階段的學生缺乏對數的整體意義的理解。大部分學生在生活中見到過這些數,對它們的用處有了一些瞭解,但是沒有感受到身邊處處有數,對生活中離不開數的價值缺乏體驗,還沒有對這些數產生較強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在觀察農家小院圖提取信息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初步感知1~5各數的基數含義,知道1~5的數序,並會認、會讀、會寫這5個數。

2、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數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

1~5的基數含義和寫法。

教學難點:

1~5的寫法,初步建立數感。

課時準備: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喜歡做遊戲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小遊戲,請同學們舉起你們的雙手,跟着老師一起做。我説一句你們跟着説一句。(師生一起做變變變的遊戲)

師:剛剛我們變手指是從幾根指頭變到幾根指頭的?(隨機引出一根指頭到五根指頭的)

師:今天我們學習《1-5的認識》板書課題(1-5的認識)

二、實踐探索,合作交流。

1、師:現在是秋天,秋風送爽,碩果累累,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看這位老奶奶,家裏收穫了很多東西,同學們瞧瞧,這幅圖裏面都有什麼東西呀?

(南瓜/花朵/老奶奶……)

2、生自主觀察,圖中有多少個南瓜、多少朵花?並隨機指導三、指導學生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數。

1、師:圖中有什麼數量是1?

(一個老奶奶/一隻小狗/一串玉米。)

教師:(那我們數量1的東西數完了,接下來應數數量幾的呢?)那就請同學們數出圖中可以用數“2”表示的東西。

2、師:它們的數量都是2,可以用數“2”表示。2數完了應該數幾呢?就請同學們數出圖裏面可以用數“3”表示的東西。

3、3數好了接下來應該怎麼數?

4、請同學們數數,圖中有什麼可以用數“4”表示的呢?

5、小雞和向日葵的數量都是4,可以用數“4”表示。接下來我們應該數?

6、:請同學們説説圖中有什麼可以用數“5”表示?

(南瓜、玉米的數量是5,可以用數“5”表示)。

四、指導認讀。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看一下這個計數器。上面有幾顆珠子?

教師:1顆珠子可以用1表示,我們再加一顆珠子,現在是幾顆啊?(相機做練習)

五、指導書寫

教師: 1是從上往下寫,稍稍有些傾斜;2像一隻小鴨子; 3像小耳朵;4要寫得直直的,不能有彎曲的'地方。

六、練習

生在方格本上寫1~5。

七、佈置作業

課本第16頁的做一做兩道題完成。

教學反思:

1~5學生們在幼兒園都已經學習過了,這節課的主要目的在於感知1~5各數的基數含義,知道1~5的數序,並會認、會讀、會寫這5個數,通過圖片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探討。但實踐下來發現課堂遊戲少,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可以在接下來的課堂上多開發一些數學遊戲,激起學生的興趣。

國小數學教案 篇17

教材分析: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的一道數學趣題,最早出現在《孫子算經》中。它集題型的趣味性、解法的多樣性、應用的廣泛性於一體,是實施開放式教學的好題材。

教材中要求掌握3種解題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躍列表法、取中列表法),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小組合作,運用假設舉例列表等方法,尋找解決的結果。教學中,要求教師不宜補充其他解法,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學了一些用列表法解決問題的策略,?還有一些學生在興趣小組、奧數等的學習中已經學過“雞兔同籠”問題。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學生的思維活躍?敢想、敢説,有一定的小組合作經驗。

教學目標:

1、瞭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2、嘗試用列表、假設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通過列表嘗試和不斷調整的過程,從中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列表,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掌握解題的策略與方法。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遷移思維能力。合作、交流等學習品質和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列表、嘗試和不斷調整的過程,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列表。

教學難點:

運用學到的解題策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兒歌)雞兔同籠不知數,三十六頭籠中露,數數腳有一百隻,幾隻雞來幾隻兔?

師:這就是我國民間的三大趣題之一,最早記載在1500年前的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課件出示古書動畫打開書出現原題),原題是這樣的,請看: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誰知道,這是一個什麼問題?(雞兔同籠問題,課件出示雞兔同籠情境圖)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中國曆的數學趣題

“雞兔同籠”。(板書:雞兔同籠)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説説這道題的意思?(雞兔同籠,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共有94條腿,問雞、兔各有幾隻?)

師:這道古代趣題你能解決嗎?我們還是化繁為簡,從簡單入手吧!

二、探索新知

出示例題:雞兔同籠,有20個頭,54條腿,雞兔個有幾隻?

1、明確問題,獨立思考通過讀題你獲得了那些數學信息?這道題裏還有隱藏的數學信息嗎?

同學們先來猜一猜雞、兔可能各有多少隻?(找一兩個同學猜測)

到底是幾隻雞幾隻兔呢?

2、小組合作交流。

師:小組討論,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用什麼方法?

師:把你們的方法寫在紙上。可以使用桌子上老師提供的表格。

師:哪個小組説説你們的想法?

小組1:我們採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實物投影展示小組的成果)先假設有1只雞,19只兔子,腳就有78條。腳太多,然後又假設有2只雞,18只兔子,腳還是太多了。這樣試下去就得到了有13只雞,7只兔子。

師:腿多了,減少誰的只數,增加誰的只數?

師:你們是怎麼想到這種方法的?

生:在旅遊費用的租車、租船中,我們就是用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這題的類型跟那差不多,我們想,也可以用這種嘗試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

師:這種列表法有什麼特點?

生:雞一隻一隻地增加,兔子一隻一隻地減少。

師:誰能給這種列表法取個名字?

生:逐一列表法。

師:還有哪些小組採用不同的列表法?

小組2:我們也採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我們發現雞增加1只,兔子減少1只,腿就減少2條,所以我們沒有一個一個的試,那樣太麻煩,而是從1只雞,19只兔直接跳到6只雞,14只兔。最後也得到了13只雞,7只兔。

師:腿的總條數多了或少了你們組是怎麼調整的,也就是你們的調整策略是什麼?

生:腿多了,我們減少兔子的只數,腿少了我們增加兔子的只數。

師:我們也給這種方法取個名字,好嗎?

生:跳躍列表法。

小組3:我們小組也是列表法。我們是先假設雞有10只,兔子也有10只。這樣比較簡便。

師:你能給這種方法取個名字嗎?

生:取中列表法

師(展示台展示三張表格)同學們三張表格都能很好地求出雞、兔的只數,哪種方法最捷徑。

生1:取中列表法直取中間數減少了“試”的過程能更簡便、快捷地找到答案。

生2:我認為應該三種列表法結合使用,先用取中列表法減少一半的猜測數字,再用跳躍列表法加快猜測的速度,在接近答案時用逐一列表法。

生3::那是數字大時使用,數字小時,還是使用逐一列表法好,它答案不會重複、不會遺漏。

小組4:(展示台展示)我們組認為還是採用列方程法最簡便、快捷,先假設雞的只數為ⅹ,兔子的只數就為20-x。

列式是:2x+4(20-x)=54解得x=13兔子的只數是7.師:你們小組的同學很聰明,但這種方法我們暫不討論,有興趣的同學,課後和老師一起向他們請教,好嗎?

師:還有哪些組沒有彙報?

小組5:我們組也是用列式法算出雞、兔的只數(展示):假設全部是雞

(54-20×2)÷(4-2)求出兔7只,雞13只。

師:這種方法,我們也留在課後私下交流。

師:我們的祖先很聰明,為我們的祖先感到驕傲,其實老師也為你們感到驕傲,你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想出了這麼多解決問題的辦法,你們很了不起!

三、方法應用,鞏固新知

過渡語:“雞兔同籠”問題傳到日本,日本人稱它為“龜鶴問題”,你認為“龜鶴問題”與“雞兔同籠”問題有什麼相似之處?

1、師:除了“龜鶴問題”與“雞兔同籠”問題類似以外,我們在實際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

問題。(出示)學校舉行乒乓球比賽,有單打和雙打。12張乒乓球枱上共有34人同時在打球。問:正在進行單打和雙打的台子各有幾張?

問:這題是否屬於“雞兔同籠”問題

2、師:我們班同學很聰明,會解“雞兔同籠”類型的問題,那聰明的你,是否會出一道“雞兔同籠”類型的題,考考其他組的同學呢?

3、(出示)一百個饅頭,一百僧,大僧三個更無爭,小僧三人分一個,大小和尚各幾人?

師:有興趣的同學,課後思考這一趣題。

四、小結交流

今天這節課,我們跨越了1500多年的歷史,即探討了中國古代的數學名題,又解決了我們身邊的一些數學問題。經過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